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2003AA205020)

作品数:17 被引量:65H指数:4
相关作者:许建中周强朱堂友伍津津罗飞更多>>
相关机构: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兰州军区总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重庆市科技攻关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7篇医药卫生
  • 1篇机械工程

主题

  • 6篇细胞
  • 4篇胶原
  • 4篇骨组织
  • 4篇骨组织工程
  • 4篇干细胞
  • 2篇型胶原
  • 2篇血管
  • 2篇异种
  • 2篇生物相容
  • 2篇生物相容性
  • 2篇生物医学
  • 2篇生物医学工程
  • 2篇缺损
  • 2篇组织工程骨
  • 2篇组织工程皮肤
  • 2篇细胞培养
  • 2篇细胞黏附
  • 2篇纤维细胞
  • 2篇间充质干细胞
  • 2篇工程皮肤

机构

  • 11篇第三军医大学...
  • 6篇第三军医大学...
  • 2篇兰州军区兰州...
  • 2篇兰州军区总医...

作者

  • 9篇许建中
  • 8篇周强
  • 6篇伍津津
  • 6篇朱堂友
  • 4篇罗飞
  • 3篇吕仁发
  • 2篇施洪臣
  • 2篇简月奎
  • 2篇李洪鹏
  • 2篇刘雷
  • 2篇李起鸿
  • 2篇宋维旭
  • 2篇赵晓云
  • 2篇鲁元刚
  • 2篇杨亚东
  • 2篇何清义
  • 2篇毕建军
  • 1篇曾琳
  • 1篇周凌
  • 1篇宋晋刚

