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3BSH036)
- 作品数:17 被引量:87H指数:5
- 相关作者:范和生姚德薇唐惠敏李三辉王友叶更多>>
- 相关机构:安徽大学河南省社会科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河南省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社会学经济管理政治法律文化科学更多>>
- 全景敞视视域下网络信息泄露探源及规避被引量:3
- 2017年
- 当前,网络信息泄露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挑战和困惑。站在福柯对"全景敞视主义"的批判性立场审视网络社会,有助于探究网络信息泄露的根源,进而找寻规避措施。以网络权力为突破口,揭示网络主体在网络社会空间中享有权力的不平等性,由此而引发信息监视机制的分层,从"监视—被监视"角度探究网络信息泄露的根源,发现其主要源于敞视泄露和隐性泄露,其中隐性泄露包含"隐蔽式"泄露与"隐形式"泄露,这一发现有助于从战略设计和策略应对两大路径为规避网络信息泄露找寻出路。
- 陈义平王友叶姚德薇
- 关键词:网络权力信息泄露
- 刍议乡镇研究与农村社会学范式的扩展与创新被引量:1
- 2016年
- 在农村社会学研究中,村庄研究范式长期占据主导地位。然而在乡村生活迅速分化的今天,村庄正在失去其作为稳定的农村基层共同体单位的特征,也难以通过其管窥到农村宏观社会问题的要领,乡镇却因其适度覆盖行政村及自然村落而具有稳定的政府建制,成为新时期研究农村社会的首选单位。已有的乡镇研究多关注其机构改革等问题,未能充分重视乡镇在中国农村社会的积极作用。就农村的发展实际而言,乡镇可以成为我国农村社会转型的稳定承接点,从而具有连接个体与社团、政府与市场、传统与现代、闭合与开放等诸多两极力量的功能,是我们理解和预判中国农村社会的变动现实和未来走向的钥匙,农村社会学的研究范式也会因此得到扩展与创新。
- 姚德薇
- 关键词:农村社会学研究范式
- 乡村文化衰落与当代乡村社会治理被引量:23
- 2017年
- 新时期,中国乡村社会结构已然发生了深刻变迁,乡村治理的社会基础也随之遭遇了重大转变,但并未质变的熟人社会仍然是乡村社会治理的最大基础。乡村文化作为乡村社会的精神纽带,曾在传统社会治理中发挥过重要作用,而考究乡村文化的"历时"和"现时",衰落成为乡村文化的当下生存状态,渐行渐远的乡村忌讳和日益飘零的乡风民俗是其表现形式。乡村文化的日益衰落并不意味着其丧失了存在基础、丢失了社会功能;相反,新形势下挖掘社会治理的文化,可能或可成为推进乡村社会治理的一个路径。
- 李三辉范和生
- 关键词:乡村文化乡村社会
- 网络化时代社会治理困境及其超越
- 2018年
- 网络化的信息社会已然成为一种真实的社会形态,传统的社会治理模式已经不合时宜,来自网络社会的问题与风险对当前社会治理提出了巨大挑战。因此,必须转变社会治理方式,将网络化治理的一般性与我国社会治理的特殊性结合起来,建构多元主体协同治理新格局,开创社会治理新局面。
- 刘政
- 关键词:网络社会社会治理
- 新媒体引导下的青年话语:呈现、表达及促因被引量:7
- 2020年
- 话语作为特定社会语境下人与人之间从事沟通的具体言语行为,具有社会性特征。媒介技术更迭引发了青年话语实践的变迁,包括语词、文本、社交及思维的转变。反叛和群氓是新媒体语境下青年话语的两个主题,集中表达了青年的群体地位诉求不顺和价值选择迷茫。剖析当代青年群体身份形塑困境之因,既要从政策安排相对滞后和受众商品化等因素对青年群体产生的影响进行考量,又需从数字媒介软性操控禁锢青年主体性建构和互动式信息生产模糊青年身份认同等方面综合审视。
