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建筑工程学院

作品数:836 被引量:2,397H指数:20
相关作者:张梦舟袁景孙文彬赵华民杨琳琳更多>>
相关机构:大连理工大学水利土木学院大连大学建筑工程学院天津大学建筑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辽宁省“百千万人才工程”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文化科学矿业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26篇期刊文章
  • 203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86篇建筑科学
  • 141篇环境科学与工...
  • 66篇文化科学
  • 46篇矿业工程
  • 24篇理学
  • 21篇天文地球
  • 21篇动力工程及工...
  • 2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9篇水利工程
  • 19篇一般工业技术
  • 17篇化学工程
  • 9篇自动化与计算...
  • 8篇电气工程
  • 5篇金属学及工艺
  • 4篇机械工程
  • 3篇经济管理
  • 3篇艺术
  • 2篇电子电信
  • 2篇航空宇航科学...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61篇混凝土
  • 75篇建筑
  • 59篇教学
  • 55篇废水
  • 50篇钢筋
  • 49篇地震
  • 46篇钢筋混凝
  • 46篇钢筋混凝土
  • 42篇数值模拟
  • 42篇值模拟
  • 41篇煤矸石
  • 41篇荷载
  • 35篇载力
  • 35篇承载力
  • 34篇抗震
  • 33篇钢管
  • 31篇污染
  • 29篇有限元
  • 26篇抗震性
  • 23篇地震响应

机构

  • 829篇辽宁工程技术...
  • 58篇大连理工大学
  • 26篇天津大学
  • 23篇大连大学
  • 19篇同济大学
  • 14篇东北财经大学
  • 11篇辽宁工业大学
  • 9篇东北大学
  • 9篇哈尔滨工业大...
  • 7篇长春理工大学
  • 7篇香港科技大学
  • 6篇郑州交通职业...
  • 5篇黑龙江科技学...
  • 5篇本溪钢铁(集...
  • 4篇许昌学院
  • 3篇鞍山钢铁集团...
  • 3篇山东建筑大学
  • 3篇沈阳建筑大学
  • 3篇教育部
  • 3篇东北工业大学

作者

  • 97篇刘海卿
  • 62篇周梅
  • 62篇肖利萍
  • 54篇李喜林
  • 53篇狄军贞
  • 44篇殷志祥
  • 44篇巩玉发
  • 41篇刘书贤
  • 40篇崔正龙
  • 40篇杨晓明
  • 39篇杨伟
  • 36篇王锦力
  • 33篇孙芳锦
  • 29篇吕学涛
  • 28篇魏晓刚
  • 22篇汪振双
  • 22篇麻凤海
  • 21篇孙庆巍
  • 19篇曹启坤
  • 17篇肖建华

传媒

  • 66篇辽宁工程技术...
  • 54篇硅酸盐通报
  • 52篇非金属矿
  • 37篇水资源与水工...
  • 34篇2010土木...
  • 25篇建筑结构
  • 20篇工业建筑
  • 19篇土木建筑与环...
  • 17篇地震工程与工...
  • 17篇防灾减灾工程...
  • 17篇环境工程学报
  • 12篇世界科技研究...
  • 10篇山西建筑
  • 9篇地震研究
  • 9篇科教导刊(电...
  • 8篇火灾科学
  • 8篇辽宁工业大学...
  • 7篇公路交通科技
  • 6篇中国给水排水
  • 6篇中国安全科学...

