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武汉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2005)

作品数:6 被引量:13H指数:2
相关作者:杜艳华李连胡义奎李承旭孟祥平更多>>
相关机构: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市第一医院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普爱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武汉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医药卫生

主题

  • 4篇血浆
  • 4篇脑梗
  • 4篇脑梗死
  • 4篇梗死
  • 3篇急性
  • 2篇血浆T-PA
  • 2篇预后
  • 2篇急性脑梗死
  • 2篇PAI-1
  • 2篇T-PA
  • 2篇超声波
  • 1篇性关节炎
  • 1篇血浆D-二聚...
  • 1篇血浆D-二聚...
  • 1篇血浆组织
  • 1篇血浆组织型纤...
  • 1篇治疗脑梗死
  • 1篇溶酶
  • 1篇实验兔
  • 1篇青藤碱

机构

  • 3篇华中科技大学
  • 1篇武汉市第一医...
  • 1篇武汉市普爱医...
  • 1篇华中科技大学...

作者

  • 5篇胡义奎
  • 5篇李连
  • 5篇杜艳华
  • 2篇叶恒泰
  • 2篇王峥
  • 2篇孟祥平
  • 2篇李承旭
  • 1篇王芳
  • 1篇曹非
  • 1篇杨惠琴
  • 1篇陈礼荣
  • 1篇刘文杰

传媒

  • 2篇中华物理医学...
  • 1篇中风与神经疾...
  • 1篇临床神经病学...
  • 1篇中国康复
  • 1篇中国脑血管病...