传媒

  • 4篇中国临床康复
  • 3篇重庆医学
  • 2篇中国矫形外科...
  • 2篇中华创伤杂志
  • 1篇临床皮肤科杂...
  • 1篇中华皮肤科杂...
  • 1篇中国皮肤性病...
  • 1篇四川医学
  • 1篇中华神经医学...
  • 1篇中华临床医师...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09
  • 2篇2008
  • 5篇2007
  • 3篇2006
  • 3篇2005
  • 2篇2004
1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Ⅰ型骨胶原膜的制备及生物相容性研究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观察自创增强酶解法提取的皮质骨胶原所制胶原膜的生物相容性,为利用该胶原制备支架材料提供可行性依据。方法以新鲜猪皮质骨为原料,通过增强酶解法提取技术获得Ⅰ型胶原,再将胶原制成戊二醛交联或不交联的胶原膜。最后将胶原膜与hMSC共培养观察细胞相容性或埋植到兔肌袋里观察组织相容性和降解情况。结果胶原膜无明显细胞毒性,hMSC增殖迅速,无明显受抑制现象。埋植试验,未交联的胶原膜1周时即明显降解,可见血管长入,2周末即被完全吸收;交联后的胶原膜2周时开始明显降解,4周左右才完全被吸收。结论增强酶解法提取的骨胶原制备的胶原膜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组织相容性和降解性。适当浓度戊二醛交联可提高胶原的强度而不引起明显的毒性。
施洪臣周强刘伟许建中谭洪波
关键词:胶原膜交联生物相容性
动力性三维培养大尺寸组织工程骨的方法学研究被引量:1
2004年
目的:大段的骨缺损需要在体外构建大尺寸的组织工程骨,需要解决如何保证支架材料内部的种子细胞充分的物质交换及保持种子细胞正常生理功能等问题。对组织工程骨体外构建技术进行综述,寻求适合构建大尺寸组织工程骨的方法。资料来源:检索时间为1991-01/2004-09。检索词为组织工程、生物反应器、细胞培养、支架材料等。检索手段包括电子检索和手工检索等。检索范围:Medline、中国期刊网CNKI数字图书馆(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文期刊数据库(VIP)及sciencedirect数字图书馆中期刊35种。选择关于组织工程骨体外构建的120篇相关文献进行分析、总结。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选取包括组织工程骨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RCT)研究相关文献,筛除明显不随机临床试验的研究文献。数据提炼:排除重复的同一研究和Meta分析研究,符合本研究标准21篇。资料综合:对各种组织工程骨的体外构建的技术方法进行比较分析,并了解其在实验及临床应用中的效果。现有的各种体外构建组织工程骨的方法中,动力性三维培养在提供有利于种子细胞生长的微环境,优化种子细胞在支架材料内部的分布等方面有较大的优势,但各种利用动力性三维培养的实验中,其构建的组织工程骨的尺寸都还比较小,无法满足临床大尺寸骨缺损修复对组织工程骨的要求。
李洪鹏许建中
关键词:生物医学工程细胞培养生物反应器
胶原在骨组织工程应用中的体外制备及生物相容性评价被引量:14
2005年
目的:归纳、总结近年来胶原在骨组织工程各环节中应用所取得的成果,分析胶原分子结构与功能的关系,阐述胶原作为一种天然的生物材料所具备的巨大优势和存在的不足,并进一步探讨胶原在骨组织工程中应用的新途径。资料来源:应用计算机检索Medline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维普资讯网)、CNKI数字图书馆1995-01/2004-12相关胶原的文献。检索词“组织工程,I型胶原”,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资料选择:对资料进行初审,纳入标准:①与骨组织工程相关文献。②不排除是否为随机、盲法等论证推荐的文章。排除标准:重复研究、综述文献。资料提炼:共收集到43篇与骨组织工程相关的文章。排除其中研究内容相似的文章,以近5年内发表在较权威杂志者优先。对符合标准的25篇文献进行分析。资料综合:通过对入选的文献进行分析、整理,将胶原在骨组织工程中的应用按组织工程三要素相对应的内容进行分类和综合:支架、微载体和接种媒介。另外,I型胶原是一种极其重要的细胞信息载体,具有类似生物因子的作用。虽未对其进行归类,但对其作用机制进行了总结。结论:胶原及其产品以其优良的生物相容性、适宜的可降解性、弱的抗原性在骨组织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但仍存在一些固有缺陷。对胶原进行改性和复合,将有助于克服天然胶原的不足,生产出更多的、符合骨组织工程需要的新产品。
吕仁发周强
关键词:胶原骨组织工程生物相容性体外制备MEDLINE数据库
不同类型胶原蛋白构建的组织工程皮肤收缩情况研究
2009年
目的研究不同类型及不同浓度胶原蛋白构建的组织工程皮肤随着培养时间的增加皮肤收缩的情况。方法分别采用不同浓度牛肌腱胶原蛋白和鼠尾胶原蛋白构建组织工程皮肤,测量组织工程皮肤的收缩度,采用Wilcoxon Signed Ranks Test和Friedman Test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牛肌腱胶原蛋白构建的组织工程皮肤收缩度要小于鼠尾胶原蛋白构建的组织工程皮肤(P<0.01);不同浓度胶原蛋白构建的组织工程皮肤其收缩度也不相同(P<0.01)。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牛肌腱胶原蛋白构建的组织工程皮肤在保持其形态稳定性上显著优于鼠尾胶原蛋白构建的组织工程皮肤。牛肌腱胶原构建的组织工程皮肤,胶原浓度越高其形态稳定性越好。
宋维旭伍津津赵晓云朱堂友杨桂红
氯化乙酰胆碱对培养的汗腺上皮细胞内游离钙的调节作用被引量:2
