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07D05)

作品数:29 被引量:135H指数:9
相关作者:朱富强贾根良更多>>
相关机构:中山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文化科学哲学宗教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2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8篇经济管理
  • 1篇哲学宗教
  • 1篇文化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25篇经济学
  • 11篇方法论
  • 9篇主流经济
  • 9篇主流经济学
  • 5篇实证主义
  • 4篇中国经济
  • 4篇中国经济学
  • 4篇实证
  • 4篇主义
  • 4篇本土
  • 4篇本土化
  • 3篇证伪
  • 3篇证伪主义
  • 3篇审视
  • 3篇实证经济学
  • 3篇逻辑
  • 3篇逻辑实证主义
  • 3篇马克思经济
  • 3篇马克思经济学
  • 3篇经济学范式

机构

  • 29篇中山大学
  • 1篇中国人民大学

作者

  • 29篇朱富强
  • 1篇贾根良

传媒

  • 2篇财经研究
  • 2篇当代财经
  • 2篇中山大学学报...
  • 2篇深圳大学学报...
  • 1篇首都经济贸易...
  • 1篇江汉论坛
  • 1篇改革与战略
  • 1篇社会科学战线
  • 1篇学习与探索
  • 1篇江淮论坛
  • 1篇江苏社会科学
  • 1篇福建师范大学...
  • 1篇经济评论
  • 1篇江西社会科学
  • 1篇学术研究
  • 1篇学术月刊
  • 1篇社会科学研究
  • 1篇经济学家
  • 1篇改革
  • 1篇马克思主义研...

