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2006C22022)

作品数:5 被引量:40H指数:4
相关作者:楼兵干陈吴健王国荣孙志峰林钗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更多>>
发文基金:浙江省科技计划项目浙江省公益性技术应用研究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炭疽
  • 2篇炭疽菌
  • 2篇托布津
  • 2篇辣椒
  • 2篇辣椒炭疽菌
  • 2篇甲基托布津
  • 2篇病原
  • 1篇豆荚
  • 1篇药效
  • 1篇药效试验
  • 1篇真菌
  • 1篇症状
  • 1篇症状类
  • 1篇症状类型
  • 1篇植物病原
  • 1篇植物病原物
  • 1篇杀菌剂
  • 1篇生物学
  • 1篇生物学特性
  • 1篇盛花期

机构

  • 5篇浙江大学
  • 2篇浙江省杭州市...

作者

  • 5篇楼兵干
  • 3篇王国荣
  • 3篇孙志峰
  • 3篇陈吴健
  • 2篇林钗
  • 1篇孙超
  • 1篇夏国绵
  • 1篇楼曼庆

传媒

  • 2篇浙江农业学报
  • 1篇植物保护学报
  • 1篇浙江农业科学
  • 1篇中国植保导刊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2
  • 1篇2009
  • 1篇2008
  • 1篇2007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大豆豆荚炭疽病菌生物学特性被引量:17
2008年
主要研究了光照、温度、pH值、湿度、碳氮源等因素对大豆豆荚炭疽病菌(Colletotrichum truncatum)生长、产孢和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光照条件对该菌菌丝生长、产孢和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不明显。该菌的菌丝生长温度范围为15~35℃,最适生长温度30℃;在pH3~12的范围内均能生长,最适pH范围为5~7。分生孢子在15~30℃都能萌发,最适萌发温度是25℃;在pH3~10范围内都能萌发,最适萌发pH为6-8。菌丝和分生孢子的致死温度分别为60℃和56℃(在15min内)。在相对湿度低于97%时,分生孢子不能萌发。该菌可以利用多种碳源和氮源,在供试碳氮源中,菌丝生长的最佳碳氮源分别是蔗糖和酵母粉,而孢子萌发的最佳碳氮源分别为麦芽糖和酵母粉。
孙志峰楼兵干王国荣夏国绵楼曼庆
关键词:辣椒炭疽菌生物学特性
大豆豆荚炭疽病有效杀菌剂的筛选与防治适期研究被引量:8
2012年
通过田间试验,筛选有效防治大豆豆荚炭疽病的杀菌剂,并对最佳防治时期进行研究。试验比较了8种杀菌剂对大豆豆荚炭疽病的防治效果,结果表明,防治该病害的有效杀菌剂以甲基托布津为首选,其次为施佳乐和好力克等。通过比较大豆始花期、盛花期和鼓粒期的防治效果,防效最好的是在始花期;在始花期、盛花期或鼓粒期的任何两个时期连防2次的防治效果显著好于只防1次的。在始花期与盛花期连续施药2次,防效超过95%。室内接种防治试验表明:当RH低于90%时,接种鼓粒期的豆荚喷与不喷甲基托布津都不发病;当RH为100%时,接种后24 h内喷甲基托布津,防效与对照不接菌无显著性差异,接种后48 h喷甲基托布津,防效显著低于对照不接菌。
王国荣孙志峰陈吴健林钗夏国绵楼曼庆楼兵干
关键词:始花期盛花期鼓粒期甲基托布津
大豆豆荚炭疽病中期预测模型的研制被引量:2
2016年
根据杭州地区2006—2015年大豆豆荚炭疽病调查资料,建立了大豆豆荚炭疽病中期预测模型:y=-55.614 45+2.133 0x_2+22.252 67x_3+0.081 61x_1~2-4.974 81x_3~2(P≤0.01,R^2=0.723 4)。式中x_1是结荚后10 d的平均气温,x_2是结荚后5 d平均雨量,x_3是结荚后5 d雨日数,y是成熟期的病情指数。通过2010—2015年实际监测数据对模型进行验证,预测准确率为83.33%。本模型适合于杭州地区的对大豆豆荚炭疽病的预测。
王国荣陈吴健林钗孙志峰孙超楼兵干
关键词:气象因子
一种新大豆豆荚炭疽病症状类型及其病原鉴定被引量:22
2009年
通过病原菌分离、形态学观察、核糖体DNAITS序列分析和致病性试验,研究引起鲜食大豆"台75"豆荚普遍出现条状不规则形病斑的原因。结果显示,条状不规则形病斑是由平头炭疽菌Colletotrichum truncatum引起的一种新的大豆豆荚炭疽病症状,该病原菌引起豆荚炭疽病症状主要有2种,一种是圆形斑,另一种是条状不规则斑即锈斑。在供试的7种大豆品种中,条状不规则斑主要出现在"台75"上,其余6个品种主要是圆形斑;"台75"条状不规则斑的病荚率为65.37%,其余品种上的病荚率分别为1.02%、1.87%、2.95%、3.56%、9.32%和12.25%。研究表明由平头炭疽菌引起的大豆豆荚炭疽病的症状类型与寄主品种相关。
楼兵干陈吴健林钗王国荣夏国绵楼曼庆
关键词:病原真菌
12种杀菌剂对大豆豆荚炭疽病病原菌的室内药效试验被引量:6
2007年
在凹玻片和带药PDA平板上分别测试了12种杀菌剂对引起大豆品种台湾75豆荚上锈斑的病原菌辣椒炭疽菌分生孢子萌发的影响和PDA上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不同的杀菌剂对辣椒炭疽菌分生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不同,其中,对菌丝生长的抑制作用以保鲜克效果最好,甲基托布津、世高、富力库也显著好于其它杀菌剂。对分生孢子萌发抑制作用最强的是保鲜克,其次是甲基托布津。
陈吴健楼兵干王国荣夏国绵楼曼庆
关键词:辣椒炭疽菌甲基托布津杀菌剂室内药效试验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