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400107)
- 作品数:19 被引量:36H指数:4
- 相关作者:陈鸣府伟灵王云霞丁毅曹亮更多>>
- 相关机构: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二十六研究所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军队“十一五”科技攻关课题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漏声表面波传感器检测HPV及传感器再生性研究被引量:2
- 2009年
- 目的应用漏声表面波(LSAW)生物传感器实时检测HPV,并对传感器进行再生性研究。方法每次实验前分别用Piranha液、1mol/LHCl和1mol/LNaOH等溶液清洗传感器反应区域,在相同实验条件下,再生使用20次;探讨传感器的信号响应及再生性能。结果再生使用5次时核酸杂交引起的相当于第1次的89.60%,变异系数为4.24%,再生检测10次时响应信号相当于第1次的71.56%,变异系数为10.14%;再生10次后传感器检测能力开始迅速降低。结论LSAW生物传感器可以特异性地进行人乳头状瘤病毒(HPV)的快速检测,并具有较好的再生性。
- 王云霞张立群罗阳丁毅施建峰曹亮陈鸣府伟灵
- 关键词:肽核酸传感器人乳头状瘤病毒
- 基于“单碱基延伸和酶放大系统”的SNP漏声表面波生物传感器的实验研究
- 2010年
- 目的探讨漏声表面波生物传感器检测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的方法。方法分别在漏声表面波生物传感器反应体系加入2条仅存在一个碱基不同(A/G)的靶序列,与固定的探针杂交。利用酶生物信号放大系统,结合单碱基延伸技术,观察其杂交信号的改变。结果靶位点为完全匹配的A时,相位下降(6.47°±0.42°);而靶位点为错配的G时,相位下降仅为(0.77°±0.25°),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成功建立了漏声表面波生物传感器检测SNP的新方法。
- 唱凯陈伟张泉徐泽刚靳晓军张可珺王云霞王丰陈鸣
- 关键词:信号放大SNP
- 肽核酸探针在生物传感器检测中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08年
- 王云霞陈鸣丁毅施建峰曹亮府伟灵
- 关键词:生物传感器
- 漏声表面波生物传感器检测系统构建时靶序列浓度的影响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探讨新型的漏声表面波(LSAW)传感器检测系统构建时,人乳头状瘤病毒(HPV)靶序列浓度对其杂交效应和反应时间的影响。方法LSAW传感器表面先固定上1.0μmol/L的肽核酸(PNA)探针,观察终浓度为1pg/L~1mg/L的HPV靶序列DNA与探针进行杂交所引起的相位变化及反应所需时间,并对相位下降值与靶序列浓度做线性回归,确定其线性范围。结果随着靶序列浓度从1pg/L增加到1mg/L,杂交反应引起的相位下降值呈先增加后趋于缓和的趋势,以100μg/L为分界线,而杂交平衡时间并没有显现出一定的变化趋势;在1pg/L~100μg/L的HPV靶序列浓度范围内,相位变化与靶序列浓度的线性回归方程为△P=2.3392lgC+14.584,相关系数r2=0.9622。结论随着靶序列浓度的升高,杂交反应引起的相位下降值呈典型饱和曲线趋势,靶序列浓度的线性检测范围为:1pg/L~100μg/L。
- 陈鸣李书君府伟灵陈伟张烨王云霞徐清华丁毅曹亮
- 关键词:肽核酸探针传感器杂交
- 基于分子倒置探针的乙型肝炎病毒耐药基因单碱基突变检测技术的建立被引量:1
- 2014年
- 目的建立一种检测乙型肝炎病毒耐药基因单碱基突变的分子倒置探针(MIP)检测技术。方法方法学建立。收集第三军医大学大坪医院检验科分离的乙型肝炎病毒(HBV)耐药突变YVDD的野生株和突变株DNA。以HBV耐药基因突变YVDD为研究对象,建立针对该基因突变位点的MIP检测技术。分别采用构建的MIP技术和测序技术对1例HBV耐药突变YVDD野生株和1例突变株进行检测,通过比较MIP技术和测序技术的检测结果,明确MIP技术在临床标本检测中的准确性。结果MIP技术用于单碱基突变检测时采用TaqDNA连接酶和AmpligaseDNA连接酶进行热循环单碱基延伸及连接反应可保证检测的特异性。MIP检测技术的最佳探针浓度为1nmol/L。通过对不同浓度靶序列的检测确定MIP技术的检测灵敏度为1nmol/L。临床标本初步验证发现,MIP技术检测结果与测序方法结果一致。结论成功建立了检测HBV耐药基因单碱基突变的MIP技恭o(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4,37:337-341)
