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04JZD0001)

作品数:16 被引量:94H指数:6
相关作者:田克勤孙堂厚李小博朱丽君孔朝霞更多>>
相关机构:东北师范大学南开大学山西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哲学宗教政治法律文化科学语言文字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哲学宗教
  • 5篇政治法律
  • 4篇文化科学
  • 1篇语言文字

主题

  • 10篇主义
  • 10篇马克思主义
  • 6篇马克思主义中...
  • 3篇修辞学
  • 3篇社会
  • 3篇历史进程
  • 3篇科学修辞学
  • 2篇学科
  • 2篇中国共产党
  • 2篇文化
  • 2篇毛泽东
  • 2篇共产党
  • 2篇国共
  • 1篇邓小平
  • 1篇邓小平理论
  • 1篇邓小平理论和...
  • 1篇邓小平理论和...
  • 1篇多元论
  • 1篇修辞
  • 1篇学科建设

机构

  • 11篇东北师范大学
  • 5篇南开大学
  • 3篇山西大学
  • 1篇大连海事大学
  • 1篇北华大学
  • 1篇桂林电子科技...

作者

  • 5篇田克勤
  • 4篇孙堂厚
  • 3篇朱丽君
  • 3篇李小博
  • 2篇孔朝霞
  • 1篇杨谦
  • 1篇杨永志
  • 1篇建新
  • 1篇李婧
  • 1篇刘洪森
  • 1篇秦永芳
  • 1篇李彩华
  • 1篇李才

传媒

  • 4篇东北师大学报...
  • 3篇思想理论教育
  • 2篇马克思主义研...
  • 1篇天津大学学报...
  • 1篇社会科学战线
  • 1篇科学技术与辩...
  • 1篇自然辩证法通...
  • 1篇齐鲁学刊
  • 1篇江西师范大学...
  • 1篇社会科学家

年份

  • 1篇2012
  • 4篇2009
  • 2篇2008
  • 2篇2007
  • 6篇2006
  • 1篇2005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社会的精神生产和文化发展被引量:8
2005年
精神生产是满足人们精神生活需要的活动。它是精神生产者运用一定的精神生产资料作用于一定的精神生产对象而创造出一定的精神产品的过程,并具有自身的独特特征。文章从精神生产与意识生产、精神生产与物质生产、精神生产与文化发展、文化精神与文化价值等方面,说明研究精神生产的意义在于创造出与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和价值取向相吻合的文化精神。其中最重要的是形成有利于社会进步的文化价值观念。
杨谦
关键词:文化发展文化价值观念
科学修辞学与后现代主义被引量:2
2006年
科学修辞学理论受到了后现代主义的影响。后现代主义解构论是科学修辞学对“等级”、“中心”和“意义”进行解构的思想基础,后现代主义整体论是科学修辞学境遇论的理论基点,科学修辞学所主张的科学知识、科学表述及科学方法的多元性与修辞性也体现出后现代主义多元论的特征。
李小博朱丽君
关键词:科学修辞学后现代主义解构论整体论多元论
建国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及其基本经验被引量:18
2009年
建国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经历了从"第一次结合"继续取得进展到"第二次结合"的提出并取得积极成果而又遭至严重挫折,再到"第二次结合"的重新开始及成功推进的曲折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主题则经历了"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或"社会主义改造";从"社会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建设"又到所谓"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从否定所谓"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到回归"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再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这样三次大的转换。认真总结建国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对于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田克勤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进程主题
改革开放以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的历史演进被引量:4
2012年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必然要求。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和毛泽东思想解决中国具体实际问题,开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历史演进历程。文章试从其理论成果入手,对其理论创新进程进行分析。
建新孙堂厚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历史演进
论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系创新的条件被引量:1
2009年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体系创新的条件有很多方面,但是最主要的有四个方面:学科体系及其内在关系是创新的前提,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创新的基础,改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是创新的关键,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创新的保障。处理好学科体系与理论体系、教学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间的关系,本身也是一种创新。
杨永志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体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探析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的文化建设和改造被引量:7
2007年
建国初期,中国共产党有计划、有步骤地领导了文化建设和改造的实践。这与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的发展、文化本身的发展及党实现意识形态主导性的自觉认识是分不开的。在实践中,党和政府采取了文化建设和改造同时并举的举措,实现了整个社会文化领域的转变和重建。
田克勤刘洪森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文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早期探索的历史进程被引量:3
2007年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早期探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奠基阶段。本文在对"早期探索"的涵义加以界定后,系统回顾和分析了党在幼年时期、土地革命战争初期、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以及遵义会议四个历史时期,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革命道路的一系列曲折又艰难的探索历程。
孔朝霞秦永芳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建设的相关问题被引量:3
2008年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是专门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基本经验、基本规律以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学科。它具有完备的思想理论内容和严密的逻辑结构.它的设立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和现实意义。从学科研究的范围来看十分广泛、内容十分丰富,可以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史、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学说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与中国社会发展、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文献等方向与领域展开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学科在整个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体系中是一个标志性学科,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衔接作用,与其他几个二级学科互相促进、互为补充。
孙堂厚李才
关键词:学科属性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早期探索的主体研究被引量:4
2009年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早期探索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奠基阶段。这一时期的探索主体经历了初步萌芽、开始形成、曲折推进、正式形成四个阶段,最终毛泽东成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早期探索主体的核心,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早期探索主体质的飞跃,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推进提供了重要保证。
孔朝霞田克勤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毛泽东
党对历史经验的总结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被引量:12
2006年
高度重视和善于总结历史经验,是中国共产党的一大特点和优势,也是党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毛泽东通过总结经验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革命的实际相结合,并使之中国化,创立了毛泽东思想,指导中国革命取得胜利,建立新中国,推动了中国社会的发展;邓小平在深入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的基础上,把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际相结合,创立了邓小平理论,引导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不断前进;世纪之交,江泽民继承党总结经验的优良传统,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推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党的三代领导集体对历史经验的总结推进了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其所蕴涵的丰富的方法论思想,具有重大的启示作用。
田克勤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