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570707)
- 作品数:5 被引量:22H指数:3
- 相关作者:金春华薛翔周翔王立群陈唐葶更多>>
- 相关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脓毒性心肌病大鼠的死亡特征及机制初探被引量:6
- 2012年
- 目的探讨脓毒性心肌病大鼠的心力衰竭变化及死亡规律,以期对临床及时发现及研究脓毒性心肌病提供有意义的帮助。方法成年Wistar大鼠静脉注射精制内毒素(10mg/kg)制备内毒素血症动物模型。实验一:以自身对照,从死亡逆行观察以发现可能预测死亡的临床心功能表现;实验二:分别于注射内毒素后0(正常对照)、4、8、16、24、32、40、48、72h杀死6只大鼠,取左心室组织,行生化、常规病理、超微结构、基因表达观测,血清肌酸激酶(cK)于24h内测定,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a1-肌动蛋白(a-actin)基因表达。结果实验一:脓毒性心肌病大鼠心率(HR)、左室收缩期末压(LVEsP)在濒死前4h开始逐渐下降(E=22.032、Pl=0.000,F2=29.420、P2:0.000),左室内压上升/下降最大速率(±dp/dtmax)在濒死前8h开始逐渐下降(E=17.272、PI=0.000,F2=19.685、P2=0.000),直至死亡;而左室舒张期末压(LVEDP)在整个过程中未出现显著变化(F=0.265,P=0.988)。注射内毒素4h内大鼠未见显著的心功能变化,24h内死亡率73.9%,大部分死于注射后8—16h,一旦存活超过24h的个体就有2/3的机会存活超过48h。实验二:24h内内毒素各组间CK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402,P=0.805),但表现出很大的离散性。光镜及电镜结果显示,注射内毒素8h后,心肌细胞间及细胞内出现明确损害,光镜下可见心肌细胞排列混乱,毛细血管出血,心肌横纹消失,线粒体肿胀、消失,心肌力学构架破坏,心肌侧向分离;电镜下可见心肌细胞内纤维走向及横纹消失,线粒体损伤,纤维破坏,细胞问的连接受损严重。与正常对照组(0.6374-0.160)比较,注射内毒素后基因表达逐渐下降,8h达谷底(0.493±0.067),然后逐渐上升,32h达到第二个低谷(0.875±0.128),但
- 冯德光金春华薛翔项静
- 关键词:内毒素心力衰竭肌动蛋白
- 内毒素血症大鼠心肌细胞骨架蛋白基因表达的变化被引量:3
- 2009年
- 目的探讨内毒素血症大鼠心肌细胞骨架蛋白基因表达的变化。方法37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两组,静脉注射精制内毒素或生理盐水,连续24h监测两组大鼠的心功能;另取54只大鼠注射精制内毒素之后不同时间点处死大鼠,取左心室心肌组织,给予常规病理切片、电子显微镜观察以及actin、tubulin、desmin等细胞骨架蛋白基因的转录水平检测。结果内毒素组大鼠LVSP在8~24h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降低,而LVEDP变化不明显,表明LPS以损害心肌收缩功能为主;显微结构实验显示给予内毒素处理不同时间段的大鼠心肌组织显微结构有明显的破坏,基因表达实验显示细胞骨架蛋白基因的转录水平变化随内毒素注射时间变化出现显著性差异。结论LPS可引起大鼠心功能及心肌细胞结构出现明显的损害,并引起心肌组织细胞骨架蛋白α-actin、tubulin基因表达发生显著的变化。
- 冯德光金春华薛翔项静
- 关键词:内毒素基因表达细胞骨架蛋白
- P13K信号通路对缺氧大鼠心肌α-辅肌动蛋白含量及心功能的影响
- 目的:探索急性心肌缺血缺氧时,PI3K信号通路激活对心肌细胞骨架蛋白α-辅肌动蛋白α-actinin含量及心肌功能的影响。方法:急性分离成年大鼠心肌细胞,分为对照(control)组,缺氧60分钟(I60min)组,PI...