年份

  • 1篇2010
  • 1篇2009
  • 4篇2008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脑梗死急性期血浆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对其预后的影响
2008年
目的探讨脑梗死急性期血浆中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t—PA)水平对脑梗死预后的评估价值。方法采用前瞻性设计,将12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分为t—PA正常组(〉1.3IU/ml)69例和t—PA降低组(≤1.3IU/ml)51例,对两组患者进行生存分析比较。在发病72h内检测血浆t—PA水平,随访1年,将死亡及再发缺血性血管病记录为终点事件。采用多元回归分析,分析t-PA、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高血脂、年龄、吸烟、饮酒等因素对终点事件的影响。结果①t-PA降低组患者较t-PA正常组患者终点事件发生率显著增加(28.9%,11.7%;P=0.007,log-rank检验);②多变量回归分析显示,t-PA降低(OR=3.966;95%CI:1.753-13.285;P=0.039)、吸烟(OR=5.233;95%CI:1.991~16.227;P=0.035)及糖尿病(OR=4786;95%CI:1.591—16.709;P=0.033)与终点事件独立相关。结论脑梗死急性期t-PA降低可能是脑梗死发病1年内死亡和再发缺血性血管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杜艳华胡义奎李连叶恒泰王峥李承旭王芳孟祥平
关键词:脑梗塞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预后
超声波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t-PA、PAI-1和D-dimer含量和预后的影响及卫生经济学评价被引量:2
2009年
目的探讨超声波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的纤溶系统指标t-PA(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PAI-1(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D-dimer(D-二聚体)及患者预后的影响,并进行卫生经济学评价,为制定出经济有效的、符合我国国情的康复治疗方法提供临床依据。方法共选取发病72h内入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超声波治疗组(治疗组)及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各60例;另外同期选取88例正常健康者纳入健康人组。两组患者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同时给予超声波治疗。所有患者在入院时及治疗3周后进行血浆t-PA、PAI-1、D-dimer的检测及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随访1年,将死亡及再发缺血性血管病记录为终点事件,对两组患者进行生存分析。采用成本-效果分析进行卫生经济学评价。结果经3周治疗后,发现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比较两组患者生存曲线发现,治疗组终点事件发生率(11.7%)明显低于对照组(31.7%),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两组患者入院时t-PA水平低于健康人组(P<0.05),PAI-1、D-dimer水平高于健康人组(P<0.05),3周后两组t-PA水平较入院时升高(P<0.05);PAI-1、D-dimer较入院时降低(P<0.05),且治疗组变化幅度较对照组显著(P<0.05)。治疗组患者NIHSS评分每减少1分,需花费人民币1013.5元;而对照组花费1712.2元。结论超声波治疗能上调t-PA及下调PAI-1、D-dimer,对脑梗死患者的疗效及预后具有显著改善作用,而且更为经济。
杜艳华胡义奎李连
关键词:T-PAD-DIMER预后
超声波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被引量:3
2010年
胡义奎杜艳华李连曹非
关键词:超声波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观察ACI
超声波治疗脑梗死的疗效预后和对血浆D-二聚体含量的影响
2008年
目的:探讨联用超声波治疗对脑梗死患者急性期血浆D-二聚体(D-dimer)含量的影响。方法:发病24h内入院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随机分为超声波组及常规组各60例,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超声波组同时联用超声波治疗。2组患者在入院时及治疗3周后进行血浆D-dimer的检测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评定临床疗效;同时选取88例正常健康体检者(健康组)作为阴性对照。随访1年,将死亡及再发卒中记录为终点事件对患者生存曲线进行分析。结果:治疗4周后,超声波组与常规组D-dimer含量与治疗前比较均明显下降(P<0.05),与常规组比较,超声波组下降速度更明显;但仍高于健康组(P<0.05)。临床疗效评定,超声波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91.7%与73.3%,P<0.05);比较2组生存曲线发现,超声波组终点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11.7%与31.7%,P<0.05)。结论:急性脑梗死辅以超声波治疗可明显降低血浆D-dimer含量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
胡义奎杜艳华李连刘文杰
关键词:超声波脑梗死血浆D-二聚体
超声波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t-PA、PAI-1水平及预后的影响
2008年
目的探讨超声波对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浆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物-1(PAI-1)及预后的影响。方法共选取发病24h内入院治疗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将其随机分为超声波治疗组(治疗组)及常规治疗组(对照组),各60例,另同期选取88例正常健康者纳入健康组。2组患者均接受神经内科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同时给予超声波照射。所有患者在入院时及治疗3周后进行血浆t—PA、PAI—1检测,同时采用美国国立卫生院卒中量表(NIHSS)对患者进行评分。对上述患者生存情况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将死亡及再发缺血性血管病视为终点事件。结果2组患者入院时t—PA水平均低于健康组(P〈0.05),PAI—1水平均高于健康组(P〈0.05);经3周治疗后,2组患者t-PA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升高(P〈0.05),PAI—1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0.05),并且治疗组上述指标变化幅度均较对照组显著(P〈0.05)。对2组患者疗效进行比较,发现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比较2组患者的生存情况曲线发现,治疗组终点事件发生率(11.7%)明显低于对照组(31.7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波治疗能上调脑梗死患者血浆t—PA水平及下调PAI—1水平,并且对脑梗死患者疗效及预后具有显著改善作用。
杜艳华胡义奎李连叶恒泰李承旭王峥孟祥平
关键词:超声波脑梗死T-PAPAI-1
青藤碱对膝骨性关节炎实验兔关节液及血清中TNF-α水平的影响被引量:8
2008年
目的观察向膝关节腔内注射青藤碱对膝骨性关节炎实验兔关节液及血清中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表达的影响。方法本研究共选取36只实验兔,采用后肢膝关节伸直位石膏管型固定法将其制作成膝骨性关节炎动物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实验兔随机分为青藤碱组、透明质酸组及模型组,另同时选取4只正常实验兔纳入空白对照组。于造模成功后向青藤碱组实验兔膝关节腔内注射青藤碱,透明质酸组及模型组实验兔关节腔内则分别注射等量透明质酸和生理盐水,每周注射1次,空白对照组不给予特殊处理。分别于药物注射前及注射5周后检测各组实验兔关节液及血清中TNF-α水平。结果青藤碱组及透明质酸组实验兔经相应药物注射后,其血清及关节液中TNF-α表达水平均明显下降,骨性关节炎症状也得到显著缓解;进一步分析后发现,青藤碱组TNF-α表达下降幅度明显大于透明质酸组(P〈0.05)。结论青藤碱能显著降低OA实验兔关节液及血清中TNF-α表达水平,其抗炎功效明显优于透明质酸。
杨惠琴陈礼荣
关键词:骨性关节炎青藤碱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