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308019)

作品数:9 被引量:59H指数:4
相关作者:柴立元王云燕舒余德王海鹰彭小玉更多>>
相关机构:中南大学南京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理学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环境科学与工...
  • 4篇理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3篇酸根
  • 3篇硫酸根
  • 2篇溶解度
  • 2篇酸酯
  • 2篇配离子
  • 2篇硼酸
  • 2篇硼酸酯
  • 2篇离子
  • 2篇废水
  • 2篇分率
  • 2篇分子
  • 2篇高分子
  • 2篇ZN2
  • 2篇表面活性
  • 1篇乙醇
  • 1篇乙醇胺
  • 1篇乙烯
  • 1篇预处理
  • 1篇三胺
  • 1篇深度处理

机构

  • 10篇中南大学
  • 2篇南京理工大学

作者

  • 9篇柴立元
  • 6篇舒余德
  • 6篇王云燕
  • 4篇王海鹰
  • 2篇吕春绪
  • 2篇彭小玉
  • 1篇王庆伟
  • 1篇裴斐
  • 1篇闵小波
  • 1篇张理源
  • 1篇赵静
  • 1篇李二平
  • 1篇刘晴
  • 1篇谭鑫波

传媒

  • 4篇中南大学学报...
  • 1篇环境污染与防...
  • 1篇环境科学与技...
  • 1篇物理化学学报
  • 1篇中国有色金属...
  • 1篇石油化工

