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济宁医学院药学院

作品数:390 被引量:1,153H指数:13
相关作者:李丽王建安付英杰盛筱周金辉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中医药大学药学院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南京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医药卫生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73篇期刊文章
  • 1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62篇医药卫生
  • 42篇文化科学
  • 38篇理学
  • 16篇化学工程
  • 15篇生物学
  • 10篇轻工技术与工...
  • 8篇农业科学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5篇经济管理
  • 5篇石油与天然气...
  • 4篇哲学宗教
  • 4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 1篇机械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政治法律
  • 1篇语言文字
  • 1篇艺术

主题

  • 33篇活性
  • 33篇教学
  • 31篇色谱
  • 29篇高效液相
  • 27篇相色谱
  • 26篇液相色谱
  • 26篇高效液相色谱
  • 25篇细胞
  • 24篇黄酮
  • 22篇色谱法
  • 21篇液相色谱法
  • 21篇高效液相色谱...
  • 20篇药物
  • 19篇正交
  • 17篇正交试验
  • 15篇总黄酮
  • 14篇HPLC法
  • 13篇小鼠
  • 12篇多糖
  • 11篇药理

机构

  • 387篇济宁医学院
  • 11篇山东中医药大...
  • 10篇日照市人民医...
  • 9篇中国科学院
  • 5篇北京理工大学
  • 5篇中国石油大学...
  • 4篇北京大学
  • 4篇济南大学
  • 4篇南京师范大学
  • 4篇烟台大学
  • 4篇济宁学院
  • 3篇沈阳药科大学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3篇中国中医科学...
  • 3篇曲阜师范大学
  • 3篇中国药科大学
  • 3篇中国科学院植...
  • 3篇中国人民解放...
  • 3篇辽宁省药物研...
  • 3篇济宁市第一人...

作者

  • 74篇王慧云
  • 36篇孙珊珊
  • 36篇王建安
  • 27篇全先高
  • 26篇李艳芝
  • 26篇付英杰
  • 22篇任强
  • 22篇张敏娜
  • 22篇丁林
  • 21篇王光辉
  • 21篇刘梅芳
  • 20篇高桂花
  • 20篇张春燕
  • 18篇高慧婕
  • 16篇周金辉
  • 15篇刘超
  • 15篇盛筱
  • 13篇崔亚男
  • 12篇李丽
  • 11篇朱军

传媒

  • 127篇济宁医学院学...
  • 14篇中国高等医学...
  • 12篇中国药房
  • 8篇中国现代应用...
  • 6篇中成药
  • 6篇中草药
  • 6篇分析试验室
  • 5篇中风与神经疾...
  • 5篇中国药学杂志
  • 5篇中国医院药学...
  • 5篇中国新药杂志
  • 5篇中国石油大学...
  • 4篇生物学通报
  • 4篇食品工业
  • 4篇中国病理生理...
  • 4篇南京师大学报...
  • 4篇中华诊断学电...
  • 4篇中国商论
  • 3篇中国生化药物...
  • 3篇数理医药学杂...

