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西南石油学院资源与环境学院

作品数:139 被引量:1,728H指数:24
相关作者:李凌陈果胡雄李延均周洁玲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西南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四川省重点科学建设项目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经济管理建筑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3篇期刊文章
  • 16篇会议论文

领域

  • 74篇天文地球
  • 66篇石油与天然气...
  • 4篇经济管理
  • 3篇建筑科学
  • 2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矿业工程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电子电信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3篇盆地
  • 32篇油气
  • 20篇储层
  • 15篇勘探
  • 14篇地质
  • 14篇成藏
  • 13篇地层
  • 12篇气藏
  • 11篇油田
  • 10篇三叠
  • 9篇油气藏
  • 9篇三叠统
  • 8篇盐岩
  • 8篇油气勘探
  • 8篇测井
  • 7篇海相
  • 7篇层序
  • 6篇油藏
  • 6篇油气地质
  • 5篇低渗

机构

  • 139篇西南石油学院
  • 45篇中国石油天然...
  • 20篇成都理工大学
  • 14篇中国石油
  • 5篇中国科学院
  • 5篇中国石油化工...
  • 4篇西南交通大学
  • 3篇中国石化
  • 3篇新疆石油管理...
  • 2篇北京大学
  • 2篇西南石油大学
  • 2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南京大学
  • 1篇四川大学
  • 1篇中山大学
  • 1篇江苏油田
  • 1篇中国石油化工...
  • 1篇青海油田公司
  • 1篇玉门油田

作者

  • 24篇张廷山
  • 14篇彭军
  • 11篇尹成
  • 10篇刘家铎
  • 10篇梁兴
  • 10篇方少仙
  • 10篇姜照勇
  • 9篇黄世伟
  • 8篇侯方浩
  • 8篇武海燕
  • 8篇沈昭国
  • 8篇董兆雄
  • 8篇陈世加
  • 7篇游李伟
  • 7篇董同武
  • 7篇蒋裕强
  • 7篇赵丽丽
  • 6篇蒲万芬
  • 6篇秦启荣
  • 6篇付晓文

传媒

  • 34篇西南石油学院...
  • 11篇天然气工业
  • 11篇西部探矿工程
  • 8篇天然气地球科...
  • 5篇地质科学
  • 5篇新疆石油地质
  • 4篇海相油气地质
  • 4篇天然气勘探与...
  • 4篇第三届全国沉...
  • 3篇第三届全国沉...
  • 2篇大庆石油地质...
  • 2篇岩石力学与工...
  • 2篇石油矿场机械
  • 2篇沉积学报
  • 2篇石油钻采工艺
  • 2篇石油物探
  • 2篇中国石油勘探
  • 1篇地球学报
  • 1篇地质灾害与环...
  • 1篇石油学报

