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20092302110031)

作品数:11 被引量:85H指数:6
相关作者:张宝生王晓红陈浩张庆普更多>>
相关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教育部博士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社会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经济管理
  • 3篇文化科学
  • 2篇社会学

主题

  • 7篇知识
  • 5篇知识流
  • 5篇知识流动
  • 5篇知识网
  • 5篇知识网络
  • 2篇影响因素
  • 2篇知识转移
  • 2篇实证
  • 2篇实证研究
  • 2篇耦合度
  • 2篇创新团队
  • 1篇序参量
  • 1篇演化博弈
  • 1篇演化博弈论
  • 1篇意愿
  • 1篇意愿影响因素
  • 1篇知识创造
  • 1篇知识共享
  • 1篇知识管理
  • 1篇数据包络

机构

  • 1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哈尔滨师范大...

作者

  • 11篇王晓红
  • 11篇张宝生
  • 1篇张庆普
  • 1篇陈浩

传媒

  • 1篇情报科学
  • 1篇技术经济与管...
  • 1篇科研管理
  • 1篇科技进步与对...
  • 1篇情报杂志
  • 1篇科技管理研究
  • 1篇科学学研究
  • 1篇工业技术经济
  • 1篇研究与发展管...
  • 1篇现代管理科学
  • 1篇运筹与管理

