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2013GXNSFDA019021)

作品数:14 被引量:59H指数:5
相关作者:白隆华莫长明马小军潘丽梅韦荣昌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广西药用植物园广西中医药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农业科学
  • 3篇医药卫生
  • 2篇生物学

主题

  • 3篇三倍体
  • 3篇二倍体
  • 3篇倍体
  • 2篇雄株
  • 2篇遮荫
  • 2篇培苗
  • 2篇组培
  • 2篇组培苗
  • 2篇罗汉果组培苗
  • 2篇雌株
  • 1篇单性
  • 1篇单性结实
  • 1篇多年生
  • 1篇芽分化
  • 1篇抑菌
  • 1篇遮荫处理
  • 1篇蔗糖
  • 1篇蔗糖代谢
  • 1篇植物
  • 1篇生长发育

机构

  • 12篇中国医学科学...
  • 11篇广西药用植物...
  • 2篇广西大学
  • 2篇广西中医药大...
  • 1篇广西农业科学...
  • 1篇湖南农业大学
  • 1篇天津中医药大...
  • 1篇广西壮族自治...

作者

  • 13篇白隆华
  • 11篇马小军
  • 11篇莫长明
  • 9篇潘丽梅
  • 8篇韦荣昌
  • 7篇冯世鑫
  • 3篇涂冬萍
  • 3篇唐其
  • 2篇赵欢
  • 2篇吴庆华
  • 2篇翟勇进
  • 2篇施力军
  • 2篇黄杰
  • 1篇密克
  • 1篇姚绍嫦
  • 1篇王海英
  • 1篇韦树根
  • 1篇闫志刚
  • 1篇黄浩
  • 1篇韦鹏霄

传媒

  • 2篇中国南方果树
  • 1篇药学学报
  • 1篇中国中药杂志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 1篇广东农业科学
  • 1篇广西植物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中草药
  • 1篇热带作物学报
  • 1篇浙江农业学报
  • 1篇中药材
  • 1篇Agricu...