年份

  • 2篇2008
  • 1篇2007
  • 28篇2006
  • 58篇2005
  • 36篇2004
  • 8篇2003
  • 6篇2002
1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陆东地区构造几何学和构造运动学分析被引量:6
2004年
陆东地区构造几何学分析认为 :多期次、多类型、同生、早期右行、晚期左行是该区断裂的主要特征 ;构造运动学分析认为 :中海西期以来的各期构造运动直接控制了该区的沉积与构造演化特征 ,各期构造运动各具特色。通过研究还发现 。
吴青鹏谭开俊牟中海王洪峰浦世照
关键词:构造几何学构造运动学
深埋藏火山岩高孔隙形成机制探讨被引量:22
2005年
近年来准噶尔盆地腹部油气开发的重点和难点是对石炭系火山岩的开发。石西油田54口井石炭系火山岩孔隙性特征与相同埋藏深度的碎屑岩和碳酸盐岩比较,其孔隙度偏高;与较浅火山岩比较,孔隙度也稍偏高。研究表明:石西石炭系深埋藏火山岩储集层高孔隙的发育主要受岩性和成岩后生作用的影响,成岩后生作用是决定性的因素。
岑芳罗明高姚鹏翔
关键词:火山岩石炭系
吉拉克三叠系凝析气藏成藏地球化学研究被引量:4
2005年
根据油气藏地球化学方法,对吉拉克三叠系凝析气藏的成藏进行了研究。天然气组成和凝析油轻烃研究表明吉拉克三叠系凝析气藏的天然气和凝析油都为腐泥型来源,凝析气藏为气侵形成的凝析气藏;储层沥青研究表明烃源岩不仅仅只有中上奥陶系烃源岩,还有寒武系烃源岩。结合工区构造发展史等基础资料,认为吉拉克三叠系油气藏经历了三期油气聚集和一次破坏,凝析气藏最终由于喜山期地层反转,天然气发生再分配而形成。
胡守志付晓文王廷栋罗忠辉
关键词:碳同位素储层沥青
四川盆地中部震旦系天然气勘探前景研究被引量:24
2005年
运用气藏地球化学研究方法,对安平1井、高科1井的储层沥青生物标志化合物特征、天然气非烃组分、甲烷碳同位素特征进行了研究,认为安平店—高石梯地区的油源和气源均来自下寒武统筇竹寺组泥岩。并结合区域构造发展史和岩石薄片等基础地质研究,提出了该区震旦系的油气成藏模式,指出安平店—高石梯构造具有较好的天然气勘探前景,主要产层应为震旦系灯影组四段。要找到具有工业价值的天然气,其关键在于寻找好的储层,应避开沥青封堵带打井。
胡守志王廷栋付晓文陈世加罗玉宏唐静
关键词:储层沥青成藏模式勘探前景四川盆地
基准面旋回与A/S比值的函数关系及地质意义被引量:15
2005年
应用高分辨率层序地层学中的基准面旋回原理,对基准面变化进行了详细地分析。由于基准面的升降变化引起了可容纳空间与沉积物供给量的相对变化,相对应的可容纳空间变化率和沉积物供给率同时也发生变化,因而导致了在不同时期同一地区的地层在相序、保存程度和叠加样式上的差异,以及在同一时期内不同地区在相域上的差别。结合Cross提出的地层基准面原理以及沉积物供给量、可容纳空间变化率、沉积物供给率和沉积通量的物理属性,建立了相应的函数模型,推导说明了其函数关系式,阐述了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总结了各自的变化规律和所代表的地质意义。本文的研究成果有助于进一步加深理解高分辨率地层层序的形成和演化,并且对于高分辨率地层层序的划分与对比,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汪彦彭军游李伟陈果
关键词:基准面旋回沉积通量
新疆油田稠油微生物开采矿场试验研究被引量:4
2005年
为了提高稠油油藏开发效益,与新疆油田合作,优选了混源采油菌组合,采用单井吞吐的生产方式,分2批对21口稠油开发井进行了微生物开采矿场试验。结果表明,所选用的采油菌组合对胶质、沥青质含量高的稠油作用效果显著,经采油菌作用,作业区的稠油粘度大幅度降低,在停止注蒸汽的情况下,大多数试验井都能达到经济产能,试验得到了较高的投资回报率。认为稠油微生物开采技术值得在新疆油田的稠油开发中加以推广。
黄世伟张廷山霍进姜照勇董同武武海燕
关键词:新疆油田油藏稠油矿场试验
用VB控制CorelDraw和Excel实现地质绘图的自动化被引量:11
2004年
本文详细阐述了在VB中控制CorelDraw和Excel实现岩性柱状图自动绘制的方法。在用VB开发地质绘图辅助软件的过程中,为了降低实际工作的复杂性和岩性库管理的编程量,可以采用ActiveX自动化技术。ActiveX自动化技术是VB控制其他应用程序的核心。实际工作中,运用此方法可大大缩短编程时间,同时也为VB基于其它应用程序的二次开发提供了一种有效、可行的途径。
陈果彭军蔡天含
关键词:ACTIVEX自动化柱状图
克拉玛依油田微生物吞吐矿场试验及效果分析被引量:6
2005年
针对克拉玛依油田稠油沥青质组分所占比例大的特点,通过室内菌种筛选,选育出适合克拉玛依稠油的微生物菌种,该菌种能够显著降解稠油中的沥青质。微生物吞吐矿场试验结果表明:六口油井措施有效率100%,累计增油936.883t,取得明显的经济效益,该技术为新疆油田稠油蒸汽吞吐后进一步提高采收率提供了一种工序简单、安全环保的新方法。
武海燕张廷山兰光志罗宪波李晓华张莉
关键词:微生物吞吐稠油沥青质降粘矿场试验
克拉玛依油田九区深浅电阻率负差异油层研究被引量:2
2006年
研究了克拉玛依油田九区南齐古组深浅电阻率负差异油层的成因、分布及识别方法。利用分析化验、测井、测试生产资料,分析负差异油层地质特征,认为其形成受地层水矿化度、钻井条件、浸入带、地层束缚水饱和度等因素影响。负差异油层主要分布在检230主力区块东南部辫状主河道相带上,呈北北西向展布。从沉积环境角度,充分考虑其影响因素,结合电测曲线特征推断是否为负差异油层。本类油层的识别与评价将是老油藏挖潜、寻找后备储量的有效途径。
苏维强张廷山霍进董同武黄世伟姜照勇
关键词:克拉玛依油田油层影响因素识别方法
顾客的内涵与分类研究
2004年
买方市场条件下,顾客成为现代企业最重要的稀缺性资源。企业要赢得和维系顾客,要在激烈的竞争中获胜,就必须想方设法了解、认识和研究顾客。运用系统论方法,阐述了顾客的内涵,提出了顾客的新定义,并对顾客的分类进行了一定的探讨与分析,为强化以顾客为导向的企业理念、提高企业营销力提供理论参考。
南剑飞赵丽丽
关键词:顾客企业管理
共1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