年份

  • 2篇2024
  • 29篇2023
  • 16篇2022
  • 24篇2021
  • 23篇2020
  • 31篇2019
  • 25篇2018
  • 31篇2017
  • 20篇2016
  • 33篇2015
  • 23篇2014
  • 17篇2013
  • 21篇2012
  • 17篇2011
  • 19篇2010
  • 23篇2009
  • 9篇2008
  • 12篇2007
  • 5篇2006
  • 2篇2005
39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雷西纳德类似物的设计与合成被引量:2
2017年
为了寻找新的尿酸转运蛋白1(URAT1)抑制剂,本文在对雷西纳德及其相关药物结构研究的基础上,运用了生物电子等排原理和前药原理,以4-(4-环丙基萘-1-基)-4H-1,2,4-三唑-3-硫醇为原料设计合成了5个雷西纳德类似物,均未见文献报道,目标化合物结构均经1H-NMR和ESI-MS确证。
田森群陈国华戚志远孟海燕胡孔泉
关键词:类似物痛风
纳米递药系统在三阴性乳腺癌综合靶向治疗中的应用
2019年
高度恶性肿瘤三阴性乳腺癌的治疗局限在于肿瘤细胞耐药性克隆的形成和化疗药物常规给药对正常组织的严重毒性。近年来研究显示,三阴性乳腺癌综合靶向治疗中,纳米递药系统借助纳米材料独具的理化性质,负载化疗药物、活性基因片段和免疫增强因子等,通过光热消融效应、化疗药物增效减毒作用、抑制肿瘤增殖基因作用和免疫系统激活作用,有效抑制和杀灭肿瘤细胞。纳米递药系统改变了常规化疗药物药动学特性,明显减轻药物的不良反应。本文就纳米递药系统在三阴性乳腺癌综合靶向治疗中研究进展做一简要综述。
张敏娜钟鸣钟鸣
关键词:三阴性乳腺癌纳米
溶剂交换型原位成型植入剂的研究进展
2017年
原位成型注射给药系统由于制备简单、易于注射和药物释放完全后材料无需取出,患者依从性良好,近年来已成为药剂学和生物技术领域研究的热点。本文针对溶剂交换型原位成型植入剂中使用的高分子材料、溶剂和附加剂进行概述,并总结归纳了其发展方向。注射型原位成型植入剂为蛋白和多肽类药物长效缓释制剂的研究提供了良好的运载平台,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张春燕孙考祥
关键词:缓释植入剂药物传递
用交流阻抗法研究BCX电池的性能被引量:3
2007年
研究Li/SOCl2电池和BCX电池贮存过程正极和负极的交流阻抗谱变化.结果表明,两种电池正、负电极的阻抗都随贮存时间的延长呈先增加而后大致稳定趋势,但如于电解液中添加BrCl,则可使该电极阻抗大大降低,Li电极的阻抗值比添加前降低了近一半,而玻碳电极的则从添加前的-100kΩ降低到添加后的2kΩ左右;玻碳电极的阻抗值远大于Li电极,是电池的控制电极.
葛红花王军刘景周国定吴一平吴刚
关键词:BCX电池LI/SOCL2电池交流阻抗谱玻碳电极
盐酸小檗碱结肠定位微丸的制备被引量:4
2012年
目的制备盐酸小檗碱结肠定位微丸,并初步研究其体外释放行为。方法采用挤出滚圆法制备盐酸小檗碱微丸,用欧巴代旋转包衣,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测定微丸在不同释放条件下的释放度。结果制备的盐酸小檗碱微丸在体外试验中可满足结肠定位释放的要求。结论挤出滚圆法制备盐酸小檗碱结肠定位微丸有效、可控。
贾少辉张春燕孙珊珊王汀赵颖
关键词:盐酸小檗碱微丸体外释放
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药学物理化学教学改革研究被引量:3
2018年
创新人才的培养,对于提高我国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也是高等教育的重要任务。物理化学课程因其在药学专业的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上的独特作用,使得物理化学的课程改革的紧要性、必要性进一步提高。结合目前高校物理化学的发展趋势,基于创新人才培养的需要,我们从物理化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开展专题讲座、改革考核评价办法、加大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几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取得了初步效果,为提高创新型人才培养质量提供参考。
石茂健刘景周金辉孔凡栋凌爱霞吕美
关键词:物理化学药学教学改革
Gemini表面活性剂对类脂囊泡理化性质及pH敏感性的影响被引量:1