2006年
目的探讨氯化乙酰胆碱对体外培养的人汗腺上皮细胞内游离钙浓度的作用。方法酶消化法培养人汗腺上皮细胞。钙荧光探针Fura 3-AM染色,在原代和第1代细胞高钙或无钙培养液中加入氯化乙酰胆碱后,激光共聚焦观察其细胞内游离钙离子[Ca^(2+)];变化情况。结果细胞生长良好,约3周左右长满瓶底。细胞外液钙浓度高时(2 mmol/L),加入氯化乙酰胆碱后原代和第1代汗腺上皮细胞的钙通道开放,钙内流,细胞内钙浓度增加,后逐渐下降,但仍高于正常。细胞外液无钙时,氯化乙酰胆碱不能刺激细胞内游离钙增加。结论体外培养的原代和第1代汗腺上皮细胞在氯化乙酰胆碱的刺激下,钙通道开放,细胞外的钙内流引起细胞内游离钙升高,而非细胞内结合钙转变成游离钙引起钙浓度增高。
雷霞伍津津鲁元刚朱堂友龙在云刘媛
关键词:汗腺乙酰胆碱
脱钙骨基质与左旋聚乳酸/聚磷酸钙纤维对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黏附作用的比较被引量:1
2007年
目的探讨左旋聚乳酸/聚磷酸钙纤维(PLLA/CPPf)与同种异体的脱钙骨基质(DBM)对BMSCs黏附作用的差异,为构建组织工程骨提供理想的支架材料。方法用扫描电镜观察两种支架材料的孔径;通过测吸水率比较其亲水性。将普通培养瓶培养的第3代BMSCs分别成骨诱导培养1周后,在体外分别与PLLA/CPPf和同种异体的DBM复合构建组织工程骨,于构建后10h计算细胞黏附率,并用扫描电镜观察比较两种支架材料对BMSCs黏附作用的差异。构建后每天在相差显微镜下观察BMSCs在两种支架材料上的生长情况,构建后第10天再行扫描电镜观察BMSCs在两种支架材料上的生长情况。结果DBM的孔径明显较PLLA/CPPf的大,孔隙率高,体外构建后10hDBM组的细胞黏附率为(91.3±8.2)%,PLLA/CPPf组为(82.2±7.7)%,两者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DBM组于术后第3天网孔间出现细胞外基质,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基质变得稠密,而PLLA/CPPf的细胞外基质鲜见;第10天的扫描电镜也证实DBM组的细胞在支架材料上数量多,且细胞外的基质分泌较多。结论DBM较PLLA/CPPf更适于BMSCs的黏附生长,是理想的组织工程支架材料。
李强何清义许建中曾琳罗飞周强
关键词:间充质干细胞细胞黏附骨组织工程
下颈椎骨折脱位的手术治疗被引量:3
2007年
目的观察下颈椎骨折脱位伴脊髓损伤减压内固定手术治疗的效果。方法采用闭合复位结合前路或一期前、后路手术治疗急性下颈椎骨折脱位伴脊髓损伤患者46例。术后随访6~32个月,定期摄片观察植骨融合和颈椎稳定性。以Frankel分级作为脊髓恢复情况的判断标准。结果术后检查证实植骨均在4~6个月内融合,颈椎稳定性好,无内固定松动、脱出,脊髓功能有不同程度的恢复。结论术前牵引复位,可以使大部分骨折脱位复位,安全有效。有选择地采用一期前后路或单纯前路内固定手术可使受伤节段达到术后即刻稳定,方便术后护理和功能锻炼,有利于脊髓功能的恢复。
谢肇吴雪晖张劲松许建中周强马树支
关键词:下颈椎骨折脱位内固定
组织工程皮肤分泌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的初步研究被引量:4
2006年
目的:研究组织工程皮肤培养液中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的分泌情况。方法:收集不同时相的单层成纤维细胞培养液、胶原凝胶真皮替代物(胶原凝胶DE)、胶原凝胶皮肤替代物(胶原凝胶SE)、复方壳多糖真皮替代物(复方壳多糖DE)、复方壳多糖皮肤替代物(复方壳多糖SE)培养液样本,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其中VEGF分泌量。结果:成纤维细胞(FB)在三维培养时分泌的VEGF明显高于其单层培养时的分泌量,复方壳多糖组织工程皮肤VEGF的分泌量又高于胶原凝胶组织工程皮肤。大多数培养液中VEGF含量在48h内增长最快。结论:壳多糖组织工程真皮和皮肤能分泌较多的VEGF,有利于伤口的血管化,加速伤口愈合。
周凌伍津津朱堂友鲁元刚杨亚东
关键词: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壳多糖组织工程皮肤成纤维细胞
组织工程用大段负重骨缺损动物模型的建立被引量:18
2004年
目的:建立组织工程用大节段负重骨缺损的大动物标准模型。方法:统计分析山羊胫骨和股骨解剖数据,试制出适用于大动物长骨缺损内固定的交锁髓内钉器械;山羊10只随机分2组制备单侧胫骨或股骨中段30mm长的骨与骨膜缺损,胫骨用钢板内固定,股骨用髓内钉内固定。术后放射学检查、大体标本和组织学方法评价骨缺损自行修复情况。结果:X射线片示骨缺损处保持良好的对线、对位,为增生性骨不连表现,组织学显示无骨组织长入。结论:山羊胫骨或股骨30mm缺损模型不能自主成骨修复,符合骨组织工程动物模型的要求,内固定以交锁髓内钉更可靠,更值得在大动物的长骨骨缺损实验研究中推广运用。
秦辉许建中王序全周强何清义罗飞
关键词:生物医学工程疾病模型动物
表皮干细胞的分选鉴定及培养被引量:1
2008年
目的探讨并评价Ⅳ型胶原黏附法分离表皮干细胞的可行性。方法以不同浓度Ⅳ型胶原及不同黏附时间对表皮细胞进行分选培养。选择0.2mg/ml、15min组细胞,进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鉴定。结果黏附浓度对贴壁率影响不明显,而黏附时间的影响显著;0.2mg/mlⅣ型胶原黏附15min的细胞,β1整合素、K19免疫荧光细胞化学双重标记阳性细胞的比例约为28.50%。结论Ⅳ型胶原黏附法分选表皮干细胞仅仅是一种初步的筛选,是目前组织工程产业化种子细胞的分选最可行的方法,但要获取高纯度的ESC需要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杨亚东伍津津朱堂友毕建军
关键词:表皮干细胞分选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