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甘肃农业大学人文学院

作品数:1,028 被引量:1,981H指数:14
相关作者:李军李双奎隆滟刘朝霞周晓涛更多>>
相关机构:西北师范大学文学院兰州城市学院文学院兰州大学管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甘肃省社科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政治法律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93篇期刊文章
  • 13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393篇经济管理
  • 187篇文化科学
  • 87篇政治法律
  • 79篇文学
  • 78篇社会学
  • 68篇语言文字
  • 56篇农业科学
  • 25篇历史地理
  • 21篇哲学宗教
  • 17篇艺术
  • 16篇环境科学与工...
  • 6篇医药卫生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4篇轻工技术与工...
  • 3篇水利工程
  • 2篇建筑科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天文地球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92篇农村
  • 89篇农业
  • 89篇教学
  • 61篇农民
  • 59篇文化
  • 54篇教育
  • 53篇英语
  • 47篇民族地区
  • 37篇大学生
  • 35篇民族
  • 33篇课程
  • 29篇少数民族
  • 29篇高校
  • 24篇政府
  • 22篇养老
  • 22篇院校
  • 20篇扶贫
  • 19篇社会
  • 18篇教学模式
  • 15篇影响因素

机构

  • 907篇甘肃农业大学
  • 45篇西北师范大学
  • 22篇兰州大学
  • 18篇兰州城市学院
  • 7篇甘肃省社会科...
  • 5篇中共甘肃省委...
  • 4篇兰州交通大学
  • 4篇兰州师范高等...
  • 4篇西北民族大学
  • 3篇甘肃行政学院
  • 2篇甘肃联合大学
  • 2篇甘肃农业职业...
  • 2篇甘肃省农业科...
  • 2篇甘肃政法学院
  • 2篇华中科技大学
  • 2篇兰州商学院
  • 2篇南方医科大学
  • 2篇重庆医科大学
  • 1篇广州科技职业...
  • 1篇华南农业大学

作者

  • 66篇李军
  • 51篇韩建民
  • 47篇尚明瑞
  • 46篇刘养卉
  • 45篇张文政
  • 44篇韩旭峰
  • 34篇李双奎
  • 33篇刘朝霞
  • 32篇吴应珍
  • 29篇隆滟
  • 28篇王文棣
  • 25篇周晓涛
  • 21篇王百玲
  • 20篇李军
  • 18篇司睿
  • 13篇赵华
  • 12篇侯庆丰
  • 12篇马建欣
  • 12篇吕蕾莉
  • 12篇朱院利

传媒

  • 35篇山西农业大学...
  • 28篇社科纵横
  • 23篇发展
  • 19篇甘肃农业
  • 18篇甘肃农业大学...
  • 17篇现代农业科技
  • 14篇农村经济与科...
  • 14篇生产力研究
  • 14篇中国农学通报
  • 14篇英语广场(学...
  • 11篇安徽农学通报
  • 11篇甘肃农业科技
  • 11篇中国集体经济
  • 11篇英语教师
  • 10篇甘肃社会科学
  • 9篇甘肃高师学报
  • 8篇开发研究
  • 8篇农业科技与信...
  • 8篇甘肃科技
  • 8篇热带农业工程