年份

  • 1篇2022
  • 9篇2019
  • 6篇2018
  • 53篇2017
  • 90篇2016
  • 115篇2015
  • 88篇2014
  • 82篇2013
  • 75篇2012
  • 76篇2011
  • 169篇2010
  • 56篇2009
  • 1篇2008
  • 3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 1篇2002
83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型自复位混合阻尼器的研制及机理分析
阻尼器性能的优劣,直接关系到土木工程结构减震控制效果的好坏。本文在普通粘滞阻尼器研究基础上,利用形状记忆合金(Shape Memory Alloy,简称SMA)智能材料的形状记忆特性和超弹性性能,设计出一种新型SMA自复...
郭忠武刘海卿
关键词:形状记忆合金阻尼器耗能
煤矿多煤层重复采动所致地表移动与建筑损坏分析被引量:16
2014年
为了研究矿山高频次高强度重复开采下地表移动变形与建筑物损坏的演化过程,以七台河矿业精煤集团胜利煤矿一采区十二井为研究背景,采用基于概率积分法的煤矿采动地表移动变形的预计分析方法,建立煤矿采动地表移动变形预测模型,通过选取适当模型参数、理论分析与现场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探讨重复强开采条件下地表移动诱发建筑物裂缝的成因机制。对比理论分析与现场调研结果可知:高频次高强度的重复开采活动削弱了煤柱稳定性,导致采空区上覆岩层移动变形破坏加剧,增大了原有的地表下沉趋势。
刘书贤魏晓刚张弛麻凤海
关键词:采动应力开采沉陷覆岩移动重复采动
圆钢管钢筋混凝土轴压短柱试验与承载力计算被引量:4
2016年
为研究圆钢管钢筋混凝土轴压短柱承载力计算方法,以配筋率为变化参数进行了6个圆钢管钢筋混凝土短柱的轴压试验。结果表明,圆钢管钢筋混凝土轴压短柱在峰值荷载之前的荷载-位移曲线呈线性变化,试件的破坏形态呈剪切破坏,由于配筋对混凝土的进一步约束,试件具有较高的承载力和很好的延性。通过试验数据对比,进一步验证了采用叠加法计算圆钢管钢筋混凝土轴压短柱承载力的计算方法是可行的,《实心与空心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CECS 254∶2012)和《钢管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CECS 28∶2012)的计算结果和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张玉琢吕学涛刘海卿
关键词:短柱轴压试验极限承载力
大学建筑在校园文化中的价值体现--以辽宁工程技术大学为例
2016年
大学校园文化丰富与多元是历史积淀的成果,完整的校园文化构成要素中必然包含完善的校园建筑空间,并以各不相同的形态和风格承载大学精神和品质,从而实现大学历史文化传递及育人功能。
李紫璇
关键词:大学建筑校园文化历史传承育人价值
基于灰色理论的粉煤灰品质综合评价系统
2012年
以辽宁阜新发电厂粉煤灰为例,进行了粉煤灰品质指标对所评价粉煤灰活性影响的灰色关联分析,结合规范和工程经验,建立了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关于粉煤灰品质的多元灰色评价系统。研究结果表明,该评价系统能够全面客观地反映粉煤灰的实际活性与综合品质,可以此为依据实现对粉煤灰性能等级的准确评价。
孙庆巍朱涵崔正龙
关键词:粉煤灰品质灰色关联分析
135度L型截面异形柱抗震性能分析
2013年
通过对L型畀形柱和135度截面异形柱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分析在低周往复荷载作用下两种类型异彤柱在轴压比、加载角度等因素下的抗震性能。结果表明:高轴压下异形柱的承栽力有所提高但延性降低,L型异彤柱的承载能力和耗能能力均优于135度异形柱,斜向加栽构件耗能较大、延性差,在抗震设计中应引起足够重视。
王锦力田春鹏
关键词:往复荷载抗震性能异形柱数值模拟
CaO-Al_2O_3-SiO_2系粉煤灰微晶玻璃的制备及其性能被引量:5
2016年
以粉煤灰为主要原料,Si O2、Na2CO3、Mg O、Ca O、Zn O、Ca F、硼酸等为辅助原料,采用两步烧结法制备Ca O-Al2O3-Si O2系粉煤灰微晶玻璃。通过差热分析、X射线衍射和扫描电镜等分析测试方法对所制备粉煤灰微晶玻璃的微观结构和性能进行了研究,并利用修正的Johnson-Mehl-Avrami方程和Augis-Bennett方程计算了粉煤灰微晶玻璃析晶活化能和晶化指数。结果表明,不同配方的粉煤灰微晶玻璃均为体积晶化,主晶相为副硅灰石,呈短柱状,为单斜晶系;副晶相为钙长石,为三斜晶系;在5组配方中,Ca O/Si O2为0.33时,粉煤灰微晶玻璃的性能相对较优,Al2O3/Si O2为0.19时,粉煤灰微晶玻璃的活化能相对较小小,析晶过程容易发生。
汪振双苏昊林周梅
关键词:粉煤灰烧结法CAO-AL2O3-SIO2系微晶玻璃
“水质工程学”课程教学模式的改革探索
传统的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模式不适应现代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的需求,必须进行改革。文章针对给水排水工程专业主干专业课程"水质工程学"的传统教学模式进行了改革尝试:①改革探索教学方法,加强素质教育。主要强调:教师是学生学习知识的...
肖利萍狄军贞姜彦立李喜林
关键词:水质工程学教学模式素质教育
三维地震影响下的K6型弦支穹顶减震控制研究
殷志祥侯云
关键词:弦支穹顶结构消能减震地震响应时程分析粘滞阻尼器
感知、审美、设计的启蒙--我校建筑学专业美术教学方法研究
本校建筑学专业生源为理科生,不具有美术基础,美术教学的开展难度较大,传统的、专业性的美术基础教学方法并不能满足培养实用创新型建筑设计人才的实际需要.在美术教学中,进行绘图训练的同时引导学生的感性认知、培养审美修养、启发设...
杜凯
关键词:建筑设计专业美术教学法
文献传递
共83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