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271109)

作品数:9 被引量:45H指数:4
相关作者:陈宁袁华沈铭李俊周芷萱更多>>
相关机构:南京医科大学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黄浦区牙病防治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资助项目江苏高校优势学科建设工程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锥形束CT
  • 2篇上颌
  • 2篇上颌窦
  • 2篇颌骨
  • 2篇细胞
  • 2篇干细胞
  • 1篇顶骨
  • 1篇血管
  • 1篇血管新生
  • 1篇血管新生作用
  • 1篇牙种植
  • 1篇牙周
  • 1篇牙周膜
  • 1篇牙周膜干细胞
  • 1篇羊膜间充质干...
  • 1篇义齿
  • 1篇增殖
  • 1篇智齿
  • 1篇人脐
  • 1篇人脐静脉

机构

  • 9篇南京医科大学
  • 3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江苏大学附属...
  • 1篇浙江大学医学...
  • 1篇黄浦区牙病防...

作者

  • 9篇陈宁
  • 4篇袁华
  • 4篇沈铭
  • 3篇周芷萱
  • 3篇李俊
  • 2篇孙超
  • 2篇丁思阳
  • 1篇陆胜男
  • 1篇江宏兵
  • 1篇孔娜娜
  • 1篇李冰
  • 1篇袁志瑶
  • 1篇杜一飞
  • 1篇苗芬
  • 1篇谢理哲
  • 1篇江飞
  • 1篇万林忠
  • 1篇王瑞霞
  • 1篇张栋华
  • 1篇朱龙彪

传媒

  • 3篇口腔医学
  • 2篇上海口腔医学
  • 2篇中华口腔医学...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口腔生物医学