- 唱凯贾双荣潘锋李发科王丰鲁卫平邓少丽陈鸣
- 关键词:肝炎病毒乙型病毒分子探针技术单核苷酸
- 应用生物传感器检测单核苷酸多态性
- 2009年
- 21世纪是生命科学的时代,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完成,人类遗传信息的秘密被揭开。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是人类基因组最丰富的遗传变异,SNP的研究应运而生,并且发展迅速。研究表明,SNP与许多疾病直接相关,是决定人类疾病易感性和药物反应差异的主要因素。
- 徐清华陈鸣
- 关键词:单核苷酸多态性生物传感器人类基因组计划疾病易感性生命科学遗传信息
- 漏声表面波传感器生物信号放大系统的研究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研究利用"RecA蛋白-互补单链DNA"探针与bis-PNA/dsDNA复合物相结合,作为生物信号放大系统提高传感器检测灵敏度的可行性。方法漏声表面波传感器检测通道金膜表面先固定针对人乳头瘤病毒(HPV)的bis-PNA探针,加入HPV基因组DNA与之完全反应后,再加入不同浓度的"RecA蛋白-互补单链DNA"探针,在反应过程中加入ATPγS提供能量,分别探索优化RecA蛋白及ATPγS的最佳反应浓度。结果当RecA蛋白浓度为45μg/ml,所引起的相位变化值为(11.74±1.03)°,显著高于其他浓度组(P<0.01);在最佳RecA蛋白浓度下,当ATPγS浓度为2.5 mmol/L时,所引起的相位变化值为(10.71±0.73)°,显著高于其他ATPγS浓度组(P<0.01)。结论"RecA蛋白-互补单链DNA"探针复合体与bis-PNA/dsDNA复合物相结合可以有效提高传感器的检测灵敏度,并明显缩短检测时间。
- 王云霞张立群罗阳丁毅施建峰徐清华汪广杰曹亮陈鸣府伟灵
- 关键词:传感器肽核酸灵敏度
- 缓冲液pH值对LSAW-bisPNA传感器检测系统的影响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探讨PBS缓冲液pH值对LSAW-bisPNA基因传感器检测系统的影响。方法LSAW-bisPNA基因传感器表面固定终浓度为1.0μmol/L的bis-PNA探针,然后分别在pH5.8~8.0的PBS缓冲液中和相应的靶序列杂交,记录相位变化及反应所需时间。结果在不同pH值缓冲液中,bis-PNA与靶序列反应引起的相位变化有明显差异(P<0·01),pH6.6与pH6.8时传感器响应信号最大,但两者反应所达到的平衡时间有明显差异(P<0·05),pH值6.6时检测所需时间更短。结论选择pH6.6作为bis-PNA和靶序列dsDNA反应的最适pH值,在该pH值条件下传感器响应信号大,反应达平衡时间短。
- 张烨府伟灵陈鸣王云霞曹亮丁毅齐永志
- 关键词:PH值肽核酸杂交
- 应用“酶生物信号放大系统”放大DNA压电传感器检测信号的研究被引量:3
- 2007年
- 目的研究“酶生物信号放大系统”用于放大DNA压电传感器检测信号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方法在压电石英基片金膜上固定标有biotin的金黄色葡萄球菌oligo探针,加入HRP和底物DAB生成附着于金膜的不可溶沉淀,观察频率对沉淀的响应。在金膜上固定金黄色葡萄球菌oligo探针后与标有biotin的靶序列杂交,加入HRP和底物DAB。比较直接检测杂交时频率变化值和酶系统放大后信号频率变化值。结果该系统生成的沉淀可显著降低谐振频率。经酶系统放大后检测信号频率变化值显著高于直接检测信号频率变化值。结论酶生物信号放大系统可有效地放大DNA传感器检测信号,降低非特异信号的产生。
- 王丰府伟灵夏涵陈鸣
- 关键词:DNA生物传感器QCM信号放大
- 漏声表面波生物传感器液相检测系统的构建及检测HPV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2
- 2006年
- 目的建立漏声表面波生物传感器液相检测技术平台,并用该检测系统实时检测人乳头瘤病毒(HPV)。方法构建检测和参比双路延迟线,并观察在液相中两路延迟线的相位变化规律;以人乳头瘤病毒为检测对象,用传感器检测系统对其进行实时检测。结果两路延迟线的相位值在液相中发生不同的变化;检测HPV时,检测延迟线的相位值发生较大的变化,而参比通道的相位曲线变化不是很大。结论成功构建了漏声表面波生物传感器液相检测技术平台,并实现对双链DNA病毒HPV实时检测反应。
- 王云霞府伟灵陈鸣丁毅曹亮
- 关键词:传感器延迟线相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