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河南大学环境与规划学院

作品数:5,671 被引量:44,882H指数:83
相关作者:王发曾曹新向皇甫超申郭志永牛建强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安阳师范学院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华东师范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历史地理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4,698篇期刊文章
  • 847篇会议论文
  • 4篇科技成果

领域

  • 2,427篇经济管理
  • 625篇环境科学与工...
  • 599篇历史地理
  • 519篇天文地球
  • 417篇文化科学
  • 399篇农业科学
  • 175篇建筑科学
  • 16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22篇生物学
  • 116篇社会学
  • 91篇水利工程
  • 91篇政治法律
  • 90篇文学
  • 36篇医药卫生
  • 30篇哲学宗教
  • 30篇语言文字
  • 30篇理学
  • 28篇艺术
  • 26篇交通运输工程
  • 2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586篇城市
  • 384篇旅游
  • 285篇地理
  • 237篇生态
  • 230篇农业
  • 191篇土地利用
  • 177篇城市群
  • 161篇教学
  • 160篇土壤
  • 158篇影响因素
  • 150篇污染
  • 125篇中原城市
  • 125篇中原城市群
  • 122篇城镇化
  • 120篇农村
  • 117篇可持续发展
  • 117篇黄河
  • 113篇区域经济
  • 110篇生态系统
  • 107篇流域

机构

  • 5,549篇河南大学
  • 228篇中国科学院
  • 125篇教育部
  • 121篇河南财经政法...
  • 81篇华东师范大学
  • 66篇河南财经学院
  • 65篇安阳师范学院
  • 42篇中国科学院大...
  • 40篇南京大学
  • 38篇兰州大学
  • 38篇聊城大学
  • 38篇洛阳师范学院
  • 35篇许昌学院
  • 32篇商丘师范学院
  • 30篇北京师范大学
  • 29篇南阳师范学院
  • 29篇浙江大学
  • 28篇河南理工大学
  • 26篇南京师范大学
  • 25篇黄河水利职业...

作者

  • 261篇李小建
  • 244篇苗长虹
  • 199篇秦耀辰
  • 183篇梁留科
  • 181篇丁圣彦
  • 172篇王发曾
  • 169篇乔家君
  • 150篇马建华
  • 109篇秦明周
  • 108篇丁志伟
  • 107篇朱连奇
  • 94篇秦奋
  • 93篇孔云峰
  • 87篇高建华
  • 81篇李二玲
  • 80篇郭志永
  • 78篇覃成林
  • 72篇曹新向
  • 72篇梁流涛
  • 71篇刘静玉

传媒

  • 373篇河南大学学报...
  • 234篇地域研究与开...
  • 187篇经济地理
  • 125篇人文地理
  • 125篇河南科学
  • 111篇地理研究
  • 85篇生态学报
  • 81篇地理科学进展
  • 76篇地理科学
  • 65篇黄河文明与可...
  • 64篇地理学报
  • 59篇资源科学
  • 56篇河南大学学报...
  • 56篇中学地理教学...
  • 55篇安徽农业科学
  • 50篇第七届全国地...
  • 47篇中州学刊
  • 37篇水土保持研究
  • 37篇许昌学院学报
  • 35篇地理教育

