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兰州大学哲学社会学院

作品数:1,499 被引量:2,895H指数:20
相关作者:陈文江王英陈声柏曹陇华刘开会更多>>
相关机构: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兰州理工大学人文学院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经济管理社会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242篇期刊文章
  • 75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02篇哲学宗教
  • 425篇经济管理
  • 324篇社会学
  • 142篇文化科学
  • 93篇政治法律
  • 31篇历史地理
  • 27篇文学
  • 22篇自然科学总论
  • 17篇环境科学与工...
  • 15篇农业科学
  • 12篇医药卫生
  • 9篇艺术
  • 8篇自动化与计算...
  • 6篇语言文字
  • 5篇建筑科学
  • 2篇天文地球
  • 2篇水利工程
  • 2篇理学
  • 1篇生物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128篇哲学
  • 126篇社会
  • 68篇文化
  • 61篇主义
  • 50篇社会学
  • 47篇伦理
  • 44篇社会工作
  • 40篇民族
  • 37篇道德
  • 36篇教育
  • 35篇农村
  • 30篇农民
  • 27篇逻辑
  • 26篇思维
  • 25篇儒家
  • 25篇农业
  • 24篇伦理学
  • 21篇政治
  • 20篇生态
  • 18篇网络

机构

  • 1,317篇兰州大学
  • 13篇南开大学
  • 13篇西北师范大学
  • 11篇中国科学院
  • 7篇兰州理工大学
  • 7篇兰州商学院
  • 5篇武汉大学
  • 4篇宁夏大学
  • 4篇天津社会科学...
  • 4篇中山大学
  • 4篇中南大学
  • 4篇甘肃社会主义...
  • 3篇北京大学
  • 3篇北京师范大学
  • 3篇华侨大学
  • 3篇中国人民大学
  • 3篇中国人口与发...
  • 3篇甘肃省肿瘤医...
  • 3篇中国科学院大...
  • 3篇兰州财经大学

作者

  • 53篇陈文江
  • 46篇黄少华
  • 34篇陈声柏
  • 29篇刘开会
  • 27篇曹陇华
  • 24篇方锡良
  • 20篇刘庸
  • 19篇刘贵祥
  • 18篇袁义江
  • 18篇邱德钧
  • 17篇陈春文
  • 16篇孙冠臣
  • 15篇李勇进
  • 15篇周亚平
  • 15篇连珩
  • 15篇张言亮
  • 14篇魏淑娟
  • 13篇唐远雄
  • 12篇高永久
  • 12篇戚本芬

传媒

  • 149篇兰州大学学报...
  • 104篇科学.经济....
  • 37篇青年与社会(...
  • 29篇甘肃社会科学
  • 27篇牡丹江大学学...
  • 21篇青年与社会
  • 20篇社科纵横
  • 19篇兰州学刊
  • 19篇黑河学刊
  • 13篇内蒙古农业大...
  • 13篇心事
  • 12篇甘肃联合大学...
  • 9篇甘肃理论学刊
  • 9篇现代哲学
  • 9篇兰州工业高等...
  • 9篇青年与社会(...
  • 8篇改革与开放
  • 7篇哲学研究
  • 7篇自然辩证法通...
  • 7篇宁夏大学学报...