年份

  • 1篇2011
  • 6篇2010
  • 1篇2009
  • 2篇2008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高分子聚胺PED的合成及废水硫酸根的吸附性能被引量:3
2010年
以环氧氯丙烷和二乙烯三胺反应合成1种高分子聚胺(以下简称PED),采用FTIR,DSC-TG,EDX和SEM等方法对产物进行结构表征,并考察合成的高分子聚胺PED水溶液中硫酸根离子的脱除能力。研究结果表明:聚合产物PED热稳定性随产物氨基含量增加而增大,热分解温度可达285℃;产物PED对硫酸根有很强的脱除能力,其中,产物投加量的增加和酸性条件均有利于硫酸根脱除率的提高;在中性和酸性溶液中(硫酸根离子质量浓度为2.0g/L),产物脱除硫酸根达到平衡的时间分别为30min和10min;当反应时间为30min时,在中性和酸性水溶液中硫酸根脱除率分别可达90.2%和99.6%,产物吸附量分别为175mg/g和191mg/g;处理后水溶液中硫酸根离子质量浓度降为196mg/L和8mg/L,均远低于国家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250mg/L(GB3838—2002)要求。
张理源柴立元王海鹰刘晴谭鑫波
关键词:环氧氯丙烷二乙烯三胺硫酸根
采用复盐法脱除工业废水中的硫酸根被引量:20
2010年
以水合铝盐及石灰乳为脱除剂,采用实验室自行配制的模拟废水,对工业废水中高浓度硫酸根的脱除进行研究。考察溶液pH值、铝盐加入量、反应时间、SO24-初始浓度以及反应温度等因素对硫酸根去除率的影响,并设计三因素三水平正交实验。得出单因素和正交实验确定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反应温度25℃,反应时间60min,溶液pH值11.0,SO42-与Al3+的物质的量比为1.1-1.0,且各因素影响程度由大至小的顺序为:溶液pH值、铝盐加入量、反应时间;在最佳工艺条件下,硫酸根离子质量浓度由1720mg/L降至100mg/L以下,达到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沉淀物XRD检测结果表明:其主要物相为钙矾石(Ca6Al2(SO4)3(OH)12·26H2O)。
王海鹰彭小玉王云燕柴立元舒余德
关键词:铝盐工业废水硫酸根
重金属离子(Zn^2+,Cu^2+,Cd^2+,Pb^2+)-水系羟合配离子配位平衡研究被引量:17
2008年
根据配位化学热力学平衡原理,绘制4种金属离子(Zn^2+,Cu^2+,Cd^2+,Pb^2+)-水系的pc-pH图、羟合配离子分率αn-pH图及4种金属氢氧化物条件溶度积与pH关系图。pc-pH图描述了4种金属氢氧化物在溶解平衡时,总离子平衡浓度与pH关系。Zn(OH)2(s),Cu(OH)2(s),Cd(OH)2(s)和Pb(OH)2(s)分别在pH为8.35-10.82,7.32—10.68,9.84-13.31和10.096-10.997时的溶解度最小。αn-pH图指出了各种羟合配离子分率与pH的关系,4种金属羟合配离子都有其最佳的存在pH范围。pPs—pH图指出了4种金属氢氧化物的条件溶度积与pH的关系,pH分别在8.0-9.0,7.0~9.0,9.5~10.5和10.3~11.2范围内Zn(OH)2(s),Cu(OH)2(s),Cd(OH)2(s)和Pb(OH)2(s)的条件溶度积最小。这些热力学图在中和水解法中的应用比电位—pH图更具实用价值,能为中和水解法处理各种重金属废水及湿法冶金除杂质提供更加严格的理论依据。
王云燕柴立元王庆伟舒余德
Pitzer理论在CaSO_4-Ca(OH)_2-H_2O系硫酸根平衡浓度计算中的应用
2010年
利用Pitzer理论,通过C++语言编程,计算了不同pH条件下CaSO4-Ca(OH)2-H2O体系中硫酸根的平衡浓度,考察Na+对该体系硫酸根平衡浓度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当pH为3.0~10.0时,SO42-的平衡浓度最小,基本维持一恒定值0.0152mol/L,当pH高于12.0时,SO42-的平衡浓度显著增大,且体系中Na+存在时溶液中SO42-的平衡浓度增大,但SO42-平衡浓度的变化规律与无Na+时的变化规律基本一致。
彭小玉王云燕柴立元舒余德
关键词:PITZER理论溶解度活度系数
Zn^(2+)-S^(2-)-H_2O系热力学平衡研究被引量:7
2010年
根据配位化学热力学平衡原理,绘制了温度为298.15K时Zn2+-S2--H2O系pC-pH热力学平衡状态图。结果表明:ZnS溶解平衡时,随着pH值的增加,ZnS的溶解度先减少后增加,当pH值为8.36时,ZnS的溶解度最小,为10-7.69mol/L;Zn(OH)2溶解平衡时,随着pH值的增加,Zn(OH)2的溶解度也呈现先减少后增加,当pH值在9.41时Zn(OH)2的溶解度最小,为10-5.61mol/L;体系中ZnS和Zn(OH)2二者固相溶解平衡时,当S2->Zn2(+mol)时,pH在0~14范围内只生成ZnS沉淀,不会产生Zn(OH)(2s)物质。研究结果可为硫化沉淀法去除废水中锌等技术提供理论依据。