年份

  • 42篇2024
  • 47篇2023
  • 69篇2022
  • 103篇2021
  • 209篇2020
  • 243篇2019
  • 257篇2018
  • 319篇2017
  • 322篇2016
  • 260篇2015
  • 233篇2014
  • 240篇2013
  • 331篇2012
  • 286篇2011
  • 252篇2010
  • 392篇2009
  • 388篇2008
  • 333篇2007
  • 264篇2006
  • 168篇2005
5,67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松嫩草甸土壤动物群落多样性动态及其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土壤生物地理研究近年来得到很多关注,我国已开展的相关研究多为一次性或短期调查,受取样时间代表性、微环境瞬时条件差异的影响较大。本文对松嫩草甸土壤动物多样性进行连续动态研究,并讨论土壤动物多样性与环境的关系。
宋博殷秀琴辛未冬
文献传递
河南回族经济文化融入国家"一带一路"的战略思考及决策建议
伊斯兰文化是国际上“一带一路”沿线多个国家或地区共同而又重要的文明形态。充分发挥回族伊斯兰文化优势,对于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民族宗教政策,推动河南回族群众率先进入全面小康社会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中原地区是中国与“一带一路”...
艾少伟李尊杰潘世明原思明郭宝光杨会营海俊亮党承军
关键词:少数民族经济伊斯兰文化
草地改良对土壤有机碳的影响——以福建省建瓯市牛坑龙草地生态系统试验站为例被引量:4
2004年
在分析影响土壤有机碳源/汇的主要因素的基础上,利用定位观测的方法,对福建省建瓯牛坑龙草地生态系统试验站中影响土壤碳循环的主要因子,如草被覆盖度、土壤侵蚀模数、土壤温度、土壤水分含量和土壤有机碳含量及密度等,在草地改良过程中的变化进行观测研究.探讨了草地改良对土壤有机碳影响的机理和规律,指出进行草地改良、增加植被覆盖度是提高土壤碳汇能力、减少土壤碳排放的关键.
朱连奇许立民
关键词:草地改良土壤有机碳植被覆盖度土壤侵蚀模数
上向流生物膜反应器对水中铜绿微囊藻的去除研究
2011年
以含野生型铜绿微囊藻天然原水为处理对象,考察了上向流生物膜反应器和混凝处理组合对藻总数、叶绿素a、UV254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当进水温度〉20℃,滤速分别为4.0、6.0、8.0m/h时,藻总数去除率分别为73.33%~96.87%、70.00%~96.66%、88.24%~97.06%,叶绿素a去除率分别为83.60%~96.43%、68.75%~95.45%、66.79%~89.80%,UV254去除率分别为27.38%~68.30%、16.86%~55.11%、49.60%~50.40%;当进水温度〈20℃时,相同的滤速条件下,藻总数、叶绿素a、UV254去除效果呈下降趋势.
赵承美张大丽牛明改郜慧黄斌余国忠
关键词:生物膜铜绿微囊藻
豫西黄河流域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地形梯度特征分析被引量:19
2012年
豫西黄河流域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在水平和垂直方向上都具有明显区域特征。利用DEM数据对研究区土地利用空间格局地形梯度规律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各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分布规律随高程和坡度的变化具有显著的特点:受人类活动干扰影响较大的各类农业用地、建筑用地、果园、水域和湿地主要分布在海拔相对较低和坡度相对较小的区域;而受人类活动干扰影响较小的各类林地(除果园外)、草地和未利用地则比较均匀地分布在海拔相对较高和坡度较大的区域。(2)不同的海拔段和坡度段内各土地类型的分布也存在一定的分布规律:农业用地类型和林地类型在各个地形梯度内都占有较大的面积比重,这是由于其基数较大,在区域内占据优势地位决定的;在低海拔小坡度地段内农业用地具有相对的面积优势;有林地随着海拔升高和坡度增大,面积比例不断增大,其主导地位随之增强。
申怀飞吴国玺丁圣彦
关键词:土地利用黄河流域
温室气体遥感反演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被引量:1
2014年
设计并实现了温室气体遥感反演系统,主要包括两个部分:温室气体遥感自动反演处理和多源卫星数据交叉验证.系统采用.NET框架和IDL程序相结合,快速自动地对卫星遥感数据进行反演运算,同时得到主要温室气体反演产品的柱浓度时空分布.系统可以方便地将地基观测数据和国际主要的卫星产品数据进行验证对比和精度分析.应用结果表明,该系统基本满足温室气体遥感监测业务需求,能够提高环保部门的监测能力,在温室气体遥感监测和评价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苗茹姚凌孙九林吕宁
关键词:温室气体遥感反演可视化分析
时间文化的互通和渗透——以出土历书为中心被引量:1
2017年
历书承载时空点的宜忌趋避,其出现或与中亚印度传入中土的佛教文化相关。以历书为载体的文化交流象征政权建立的统治和认同,代表民众生存的秩序和参照。通过对出土历书资料的梳理和分析,探讨以历书作为传播媒介,一定时期内其颁布和通行反映官方与民间、本土与域外时间文化的交流和渗透过程。
陈秋
城市开放空间的空间结构与功能分析被引量:27
2004年
基于城市建设实践的新需求和理论研究的新发展,在总结评价目前国内外城市开放空间研究现状的基础上,文章对城市开放空间的基本理论进行了初步探索,包括概念的界定、多角度分类、多层次空间结构和多重功能。
苏伟忠王发曾杨英宝
关键词:城市空间结构
县级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的研究——以开封县为例被引量:4
2004年
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在国土资源规划、管理、保护和合理利用方面,尤其是在县级土地开发整理规划及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库建设方面有着重要的作用;阐述了县级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的目的、原则、任务及工作程序等,并以开封县耕地后备资源调查评价为例,分析了其土地开发整理效益,给出了土地开发整理方法、步骤和相关的政策。
陶黎新
关键词:耕地后备资源土地开发整理国土资源规划项目库
中原城市群地区城市就业结构变动特征分析被引量:3
2006年
通过对中原城市群就业结构的分析,揭示出我国中部城市就业结构的一般变动规律.目前城市群地区的工业化及城镇化水平较低,从事第一产业的就业人员还占据较大比重.各中心城市的就业结构表现为第一二产业的就业比重不断下降而第三产业逐步上升.在第三产业内部,传统性行业的就业比重趋于下降而新兴行业大幅度提升.
武前波苗长虹崔万珍
关键词:中原城市群就业结构
共555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