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华南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

作品数:3,144 被引量:9,797H指数:34
相关作者:周炽成赵小华王宏维刘旺冯夏根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人文科学学院中山大学政治与公共事务管理学院中山大学人文科学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与中国现代化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文化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738篇期刊文章
  • 10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843篇哲学宗教
  • 819篇政治法律
  • 545篇文化科学
  • 446篇经济管理
  • 195篇社会学
  • 173篇历史地理
  • 46篇自然科学总论
  • 25篇语言文字
  • 20篇文学
  • 18篇环境科学与工...
  • 18篇医药卫生
  • 13篇艺术
  • 12篇理学
  • 8篇军事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4篇建筑科学
  • 4篇交通运输工程
  • 4篇农业科学
  • 3篇天文地球
  • 3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312篇政治
  • 301篇主义
  • 289篇教育
  • 155篇哲学
  • 152篇社会
  • 133篇思想政治
  • 127篇文化
  • 117篇社会主义
  • 108篇治教
  • 100篇政治教育
  • 99篇思想政治教育
  • 96篇政府
  • 94篇马克思主义
  • 94篇民主
  • 93篇高校
  • 92篇伦理
  • 86篇道德
  • 83篇大学生
  • 67篇国共
  • 60篇逻辑

机构

  • 2,839篇华南师范大学
  • 54篇中山大学
  • 17篇广州大学
  • 14篇华南农业大学
  • 12篇华南理工大学
  • 11篇南开大学
  • 11篇华中师范大学
  • 10篇暨南大学
  • 10篇仲恺农业工程...
  • 9篇广东医学院
  • 9篇广东技术师范...
  • 9篇广东外语外贸...
  • 8篇广东工业大学
  • 8篇广西师范大学
  • 6篇广东行政学院
  • 6篇武汉大学
  • 6篇遵义医学院
  • 5篇广西大学
  • 5篇广州中医药大...
  • 4篇贵州师范大学

作者

  • 86篇刘同舫
  • 80篇陈金龙
  • 69篇刘卓红
  • 63篇周炽成
  • 43篇胡泽洪
  • 42篇卢文忠
  • 40篇颜海娜
  • 37篇王金红
  • 36篇郭台辉
  • 32篇刘志鹏
  • 30篇关锋
  • 29篇万晓宏
  • 29篇王学风
  • 26篇张强
  • 23篇余静
  • 23篇刘海春
  • 22篇张泽宇
  • 21篇王宏维
  • 20篇包毅
  • 16篇王鹏

传媒

  • 192篇华南师范大学...
  • 83篇学术研究
  • 38篇现代哲学
  • 34篇哲学研究
  • 34篇重庆科技学院...
  • 31篇广东社会科学
  • 30篇岭南学刊
  • 29篇思想教育研究
  • 25篇传承
  • 22篇科学社会主义
  • 21篇内蒙古农业大...
  • 20篇马克思主义研...
  • 20篇南方论刊
  • 20篇齐齐哈尔工程...
  • 19篇青年探索
  • 17篇中学政治教学...
  • 17篇文教资料
  • 14篇开放时代
  • 12篇中国行政管理
  • 10篇天津社会科学

