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178349)

作品数:4 被引量:10H指数:2
相关作者:李培振张其林吕西林钱江杨震更多>>
相关机构:同济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项目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 2篇建筑科学

主题

  • 2篇地基
  • 2篇软土
  • 2篇软土地基
  • 2篇土-结构
  • 2篇土-结构相互...
  • 2篇土地基
  • 1篇地震
  • 1篇有限元
  • 1篇中考
  • 1篇设计规范
  • 1篇竖向
  • 1篇竖向混合结构
  • 1篇楼层
  • 1篇楼层反应谱
  • 1篇抗震
  • 1篇抗震设计
  • 1篇抗震设计规范
  • 1篇抗震性
  • 1篇抗震性态设计
  • 1篇混合结构

机构

  • 4篇同济大学

作者

  • 4篇李培振
  • 1篇曾凯
  • 1篇钱江
  • 1篇吕西林
  • 1篇张其林
  • 1篇杨震

传媒

  • 1篇佳木斯大学学...
  • 1篇土木工程学报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结构工程师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4
  • 1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复杂竖向混合结构的交界面楼层反应谱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为了了解中国航海博物馆工程这一包括钢结构和混凝土结构的复杂竖向混合结构的地震响应特点,利用ANSYS程序对该工程进行了抗震分析,分析中采用了谱分析法和时程分析法,并求出了该混合结构的交界面楼层反应谱.计算结果表明:结构变形满足规范限值,下部混凝土结构对地震动输入有放大作用,使得钢网架底部加速度输入远大于地震地面运动加速度,建议上部钢结构单独进行抗震设计时,采用多条地震波输入下的楼层反应谱的包络作为设计地震输入谱.
李培振钱江吕西林张其林
关键词:混合结构楼层反应谱混凝土框架
结构间距对软土地基群体效应的影响分析
2016年
采用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对结构-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体系进行了三维有限元模拟,并总结了软土地基群体效应体系的有限元建模与分析方法.通过改变结构之间的距离研究了结构间距对群体效应的影响,并得出了以下结论:结构间距对软土地基群体效应影响较为明显,且影响程度随结构间距的减小而增大;当结构间距较小时,中部结构的上部楼层位移在考虑群体效应后会明显增大;当结构间距不小于2倍结构宽度时,群体效应对抗震分析结果的影响较小.
杨震李培振曹圣路
关键词:软土地基有限元
地震下考虑群体效应的高层建筑土-结构相互作用研究被引量:8
2014年
基于有限元软件ANSYS,对相邻高层结构的动力相互作用进行三维有限元计算模拟分析,探讨建筑群在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反应规律。分析模型中,地基土体采用上海软土,土体的本构模型采用等效线性模型,土体的侧向边界为黏弹性人工边界,上部结构采用框架剪力墙结构。将结构-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Structure-Soil-Structure Interaction,简称SSSI)体系与对应的单个结构-土动力相互作用(Structure-Soil Interaction,简称SSI)体系的分析进行比较,证实SSSI与SSI体系建筑物动力特性和地震反应差别。结果表明,与SSI体系相比,考虑SSSI效应时,体系自振频率降低,土体的加速度峰值有所减小,且减小幅度随着土层厚度增加迅速下降;上部结构的峰值位移减小,且减小幅度随着楼层的增高而增大;结构总层间剪力和倾覆力矩减小,且框架部分承担的力矩比例减小。
李培振严克非徐鹏
关键词:软土地基
Eurocode8、CECS 160:2004与GB50011—2010中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效应的比较
2012年
我国新版《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 50011—2010)于2010年12月1日起正式实施;从考虑土-结构相互作用效应方面,我国抗震规范与欧洲抗震设计规范(Eurocode8)2004版和我国建筑工程抗震性态设计通则(CECS 160:2004)进行了比较,旨在为从事工程抗震的设计和研究人员提供一定参考和借鉴。
李培振曾凯
关键词:抗震设计规范土-结构相互作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