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5300001)

作品数:10 被引量:95H指数:6
相关作者:郑彬袁金南谷德军李春晖蒙伟光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中国气象局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公益研究专项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4篇降水
  • 3篇年代际
  • 3篇年代际变化
  • 3篇气旋
  • 3篇热带
  • 3篇热带气旋
  • 3篇季风
  • 2篇年代际变化特...
  • 2篇气候
  • 2篇热带气旋降水
  • 2篇夏季
  • 2篇陆面
  • 2篇陆面过程
  • 2篇NCEP
  • 1篇大雨
  • 1篇汛期
  • 1篇再分析资料
  • 1篇统计分析
  • 1篇年际
  • 1篇年际变化

机构

  • 6篇中国气象局广...
  • 3篇中国气象局
  • 1篇南京信息工程...

作者

  • 9篇郑彬
  • 4篇袁金南
  • 3篇李春晖
  • 3篇谷德军
  • 2篇梁建茵
  • 2篇蒙伟光
  • 2篇林爱兰
  • 1篇施能

传媒

  • 3篇热带气象学报
  • 3篇Journa...
  • 2篇气象学报
  • 1篇自然灾害学报
  • 1篇南京气象学院...
  • 1篇中国气象学会...
  • 1篇中国气象学会...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0
  • 1篇2008
  • 2篇2007
  • 7篇2006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DIFFERENCES OF SOUTH CHINA SEA SUMMER MONSOON DERIVED BY NCEP AND ECMWF REANALYSIS DATA
2006年
郑彬谷德军李春晖
关键词:NCEPECMWF气候特征
南海夏季风对华南夏季降水年代际变化的影响被引量:28
2006年
华南夏季降水和南海夏季风都具有准两年的变化特征。研究表明:20世纪70年代以后,华南夏季降水年代际变化主要表现在准两年尺度平均方差的变化上,当准两年方差大时,相应的华南夏季降水多,反之亦然。但是在1976年以前南海夏季风对华南夏季降水的影响并不大,这似乎与两者准两年变化关系的年代际变化有关。南海夏季风和华南夏季降水的准两年变化在1953—1976年是弱的反位相变化关系,相反地,这一时段它们的非准两年变化成分有很强的正相关;在1977—2000年这一阶段,南海夏季风和华南夏季降水的准两年变化具有很强的正相关,但是它们的非准两年变化成分的相关性则很差。分析结果还表明,20世纪70年代大气环流的年代际变异使得华南夏季降水准两年变化在最近20多年成为其年际时间演变的主导成分。
郑彬施能
关键词:年代际变化
NCEP和ECMWF资料表征南海夏季风的差异被引量:10
2006年
比较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CEP)和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ECMWF)的再分析资料,分析了二者用低层风场表征南海夏季风上的差异。结果表明,NCEP得到的南海夏季风指数有明显的减小趋势,而ECMWF则没有;二者在年际尺度上都能较好地表征南海夏季风强度,而年代际尺度上有明显的位相差。与西沙站的探空资料比较结果表明,NCEP在经向风上更接近观测资料,而经向风的趋势变化正是西沙站西南风减小趋势的主要贡献项;ECMWF资料在年代际尺度变化上更接近观测资料。与1998年南海夏季风试验SCSMEX的再分析资料比较显示,NCEP资料在空间上与SCSMEX资料更相似。
郑彬谷德军李春晖
关键词:欧洲中期天气预报中心再分析资料
2004年南海夏季风的爆发及中南半岛陆面过程的可能影响I:诊断分析被引量:17
2006年
南海夏季风的爆发受高原、海洋(海气相互作用)、冷空气和陆地(陆面过程或陆气相互作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中南半岛由于是连接南海夏季风和印度、孟加拉湾季风的关键区,而且孟加拉湾不仅是亚洲最早爆发夏季风的地区,又是副热带高压最早断裂的地区。因此它的陆面过程对南海夏季风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文章从2004年南海夏季风爆发前后的环流和降水分析其活动特征,并进一步研究中南半岛陆面过程对南海夏季风的爆发日期和强度的影响。2004年南海夏季风于5月19日爆发,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及地面站点降水资料对这次季风爆发前后的环流形势和降水分布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强对流活动由孟加拉湾移到中南半岛,引起中南半岛的降水增大,导致陆面过程发生改变(包含土壤湿度,感热、潜热通量,向上长波辐射),最终使得中南半岛—南海之间的低层气温差出现符号逆转,为南海夏季风的爆发提供了必要的条件。此外,中南半岛—南海低层气温差同南海夏季风的活跃程度有密切的联系。通常负的温差出现后不久,南海夏季风即进入活跃期或非活跃期,正的温差出现之后则常常是南海夏季风的中断期。
郑彬蒙伟光
关键词:陆面过程
2004年南海夏季风的爆发及中南半岛陆面过程的可能影响Ⅱ:数值试验被引量:5
2006年
在对南海夏季风的爆发及中南半岛陆面过程的可能影响进行了诊断分析的基础上,应用MM5/NOAHLSM模式,研究了中南半岛陆气相互作用对2004年南海夏季风爆发过程的可能影响。结果发现:在南海夏季风爆发前,中南半岛南海地区低层气温差确实出现低值,甚至负值;尽管短期内中南半岛土壤湿度和降水的变化没有引起季风爆发日期的改变,但对季风爆发的强度有影响。土壤湿度和降水变化引起的干异常可导致地表感热通量的增大和地表温度的升高,致使中南半岛与南海之间低层的温差异常(负温差)减小,季风爆发强度减弱;不同的是,湿异常可引起季风爆发强度增强。这一结果说明,在南海夏季风爆发前期,中南半岛上空对流活动和降水异常及其引起的土壤湿度的异常变化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到季风爆发的过程。文章还比较了不同温湿地表条件下低层大气状态的差异和地表能量、水分平衡过程的不同,分析了陆气相互作用对季风活动产生影响的物理机制。
蒙伟光郑彬
关键词:南海季风陆面过程
