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171010)

作品数:11 被引量:23H指数:4
相关作者:姜广水卞继峰刘贤锡耿昭刘浩更多>>
相关机构:山东大学济南市口腔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山东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7篇球菌
  • 7篇变形链球菌
  • 5篇龋病
  • 4篇疫苗
  • 4篇免疫
  • 3篇细胞
  • 3篇SBR
  • 3篇DNA疫苗
  • 2篇双启动子
  • 2篇启动子
  • 2篇颌下
  • 2篇颌下腺
  • 2篇细胞因子
  • 2篇免疫小鼠
  • 2篇T细胞
  • 1篇蛋白
  • 1篇调节性
  • 1篇调节性T细胞
  • 1篇动物
  • 1篇性细胞

机构

  • 13篇山东大学
  • 1篇济南市中心医...
  • 1篇济南市口腔医...

作者

  • 12篇姜广水
  • 4篇耿昭
  • 4篇刘贤锡
  • 4篇卞继峰
  • 3篇孙继军
  • 3篇卢志山
  • 3篇刘浩
  • 2篇张兆莲
  • 2篇姜萍萍
  • 2篇王小华
  • 2篇吴钦贞
  • 2篇刘雪
  • 2篇刘文婷
  • 2篇杨丕山
  • 2篇杨小青
  • 1篇吴益华
  • 1篇胡海燕
  • 1篇卢翌
  • 1篇陈丽
  • 1篇姚丽霞

传媒

  • 4篇山东大学学报...
  • 3篇国际免疫学杂...
  • 1篇北京口腔医学
  • 1篇上海口腔医学
  • 1篇口腔医学
  • 1篇华西口腔医学...
  • 1篇2007年第...