年份

  • 2篇2012
  • 6篇2011
  • 3篇2010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虚拟科技创新团队知识流动过程和方式研究被引量:3
2010年
文章从知识网络的知识共享和知识势差现象入手,详细分析了VTIT内、外部的知识流动过程和知识流动方式。分析了VTIT的知识流动内循环、外循环和基于节点的知识流动过程,并提出基于任务、技术、关系、管理、经济、人员和行为的七种知识流动方式,为VTIT的知识管理提供参考。
王晓红张宝生
关键词:知识网络知识共享
知识流动视角下的组织制度与组织环境耦合度分析被引量:6
2011年
组织内部通过知识流动的途径可以使知识这种特殊资源发挥最大效益。组织制度和组织环境是知识流动的主要影响因素,二者存在交互耦合的关系,互相促进、互相制约共同推动知识在组织内部的流动。本文运用协同论的基本思想提出了组织制度和组织环境的耦合强度和协调程度测度方法,并对科技创新团队Z进行了实证分析。
王晓红张宝生
关键词:知识流动组织环境耦合度耦合协调度
虚拟科技创新团队知识转移稳定性研究——基于演化博弈视角被引量:8
2011年
虚拟科技创新团队作为一种优势资源的有效整合机制和从事创新性工作的知识密集型组织,知识的有效转移和持续流动是其成功的关键。本文运用演化博弈论的方法,将转移效应、制度因素、成本损失等影响知识转移的主要因素作为研究问题的关注角度,以知识转移效用函数为切入点,对虚拟科技创新团队知识转移的条件进行分析,系统研究了团队内部知识转移的稳定性、持续性以及演化趋势,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改善虚拟科技创新团队知识转移的对策建议。
张宝生王晓红
关键词:知识管理演化博弈论
虚拟科技创新团队科研合作效率的实证研究被引量:9
2011年
虚拟科技创新团队的科研合作效率是团队管理者普遍关注的问题。运用DEA模型的视窗分析和相关分析,将经费设施、人力资本、制度保障作为投入指标,合作深度、合作广度、合作提高为产出指标,以16个虚拟科技创新团队2004-2009年的调研数据为样本,对团队科研合作效率变化趋势、稳定性和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合作时间的延长,团队科研合作的总体效率(TE)、纯技术效率(PE)具有波动上升的趋势,规模效率(SE)不存在明显的规律性,各团队效率稳定性存在较大差异;要提高SE应该从提高经费设施的相对产出入手,要提高PE应该从提高人力资本的相对产出入手,制度保障对TE、PE和SE都有影响,团队应在完善制度的基础上进行"有序扩张"。
张宝生王晓红陈浩
关键词:数据包络分析
知识网络的知识流动效率测度模型被引量:17
2010年
知识网络可以实现信息、知识、资源的连通和整合,是知识管理发展的新趋势。知识网络促进了知识的共享和流动,以及在此基础上的科技创新。以知识网络内的知识流动效率测度为研究对象,构建了测度模型。首先提出了知识流动效应系数的概念和模型,通过效应系数分别计算组织内部网络和组织外部网络边的阻力系数,在此基础之上计算节点间知识流动阻力,最后计算出节点间知识流动效率和网络整体知识流动效率,修正了V.Latora and M.Marchiori的效率测度模型。
王晓红张宝生
关键词:知识网络知识流动
知识网络成员合作行为策略选择研究被引量:6
2012年
成员间的合作是知识网络顺利运行的基础,研究合作前提下的成员行为策略具有重要意义。在成员合作的条件下,网络内节点为了提高自身的知识存量,将时间、精力、经费等投入要素在知识转移、合作创新、自主学习和自主创新等不同的行为上进行合理的分配以获取最大的知识增量。从知识转移和合作创新的预期收益函数入手,通过对几种行为收益的综合分析,并考虑到风险因素,讨论在不同情况下成员要素投入的最佳策略。并对五个节点的知识网络G进行例证分析,对问题进一步的说明。
张宝生张庆普王晓红
关键词:知识网络知识转移知识创造
技术基础科学领域科技创新群体的协同创新效应研究被引量:5
2011年
科技创新群体是合作创新的一种有效组织形式,群体的协同创新效应是其优势所在。根据技术基础科学领域科技创新群体的特征和要素构成,在成员协同、要素协同(硬件要素和软件要素)、主体外部协同三个层面上,从微观到宏观地分析了技术基础科学领域科技创新群体的协同创新效应,探讨了其对技术基础科学研究发展的作用机制,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促进群体协同创新的对策建议。
张宝生王晓红
关键词:序参量
组织内部网络知识流动的激励机制研究被引量:3
2011年
通过对不同网络结构下节点知识流动行为和组织面临的激励困境进行分析得出:对聚类系数大的网络结构,应采取基于组织内部知识流动行为和共同业绩的整体激励模式;对聚类系数小的网络应采取基于节点行为和相对业绩比较的个体激励模式;对平均路径长度大的网络应采取结合信号传递的外在激励模式;对平均路径长度小的网络应采取内在激励模式,并关注轴心节点。组织需对网络结构的两个维度进行综合考虑,为促进组织内部网络的知识流动提供激励方案。
张宝生王晓红
关键词:知识网络知识流动激励机制聚类系数平均路径长度
基于灰色关联分析的网络能力与知识流动能力耦合度研究——以哈工大科技创新团队为例被引量:12
2011年
网络能力系统与知识流动能力系统存在着交互耦合关系。构建了评价二者耦合度的指标体系,运用灰色关联分析的基本思想,提出了测度二者关联度和耦合度的模型。对哈工大科技创新团队进行了实证研究,分析了网络能力和知识流动能力的耦合关系和主要耦合因素,依据耦合度的变化规律,将其分为低水平耦合期、紧密限制期、发展磨合期、高水平协调期4个阶段。
王晓红张宝生
关键词:网络能力灰色关联分析耦合度科技创新团队
虚拟科技创新团队知识流动意愿影响因素实证研究——基于知识网络分析框架被引量:9
2012年
成员的知识流动意愿是团队知识流动水平和合作创新绩效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基于知识网络分析框架,围绕虚拟科技创新团队知识流动意愿的影响因素和作用路径展开研究,构建了包括制度机制、网络氛围、节点特征以及网络结构4个关键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选取我国东北三省多所高校内有代表性的24个具有虚拟性质的科技创新团队为实证研究对象,运用结构方程模型对理论模型进行了分析和验证,并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提高成员知识流动意愿的对策建议,为相关管理人员提供借鉴和指导.
张宝生王晓红
关键词:知识网络影响因素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