2013年
目的为开发新型药物传递系统,本文考察了非离子型Gemini表面活性剂对pH敏感类脂囊泡理化性质及pH敏感度的影响。方法以Tween 20、胆固醇、胆固醇半琥珀酸酯(CHEMS)为囊材,用薄膜水化-超声法制备pH敏感类脂囊泡,通过粒度、电位、包封率、囊泡于不同pH下的释放速率以及在牛血清中培育后囊泡荧光强度的变化等探讨CHEMS、Gemini对囊泡理化性质及pH敏感性的影响。结果含有Gemini表面活性剂的pH敏感类脂囊泡,体系分布均匀,包封率高,在酸性环境中可快速释药,且Gemini表面活性剂对pH敏感类脂囊泡的pH敏感性没有明显影响,在牛血清中pH敏感Gemini类脂囊泡仍然可保持其较好的pH敏感性。结论 pH敏感双子表面活性剂囊泡,可用于向某些病理组织靶向输送药物,有望开发为一种理想的新型药物传递系统。
王慧云
关键词:PH敏感性双子表面活性剂
PBL结合多媒体教学模式在有机化学教学中的实践被引量:3
2014年
PBL教学法是基于问题为基础的教学方法,本文将该教学方法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应用于有机化学的教学中,对学生的问卷调查及实际教学效果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PBL结合多媒体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合作、交流等能力,能够加深学生对所学内容的理解与掌握,切实提高了教学效果。PBL结合多媒体教学是值得推广的一种教学模式。
王军刘景王守信孔令栋
关键词:PBL教学法多媒体有机化学
相溶解度法研究环糊精对奥美沙坦酯的增溶作用被引量:1
2018年
研究了3种环糊精对奥美沙坦酯药物的增溶效果。建立了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环糊精溶液中奥美沙坦酯药物含量的方法,利用相溶解度法测定了奥美沙坦酯在不同浓度的β-环糊精(β-CD)、甲基-β-环糊精(M-β-CD)、羟丙基-β-环糊精(HP-β-CD)溶液中的溶解度,并绘制了相溶解度曲线。在0~15 mmol/L环糊精浓度范围内,奥美沙坦酯的溶解度随3种环糊精浓度的增加而线性增加,相溶解度曲线呈AL型,奥美沙坦酯与3种环糊精均是1:1的比例包合;3种环糊精对奥美沙坦酯均有显著的增溶作用且羟丙基-β-环糊精的增溶效果最佳,其次为甲基-β-环糊精和β-环糊精。
王云龙任强全先高李伟王慧云盛筱
关键词:奥美沙坦酯环糊精高效液相
乳腺结重痛轻凝胶贴膏的成型性及治疗乳腺增生作用机制研究
2023年
目的优化基质处方,制备乳腺结重痛轻凝胶贴膏剂,并通过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探讨其治疗乳腺增生的潜在作用机制。方法以初黏力、持黏力及综合感官为评价指标,采用正交设计对乳腺结重痛轻贴膏的基质处方进行优化,考察凝胶贴膏的成型性。借助网络药理学,通过TCMSP、Targetnet、Genecards、OMIM等数据库检索获取该制剂活性成分和乳腺增生的作用靶点,利用Venny工具筛选交集靶点,并运用Cytoscape软件构建药物-活性成分-靶点网络。运用String数据库对交集靶点进行蛋白-蛋白相互作用(PPI)分析,并使用Metascape数据库对交集靶点进行KEGG和GO通路富集分析。最后,借助AutoDockTools和PyMoL软件进行分子对接验证。结果正交试验优选出乳腺结重痛轻凝胶贴膏基质处方为溶胀比1∶40的卡波姆20 mL,3 g·mL^(-1)的药液20 mL,甘油7 mL,0.1 g·mL^(-1)的对羟基苯甲酸甲酯1.5 mL。基于网络药理学,筛选出结重痛轻方的有效成分45个,以及活性成分与乳腺增生的交集靶点49个,包括ESR1、EGFR等,参与调节Pathways in cancer、Proteoglycans in cancer、Chemical carcinogenesis-receptor activation等信号通路发挥治疗乳腺增生的作用。经分子对接发现,主要活性成分木犀草素、山柰酚与核心靶点EGFR、AR结合能力较强。结论按照最佳工艺制备的乳腺结重痛轻凝胶贴膏外观涂布均匀,具有良好的黏附性与赋形性,可为进一步的工艺开发提供参考。乳腺结重痛轻方可能通过调控EGFR、AR、STAT3等关键靶点,干预EGFR/PI3K/Akt、JAK/STAT等信号通路,从调节激素水平、细胞周期、抑制血管生成等方面发挥治疗乳腺增生的作用。
苏月芬郑婧柔宫贺谢广通张洁赛春梅
关键词:乳腺增生基质处方
共39页<12345678910>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