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2003C104007)

作品数:3 被引量:74H指数:3
相关作者:范宏英张菊梅吴清平寇晓霞吴若菁更多>>
相关机构: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福建师范大学南方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重点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建筑科学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致病
  • 2篇致病菌
  • 2篇食源
  • 2篇食源性
  • 2篇食源性致病菌
  • 2篇多重PCR
  • 1篇饮用
  • 1篇饮用水
  • 1篇饮用水中
  • 1篇水体
  • 1篇水体污染
  • 1篇污染
  • 1篇芯片
  • 1篇灵敏度
  • 1篇免疫
  • 1篇免疫学
  • 1篇敏度
  • 1篇分子
  • 1篇分子检测
  • 1篇PCR

机构

  • 3篇广东省微生物...
  • 1篇福建师范大学
  • 1篇南方医科大学

作者

  • 3篇吴清平
  • 3篇张菊梅
  • 3篇范宏英
  • 2篇寇晓霞
  • 1篇吴慧清
  • 1篇吴若菁

传媒

  • 1篇食品科学
  • 1篇微生物学通报
  • 1篇现代预防医学

年份

  • 1篇2007
  • 2篇200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水体污染中常见致病菌的多重PCR分子检测研究被引量:10
2007年
[目的]建立同时检测沙门氏菌、志贺氏菌、绿脓杆菌、肠出血型大肠杆菌和副溶血弧菌等5种水体常见致病菌的多重PCR检测技术,为这些致病菌感染的快速诊断提供实验依据。[方法]筛选设计5对特异引物,建立优化的多重PCR扩增体系和条件。[结果]对5种致病菌的检测,多重PCR灵敏度分别为:肠出血型大肠杆菌O157102 cfu、志贺氏菌102 cfu、副溶血弧菌102 cfu、绿脓杆菌101 cfu、沙门氏菌102 cfu。应用于人工污染水样及天然水样的检测,均有清晰、特异的预期条带产生,并与传统检测结果一致,每个样品所需时间为6~8 h,相对于传统检测方法,极大地缩短了检测时间,提高了检测灵敏度。[结论]该方法适用于大通量样品的检测研究,可推广应用于食品检测、环境监测等领域。
范宏英寇晓霞张菊梅吴清平
关键词:致病菌多重PCR灵敏度
食源性致病菌免疫及分子检测新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29
2005年
食源性致病菌是指以食物为载体,导致人类发生疾病的细菌。传统的以培养为基础的检测方法操作复杂、特异性不强、所需时间长,而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免疫学方法及分子生物学方法广泛应用于食源性致病菌的检测,克服了传统检测方法的不足。目前常用的免疫学方法主要包括ELISA、免疫磁性分离技术和免疫胶体金技术等;分子生物学方法则主要有依赖PCR的DNA指纹图谱技术、多重PCR、基因芯片、定量PCR和实时荧光定量PCR等技术。
吴清平范宏英张菊梅
关键词:食源性致病菌免疫学PCR芯片
饮用水中5种致病菌多重PCR技术检测研究被引量:40
2005年
沙门氏菌(Salm onellasp.)、志贺氏菌(Shigellasp.)、绿脓杆菌(Pseudom onasaeruginosa)、肠出血型大肠杆菌O157(E terohaem orrhagicO157)和副溶血弧菌(Vibrio rah-aem olyticus)是5种饮用水中不得检出食源性致病菌,根据它们的毒素基因、高度保守基因及特异性基因,设计合成5对寡核苷酸引物,应用PCR技术对10个属的30株细菌进行引物特异性检测。通过对多重PCR反应体系、条件进行优化,显著提高了检测灵敏度。初步应用于水样分析中,极大的缩短了检测时间、降低了成本。实验结果表明:5对寡核苷酸引物都具较高的特异性和专一性,多重PCR检测灵敏度达到101~102cfu,检测需5~6h,在水样检测的初步应用中得到了均一、稳定、清晰的结果,可推广应用于环境监测、水源检测、食品卫生监督、商品检验检疫等领域。
范宏英吴清平吴若菁寇晓霞张菊梅吴慧清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