年份

  • 1篇2013
  • 1篇2012
  • 3篇2009
  • 2篇2007
  • 2篇2005
  • 2篇2004
  • 2篇2002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含变形链球菌PAcA基因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1-PAcA的构建与鉴定被引量:2
2002年
目的 :构建含有免疫刺激序列、可防止变形链球菌在牙面粘附的DNA疫苗。方法 :利用PCR技术由质粒pPAcA CTA2 B扩增编码PAcA的DNA片段 ;通过T A克隆技术将目的DNA片段克隆于载体pMD1 8 T ,鉴定插入方向后 ,将目的DNA从载体上释放 ,再克隆于含有CpG免疫刺激序列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 .1 ,构建出用作防龋疫苗的真核表达质粒pcDNA3 .1 PAcA。结果 :通过对重组质粒pcDNA3 .1 PAcA进行酶切图谱和DNA序列测定分析 ,证明真核表达重组质粒pcDNA3 .1 PAcA构建成功、阅读框架正确。结论 :利用T A克隆等技术可成功将编码PAcA的DNA片段克隆到含有免疫刺激序列CpG的真核表达载体pcDNA3 .1 ,构建出真核表达重组质粒pcDNA3 .1 PAcA。
杨小青姜广水张兆莲王晶杨丕山刘贤锡卞继峰胡海燕耿昭卢翌
关键词:疫苗构建CPG基元变形链球菌
人唇腺和腮腺CCL28表达比较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比较人小涎腺与大涎腺CCL28的表达差异,以期探讨CCL28在小涎腺IgA分泌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分别检测13例健康成人唇腺和8例健康成人腮腺标本中CCL28mRNA表达的相对量;然后用SPSS10.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秩和检验。结果CCL28mRNA在人的唇腺中有丰富的表达,并且唇腺中的CCL28mRNA的表达量高于腮腺(P<0.01)。结论唇腺中CCL28表达量显著高于腮腺,说明小涎腺分泌高浓度IgA可能与CCL28高表达有关。
刘雪姜淑敏唐伟姚丽霞王更如姜广水
关键词:唇腺腮腺实时荧光定量PCR
慢性牙周炎和2型糖尿病患者肠道柔嫩梭菌类群的定量分析被引量:2
2013年
目的探讨人肠道柔嫩梭菌(Clostridium leptum,C.leptum)类群与慢性牙周炎和2型糖尿病的相关关系。方法收集慢性牙周炎患者(CP组)、2型糖尿病患者(DM组)、伴2型糖尿病的慢性牙周炎患者(DM+CP组)及健康对照者(HC组)各20例的粪便标本。根据C.leptum类群16S rRNA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以常规PCR产物经克隆后的质粒DNA为标准品,经梯度稀释后制备标准曲线。待测粪便标本提取细菌基因组DNA,应用实时定量PCR方法对C.leptum类群进行定量分析。结果 4组标本每克湿便中C.leptum类群的16S rRNA基因拷贝数的对数值(log copies/g):HC组(7.09±0.17)、CP组(6.31±0.58)、DM组(5.79±0.52)、DM+CP组(5.41±0.29)。与HC组相比,其他三组C.leptum类群基因拷贝数均明显减少(P<0.05)。结论 C.leptum类群可能与慢性牙周炎和2型糖尿病的发生、发展相关。
刘文婷胡以俊陈丽姜广水
关键词:慢性牙周炎2型糖尿病
树突状细胞对调节性T细胞的调控作用被引量:4
2012年
树突状细胞(DCs)是目前已知的体内功能最强大的专职性抗原提呈细胞,具有启动免疫应答和诱导免疫耐受的双重特性。近年来树突状细胞对调节性T细胞的调控作用是免疫学领域的一个研究热点。Foxp3’Tregs是二群同时具有免疫低反应性和免疫抑制性功能两大特征的T淋巴细胞,它在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预防自身免疫性疾病、抑制移植排斥反应等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越来越多的研究结果证实DCs和Tregs二者在维持外周免疫耐受中存在着紧密联系,DCs可以诱导抗原特异性Tregs的生成并增加后者的抑制活性,其中参与该调节机制的分子主要包括相关细胞因子、Toll样受体、共刺激分子及维甲酸等。对DCs在接触共生和致病微生物时诱导和调控Tregs细胞有了一些新发现。
刘文婷姜广水
关键词:树突状细胞调节性T细胞
趋化性细胞因子CCL28的功能与表达被引量:4
2009年
