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09CZXZ06)

作品数:7 被引量:40H指数:3
相关作者:黄文述柯洪霞王椿阳张峰耿晓伟更多>>
相关机构:鲁东大学山东大学滨州医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研究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山东省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经济管理哲学宗教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7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经济管理
  • 3篇文化科学
  • 2篇哲学宗教
  • 1篇社会学

主题

  • 3篇大学生
  • 2篇少年
  • 2篇青少年
  • 1篇大学生消费
  • 1篇电视
  • 1篇心理
  • 1篇心理健康
  • 1篇心理健康教育
  • 1篇心理健康教育...
  • 1篇心理健康教育...
  • 1篇心理健康意识
  • 1篇幸福感
  • 1篇易感
  • 1篇易感性
  • 1篇生态
  • 1篇实证
  • 1篇实证研究
  • 1篇收看
  • 1篇收看电视
  • 1篇提高大学生

机构

  • 7篇鲁东大学
  • 1篇滨州医学院
  • 1篇山东大学

作者

  • 4篇黄文述
  • 4篇柯洪霞
  • 1篇王惠萍
  • 1篇王椿阳
  • 1篇孔萍
  • 1篇耿晓伟
  • 1篇张婷婷
  • 1篇张峰
  • 1篇刘倩倩

传媒

  • 2篇吉林工商学院...
  • 1篇心理学探新
  • 1篇河北青年管理...
  • 1篇当代教育科学
  • 1篇江苏经贸职业...
  • 1篇教育与教学研...

年份

  • 3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 2篇2010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中学生收看电视节目的调查与反思被引量:2
2013年
本研究选择180名中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了解青少年收看电视节目的现状。调查结果表明:82.2%的被试认为电视是他们接触最多的媒体;57.2%的青少年平时最喜欢的节目是电视剧;有49.5%的人有过因看电视而影响睡眠的经历,有80%的被试认为自己近视是由收看电视引起的。最后本文就中学生如何有效利用电视提出一些相应建议。
柯洪霞张婷婷孔萍
关键词:电视青少年
青少年偶像崇拜对其消费心理与行为的影响研究被引量:5
2012年
偶像崇拜是在当今青少年中普遍流行的现象,而青少年在偶像崇拜上的消费行为也是衡量青少年偶像崇拜的重要指标。该研究从符号学角度、心理学角度分析了青少年偶像崇拜对消费心理与行为产生影响的理论基础,并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抽取大学生与中学生共462名作为被试进行了随机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当今青少年在偶像崇拜上的消费趋于理性化,消费方式呈现出多样化特征。
黄文述刘倩倩
关键词:青少年偶像崇拜消费心理
大学生手机购买决策中参照群体影响的实证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在烟台地区的四所高校内进行参照群体对大学生手机购买决策影响的调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参照群体对大学生手机购买决策影响显著,且在信息性、规范性和价值表现性三个影响纬度上均达到了显著水平。(2)大学生对参照群体三种影响的易感性在性别、专业和年级人口统计变量上存在显著差异。
黄文述柯洪霞
关键词:大学生易感性
大学生消费的非理性因素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研究采用开放式问卷调查的方法调查当前大学生的非理性消费影响因素及对策。调查结果表明,在大学生的消费过程中,攀比、虚荣、恋爱是影响他们非理性消费的三大主要因素。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制订消费计划是应对非理性消费的有效方法。
黄文述柯洪霞
关键词:大学生非理性消费消费观
主观幸福感测量研究被引量:13
2013年
主观幸福感回溯式自陈报告测量存在一定的不足,在此基础上研究者们发展了关注时间因素的即时测量方法,如经验取样法(ESM),生态瞬时评定法(EMA),日重现法(DRM),U指数(The U-Index)等。从传统测量走向多样化测量大大提高了主观幸福感测量的生态效度,同时也为国民幸福指数的构建与评估提供了一定参考。
耿晓伟王惠萍张峰
关键词:主观幸福感
网络愤青产生的原因分析及其引导被引量:1
2011年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飞速发展,以针砭时弊表达情绪的网络愤青群体随之出现。对于网络愤青现象,应当肯定其有利影响,创造和谐的网络氛围和安定的社会环境,充分发挥网络愤青对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研究围绕网络愤青现象,首先介绍了网络愤青的人员构成和特点,接下来分析了网络愤青产生的原因,最后指出网络愤青的利弊以及相应的引导对策。
黄文述柯洪霞
高等学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调查与分析——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意识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被引量:15
2013年
为了了解大学生对于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课程目标、课程内容、授课形式的认识,以及他们对授课教师能力与素质的要求,促进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的科学化建设,采用分层随机取样的方法对367名大学一年级至四年级学生进行了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意识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心理健康教育需要面向全体学生,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对心理健康教育有不同的需求;体验活动和案例教学是大学生最喜欢的授课形式;大学生认为,丰富的心理咨询经验是心理健康教育教师最需要具备的能力与素养。
王椿阳
关键词:心理健康教育课程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