年份

  • 13篇2009
  • 16篇2008
2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经济学过度数量化:批判与反思被引量:3
2008年
现代主流经济学家关注资源配置的私人领域,并试图通过数学元素的添加使其变成一门科学:但是过度数学模型崇拜以及对经济学思想的忽视,使经济学脱离了现实并且扼制了理论的发展。特别是,随着经济学研究内容的拓宽以及经济现象影响因素的增加,单纯的数理体系已经越来越无法满足经济学科的要求。国外学术对此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批判。
朱富强
关键词:主流经济学数理经济学
计量经济分析能够“发现”理论吗?——兼论实证主义或证伪主义的逻辑缺陷被引量:8
2009年
基于逻辑实证主义来构建经济理论会遇到严重的"休谟问题":一方面,当检验结果与理论一致时,不能简单地认定理论被证实了,因为还有更多的事实并没有得到检验;另一方面,当检验结果与理论发生差错时,也不能简单地以为原先的理论错了,因为经济理论所基于的条件根本是不可重复的。其实,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并不是建立在一次性证实或证伪的基础之上,而是随着大量新事实的出现而导致原范式或纲领被不断修正,或者以原纲领"退化"为标志的,经济理论的发展体现在两个方面:逻辑的完善性和问题的解决度。
朱富强
关键词:计量经济学证伪主义归纳法方法论
经济学研究中的实用主义及其庸俗化趋向被引量:1
2009年
目前,国内经济学研究中的实用主义取向相当严重,突出表现在实证分析的泛滥。而实证分析具有一定的适用性,如果混杂了功利的目的并将之形式化,不注意其内在严密的逻辑关系、对所搜集的数据不加以严格考证、忽视数据的准确性,就必然会导致实证分析的庸俗化。学术的发展、理论的深化,需要建立在对前人理论的系统梳理基础上,而不是基于简单的数据处理。因此,树立科学的学术精神和严谨的学术态度,才能够有效避免实证分析的庸俗化,并且真正地为理论发展和实践应用提供有益的服务。
朱富强
关键词:实用主义实证分析庸俗化
新古典经济学在中国的应用审视——经济学的人文性反思被引量:12
2008年
目前,国内经济学家大多热衷于使用以新古典主义为代表的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基本理论和研究思维来解释、分析中国的社会经济现象以及使用它来完善和设计中国的社会制度。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在将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和思维应用于中国实践的同时,必须考虑这样三个方面的问题:(1)我们探究的是私人领域的问题还是公共领域的问题;(2)当前公共领域的问题主要是要素投入还是制度完善的问题;(3)社会制度的完善或设计主要是基于力量的博弈均衡还是渗入了有关社会正义的伦理因素。显然,当前中国社会的主要问题在公共领域,其核心是社会制度的完善问题,而任何社会制度的设立都不能纯粹由个体之间的力量决定。但新古典经济学侧重的却是私人领域,是在制度相对完善的情况下通过个体博弈来探究个体行为和解释社会制度,并基于伦理实证主义将现实制度合理化,因而以这种经济学来改造中国的社会制度必然会带来严重的社会问题。
朱富强
关键词:新古典经济学古典经济学人文性公共领域博弈均衡
主流经济学理论对当前中国分配状况的误导——兼论劳动收入的性质被引量:10
2008年
近年来国内收入差距不断扩大,滋生了种种社会经济问题。尽管主流经济学家往往基于市场交换的逻辑为这种情形辩护,但实际上,工资并不是由劳动者的贡献而主要是由社会供求关系决定的;而社会制度是影响供求力量的重要因素,因而收入本身是一定分配制度的产物,它不是基于贡献原则而是基于社会原则。正因为收入体现了一个社会的分配体制和法律制度,因而收入差距的拉大实际上也反映了市场机制的不健全性以及法律制度的明显缺陷。因此,完善社会制度、理顺公共领域以缩小收入分配差距就是政府的核心职能。
朱富强
关键词:收入差距法律制度政府失灵
女性主义经济学与中国经济学的本土化被引量:2
2008年
经济学研究的是具体社会关系下人的理性行为以及人类行为造成的经济现象,因而具有强烈的人文性;而且,随着经济学研究领域的不断拓宽,人们已经开始引入了制度、文化等社会性因素,经济学的人文性已日益明显。正是基于这种人文性特征引发了人们对具体社会中人之理性的重新审视,以及对社会中人之行为的关注,并导致20世纪80年代之后女性主义经济学的勃兴;经济学领域的性别差异又进一步引发了社会性的思考,从而引发了对经济学本土化的探讨。事实上,不同社会文化下的经济学是有差异的,经济学本质上无法像自然科学那样科学化、客观化和通用化,而是具有强烈的本土化的色彩;而且,如果经济学理论没有本土化,就没有根植性,也就没有创新性,当然也就没有现代性和世界性。
朱富强
关键词:本土化经济学范式中国经济学儒家文化女性主义
对马克思经济学学术遗产的辨识和继承--知识论与方法论问题被引量:4
2009年
在对待马克思经济学留下的庞大遗产上,应该把知识论和方法论区别开来。由于受特定的个人知识和社会环境的限制,马克思本人不可能穷尽真理,甚至他的许多具体理论都具有时代局限性;与此同时,他在分析具体的经济问题时自发采用了从本质到现象的研究路线,这种路线将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结合起来,从而有助于对现实的改造。因此,像任何伟大的经济学说一样,马克思经济学中值得继承的主要不是其知识论而是其方法论,是分析具体经济问题所采用的从本质到现象这一研究路线。正是基于这一路线,马克思展开了对事物本质的揭示和对现实制度的批判,从而为社会发展提供了方向。
朱富强
关键词:知识论方法论马克思经济学
进步还是后退?经济学数量化历程中的科学性审视被引量:2
2009年
现代主流经济学往往以自然科学为效仿对象,把形式逻辑越严谨、数学化程度越高的理论视为越"科学",从而导致了数理经济学急速膨胀。这里存在两大问题:一是科学理论本身仅仅体现为主体基于特定时代和特定视角对客体的认知,作为社会科学的经济学更是如此,因而经济学理论的科学化本身并不意味着客观化;二是经济学本身就是一门经验科学而不是数学的分支学科,它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对现实的解释力和预测力上,因而经济学数量化也并不意味着科学化。由于主流经济学无视经济学的这种特性而片面向自然科学"攀亲",试图借助数理逻辑增强经济理论的客观性和科学性,结果,尽管主流经济学理论的科学性和客观性看似更"硬"了,但其理论离真实世界反而更远了。
朱富强
关键词:主流经济学客观化方法论
经济学数理化倾向及其原因探析被引量:1
2009年
尽管当前的经济学课程越来越枯燥无味,经济学理论与现实之间也越来越脱节,以致有越来越多的关注"人"的经济学家对这种过于膨胀的抽象化和数理化倾向提出了反思,但是,绝大多数主流学者还是在为现代主流经济学范式辩护,经济学数理化倾向还在加剧。其中的主要原因有:(1)模仿和攀比促发了数学应用于经济学的自反馈路径;(2)学术界等级化秩序的形成导致了理论研究的单一化;(3)流行的匿名审稿体系强化了数理形式上的规范要求;(4)引导假定的不可通约性夯实了"我向思考"式研究;(5)形式逻辑的偏重使经济学研究蜕变为数学逻辑游戏。
朱富强
关键词:数理经济学新古典经济学新制度经济学数学
经济学是一门科学吗?——基于科学划界标准的审视被引量:5
2009年
从实证论和还原论两个基本条件来看,经济学并不符合西方主流社会所理解的科学含义;如果从这个视角来强调经济学的科学性,那么只会强化它的"伪科学"特征。当然,无论是证实主义还是证伪主义作为科学划界的标准都存在缺陷,对包括经济学在内的社会科学尤其如此。在某种程度上,迄今为止,人们对科学概念的理解和使用几乎是实用性的和政治性的,而非学术性的和哲理性的,经不起思辨逻辑的耙梳。因此,对科学的划界应该寻找另外的标准。一般地,科学本质上可理解为实现某种目的的一组逻辑自洽的理论体系,从这一角度上讲,经济学也是一门科学。
朱富强
关键词:实证主义证伪主义客观主义主观主义科学划界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