李二平闵小波舒余德王云燕柴立元
关键词:热力学平衡溶解度
生物制剂配合-水解法直接深度处理含锰废水被引量:9
2010年
在含锰废水特性分析的基础上,开发生物制剂配合-水解法直接深度处理含锰废水新技术。含锰废水生物制剂配合体系中存在pH为8.80~11.18和12.28~13.08的2个缓冲区。废水pH从2.04升高至10.00,氢氧化钠的加入量为2.67~4.00 g/L。研究得到优化工艺条件:生物制剂加入量(即控制生物制剂与废水中锰的质量比)为0.2,配合时间为5 min,水解时间为5 min,温度为25℃,pH为10.0,聚丙烯酰胺(PAM)加入量为2.0 mg/L,可将废水中锰离子质量浓度从994 mg/L去除到0.127 mg/L,远低于《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的限值2.000 mg/L;含锰沉渣呈无定型及棒状,主要物相为CaSO4,渣中锰含量达14.16%,可返回生产系统回收锰;生物制剂通过其中的—OH,—COOH,—NH,—C=O,—SO3,—C—O(H)和C—Cl等基团与废水中的含锰离子配合,在水解过程中形成难溶物质沉淀分离。
裴斐王云燕柴立元舒余德
关键词:生物制剂废水沉渣
脱硅—酸析联用预处理芦苇浆造纸黑液的研究被引量:1
2011年
采用脱硅—酸析联用技术预处理芦苇浆造纸黑液,考察了不同条件下的脱硅、酸析效果。结果表明,最佳脱硅条件为Ca(OH)2/Si O2(摩尔比)为6,65℃恒温振荡60 min。此时,黑液中Si O2质量浓度可由6.68 g/L降至0.12 g/L,脱硅率高达98.20%。最佳酸析条件为pH0.5,25℃反应30 min,然后于70℃下保温30 min,陈放8 h。此时,黑液COD可由220 141.7 mg/L降至54 000 mg/L左右,COD去除率可达75%以上。最佳脱硅—酸析预处理下,每100 mL黑液可回收8.5 g木质素。回收的木质素颗粒细小,不成纤维状,以紫丁香基单体结构和对羟基单体结构为主。
赵静王云燕柴立元舒余德
关键词:脱硅酸析木质素
新型聚硼酸酯的合成及其表面活性被引量:4
2009年
以偶氮二异丁腈(AIBN)为引发剂,以可聚合硼酸酯(BES)和丙烯酰胺(AM)为单体,采用自由基聚合法合成了新型聚硼酸酯(P(BES-AM))。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核磁共振氢谱等手段对P(BES-AM)的结构进行表征;并用吊环法对合成的不同单体配比的P(BES-AM)水溶液进行表面张力测试。实验结果表明,合成的P(BES-AM)为白色固体粉末,表面活性优异;P(BES-AM)水溶液最低表面张力达到30.6mN/m(25℃,pH=7),接近常规低分子表面活性剂的应用水平;P(BES-AM)的特性黏数在25.2~90.5mL/g(30℃,1mol/LNaCl);随BES含量的增加,虽P(BES-AM)的收率和特性黏数降低,但有利于P(BES-AM)表面活性的增加;与常规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相比,P(BES-AM)具有较高的聚合度和优异的表面活性,应用前景广阔。
王海鹰柴立元吕春绪
关键词:丙烯酰胺表面活性高分子表面活性剂自由基聚合
重金属离子(Zn2+,Cu2+,Cd2+,Pb2+)-水系羟合配离子配位平衡研究
根据配位化学热力学平衡原理,绘制4种金属离子(Zn、Ca、Cd、Pb)-水系的 pc-pH 图、羟合配离子分率α-pH 图及4种金属氢氧化物条件溶度积与 pH 关系图。pc-pH 图描述了4种金属氢氧化物在溶解平衡时,总...
王云燕柴立元王庆伟舒余德
文献传递
聚(2-丙烯酰胺甲基-6-十二烷基硼酸二乙醇胺酯)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混合溶液的表面活性
2010年
聚(2-丙烯酰胺甲基-6-十二烷基硼酸二乙醇胺酯)(PADB)是一类两亲性聚硼酸酯.本文通过表面张力法考察了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PADB水溶液的表面活性;重点研究了PADB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在0.5 mol.L-1 NaCl溶液中的相互作用,通过正规溶液理论,计算PADB/SDBS混合体系的胶束化参数,并与单体ADB/SDBS混合溶液体系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PADB相对分子质量可达1.5×104-3.5×104,随分子量增加,PADB水溶液中临界胶束浓度(cmc)增大,但cmc时的表面张力(γcmc)维持在31 mN.m-1左右(298 K);加入PADB后,SDBS溶液表面张力-浓度对数(γ-lgc)曲线出现两处转变点,即c1和c2点,但c1和c2皆小于纯SDBS溶液的临界胶束浓度(cmcSDBS),即c1
王海鹰柴立元吕春绪
关键词:混合胶束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