年份

  • 2篇2024
  • 24篇2023
  • 20篇2022
  • 19篇2021
  • 37篇2020
  • 24篇2019
  • 24篇2018
  • 44篇2017
  • 76篇2016
  • 138篇2015
  • 91篇2014
  • 94篇2013
  • 65篇2012
  • 53篇2011
  • 40篇2010
  • 37篇2009
  • 24篇2008
  • 19篇2007
  • 14篇2006
  • 19篇2005
1,028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道光朝内阁中书徐松妻陈安人墓志铭
2015年
徐松(1781—1848),字星伯,是清代嘉道之际著名的地理学家,顺天府大兴县人。著述甚丰,曾负责编修《全唐文》,有《宋会要辑稿》《河南志》《中兴礼书》《新疆识略》等传世。但由于他"生前仕宦极其蹭蹬,身后并无传铭以传其人",导致长期以来,学术界关于他的生平研究颇少。徐松委托乡试同年陆继辂所撰《内阁中书徐君妻陈安人墓志铭》,虽系为徐松的亡妻陈寿娥所撰,实为陆继辂根据徐松提供的资料撰写而成,故可作为徐松本人生平与交游的珍贵资料。本文以墓志铭为中心,兼采缪荃孙辑录的《徐星伯先生事辑》及徐遇春等重修的《管溪徐氏宗谱》等,对铭文进行细致考释,以供研究者参考。
李军
关键词:墓志铭内阁道光生平研究《全唐文》
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对当地农业生产结构的影响研究——基于甘肃省487户农户的问卷调查
2016年
文章以2015年从甘肃省各县、市、州中选取的487户农户为样本,从农户层面深入分析了甘肃省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对当地农业生产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劳动力外出就业并未对甘肃农业内部农林牧副渔结构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其对农业生产结构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种植业内部。通过建立Logistic模型进行进一步研究发现,农业生产结构是否发生变化与农户家中劳动力外出就业后要素禀赋变化情况紧密相关。农户农业生产结构是否发生变化与家中外出就业的劳动力人数、是否有返乡就业或创业人员以及家庭成员外出就业的区域等引起农户劳动力禀赋变化的因素紧密相关,而与农户资本禀赋变化和农业技术应用状况无关。
范国华陈海生
关键词:劳动力外出就业农业生产结构LOGISTIC模型
甘肃民族地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面临的问题及对策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民族地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作为我国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新农保")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只关系到民族地区农村老年人口的养老问题,更关乎不同民族间的和睦相处和民族地区的长治久安。在对相关文献、数据资料进行广泛搜集、仔细筛选和认真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甘肃民族地区"新农保"面临的问题,并从甘肃民族地区的特殊现实出发,提出可行对策,为甘肃民族地区"新农保"的有效运行提供有效借鉴。
王艳韩旭峰
关键词:民族地区新农保
基于数据分析的奖、助学金管理系统的实现
2020年
随着国家脱贫攻坚工作的不断深入和对大学生资助力度不断加大,针对高校在大学生国家奖、助学金申请、评定过程中存在的错助、漏助等问题,该系统基于SSM框架(SpringMVC+Spring+MyBatis)用B/S体系建立对学生奖、助学金申请、评定管理系统,从而通过特殊的聚类算法建立准确、客观的评定模型,并应用于奖、助学金管理系统中。既能实现我们传统的排名,又能实现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实现评价的诊断功能,为奖助学金的评价信息反馈提供客观依据,充分发挥评价的导向和激励功能。
李龙王艳马海兰张琰李姣姣郭小燕
关键词:MYSQLB/S体系
公共行政学发展趋势下高校教师素质拓展研究
2014年
公共行政学是管理类专业的基础课程,其理论在当前发展极为迅速,而高校公共行政的理论教学却无法与之相匹配。主要原因包括理论教学、实践教学和教师素质跟不上理论的发展,其中教师素质是公共行政学教学改革的瓶颈,其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其他教学影响因素改善。因此教师对于学科范式的转换,学习团队组合,实践教学的进步是协调理论发展与教学同步的有效措施。
吕蕾莉
关键词:公共行政学教师素质范式
我国失地农民权益保障研究——以兰州市安宁区为例被引量:1
2013年
由于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村的大量土地被征收,在农业用地转化为非农业用地这一过程中形成了一个特殊群体——失地农民。失地农民的土地被征收,失去了与土地相连的一切权益,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受到严重的侵害。为了保证城市和谐稳定的发展,保证失地农民的合法权益,需要建立健全社会保障机制和失地农民再就业培训机制,完善土地补偿制度,同时要提高农民的法律意识。
范雪敏周晓涛
关键词:失地农民权益保障土地征用
中国西部生态移民的时空跨域比较研究——对双海子和黄草川的个案比较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甘肃省内肃南县明花乡双海子村与天祝藏族自治县华藏寺镇黄草川村,是两个不同的以少数民族为主的生态移民村,分别经历了西部大开发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探索的两个不同历史时期,同时来自不同的地理空间,有着不同的安置方式。由于不同的历史时期的安置条件和搬迁理念,导致二者存在不同的迁移效果,形成的移民社区存在显著差异。对裕固族占多数的双海子移民村和藏族占多数的黄草川移民村进行比较研究,有利于分析民族地区的生态移民过程中存在的社会问题,从而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民族地区生态移民的方略。
饶凤艳张文政
关键词:民族地区
区域文化对西北地区经济影响分析被引量:3
2006年
区域文化与区域经济发展之间密不可分。西北区域文化如何影响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本文从西北区域文化对西北经济发展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如何更进一步推进西北经济发展,文章在最后提出了相关的对策。
郑博文朱院利
关键词:传统文化
代位权制度之传统及其在中国法上的变化被引量:3
2005年
债权人代位权应是一种形成权,我国代位权的客体仅限于债务人的债权,但在比较法上,该客体尚可能包括物权请求权等其他权利,何种权利能够成为代位权的客体,主要由为共同担保这一代位行使目的来决定。根据代位权诉讼的结果决定判决的既判力是合理的,对于保障各方当事人的权利也是有利的。我国法上,债权人行使代位权的法律后果已突破了传统理论的“入库规则”。
潘醒
关键词:代位权制度债权保全债务担保
少数民族大学生择业价值观调查研究——以兰州市高校为例被引量:3
2011年
1研究背景与目的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问题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尤其是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更加突出。在过去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少数民族大学生不仅不存在就业问题,而且他们在入学及分配上都受到优待。无论成绩如何,少数民族大学生都由政府负责安排工作,
杨萍
关键词:少数民族大学生择业价值观
共91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