CCL28是新近发现的趋化性细胞因子家族CC类中的成员。多种粘膜组织的上皮细胞可以产生CCL28,其受体为CCR10和CCR3。通过与相应受体结合,CCL28可介导血循环中的CD4^+T细胞、CD8^+T细胞、IgA抗体分泌细胞(ASC)等免疫活性细胞归巢迁徙至相关组织;另外,CCL28还具有明显的广谱抗微生物活性。因而,在粘膜免疫及某些肿瘤的免疫中,CCL28发挥着重要作用。CCL28的表达受到多种内外因素的影响。对其表达调节机制的阐明,必将为相关疾病的防治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刘雪姜广水
关键词:趋化性细胞因子CCR3
变形链球菌亚单位疫苗SBR制备及经颌下腺免疫小鼠的抗体应答被引量:3
2004年
目的:探讨变形链球菌(S.mutans)唾液结合区段(SBR)作为亚单位防龋疫苗的免疫原性,并评价经涎腺接种诱导有效免疫应答的可行性。方法:构建含S.mutansSBR基因的重组原核表达质粒pTriEx-4-SBR,用该质粒转化大肠杆菌E.coliJM109DE3,培养转化后的E.coli并诱导其表达SBR蛋白;以SBR蛋白作为亚单位防龋疫苗经颌下腺免疫BALBC小鼠,ELISA检测特异性抗体指标。结果:纯化得到的SBR蛋白与预期相符;ELISA结果表明,SBR蛋白经颌下腺免疫小鼠能够诱导血清抗SBR特异IgG(P<0.01)、唾液抗SBR特异IgGP<0.01、唾液抗SBR特异IgAP<0.01显著应答。结论:本实验所表达及纯化的SBR蛋白经涎腺接种途径可诱导明显的免疫应答。
卢志山姜广水张兆莲刘贤锡卞继峰耿昭
关键词:变形链球菌疫苗
变形链球菌SBR经颌下腺免疫小鼠后局部神经生长因子和白介素-5表达变化被引量:2
2004年
目的 探讨在涎腺免疫接种后局部免疫调节相关细胞因子的变化。方法 以变形链球菌SBR作为亚单位疫苗经颌下腺注射免疫BALB/C小鼠 ,应用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检测接种后颌下腺内神经生长因子和白介素 5的表达。结果 免疫接种之后 ,小鼠颌下腺内神经生长因子和白介素 5的mRNA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结论 变形链球菌SBR在涎腺作局部免疫接种 ,可诱导抗体应答 ,促进免疫调节相关细胞因子的表达 ,进一步增强涎腺的免疫功能和分泌功能。
卢志山姜广水吴益华刘浩孙继军
关键词:变形链球菌颌下腺白介素-5神经生长因子
变形链球菌GBR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及重组GBR蛋白免疫动物的实验研究
目的:构建变形链球菌葡糖基转移酶葡聚糖结合区段(GBR)基因的表达载体及探讨重组GBR蛋白的免疫原性。方法: 通过PCR、T-A克隆等技术构建GBR基因表达载体pTriEx-4-GBR,对所构建的表达载体进行DNA序列测...
王小华姜广水吴钦贞姜萍萍耿昭张冰
关键词:龋病变形链球菌葡糖基转移酶
文献传递
细胞因子介导的抗菌蛋白表达调控机制
2009年
抗菌蛋白是机体先天性防御系统的构成成分,在防御病原人侵方面起十分重要作用。虽然一些抗菌蛋白成分的表达是组成性的,但最新研究表明,许多抗菌蛋白的表达受到相关细胞因子的调控。尤其是T细胞系来源的细胞因子所发挥的作用最为显著。了解细胞因子介导的抗菌蛋白表达调控机制及IL-17和IL-22如何通过调节局部的相关抗菌蛋白表达来保持皮肤和粘膜免疫稳态性的很重要。
刘国新姜广水
关键词:抗菌蛋白细胞因子T细胞
含变链菌SBR基因的双启动子质粒pCN-SSIE的构建及其免疫原性检测被引量:4
2005年
目的:构建含有编码变形链球菌致龋毒力因子SBR基因的双启动子防龋DNA疫苗pCN-SSIE,以减毒沙门菌为载体进行高效黏膜免疫。方法:通过PCR扩增编码变形链球菌表面蛋白抗原的唾液结合区段(SBR)基因和增强型绿色荧光蛋白(EGFP)基因,将SBR基因插入到双启动子表达载体pCMVnir中,在SBR基因上游和下游依次插入人工合成的tPA信号肽基因序列、核糖体内部进入位点(IRES)基因和EGFP基因,构建质粒pCN-SSIE。通过DNA测序和酶切分析证明,双启动子表达质粒pCN-SSIE构建成功后,再用该质粒转化减毒沙门菌SL3261和转染CHO细胞,检测SBR在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中的表达状况,最后用pCN-SSIE裸质粒通过肌内注射免疫小鼠,检测其血清中的抗SBR特异抗体。结果:DNA测序和酶切分析均证明,构建的双启动子表达质粒pCN-SSIE开放读码框架正确;质粒在原核和真核细胞中均能正常表达;在免疫小鼠的血清中检测到了高水平的抗SBR特异IgG。结论:构建成功双启动子表达质粒pCN-SSIE,在体外真核和原核细胞中均能正常表达,用其作为DNA疫苗免疫动物,可诱导明显的免疫应答。
刘浩姜广水卞继峰刘贤锡孙继军王晓华
关键词:DNA疫苗减毒沙门氏菌龋病变形链球菌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