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08JJD790152)

作品数:10 被引量:552H指数:8
相关作者:章元许庆万广华张良悦刘东更多>>
相关机构:复旦大学上海财经大学云南财经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度重大研究项目上海市教育委员会重点学科基金国家教育部“985工程”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政治法律社会学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0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 2篇政治法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5篇农村
  • 5篇贫困
  • 4篇农村贫困
  • 3篇城市
  • 2篇实证
  • 2篇实证分析
  • 2篇市场化
  • 2篇农业
  • 2篇工业化
  • 2篇场化
  • 1篇地级
  • 1篇地级以上城市
  • 1篇地域歧视
  • 1篇义务
  • 1篇义务教育
  • 1篇优生
  • 1篇优生优育
  • 1篇优育
  • 1篇中国奇迹
  • 1篇人口

机构

  • 8篇复旦大学
  • 3篇上海财经大学
  • 3篇云南财经大学
  • 2篇南京大学
  • 1篇常州工学院
  • 1篇东南大学
  • 1篇安阳师范学院
  • 1篇北京航空航天...
  • 1篇上海社会科学...
  • 1篇新疆大学
  • 1篇河南师范大学

作者

  • 8篇章元
  • 3篇许庆
  • 3篇万广华
  • 2篇刘东
  • 2篇张良悦
  • 1篇李锐
  • 1篇师博
  • 1篇邬璟璟
  • 1篇徐伟
  • 1篇刘修岩
  • 1篇赵娜
  • 1篇王昊
  • 1篇刘亮
  • 1篇刘时菁

传媒

  • 2篇经济研究
  • 1篇农业技术经济
  • 1篇世界经济
  • 1篇学海
  • 1篇经济评论
  • 1篇改革
  • 1篇管理世界
  • 1篇中国人口科学
  • 1篇金融研究

