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AUGA4100205011)

作品数:4 被引量:6H指数:2
相关作者:韩万金颜培刚王祥锋李超王晗更多>>
相关机构:哈尔滨工业大学重庆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航空宇航科学技术金属学及工艺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航空宇航科学...
  • 1篇金属学及工艺

主题

  • 2篇旋涡
  • 2篇旋涡结构
  • 2篇拓扑
  • 2篇涡结构
  • 1篇导叶
  • 1篇旋涡运动
  • 1篇压气机
  • 1篇叶顶间隙
  • 1篇叶片
  • 1篇叶栅
  • 1篇正弯叶片
  • 1篇涂层
  • 1篇气动
  • 1篇气动负荷
  • 1篇热障
  • 1篇热障涂层
  • 1篇轴流
  • 1篇拓扑分析
  • 1篇弯叶片
  • 1篇涡轮

机构

  • 4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重庆大学

作者

  • 4篇颜培刚
  • 4篇韩万金
  • 2篇王祥锋
  • 1篇姚宏伟
  • 1篇韩万龙
  • 1篇俞李斌
  • 1篇王晗
  • 1篇李超

传媒

  • 1篇哈尔滨工业大...
  • 1篇工程热物理学...
  • 1篇空气动力学学...
  • 1篇实验流体力学

年份

  • 2篇2014
  • 2篇2012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两级轴流压气机流场内流动分离及旋涡运动被引量:3
2014年
对两级扩压叶栅的内部流场开展了详细的数值模拟,同时引入拓扑分析理论,从涡动力学的角度对不同工况下扩压叶栅内的流动分离和旋涡运动进行定性分析。对两级压气机三个不同工况下流场的分析结果表明:相比分离范围的变化,分离形态的变化对压气机性能的影响更显著。当流动向失速点靠近时,对于动叶栅,主要表现为分离范围的不断增加;对于静叶栅,不仅分离范围增加,而且分离形态也发生了变化。在压气机叶栅中,通道涡强度较弱,对整个流场特性不起主要作用,而尾缘涡对压气机性能具有较大影响。
王祥锋颜培刚俞李斌韩万金
关键词:旋涡结构流谱拓扑分析
带热障涂层高温导叶复合冷却数值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本文以采用复合冷却方式的重燃一级静叶为研究对象,采用CFX软件求解雷诺时均N-S方程,应用标准K-Epsilon模型,考虑燃烧室不均匀出口温度、工质变物性、端壁冷却等因素,对加涂层静叶进行气热耦合计算,从整体和局部对比分析了热障涂层与其他冷却方式的复合冷却效果。结果表明,采用复合冷却方式,设置0.5 mm热障涂层可降低叶片金属表面温度100~350 K,满足合金使用要求。针对前缘气膜孔上游的小尺度高温热斑,本文指出其形成源于局部存在高温漩涡,通过合理匹配几何与气动参数可将之消除.
韩万龙颜培刚李超王晗韩万金
关键词:热障涂层变物性
不同冲角下有叶顶间隙的涡轮叶栅拓扑与旋涡结构
2012年
对具有叶顶间隙的直叶栅和正、反弯三套涡轮叶栅进行了实验测量,研究在较大间隙(0.036)下,气流冲角和叶片弯曲对叶顶泄漏流动的影响。根据壁面流动的墨迹显示,应用拓扑学原理,分析了叶片表面和上、下端壁的拓扑结构,指出当气流冲角由0°增至20°时,与零冲角下的同类叶栅相比较,鞍点的位置均移向上游,分离区的范围在沿流向和垂直流向的方向上扩大,上、下通道涡分离线向叶展中部爬升。在冲角为零以及20°的情况下,叶片正弯均消除了上通道涡,这一方面减少了壁面流场中奇点和分离线的数量,较大地降低了上通道涡与泄漏涡的相互作用损失,另一方面强化了端壁横流对泄漏流动的封堵作用,有利于降低相对漏气量。
颜培刚王祥锋韩万金
关键词:涡轮叶栅叶顶间隙正弯叶片
压气机动叶CLOCKING效应对叶片气动负荷的影响
2012年
为研究某型燃气轮机中间三级轴流压气机第二级动叶片的CLOCKING效应及其对静叶片气动负荷的影响,采用基于谐函数(harmonic)的非定常计算方法对三级压气机进行数值模拟,分析流场尾迹输运以及叶片非定常气动负荷.计算结果表明,动叶片处于不同CLOCKING位置时,非定常流场具有截然不同的熵输运特点,因而在不同的气流激振力作用下各列叶片气动负荷差别较大.在CLK2位置上,静叶片气动力始终为正值,且波动幅值明显比其它位置小,气动力方向角波动范围最小,且气动力矩波动幅值和方向改变次数最少,具有最稳定的气动负荷.
姚宏伟颜培刚韩万金
关键词:压气机叶片气动负荷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