广东0506大暴雨的成因探讨被引量:19
2007年
2005年6月18~25日,广东省出现罕见的持续强降水过程(0506大暴雨),造成广东省巨大的经济损失。利用NCEP再分析资料计算的非地转Q矢量、假相当位温和经向环流对这次强降水过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南海地区的对流系统北移并多日滞留在广东地区是0506大暴雨的一个直接原因,它是南海夏季风活动的一个表现;广东0506大暴雨有明显的南北两个主要的降水区域,其中南边是季风对流降水,而北部则属于锋面降水雨带。
郑彬林爱兰袁金南谷德军李春晖梁建茵
关键词:大暴雨
华南前汛期的锋面降水和夏季风降水的空间分布特征
利用中国730站降水资料和第I部分得到的华南前汛期锋面降水和季风降水的划分日期,计算出1958-2000年华南前汛期锋面降水量(强度)和季风降水量(强度)的序列,采用EOF和扩展EOF分析方法,得到华南前汛期降水的几个主...
郑彬谷德军李春晖林爱兰梁建茵
关键词:前汛期锋面降水夏季风降水
文献传递
广东热带气旋降水年代际变化特征的分析
采用1951005年热带气旋和广东26个测站降水的观测资料等,分析了广东热带气旋及其降水的年代际变化特征。结果表明,55年中影响广东的热带气旋强度呈现较明显的增强趋势,广东热带气旋降水存在峰值为25年左右周期的振荡,影响...
袁金南郑彬
关键词:热带气旋年代际变化
文献传递
AN ANALYSIS ON INTERDECADAL VARIATIONS OF TROPICAL CYCLONE PRECIPITATION IN GUANGDONG PROVINCE OF CHINA
2012年
The interdecadal variations of tropical cyclones(TCs) and their precipitation over Guangdong Province are investigated using the observational data of TCs and precipitation from 26 observational stations in the province from 1951 to 2005.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TCs precipitation shows an oscillation with a peak value of about 25 years,with both the numbers of the Guangdong-influencing TCs and TCs formed in the western North Pacific oscillating with a peak value of about 23 years.The correlations are highly positive between the interdecadal variation of TC precipitation over the province and these numbers.The interdecadal variation of TC precipitation in the province shows significant negative correlations with the interdecadal variation of annual mean SST in some parts of the western North Pacific and the interdecadal variation of annual mean 500 hPa geopotential heights in some parts of the middle and high latitudes over the North Pacific.In general,there are high mean SSTs on the equator from central to eastern Pacific,low mean SSTs in the middle and high latitudes over the North Pacific and a main strong East Asian trough over the North Pacific in the period of less TC precipitation as compared with the period of more TC precipitation over the province.
袁金南郑彬
STUDY ON THE CAUSE OF HEAVY RAIN 200506 (HR200506) IN GUANGDONG
2007年
A continuous heavy rain visited Guangdong province during June 18-25, 2005 (named Heavy Rain 200506, HR200506) and had resulted in enormous economic loss. The ageostropic Q vectors, θse, meridional circulation, computed from the NCEP reanalysis, and TBB are used to study the rainfall processe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a convective system moved northwards from the South China Sea (SCS) and stayed in Guangdong for several days, which was a direct cause of HR200506. The process is a result of the activity of the South China Sea summer monsoon. There were two rainbands of HR200506 in Guangdong. One laid in the north of Guangdong that produced frontal rainfall; another situated on the south of Guangdong which produced monsoon rainfall.
郑彬林爱兰袁金南谷德军李春晖梁建茵
关键词:夏季季风大雨气象分析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