年份

  • 1篇2012
  • 4篇2011
  • 2篇2010
  • 3篇2009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社会网络与贫困脆弱性——基于中国农村数据的实证分析被引量:65
2011年
近年来"贫困脆弱性"逐渐成为贫困研究领域内的一个前沿热点,由于它考虑风险冲击对家庭福利的影响而富有政策含义,所以受到了政策制定者的广泛关注,但是现有文献对它的决定因素的研究并不多,基于中国数据的实证研究则更少;本文利用来自中国农村的一个面板数据研究了农户的社会网络、家庭成员所承受的负向冲击以及它们之间的交互作用对于贫困脆弱性的影响,发现家庭的社会网络不仅能够直接降低贫困脆弱性,而且还能够通过抵消家庭成员所承受的负向冲击的影响而间接地降低贫困脆弱性。这些结论对于理解贫困脆弱性的决定因素以及社会网络对贫困脆弱性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
徐伟章元万广华
关键词:贫困脆弱性社会网络
生育间隔与农村义务教育的实证分析被引量:7
2009年
文章运用来自中国10个省份3 000个农户的调查数据考察了父母的生育行为对于子女义务教育的影响,实证研究结果发现:家庭的永久性收入与父母更多更密集地生育行为之间成倒U形关系,更多更密集地生育会显著增加义务教育阶段学生的辍学数量,并且女孩更多地承受了这些行为对于义务教育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章元李锐赵娜
关键词:优生优育生育间隔义务教育人力资本投资
农业增长对降低农村贫困真的更重要吗?——对世界银行观点的反思被引量:24
2011年
世界银行认为,相对于中国其他产业的增长,农业增长对农村贫困的降低"更重要",然而本文的研究结果并不支持这一观点。本文认为中国降低农村贫困的经验在于:中国先采取不平衡的经济发展战略推动了工业化和实现经济的腾飞,非农部门的壮大使得贫困农户有机会进入到非农业部门就业或从事非农业生产,这才是中国降低农村贫困的重要力量;在人多地少的条件下,优先发展附值和净利润较低的农业来推动经济发展和降低农村贫困未必是一个好策略。
章元许庆
关键词:农村贫困工业化
参与市场与农村贫困:一个微观分析的视角被引量:50
2009年
本文建立了一个农户收入最大化模型和农户参与市场程度的度量指标,并基于中国的农户调查数据展开了分析,研究发现:更多地参与市场能够显著降低农户陷入贫困的概率,但即使市场参与程度高,具有较少人力资本和较高人口负担率、更多地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户也有可能陷入贫困;贫困农户比非贫困农户参与市场的程度更低。所以,提高农户参与市场活动的程度只是降低贫困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政府不能单纯地寄希望于通过市场自由化改革以及伴随经济增长自动地减少贫困,而必须采取干预措施以防止部分贫困农户被边缘化。
章元万广华刘修岩许庆
关键词:市场化农村贫困
一个农业人口大国的工业化之路:中国降低农村贫困的经验被引量:90
2012年
本文试图总结作为农业人口大国的中国在降低农村贫困方面的成功经验。本文认为中国通过优先发展城市工业部门来推动工业化并推动经济增长和降低农村贫困有其必然性,在人多地少的条件下优先发展附加值较低的农业未必是一个好策略。中国首先通过城市倾向政策推动工业化,创造出了新的经济增长点,并创造大量非农就业岗位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而贫困农户能够进入劳动力密集型的工业部门就业并获得更高收入,这是他们分享工业化所带来的经济增长"蛋糕"并脱离贫困陷阱的关键渠道。
章元许庆邬璟璟
关键词:中国奇迹农村贫困工业化
市场化与经济增长成果的分享:来自中国和印度尼西亚的微观证据被引量:8
2010年
本文提出一个从微观角度度量农户参与市场程度的指标,并运用来自中国和印度尼西亚的农户调查数据实证分析了农户参与市场的程度对于贫困状况的影响。研究发现,更多地参与市场确实能够降低贫困,但是在同样的市场化进程中不同农户分享到的经济增长的好处的程度并不同,那些具有较少人力资本和较高人口负担率的农户以及更多地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户,即使有较高的市场参与程度也依然会陷入贫困。所以,政府不能单纯地寄希望于通过市场化改革和经济增长使贫困农户自动地脱离贫困,而必须采取主动干预措施以防止贫困农户被边缘化。
章元万广华
关键词:市场化农村贫困
城市劳动力市场上的户籍歧视与地域歧视:基于人口普查数据的研究被引量:126
2011年
本文基于一个城市劳动力样本首次将他们区分为本地工人、本地农民、外地工人和外地农民,并研究了对于外来工人和外来农民的地域歧视及户籍歧视,结果发现:首先,相对于本地工人而言,外地农民受到了56.5%的歧视,我们可以粗略地将这个比例分解为26%的地域歧视与30.5%的户籍歧视;其次,如果直接利用劳动力的可支配月工资进行研究,而不考虑工作小时数、缴纳"三金"和个人所得税,则会在相当程度上低估对外来农民的歧视;第三,虽然外地农民受到了明显的地域歧视,但是外地工人却并没有受到明显的地域歧视。这些结果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城市劳动力市场对外来劳动力的歧视,并为制订降低歧视的政策提供了启示。
章元王昊
关键词:户籍歧视地域歧视城市劳动力市场
中国城市土地利用效率的区域差异——对地级以上城市的DEA分析被引量:55
2009年
本文将资本存量、劳动力就业人数、土地存量作为投入变量,将城市国内生产总值和城市化人口作为产出变量,利用地级以上247个城市2001年、2003年和2005年的数据,使用数据包络分析和超效率数据包络分析方法对中国城市土地利用效率进行了测度。计量结果表明,只有6%~12%的城市处于产出效率前沿,而88%~94%的城市处于非前沿面的无效率生产点上;2001年和2003年全要素土地利用效率均值集中在50%~70%之间,2005年60%的城市土地利用效率低于50%。显然,中国目前城市化进程中,土地利用效率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差异和粗放特征,不利于城市化的健康发展和耕地保护。
张良悦师博刘东
关键词:城市土地利用效率数据包络分析耕地保护
城市化进程中的若干节点及制度解构被引量:11
2010年
改革开放后,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农地的非农化呈现出一种反时序化配置的特征,即城市空间过度扩张、劳动力转移滞缓、对传统农业的现代化改造人为低估的非平衡发展,从而导致农地的过快非农化和人地压力的增加。国家偏向化的发展战略形成了农村资源依赖,"上收财权,下放事权"的分税制改革所导致的财政困境激励了对土地的非农化配置,农业脆弱、农民贫困和对土地依赖的交互影响造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不畅的退出障碍。三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促成了农地非农化反时序配置的特征。
张良悦刘东
关键词:城镇化农地非农化
城乡收入差距、民工失业与中国犯罪率的上升被引量:143
2011年
本文利用1988—2008年省级面板数据研究后发现:首先,没有明显的证据表明省内城乡收入差距的扩大必然增加各省的犯罪率。其次,中国犯罪率的上升和"第五次犯罪高峰"的产生与城市登记失业率有关:一方面,它意味着民工失业率也可能在上升,城市居民和民工失业的增加都会直接推动犯罪率上升,而由于失业的民工缺乏最低生活保障和社会保险,他们会更加脆弱并更容易走向犯罪,因此会更容易推动犯罪率的上升;另一方面,城市失业率的上升还会推动地方政府采取更加歧视民工的就业政策来保护城市居民的就业,因而在犯罪率上升和犯罪高峰持续的过程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本文的解释对于理解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及制定降低犯罪率的公共政策提供了重要启示。
章元刘时菁刘亮
关键词:城乡收入差距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