年份

  • 3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3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上前牙牙冠、牙槽嵴顶骨缘和牙龈形态的比较研究被引量:11
2013年
目的通过锥形束CT图像分析与石膏模型测量,研究成人上前牙牙冠、牙槽嵴顶骨缘、牙龈形态的相关性,为临床种植美学提供解剖依据。方法选取平均年龄为(23.08±6.30)岁的60名牙周健康且无明显错[牙合]畸形的汉族成人锥形束CT三维重建图像,测量上前牙唇侧牙槽嵴顶骨缘弧度、牙间骨板宽度和高度,在石膏模型上测量唇侧游离龈缘弧度及牙龈乳头、中切牙牙冠宽高度进行比较。按牙冠宽/高比值分为两组,取比值最高的10名纳入短宽型牙冠组;取比值最低的10名纳入长窄型牙冠组;并分别比较两组上前牙游离龈缘弧度、牙龈乳头形态的差异。结果①上前牙区中切牙、侧切牙、尖牙对应的唇侧牙槽嵴顶骨缘弧度分别为(2.33±0.16)、(2.29±0.22)、(2.06±0.15),游离龈缘弧度分别为(1.65±0.14)、(1.57±0.17)、(1.49±0.13),不同牙位对应的骨缘弧度间、龈缘弧度间均有差异,相同牙位对应的骨缘弧度和龈缘弧度显著相关(P〈0.05);②除中切牙与侧切牙之间外,其余牙间区骨板外形与对应牙龈乳头外形显著相关(P〈0.01);③与短宽型牙冠相比,长窄型牙冠瞬侧游离龈缘弧度较小(1.52±0.10)、更为弯曲(P:0.002),牙龈乳头更加细长(牙龈乳头宽高比值(2.16±0.33)(P=0.000)。结论中国汉族成人上前牙游离龈缘弧度、牙龈乳头形态与牙冠彤态、牙槽嵴顶骨缘彤态显著相关;牙冠呈长窄型、唇侧游离龈缘弧度小、牙龈乳头细长者种植修复的美学风险更大。
周芷萱沈铭陆胜男李俊陈宁
关键词:牙种植解剖学锥形束CT
江苏汉族人群上颌窦间隔解剖结构的锥形束CT研究被引量:12
2013年
目的:通过拍摄锥形束CT(CBCT)结合Simplant软件,研究江苏地区汉族人群中上颌窦窦间隔的解剖学变化,为上颌窦底提升术提供解剖学依据和手术指导。方法:选取424例研究对象的上颌窦CBCT影像资料,将获取的Dicom文件数据导入到Simplant软件中,通过三维重建,测量分析上颌窦间隔的发生、位置、高度、方向及形态学变化,采用SPSS1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424例研究对象中,190例有上颌窦间隔,发生率为44.81%;90例出现多个窦间隔(21.23%);87例双侧上颌窦同时出现窦间隔(20.52%);在所测的848个上颌窦中,277个出现窦间隔,发生率为32.67%;窦间隔的发生与性别、年龄及牙缺失无关。窦间隔主要出现在上颌窦中部,占59.94%;平均高度右侧(5.90±3.65)mm,左侧(5.54±2.87)mm;平均长度右侧(8.15±2.40)mm,左侧(7.88±2.73)mm。结论:江苏汉族人群中,44.81%出现上颌窦间隔;CBCT能全面而准确定量分析上颌窦窦间隔的解剖结构,为上颌窦底提升术提供解剖学依据,对手术操作具有指导意义。
李俊周芷萱袁志瑶袁华孙超陈宁
关键词:锥形束CT上颌窦
两种缝合方式对下颌低位阻生智齿拔除术后并发症的影响被引量:8
2016年
目的观察两种不同的缝合方式对下颌低位阻生智齿拔除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100例需翻瓣去骨拔除的下颌低位阻生智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术中均采用传统角形切口(近中颊侧切口+远中切口),对照组拔牙术后切口采取完全缝合(远中切口缝合+颊侧切口缝合),观察组拔牙术后切口采取部分缝合(远中切口缝合+龈瓣转折处缝合,颊侧切口不缝合),两组术后均常规预防性抗感染治疗。比较两组术后48 h及7 d拔牙后出血、面颊部肿胀、疼痛及张口受限情况,并作统计学分析。结果两组术后在48 h及7 d拔牙后出血、疼痛、张口受限及面部肿胀程度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两种缝合方式对于下颌低位阻生智齿拔除术后出血、疼痛、张口受限及局部肿胀程度等并发症并无明显差异,但部分缝合术可以减少手术操作时间,简化手术过程,减少患者的创伤。
惠镠玲李冰张栋华丁思阳陈宁
关键词:智齿拔牙术缝合术并发症
纯钛表面二氧化钛纳米管对人牙周膜干细胞增殖及成骨分化的影响
2016年
目的 :探讨纯钛表面二氧化钛(TiO_2)纳米管改性后对人牙周膜干细胞(human periodontal ligament stem cells,hPDLSCs)增殖、成骨分化能力的影响。评价TiO_2纳米管改性作为种植体表面改性方法的作用。方法:将实验组钛片进行阳极氧化TiO_2纳米管处理,对照组仅进行抛光处理。将hPDLSCs与两组钛材分别复合培养,检测其增殖及成骨相关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成功在钛材表面制备了多孔、有序、管径约为100 nm的TiO_2纳米管;实验组hPDLSCs较对照组1 d的增殖活性及4 d的ALP活性没有明显差异;而4、7 d实验组细胞的增殖活性低于对照组;而7 d、14 d及21 d实验组细胞ALP活性高于对照组;21 d时,实验组Col-I、OCN、Runx-2的基因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通过阳极氧化可在钛材表面制备多孔有序的TiO_2纳米管层;且TiO_2纳米管能有效促进hPDLSCs在钛表面的骨向分化。
丁思阳陈宁沈铭
关键词:钛材人牙周膜干细胞成骨分化
