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2012JGZ156)

作品数:8 被引量:21H指数:3
相关作者:李克冉春芳何斌更多>>
相关机构:广西教育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8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8篇文化科学

主题

  • 8篇课程
  • 7篇德育
  • 7篇德育课
  • 7篇德育课程
  • 7篇隐性德育
  • 6篇隐性德育课程
  • 4篇高校
  • 2篇隐性课程
  • 1篇大学生
  • 1篇大学生核心价...
  • 1篇德育过程
  • 1篇德育课程体系
  • 1篇德育资源
  • 1篇隐性德育资源
  • 1篇指向
  • 1篇显性
  • 1篇显性课程
  • 1篇校本
  • 1篇校本性
  • 1篇目标指向

机构

  • 8篇广西教育学院

作者

  • 6篇李克
  • 1篇冉春芳
  • 1篇何斌

传媒

  • 2篇学术论坛
  • 2篇广西教育学院...
  • 1篇教育理论与实...
  • 1篇广西社会科学
  • 1篇高教论坛
  • 1篇广西民族大学...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3篇2015
  • 3篇2014
8 条 记 录,以下是 1-8
排序方式:
探析高校隐性德育课程对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影响被引量:3
2014年
高校隐性德育课程中的隐性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网络文化,对于当代中国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的形成发展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作用,需要我们重视隐性德育课程的建设,深化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改革。
何斌
关键词:高校隐性德育课程大学生核心价值观
高校隐性德育课程特征与功能探析
2015年
隐性德育课程强调对学生进行一种隐含的教育性经验的传递与渗透,以内隐的、潜藏的方式对大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发挥着潜移默化的影响,所以具有潜隐性、开放性、主体性、持久性、深远性与非预见性的特征,在大学生道德品质养成过程中起到内化道德认知形成道德判断、激发道德情感体验形成道德信念、磨炼道德行为形成道德意志以及统筹协调知情意行道德四要素的统一,促进知、情、意、行全面协调发展。
李克
关键词:隐性德育课程
基于校本视角下的高校隐性德育课程的思考和分析被引量:3
2016年
校本性是隐性德育课程最明显的特征,也是隐性德育课程立足的基点所在。只有"以学校为基础"、"以学生为本"、"在学校中"为基点,从理论、制度和路径上来思考,隐性德育课程的目标、内容、实效才会落到实处,其作用才会生效。课程开发的自主性、本质的生活化和实践性、逻辑的关联性是隐性德育课程校本化的明显特征。隐性德育课程的校本化特征主要决定了构成校本课程内在结构的特殊性,体现和反映在校本化隐性德育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形式和课程影响之中。
李克
关键词:校本性隐性德育资源隐性德育课程
高校隐性德育课程评价体系探析被引量:2
2017年
隐性德育课程评价的双重特征要求从学校与隐性德育课程、教师与隐性德育课程、学生与隐性德育课程三个维度的关系范畴中寻求其评价价值。隐性德育课程评价的本质制约其评价的构成要素。只有构建多元结构的评价体系,才能够充分地反映和实现隐性德育课程评价的本质要求。
李克
关键词:隐性德育课程
大德育视野下高校隐性德育课程的价值与实现被引量:5
2015年
隐性德育课程可以最大限度地拓展德育的内容、时间空间以及触角。它致力于激发教科书和课堂中学习之外的德育因素,它遵循个体的道德经验生长的内在要求,以隐蔽、潜在、渗透的方式影响和促进大学生价值、态度、信仰、情感的养成。意会共同体——校园、主阵地和主渠道——校园文化活动、引导和规范——学校制度安排、内驱力——学校精神是高校隐性德育价值实现的载体。
李克
关键词:大德育隐性德育课程
论隐性德育在德育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2014年
隐性课程与品德教育天然性的联系,使之成为一种无法忽略的极为优质的德育课程资源,地位独特作用深远,极具开发的价值。将隐性德育作为教育资源安排,在优化或解决德育过程中产生的系列矛盾性问题上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李克
关键词:隐性课程德育过程
国内高校隐性课程研究综述被引量:6
2014年
本文以国内高校隐性课程的研究为基础,对国内近三十年来高校隐性课程的研究进行梳理,论述隐性课程的发展历程、概念的界定、特点、功能、构成要素、与显性课程的关系,以及隐性课程的设计、开发、实施、评价、实践的研究。
冉春芳
关键词:隐性课程显性课程
高校隐性德育课程的目标指向分析被引量:4
2015年
与正式德育课程为互补,隐性德育课程的目标指向更多的不是知识、理论目标,而是情感、态度、价值观、信仰等的深层次的综合的心理与精神要素,以及这些要素所依附、所潜藏的校园存在,即学校人文精神、学校传统、校园互动性教育活动、各专业课的学科教育以及学校精神等。加强高校隐性德育课程建设,能够破解长期困扰学校道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等问题。
李克
关键词:德育课程高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