- 陈唐葶周翔金春华
- 关键词:心肌细胞缺氧磷酸肌醇3激酶
- 文献传递
- 急性心肌缺血大鼠心肌α辅肌动蛋白含量变化及其与心功能的关系被引量:8
- 2011年
- 目的观察大鼠心肌缺血及再灌注过程中心肌细胞骨架蛋白α辅肌动蛋白(α-actinin)含量的变化及其与心功能的关系。方法 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缺血30min组(I30min),缺血1h组(I1h),缺血1h再灌注2h组(IR),每组各8只。通过结扎大鼠冠状动脉左前降支建立急性心肌缺血及再灌注模型,记录左心室收缩压(LVSP)、左心室舒张末压(LVEDP)、左室内压上升最大速度(+dp/dtmax)、左室内压下降最大速度(-dp/dtmax)。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各组心肌中α-actinin含量和分布。ELISA法定量检测各组心肌组织磷酸肌醇3激酶(PI3K)和磷脂酶C(PLC)含量。急性分离大鼠心肌细胞,并用PI3K抑制剂(LY-29400)和PLC抑制剂(U-73122)处理细胞,观察其对心肌细胞收缩舒张能力及对α-actinin含量的影响。结果 (1)随缺血时间延长,大鼠LVSP、+dp/dtmax、-dp/dtmax下降,LVEDP升高;再灌注后LVSP、+dp/dtmax、-dp/dtmax回升,LVEDP回落,但不能恢复到缺血前水平。(2)免疫组化染色观察到随缺血时间延长,α-actinin出现点状、片状缺失,含量下降。(3)急性缺血过程中PI3K和PLC含量逐渐增加(P<0.05)。(4)应用LY-294002及U-73122后单个心肌细胞收缩幅度较缺血组明显增加(P<0.05)。(5)应用LY-294002及U-73122后心肌细胞α-actinin免疫荧光强度较缺血组增加(P<0.001)。结论心肌缺血时心肌细胞骨架蛋白α-actinin的含量减少可能与缺血后PI3K和PLC含量增加有关,并且α-actinin结构与含量变化可能是导致心肌功能障碍的原因之一。
- 陈唐葶周翔王立群金春华
- 关键词:缺血再灌注磷酸肌醇3激酶磷脂酶C
- 蛋白激酶C在脂多糖致心肌细胞骨架结蛋白损伤中的作用被引量:1
- 2007年
- 目的观察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对心肌细胞结蛋白(desmin)结构形态和数量的影响,并探讨蛋白激酶C (protein kinase C,PKC)信号通路在LPS作用过程中起的作用。方法体外培养Wistar乳鼠心肌细胞,随机分为4组,分别是正常对照组、LPS组(100ng/ml LPS)、Calphostin C处理组(40mmol/L Calphostin C+100ng/ml LPS)和12-o-十四烷酰佛波醋酸酯- 13(12-o-tetradecanoylphorbol-13-acetate,TPA)处理组(100mmol/L TPA),每组分别处理6h和8h。使用免疫荧光技术标记心肌结蛋白,在共聚焦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内结蛋白的结构、分布并计算细胞内结蛋白荧光强度。结果正常对照组结蛋白均匀分布于除细胞核的胞质内,并在局部有明显的聚集增加,荧光强度为(45.57±2.96);LPS 6h组结蛋白分布和荧光强度与正常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LPS 8h组结蛋白在细胞内分布与正常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荧光强度显著减弱(31.33±2.23,P<0.01);Calphostin C 6h和8h处理组的结蛋白分布以及荧光强度与正常组接近;TPA处理6h即可造成结蛋白荧光显著减弱(33.30±1.15,P<0.01),且结蛋白有异常的纤维样聚集。结论LPS可以影响心肌细胞内结蛋白的结构、分布和数量,并存在一定的时效关系,而Calphostin C可抑制LPS造成的心肌细胞骨架蛋白结蛋白的改变,而TPA则可在较短的时间内造成与LPS相似的结果,提示PKC可能参与了LPS对结蛋白破坏的过程。
- 薛翔肖利民张青徐小元金春华
- 关键词:结蛋白心肌细胞骨架蛋白激酶C脂多糖
- Na^+-K^+-ATPase活性降低在LPS诱导大鼠心肌细胞肥大中的作用被引量:5
- 2010年
- 目的应用原子力显微镜探索内毒素(LPS)诱导心肌细胞肥大的作用并对其机制进行初步探讨。方法实验分两部分:第一部分,原代培养新生鼠心肌细胞,加入LPS(100μg/L)分别刺激1、4和8h后,应用原子力显微镜(AFM)扫描心肌细胞并测定单个心肌细胞的二维面积、表面积和体积,同时测定心肌细胞总蛋白含量和Na+-K+-ATP酶的活性;第二部分,应用Na+-K+-ATP酶抑制剂哇巴因(0.5μmol/L)刺激心肌细胞8h后,测定单个心肌细胞的二维面积、表面积和体积,同时测定心肌细胞总蛋白含量。结果 (1)与正常对照组相比,LPS(100μg/L)作用8h后,单个心肌细胞二维面积、表面积、体积和总蛋白含量明显增大(P<0.05);(2)与正常对照组相比,LPS(100μg/L)作用4和8h后,心肌细胞Na+-K+-ATP酶活力均明显降低(P<0.05);(3)与正常对照组相比,哇巴因(0.5μmol/L)作用8h后单个心肌细胞的二维面积、三维表面积、体积以及总蛋白含量均明显增大(P<0.05)。结论 LPS可以诱导心肌细胞肥大,其机制可能与LPS引起的Na+-K+-ATP酶活性降低有关。
- 王立群陈唐葶蔡颖谦薛翔周翔金春华
- 关键词:NA+-K+-ATP酶哇巴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