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州学院外语系 作品数:172 被引量:309 H指数:6 相关作者: 李二龙 韩虎林 汪媛 刘小平 汤丹 更多>> 相关机构: 安徽大学外语学院 湖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西南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安徽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 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 安徽省高等学校优秀青年人才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语言文字 文化科学 文学 政治法律 更多>>
美学视野下的委婉语研究 2012年 委婉语的基本内涵就是说"好听的",它体现了人们对美学的追求,把语言符号变成审美对象。分析委婉语的美学特征,探讨语言运用者在一定交际目的的支配下,形成一定的审美心理结构作为语言符号委婉语,在产生和传递信息过程中的美学构造原理。 余义兵关键词:委婉语 美学特征 美学原则 论大学英语课堂中的德育渗透 2015年 大学英语教师可充分利用课本资源,设计一些教学活动,既可培养学生综合语言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积极的情感和健全的人格,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李二龙关键词:大学英语 课堂教学 英语格律诗汉译中“三美”再现 2010年 英语格律诗汉译已有一百五十多年的历史,其方法也从单一发展到多元,许渊冲先生提出"三美"理论,给诗歌翻译提出了一个评判标准,以及努力方向。本文拟从"三美"再现的角度,对英语格律诗翻译成汉语所使用的方法,结合实例进行深入分析,从而得出每种方法都有可行之处,但翻译成现代的汉语格律诗最为可行。 周同 余义兵关键词:格律诗 音美 意美 形美 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社会转型语境下学校德育的诉求 被引量:1 2012年 社会在由传统向现代转型过程中遭遇了主体性的挑战,现代学校德育必须对此作出回应。主体性道德人格体现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克服传统德育被动灌输、追求道德乌托邦、泛道德主义弊端、实现道德教育现代化的必然选择。主体性道德人格教育应着力培养学生的主体情感因素,提升学生的道德需要层次,进而形成可普遍化的道德基石。 宋晶 周同关键词:主体性道德人格 社会转型 德育 A Psalm of Life及六种汉译的“三美”再现 2011年 美国诗人Longfellow的代表诗作之一A Psalm of Life是第一首被翻译成汉语的英语诗歌,其句式整齐,音韵谐美,基调慷慨激昂。文章以许渊冲先生的"三美论"为理论视角,分析了六个典型汉译本中形美、音美与意美的再现,其中黄皋炘先生译文更好地再现了原文之"三美"。因此,对该诗进行翻译,译者要在同时精通原语与译入语,用中国传统诗歌题裁翻译限制较多,选择"以顿代步"是可行之法。 周同关键词:PSALM 音美 意美 基于需求分析探索英语专业应用型人才的培养 被引量:3 2014年 通过对学习者目标需求和社会需求两方面的调查,发现英语专业技能课程需要占较大比例,除此之外,与英语相关的其它专业知识和技能颇受学习者和用人单位欢迎,而单纯的英语知识和技能已不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因此,构建以需求为导向的"零距离"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能力拓展体系及应用型师资队伍是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必要途径。 李奕华关键词:英语专业 应用型人才 《爵士乐》与《最蓝的眼睛》之布鲁斯美学互文解读 2012年 莫里森的作品因其厚重的历史文化渊源而具有丰富的隐喻特征,而其中探讨的文化民主思想理念则与黑人音乐中隐含的自由、开放、动感、民主等思想息息相通。本文从音乐和文学文本相结合的视角评论了莫里森的小说主题和创作技巧,认为《爵士乐》和《最蓝的眼睛》在布鲁斯音乐这一层面上从叙事、语言、结构、主题等方面形成了强烈的互文。 汪媛关键词:互文 《爵士乐》 《最蓝的眼睛》 英语课堂教师多模态话语功能的认知探析 2012年 话语的实际发生具有多模态性,在具体社会情境中,意义建构总是由多种符号资源共同实现的。在教师课堂交际中,话语意义的建构常以非语言因素体现,如伴语言、身体特征、教学设备和周围环境等因素。依据图形—背景理论,文章从认知角度对英语课堂教师多模态话语的信息突显、交际组篇和语用认知等功能进行剖析,认为教师课堂多模态话语的运用使交际信息更有效地被传递或提取,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江加宏 余义兵关键词:多模态话语 图形-背景理论 功能翻译理论在旅游景点英译中的应用——以池州市为例 被引量:4 2013年 池州市旅游业发展迅速,越来越多的外国游客来到池州观光游览。文章运用德国功能翻译理论,对池州特色旅游景点英译的方法、原则、标准等进行探究,探索一条正确翻译池州旅游景点的新路子,也为翻译理论的实际应用探索新思维。 丁小凤 余义兵 张乐民关键词:功能翻译理论 信息功能 翻译策略 翻译方法 刍议翻译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 被引量:27 2007年 翻译本科专业已于2006年获准设立,从此翻译教育从外语教育中分离了出来,成为具有独立学科地位的专业教育。由于翻译本科专业的人才培养不同于传统的外语教学中"方向"性翻译教学,因此许多与之相关的问题需要进行研究和探讨。笔者对翻译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学模式等方面进行了初步思考,认为在全球化背景和我国现阶段的国情下,翻译本科专业的培养目标应是通才与专才兼顾;课程设置应与培养目标相适应,以翻译课程为核心,科学地设置语言课程和百科知识课程;教学模式要面向国际化和信息化,并注重培养学生运用现代技术获取和处理各种信息的能力和素养。 韩虎林关键词:翻译教学 课程设置 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