年份

  • 1篇2023
  • 1篇2021
  • 2篇2020
  • 46篇2019
  • 62篇2018
  • 105篇2017
  • 128篇2016
  • 143篇2015
  • 164篇2014
  • 156篇2013
  • 215篇2012
  • 204篇2011
  • 239篇2010
  • 250篇2009
  • 249篇2008
  • 232篇2007
  • 197篇2006
  • 110篇2005
  • 45篇2004
  • 30篇2003
3,14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苏联核工程初级阶段人才培养研究(1945—1955)被引量:3
2014年
在1945—1955年的初级阶段,苏联核工程面临人才短缺的严重问题。高校成为苏联培养核人才的主要途径。苏联领导层运用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在很短时间内就建立起以莫斯科大学为核心、由17所高校组成的人才培养体系,为苏联核工程输送了大量高级专业人才。除此之外,苏联还通过大专中专、函授教育、短期训练班等方式,为苏联核工程培养中级和基层技术力量。在起步阶段的十年时间里,苏联核工程人才培养体系得以建立,人才短缺的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张泽宇
关键词:核武器
对“发展和创新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思考被引量:1
2006年
从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原创含义出发,论证了发展和创新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发展和创新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理论底线是“价值创造一元论”,基本任务是深入研究创造价值的劳动的性质。
林命如余静
关键词:劳动价值论
从中外社会发展数据比较看构建和谐广东面临的几个问题被引量:1
2006年
构建“和谐社会”、“和谐广东”的提出,首先就是基于整个社会的“不和谐”因素。在全力开始构建之前,应找出现阶段社会的“不和谐”因素之所在。贫富差距不断扩大;社会保障制度极不健全;失业率上升,就业困难;社会阶层结构不合理;社会事业发展支出占GDP比例低等一系列问题无疑是“和谐社会”的极大隐患。西北欧、北美几个当今世界相对较和谐国家上述几项社会发展指标的现状值得我们拿来对比借鉴。
李静瑞刘向利
关键词:和谐社会基尼系数城镇化就业
摹状词理论的哲学探究
2008年
罗素的摹状词理论是二十世纪哲学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阶段,对逻辑学、语言学和哲学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罗素从解决"存在"等哲学问题的目的出发,将摹状词在命题中化解为具有精确含义的命题函项,并以之为武器为他的哲学服务。但也应该看到,罗素认为逻辑句法可以消除哲学问题则是错误的,仅仅凭借逻辑技巧并不能解决哲学问题。
李瑞青
关键词:摹状词理论语言逻辑哲学
以阿马蒂亚·森自由发展观看改革开放30年
2008年
以阿马蒂亚·森自由发展观来看,改革开放30年的最大成就就是提高了人的可行能力,扩展了人的实质自由;其基本历程就是通过自由来促进发展的过程。阿马蒂亚·森自由发展观,对改革开放30年后的中国所存在的问题仍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饶志华
关键词:自由发展观
中国语境的现代性及其现实意义被引量:9
2010年
现代性作为一个多维度的"总体转变"的历史过程,百年来引致了社会制度结构的转型、知识价值理念的重估与个体心性结构的变化。现代性转变给自然世界与人类社会带来巨大进步的同时,也使自身陷入"多重隐忧"。在现代性的中国语境下培育和谐社会,必须充分重视现代性问题,并摆脱西方错误的现代性建构模式,在推进现代化的同时克服现代性问题。
刘同舫
关键词:中国语境和谐社会
论“感性”范畴的两个起源——青年马克思感性思想初探被引量:1
2010年
作为马克思哲学的核心范畴,"感性"内涵着"能动性"和"受动性"两大张力,是"逻各斯"和"努斯"的统一。其中,能动性起源于黑格尔辩证法的否定性或"能动性"思想,而受动性则起源于费尔巴哈的"受动性"思想。
彭小伟
关键词:感性能动性受动性
志愿服务对大学生自我教育的推进作用被引量:2
2012年
大学生自我教育,是突出大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表现,是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必然要求。志愿服务是推进大学生自我教育的新载体、新模式。将自我教育与志愿服务结合起来,是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实践的丰富和完善。实践证明,志愿服务是解决高校大学生知行脱节、强化个体自我教育、实现大学生群体自我教育的有效途径。
赖艳艳
关键词:志愿服务大学生自我教育思想政治教育
论村委会选举中的违法行政行为及其法律规制——兼谈农民选举权利保障与救济被引量:9
2004年
村民选举权利是宪法规定的村民自治权的一种 ,但在村委会选举中 ,村民的这一权利却常常受到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违法行政行为的侵害。这种侵害行为具有独特的法律特征和特定的产生原因。我国现行法律对违法行政行为侵害村民选举权利的法律规定极不完善 ,应尽快加以改进。
刘志鹏
关键词:选举权选举违法行政行为权利救济自治权
我国省级村民自治地方立法若干问题的比较与启示——以1998—2010年的百余部立法为样本
2012年
自1998年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正式通过以来,各省纷纷进行了村民自治地方立法,主要包括省级村民自治组织立法、村委会选举立法、村务公开立法、村民自治其他领域立法等类型,内容涉及村民自治中四大民主的各方面,为数逾百部。这些省级村民自治立法体现出特定的立法规律,在立法主体、立法时机、立法精神、立法模式等方面具有一定共性,但在立法体例和立法内容方面则有较大不同,在立法取向上存在缺陷,在立法数量上存在一定的地域不平衡,需要进一步完善。
刘志鹏
关键词:村民自治
共284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