年份

  • 1篇2022
  • 1篇2016
  • 7篇2015
  • 2篇2014
  • 3篇2013
1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遮荫处理对罗汉果果肉组织中罗汉果苷和糖分含量的影响被引量:2
2016年
该研究以罗汉果品种"永青1号"为材料,在果实发育后期进行不同强度的遮荫处理,测定遮荫处理下果肉组织中罗汉果苷各组分含量、各种糖分的积累及其相关糖代谢酶活性、叶片光合特性的变化。结果表明:重度遮荫(70%遮荫)会导致果实中罗汉果甜苷Ⅴ含量显著提高,遮荫60 d(授粉后90 d),对照与70%遮荫处理果实中罗汉果甜苷Ⅴ含量分别为4.83%、5.79%,差异达极显著水平(P<0.01);70%遮荫处理下果实中葡萄糖、果糖含量也明显高于对照(P<0.05)。与罗汉果甜苷Ⅴ、葡萄糖、果糖含量的变化不同,遮荫60 d,70%遮荫处理下罗汉果果实中可溶性糖、蔗糖的含量分别显著(P<0.05)和极显著(P<0.01)低于对照。另外,遮荫处理导致罗汉果叶片净光合速率下降,遮荫40 d,70%遮荫处理下叶片的净光合速率显著低于对照(P<0.05)。综上说明,重度遮荫处理可以引起罗汉果果实品质的改变;光合速率下降是遮荫处理下可溶性糖含量降低的主要原因;SPS、AI、SSC活性的改变则是遮荫导致蔗糖含量降低及葡萄糖、果糖含量上升的重要因素;重度遮荫条件下,荫棚中温度降低可能是罗汉果果实中甜苷Ⅴ含量增高的关键诱因。该研究结果为罗汉果的生产及品质调控提供了理论依据。
王海英马小军莫长明赵欢涂冬萍白隆华冯世鑫
关键词:遮荫果实品质
诱导单性结实罗汉果果实生长发育规律及品质研究被引量:3
2015年
对外源激素诱导罗汉果单性结实所获无籽或少籽果实的生长发育规律及品质进行分析研究。采用形态学观测和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诱导单性结实果实生长发育过程中果实横、纵径、体积及内源激素(IAA,GA,ABA,ZR)含量进行测定的,同时观测成熟果实大小,种子变化和测定罗汉果甜苷含量,并以二倍体授粉与三倍体诱导及授粉组作为实验对照。结果显示,诱导单性结实罗汉果可获得少籽且种子空瘪无种仁果实;果实大小生长发育规律与授粉组相似;果实横,纵径和体积绝对值二倍体诱导组小于授粉组,而三倍体果实则相反。ABA,IAA含量和ABA/GA比值在果实发育中波动明显,单性结实果实内源激素IAA,ABA含量在生长期0-30 d先下降再升高,生长期内IAA,GA含量诱导果实高于授粉果实;罗汉果总苷质量分数为3.08%,罗汉果甜苷Ⅴ1.47%,两含量略低于授粉果实远高于三倍体授粉与诱导果实含量。激素诱导可使罗汉果单性结实得到果形及大小与正常授粉果实接近且少籽的果实,果实品质接近于正常授粉果实。
黄杰涂冬萍马小军莫长明潘丽梅白隆华冯世鑫
关键词:单性结实生长发育罗汉果甜苷
Analysis on Genetic Background of Female Triploid and Male Diploid Individuals of Siraitia grosvenorii by Using RAPD Molecular Markers
2015年
In order to provide molecular biological basis for breeding of excellent seedless varieties of Siraitia grosvenorii,the genetic background of 28 female triploid and male diploid individuals of S. grosvenorii was analyzed by using RAPD molecular marker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female triploid and male diploid individuals of S. grosvenorii had abundant genetic background,with great genetic similarity coefficients and close genetic distance. Overall,the genetic background of female triploid and male diploid individuals of S. grosvenorii exhibited relatively low complexity. Therefore,it is necessary to take corresponding measures for germplasm innovation to enrich the genetic background of seedless parents of S. grosvenorii.
Rongchang WEILonghua BAI
关键词:RAPD分子标记二倍体三倍体
罗汉果组培苗种植关键技术被引量:8
2013年
罗汉果Siraitiagrosvenorii(Swingle)CJeff—reyexI。uetZ.Y.Zhang是单性、雌雄异株的葫芦科,罗汉果属多年生藤本植物,又名拉汗果、假苦瓜、光果木鳖等,以果实人药,是我国常用大宗中药材之一,应用历史悠久,历代本草均有记载。罗汉果性凉、味甘,归肺、大肠经,具有清热润肺,利咽开音,滑肠通便等功效,主治肺热燥咳,咽痛失音,肠燥便秘。作为中国特有的珍贵药用和甜料植物,罗汉果主要产于广西永福县、临桂县和龙胜县等地。
韦荣昌唐其马小军白隆华潘丽梅冯世鑫莫长明
关键词:组培苗藤本植物雌雄异株葫芦科多年生
疏花疏果对罗汉果品质和效益的影响被引量:4
2015年
探讨疏花疏果对罗汉果品质和效益的影响。试验分为每株50、70、90、110和130个果5个处理,分别测量各处理授粉后30 d的果实膨大情况、果实成熟期茎蔓直径大小、叶面积和叶绿素含量,以及成熟后各处理的大中果率、品质和收益情况。结果表明:(1)在罗汉果成熟期,各处理相互间茎蔓直径、叶面积和叶绿素含量差异均不显著;(2)130个果处理在授粉30 d果实大小和成熟期大中果率显著小于其它处理;(3)成熟期品质以50个果处理最好,收益以130个果处理相对较高。本研究认为从品质和收益两方面综合考虑,罗汉果每株结110个果相对品质好,收益高。