年份

  • 2篇2024
  • 29篇2023
  • 32篇2022
  • 33篇2021
  • 40篇2020
  • 31篇2019
  • 44篇2018
  • 44篇2017
  • 28篇2016
  • 80篇2015
  • 92篇2014
  • 84篇2013
  • 91篇2012
  • 94篇2011
  • 97篇2010
  • 92篇2009
  • 70篇2008
  • 45篇2007
  • 33篇2006
  • 30篇2005
1,49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大学生个人空间感的研究
2014年
通过对兰州大学榆中校区大学生进行观察和访谈法的研究总结大学生的落座规律来表明大学生的个人空间感。从整体的落座规律看有靠墙规则,但前疏后密规则却不显著,用图形表示的话就是一个封闭的U字形,各边人多,中间人少。男女生性别存在差异,其中选择靠前的女生比选择靠前的男生明显人数多,而选择靠后的男生比选择靠后的女生人多。希望文章能使读者意识个人空间感,并在现实生活中与人交流交往时注重自身及他人的个人空间的舒适度。
徐静
关键词:大学生
时间、想象力与海德格尔的存在之路被引量:3
2008年
本文首先论述了在海德格尔看来康德的先验哲学中想象力与时间的重要意义。先验想象力要有存在意义必须与时间同一,同时也要与时间视域的构建和敞开有关。这样的时间构成了先验自我的本质,使自我成为一个具有自身性的有限自我。这样的自我其实就是此在的变式。由此,康德的先验哲学动机就与海德格尔的存在问题关联了起来。
陈春文谢亚洲
关键词:想象力自我
论农业界面的伦理学涵义
“界面”既是促进农业系统生存与发展不可或缺的基本条件,也是中国农业现代化不容忽视的伦理学基本要素,农业伦理学应对“界面”有清晰而明确的认识与理解.农业生态系统界面具有特异性、系统性、确限性与开放性并存等几大伦理特征;由于...
任继周方锡良侯扶江
关键词:农业生态系统伦理学
论“可能世界”
1989年
近年来模态逻辑及其研究工作,受到了国内许多逻辑学工作者的重视,其中广泛使用的“可能世界”(Possible world)概念也为人们熟悉和了解。木文拟就这一概念从逻辑学和哲学的角度谈几点意见。 (一) 在模态逻辑的解释中,都普遍采用了“可能世界”这一概念进行语义解释。该事实为人熟知,但很少有人深究这一概念的来源。莱布尼兹最早从哲学上提出了“可能世界”概念。在莱氏那里,这是一个本体论概念。莱布尼兹认为,人们生活于其中的现实世界,不是上帝创造的唯一的世界。事实上,
邱德钧刘安诚
关键词:可能世界理论模态逻辑逻辑学家莱布尼兹分析哲学克里普克
青少年网络人际信任及其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14
2008年
互联网的诞生,一方面形塑了一种经由互联网中介的全新人际交往方式,另一方面也凸显了网络交往中的人际信任风险。基于对浙江、湖南和甘肃三省青少年的问卷调查,对青少年的网络人际信任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发现,网络交往中的人际信任风险并没有让青少年在陌生人面前止步,相反,青少年在网络交往中的确建立起了真实的人际信任关系,而且这种信任关系不仅出现在熟人之间,还出现在陌生人之间。但青少年在网络交往中对熟人的信任程度明显高于陌生人。而回归分析则发现,网络交往认知是影响青少年网络人际信任最重要的因素。
黄少华
关键词:网络交往人际信任
地缘政治移动与中国的地缘政治视野
2015年
如今,世界地缘政治结构的重心又在向跨太平洋移动。从跨大西洋到跨太平洋的演变,注定会成为地缘政治的全球事件。过去的受力中心在欧亚大陆的欧洲一侧,将来的受力中心不可避免地在欧亚大陆的亚洲一侧。无论中国愿意不愿意,无论中国是否意识到,无论中国是否准备好,都将成为世界地缘政治的新玩家。
陈春文
关键词:地缘政治
由德性之知与闻见之知的关系看马一浮的儒学修养体系被引量:1
2006年
宋明儒者自张载后,一直有德性之知与闻见之知关系的讨论。马一浮先生作为20世纪著名的儒学大师,自不能绕过这个问题。他自觉到了闻见与德性因地上的分别,并通过见性尽性,达到了果地上的融通。在见性与尽性上,针对两种人分别了两种方法,于两种方法中又分析了见性与尽性的关系:全证中的统一与分证中的统一。于儒家心性学的现代阐释,具有重要意义。
彭战果
关键词:德性之知见性尽性
简评弗洛姆的社会无意识理论
1987年
埃里希·弗洛姆(1900——1980)是当代美国著名心理分析学家,新弗洛伊德主义学派的一个代表人物,也是法兰克福学派中具有存在主义倾向的哲学家。他曾试图把弗洛伊德与马克思“结合起来”,构造一个“受辩证法和人道主义指导的心理分析”体系。本文试图对他的社会无意识理论作一些分析。
袁义江李素新
关键词:无意识理论社会无意识社会性格新弗洛伊德主义弗洛姆法兰克福学派
论科学美在科学认识发展中的作用
1989年
科学中蕴含着奇妙的美,在很早就已被科学家们所领悟和认识。早在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就开创了以探寻科学美为其动因和目的的古希腊科学传统。随着近代科学的兴起,科学的分化逐渐成了科学发展的主旋律。科学从神学、哲学中分化出来,美学也从哲学中分化出来了。这种分化虽然对于美学的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然而它也使得科学与美学的天然联姻出现了裂痕。时至今日,绝大多数的美学家仍然是把兴趣的中心聚焦在文学艺术之上,而把科学美拒之于美学的大门之外。
王琦
关键词:科学美科学家古希腊爱因斯坦毕达哥拉斯学派
日本早期进化论的演变及对中国传播的影响
2009年
英国博物学家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之所以能够在近代中日两国的哲学和社会科学领域被广泛传播并产生了巨大影响,其原因在于:近代两国的历史传统、面临外强侵略的民族危机感导致的政治论争、传播者的主观意识以及进化论的双重属性和特征等。本文试图通过介绍进化论在近代中国和日本的传播,特别是明治维新后日本资本主义的迅速壮大对中国产生的影响来阐述进化论对于日本,重点是日本对于中国理解和接受进化论的思想过程中所起的作用以及不同的影响。
李晓彬
关键词:进化论
共132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