骨移植复合种植义齿进行颌骨缺损功能重建的临床研究
2013年
目的评估对颌骨缺损患者行自体骨移植复合种植义齿修复重建的临床疗效。方法自2007—2012年,对11例因肿瘤、外伤造成颌骨缺损的患者,进行自体骨移植及延期植入种植体,并进行种植体支持的义齿修复,对修复后患者口颌系统的功能、外观进行评价和随访。结果本研究11例患者的自体移植骨均成活;共植入41枚种植体,除2例共4枚种植体发生种植体周围龈炎外,其余种植义齿功能及美观恢复均较理想。结论由外伤或肿瘤引起的颌骨缺损采取血管化或者非血管化自体骨移植,复合种植义齿的应用,能为患者恢复较好的外形和功能;种植体周围进行角化牙龈的移植有利于种植义齿耐受摩擦及咀嚼压力,并有利于维护种植体周围黏膜组织的健康。
王洁王瑞霞袁华万林忠江宏兵陈宁
关键词:颌骨缺损骨移植种植义齿
数字化三维摄影测量在口腔颌面部软组织评估中的应用被引量:8
2015年
数字化三维摄影测量(digital 3 dimensional photogrammetry,3d MD)是人体软组织评估测量的有效方法之一,从它的三维图像上可以获得传统二维图像上无法获得的信息。相对于锥形束CT、激光扫描等方法,它具有无辐射、无创伤、获取图像迅速等特点,在口腔临床中的应用日益广泛。该文就其在口腔颌面部软组织评估中的应用作一综述。
薛明飞陈宁杜一飞
关键词:口腔颌面部
自噬在hAMSCs促进血管新生作用的初探
2016年
目的:通过构建人羊膜间充质干细胞(hAMSCs)与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s)3D共培养体系,探讨自噬与血管新生的相关性。方法:使用蛋白酶和胶原酶消化法及胶原酶消化法提取hAMSCs和hUVECs。通过流式细胞仪、免疫荧光及多向分化实验鉴定hAMSCs和hUVECs。通过3D成管实验观察0、3、6、12、24、48、72 h hAMSCs-hUVECs(共培养)组及hUVECs(单培养)组中hUVECs出芽的长度及面积,检测各时间点中反应自噬水平的蛋白ATG5、Beclin-1、LC3Ⅱ表达水平。结果:流式细胞仪检测发现,hAMSCs中间充质细胞表面分子标志呈阳性表达,造血干细胞及血管细胞相关的表面分子标志呈阴性表达;hUVECs中CD34呈阳性表达,CD45呈阴性表达。免疫荧光检测发现,hUVECs细胞膜上表达CD31,胞浆中表达抗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多向分化实验证实hAMSCs具有向成骨细胞、成脂细胞及成软骨细胞分化的潜能。3D成管实验中共培养组在12 h以后出芽的长度及面积均高于单培养组,共培养组ATG5表达水平在3、6 h高于单培养组,共培养组Beclin-1表达水平在0、3、6 h高于单培养组,共培养组LC3 Ⅱ表达水平在0、3、6、12 h高于单培养组。结论:本研究发现hAMSCs可以促进血管新生,并证明其促进作用与共培养体系建立早期的胞内自噬水平增高密切相关。
梁易江飞沈铭陈宁
关键词:羊膜间充质干细胞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自噬血管新生
江苏汉族人群上颌窦外侧骨壁厚度的锥形束CT研究被引量:4
2013年
目的:应用锥形束CT(CBCT)分析上颌窦外侧骨壁的厚度,为口腔种植上颌窦底外提升术的手术指导和风险评估提供参考。方法:选取412例研究对象的上颌窦CBCT影像资料,结合种植专用Simplant软件,进行三维重建,选取测量截面,测量上颌窦外侧骨壁的厚度。采用SPSS1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412例(824侧)研究对象中,上颌窦外侧骨壁的平均厚度在上颌第二前磨牙(P2)、上颌第一磨牙(M1)和上颌第二磨牙(M2)区分别为(2.23±1.07)mm、(2.19±1.45)mm和(1.41±0.81)mm;左右侧上颌窦外侧骨壁厚度在P2区具有显著差异(P<0.01);男女间上颌窦外侧骨壁厚度在P2和M2具有显著差异(P<0.05),男性较女性稍厚;不同年龄组中M1和M2区的上颌窦外侧骨壁厚度有显著差异(P<0.05);牙缺失对于上颌窦外侧骨壁厚度的变化无显著影响。结论:锥形束CT可精确测量上颌窦外侧骨壁的厚度变化,不同牙位对应的上颌窦外侧骨壁厚度不同,上颌前磨牙区高于上颌磨牙区,最薄处位于M2区。不同年龄、性别之间和左右侧有一定差异。
李俊周芷萱袁华沈铭孙超陈宁
关键词:锥形束CT上颌窦
健康成人下颌切牙管的锥形束CT测量分析被引量:2
2015年
目的 利用锥形束CT测量下颌切牙管(mandibular incisive canal,MIC),了解其形态和特点,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 观察2011年1月至2013年1月50名成人健康志愿者的锥形束CT图像,测量分析MIC的检出率、管径、长度及其与颌骨的关系.结果 在50例(100侧)锥形束CT图像中:MIC的检出率为100%(100/100),清晰率为71%(71/100);MIC的管径面积(唇舌径×垂直径)从起点至终点逐渐变小(左侧起点2.17 mm× 2.22 mm,终点0.82 mm× 0.92 mm;右侧起点2.14 mm×2.08 mm,终点0.87 mm×0.86 mm);MIC左右侧平均长度分别为17.84和17.73 mm;MIC在下颌骨唇舌向偏唇侧;在垂直方向MIC距下颌骨下缘较近,MIC到根尖的距离在尖牙最小.结论 锥形束CT对MIC有良好的检出率和清晰率;MIC在下颌骨的走行中偏向唇侧和下颌骨下缘.
孔娜娜袁华苗芬谢理哲朱龙彪陈宁
关键词:下颌骨锥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