- 汪振姚德薇
- 关键词:新媒体话语青年
- 社区选举中的选民参与:公共理性与个体理性的双重驱动——基于对安徽省H社区“一票”选举制度的思考
- 2019年
- 选民参与质量和数量是社区选举目标实现的重要基础。现代公共选择理论以政治市场经济人角色解释公众在社区选举中的政治冷漠与无序参与现象。基于对安徽省H社区“一票”选举制度的观察发现,选民的选举参与实践同时具有公共理性与个体理性特征。两种理性选择模式在同一制度空间和文化空间内的共同作用构成当前公众参与社区选举的驱动力。
- 汪振姚德薇
- 关键词:公共理性社区选举
- 网游“热”背景下的青少年社会化风险及其规避路径被引量:2
- 2019年
- 阐述了游戏赋予青少年成长的启蒙价值。探讨了网游吸引青少年群体消费的多维促因:线上狂欢、社交延申、运营升级、感性消费。剖析了网游"热"背景下青少年面临着游戏工具异化和公众认知偏见的双重风险。认为构建政府立法、家庭监管和社会协助多元分化的青少年社会化主体协同作用机制,会促进当代青少年社会化的正常运行。
- 汪振
- 关键词:青少年
- 社会事实与社会价值:社会转型的两个维度被引量:3
- 2015年
- 社会转型所带动的是整体社会结构的变迁,在这个议题下,我们提出并试图从社会学视角来分析社会转型,即从社会事实和社会价值这两个维度来探析社会转型。社会制度、社会组织和社会成员间交往方式等方面的社会事实推动着物质性社会结构的变迁,而价值观、理想信念和思想文化等范畴的社会价值则在更深层次上改变着社会整体结构。社会事实和社会价值在社会转型期都历经着各自的变革,扮演着不同的转型角色,发挥着相应的社会效用,这两条主线的有机结合是完成社会转型的根本所在。
- 李三辉范和生
- 关键词:社会事实社会价值社会转型
- 基于社会互构论的农民工阶层认同分析被引量:1
- 2014年
- 在我国社会结构和社会过程的迅速变迁中,农民工阶层以其规模和影响成为变迁的主体阶层之一。本文基于社会互构论的视角,认为农民工问题的形成和解决是社会学基本问题在当代的生动具体的展现。农民工阶层认同是"自我与他者"互构共建的结果,其群体地位感知、阶层意识和阶层行为构成自我认定的一面,国家政策导向、地方政府举措和社会舆论构成他者认可的一面。新生代农民工问题则体现了上述两方面互构的延续和变化。农民工阶层及其问题解决具有战略性意义,因而中国现代性的特征也将受其影响。
- 姚德薇
- 关键词:社会互构论农民工阶层认同
- 网络舆情的生态治理与政府职责
- 2017年
- [目的/意义]网络舆情在彰显公民政治态度,保障公众舆论话语权的同时,也导致了情绪舆论、负向舆论以及虚假舆论的滋生和蔓延。基于社会稳定大局的考量,将网络舆情冲突控制在政治秩序范围内,防止公共舆论对政府权威的销蚀,是构建网络舆情生态的关键议题。[方法/过程]以政府善治为指导思想,从跨学科研究的视角,分析政府保障和适度干预民众舆论话语权的边界和模式,探索实现网络舆情生态治理的路径。[结果/结论]改善网络舆论生态,政府既要充分保障网民网络舆论自由的权利,又要适度干预网络突发舆情,以规范网络生态秩序。同时,加强立法保障、制度设计、技术革新和柔性治理,构建以“政府主导为前提,法律规范为基础,行政监管为依托,行业自律为保障,技术支持为辅助,公众监督为补充”的多元主体合作治理模式。
- 唐惠敏范和生
- 关键词:网络舆情生态治理舆论自由适度干预政府职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