翟勇进马小军白隆华莫长明
罗汉果三倍体雌株与二倍体雄株遗传背景的ISSR分析被引量:8
2015年
目的探索罗汉果Siraitia grosvenorii三倍体雌株与二倍体雄株的遗传背景,为无籽罗汉果优良品种的选育提供分子生物学依据。方法利用ISSR分子标记对28份罗汉果种质进行遗传背景分析,用AFLP-SURV计算材料间遗传距离;用TSYS-pc和Gen AIEx分别进行聚类和主坐标分析。结果从100条ISSR引物中筛选出13条用于扩增,共获得131条清晰可辨条带,其中多态性条带99条,多态性位点百分率为75.57%。聚类和主坐标分析表明罗汉果三倍体雌株和二倍体雄株的遗传背景存在一定的丰富性,但大多遗传相似性系数较大,遗传距离较近。结论罗汉果三倍体雌株和二倍体雄株遗传背景的复杂性较低,应该尽快采取相应措施,进行种质创新,丰富无籽罗汉果亲本的遗传背景。
韦荣昌白隆华
关键词:二倍体三倍体ISSR
罗汉果花芽分化过程中形态及其激素水平变化特征被引量:21
2015年
采用石蜡切片和酶联免疫法(ELISA)对罗汉果雄性、雌性、两性花芽分化过程的形态和激素水平变化进行观测,为罗汉果开花调控和品种选育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1)罗汉果雄性、雌性、两性花的花芽分化过程均可分为花芽未分化期、花芽分化初期、花序分化期、萼片原基分化期、花瓣原基分化期、雄蕊原基分化期和雌蕊原基分化期7个阶段。雄蕊原基分化期前,3种花芽分化过程无明显差异,各时期形态特征均依次为:茎端呈圆锥状(花芽未分化期)→茎端经半球形变成扁平状(花芽分化初期)→距茎端5~7节位处分化出穗状花序(花序分化期)→小花原基周围形成5个萼片原基(萼片原基分化期)→萼片原基内侧形成5个花瓣原基(花瓣原基分化期)。雄蕊和雌蕊原基分化期,3种花芽分化过程存在明显差异,雄蕊原基内侧出现雌蕊原基后,雄花芽雄蕊原基继续发育成雄蕊,雌蕊原基停滞生长,退为一个小突起;雌花芽雌蕊原基继续发育成雌蕊,雄蕊原基生长缓慢,退化为小花丝;两性花芽雌蕊和雄蕊原基均继续发育,形成外观正常的雌蕊和雄蕊。(2)内源激素脱落酸(ABA)、赤霉素(GAs)和玉米素核苷(ZR)含量在3种花芽分化过程中变化规律相似,即ABA含量在花芽生理分化期降低,花芽形态分化期升高,而GAs和ZR含量则基本保持不变;吲哚乙酸(IAA)含量在3种花芽分化过程中变化存在明显差异,雌花芽IAA含量在花芽生理分化期升高,花芽形态分化期逐渐降低,而雄性和两性花芽的IAA含量则基本保持不变。ABA/GAs、ABA/IAA、ZR/IAA和ZR/GAs激素含量比值在3种花芽分化过程中变化规律相似,ABA/GAs在花芽生理分化期降低,花芽形态分化期升高,而BA/IAA、ZR/IAA和ZR/GAs则基本保持不变。研究认为,罗汉果花芽分化过程经历一个"两性期",高ABA含量和ABA/GAs比值有利于罗汉�
莫长明涂冬萍黄杰马小军潘丽梅姚绍嫦冯世鑫白隆华
关键词:花芽分化内源激素
罗汉果三倍体雌株与二倍体雄株遗传背景的RAPD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为了给无籽罗汉果优良品种的选育提供分子生物学依据,利用RAPD标记对28份罗汉果三倍体雌株与二倍体雄株进行遗传背景分析。结果表明,罗汉果三倍体雌株和二倍体雄株的遗传背景存在一定的丰富性,但大多遗传相似性系数较大,遗传距离较近。总的来说,罗汉果三倍体雌株和二倍体雄株遗传背景的复杂性较低,应该尽快采取相应措施,进行种质创新,丰富无籽罗汉果亲本的遗传背景。
韦荣昌马小军闫志刚白隆华潘丽梅韦树根施力军
关键词:二倍体三倍体RAPD
罗汉果果实总RNA提取方法的比较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针对罗汉果果实富含多糖和多酚类物质的特点,以广西罗汉果代表种质青皮果种的果实为材料,比较了改良Trizol法、改良异硫氰酸胍法、改良CTAB法和常规Trizol法4种不同的总RNA提取方法的提取效果。结果表明,改良Trizol法所提取的RNA呈现28S rRNA、18S rRNA和5S rRNA 3条清晰的谱带,且28S条带宽度接近18S的2倍,纯度高(D260/D280=2.01;D260/D230=2.02),完整性好(RIN=9.50),得率为(260.00±19.47)μg·g-1。RT-PCR结果进一步表明,改良Trizol法提取的RNA完全能够用于后续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韦荣昌马小军白隆华吴庆华施力军潘丽梅冯世鑫莫长明
关键词:总RNA提取
罗汉果果实RNA的提取及SgDHAR基因的克隆与表达被引量:9
2014年
针对罗汉果果实富含酚类、多糖、油脂和蛋白质等特点,从3种常用的RNA提取方法中优选出改良Trizol法,应用该法得到的RNA纯度高(OD260/280=2.01;OD260/230=2.02)、完整性好(RIN=9.50)、得率高(260μg·g-1)。以该法提取的RNA为模板,通过RACE和RT-PCR技术克隆罗汉果脱氢抗坏血酸还原酶基因全长,其长度为1 252 bp,开放阅读框(ORF)为819 bp,命名为SgDHAR,GenBank登录号为KC907731,编码一条272个氨基酸的肽链,理论分子量为30.217 7 kD,等电点为8.76。该蛋白与GenBank中已登录的DHAR序列比对显示与黄瓜同源性最高(87%)。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对SgDHAR在罗汉果不同组织及不同倍性中的表达模式分析发现,该基因主要在果实和茎中表达,其次是花,根中的表达量最低;在三倍体中的表达量为二倍体的6.83倍,推测该基因可能参与了三倍体无籽罗汉果的败育过程。
韦荣昌赵欢马小军密克莫长明潘丽梅白隆华唐其
关键词:RACE生物信息学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