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C01B03-03-01)

作品数:2 被引量:19H指数:2
相关作者:武安绪武敏捷徐平林向东葛洪魁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市地震局中国地震局兰州地震研究所中国科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地震科学联合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应力场
  • 2篇震源
  • 2篇震源机制
  • 2篇震源机制解
  • 1篇应力场变化
  • 1篇应力场反演
  • 1篇构造应力
  • 1篇构造应力场

机构

  • 2篇北京市地震局
  • 1篇中国科学院
  • 1篇中国地震局兰...
  • 1篇中国地震局地...

作者

  • 2篇林向东
  • 2篇徐平
  • 2篇武敏捷
  • 2篇武安绪
  • 1篇葛洪魁

传媒

  • 1篇地震学报
  • 1篇中国地震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小江断裂中段及邻区构造应力场分布特征被引量:14
2010年
本文利用小江断裂及邻区1998年1月~2007年9月发生的613个ML≥2.5地震的垂直向直达SV波和P波地动位移振幅比计算得出了这些地震的震源机制解;并根据区域构造对小江断裂中段及邻区现代构造应力场进行了分区。以小江断裂为界,将小江断裂中段及其邻区分为A、B(包含小江断裂带)两个区,为了研究断裂带上的应力特征,又将小江断裂带区域划分出来进行独立分析;同时采用网格1°×1°,以及0.5°空间滑动分区的办法进行研究。分析了该区震源机制解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利用应力张量反演方法,对研究区域的应力场进行反演。结果表明:①小江断裂中段及邻区的断层错动方式主要以走滑为主,A区、B区和断裂带区域走滑断层分别占81.28%、69.63%、72.97%。②A区的最大主应力σ1方位大致为NNW向,B区和断裂带区的最大主应力σ1方位大致为NWW向;从应力结构来看,应力以水平作用为主,走滑特征明显。③在整个滇中块体,应力场的主体方位由NNW向变为NWW向。但在元谋断裂以东,普渡河断裂以西的区域,主压应力方位表现出明显的南北向滑移,而在小江断裂区域主压应力则主要为NW向。从小江断裂继续往东的滇东块体上,应力场主压应力方位为NW-NNW向。
林向东徐平武敏捷武安绪
关键词:震源机制解应力场反演
小江断裂中段及其邻近地区应力场时间变化分析被引量:9
2011年
研究地壳构造应力状态及其时空分布特征,特别是应力变化的信息,是探讨地震成因、分析发震条件的重要有效途径之一.本文利用1998年1月至2009年1月以来小江断裂中段及其邻区ML≥2.5的共计740个震源机制解,基于小江断裂中段及其邻近地区地质构造背景,对研究区进行了分区;以该区域内较大地震为界,结合余震时间序列特征,进行时间上的分段;去除较大地震后,采用最长距离聚类分析方法对各分区的地震进行了分类.在此基础上,利用Gephart的应力张量反演方法,根据震源机制解资料反演出了各分区的优势应力场.结果表明,在观测时段内,根据构造和震源机制,可将研究区域分为A和B两个区域.A区最大主应力σ1方位在4个时段内大致为NNW向,B区北部在4个时段内σ1方位大致为NNW向、WNW和ENE向.从应力结构看,A区和B区北部应力以水平作用为主.B区南部σ1方位大致为NNW向,仍以水平作用为主;B区北部σ1方位变化较大,可能与B区北部地质结构复杂、应力调整活跃有关.而A区主应力方位相对稳定,显示了滇中块体的稳定性.
林向东徐平葛洪魁武敏捷武安绪
关键词:震源机制解应力场变化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