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13ZX09102104)

作品数:5 被引量:10H指数:2
相关作者:刘登科刘颖王平保王兵解晓帅更多>>
相关机构:天津医科大学天津药物研究院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理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医药卫生
  • 3篇理学

主题

  • 2篇药物
  • 2篇合成工艺
  • 2篇合成工艺改进
  • 1篇地氯雷他定
  • 1篇衍生物
  • 1篇药物合成
  • 1篇抑制剂
  • 1篇制剂
  • 1篇生物活性
  • 1篇生物活性研究
  • 1篇受体拮抗剂
  • 1篇拮抗剂
  • 1篇酰胺
  • 1篇酰胺衍生物
  • 1篇氯雷他定
  • 1篇抗凝
  • 1篇抗凝药
  • 1篇抗凝药物
  • 1篇活性
  • 1篇活性研究

机构

  • 4篇天津药物研究...
  • 4篇天津医科大学
  • 2篇天津市第一中...
  • 1篇天津大学
  • 1篇天津药物研究...

作者

  • 5篇刘登科
  • 3篇王平保
  • 3篇刘颖
  • 2篇王兵
  • 2篇徐为人
  • 2篇穆帅
  • 2篇解晓帅
  • 1篇张旭阳
  • 1篇穆殿平
  • 1篇谭初兵
  • 1篇周植星
  • 1篇刘冰妮
  • 1篇黄阳

传媒

  • 3篇合成化学
  • 1篇中国药学杂志
  • 1篇现代药物与临...

年份

  • 1篇2022
  • 3篇2015
  • 1篇201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甲磺酸洛美他派的合成工艺改进被引量:1
2015年
以9-芴甲酸为起始原料经亲核取代反应和N-酰基化反应制得N-(2,2,2-三氟乙基)-9-(4-溴丁基)-9H-芴基-9-甲酰胺(4);4'-(三氟甲基)-[1,1'-联苯]-2-羧酸与N-叔丁氧羰基-4-氨基哌啶反应制得中间体N-(1-叔丁氧羰基哌啶-4-基)-4'-(三氟甲基)-[1,1'-联苯]-2-甲酰胺(7);7在4 mol·L-1HCl二噁烷溶液中脱除保护基制得N-(哌啶-4-基)-4'-(三氟甲基)-[1,1'-联苯]-2-甲酰胺盐酸盐(8);8与4在K2CO3作用下反应制得洛美他派(9);9与甲磺酸经成盐反应合成了甲磺酸洛美他派,总收率36.4%,其结构经1H NMR,IR和HR-ESIMS确证。
张旭阳刘冰妮刘颖刘登科王平保
新型地氯雷他定酰胺衍生物的合成及其利尿活性被引量:1
2014年
以地氯雷他定和对硝基苯甲酰氯为原料,三乙胺为缚酸剂,经N-酰化反应制得{4-[8-氯-5H-苯并[5,6]环庚并[1,2-b]吡啶-11(6H)-亚基]哌啶-1-基}(4-硝基苯基)甲酮(3);3在酸性条件下经SnCl2还原得中间体(4)。以吡啶为缚酸剂和溶剂,4与烷基酰氯(或苯酰氯)经酰化反应合成了7个具有潜在AVP-V2受体拮抗活性的新型地氯雷他定酰胺衍生物(6a^6g),其结构经1H NMR和HR-MS表征。SD大鼠利尿活性实验表明,6a^6g均有一定的利尿活性,其中N-【4-{4-[8-氯-5H-苯并[5,6]环庚烷并[1,2-b]吡啶-11(6H)-亚基]哌啶-1-羰基}苯基】丙酰胺的利尿活性与托伐普坦相当。
解晓帅穆帅谭初兵周植星刘登科徐为人
关键词:地氯雷他定酰胺衍生物
直接Xa因子抑制剂贝曲沙班被引量:4
2015年
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全球致病和致死率最高的疾病之一,血栓形成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诱因。传统的抗凝药物以肝素和华法林为主,但存在出血、血小板减少的明显不良反应。Xa因子处于内源性凝血和外源性凝血通路的中心位置,并且每分子的Xa因子可活化产生约1 000分子的凝血酶,Xa因子抑制剂的出现为抗凝药物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方向。贝曲沙班是一种口服的直接Xa因子抑制剂,也是目前唯一经肾脏排泄最少的药物,在一系列研究中显示出良好的治疗前景。主要从贝曲沙班的药物概况、相关背景、合成路线、作用机制、临床研究等方面进行介绍。
王兵刘颖刘登科王平保
关键词:抗凝药物XA因子抑制剂
替卡格雷的合成工艺改进被引量:4
2015年
以丙二酸二乙酯和硫脲为起始原料,经环合、取代、硝化及还原等9步反应合成了替卡格雷,总收率20.9%,其结构经1H NMR和HR-ESI-MS确证。
黄阳王兵刘颖刘登科王平保
关键词:药物合成
新型精氨酸加压素V2受体拮抗剂的设计与生物活性研究
2022年
目的根据药物构效关系,设计合成出一系列结构新颖的V2受体拮抗剂,以期筛选出高效低毒的此类化合物,为进行下一步的临床前研究创造条件,为新药的创制奠定基础。方法根据“me-too”的设计思路合成一定数量结构新颖的V2受体拮抗剂。通过核磁共振氢谱(~1H-NMR)、高分辨质谱(HRMS)等手段进行结构确证,并且测定了熔点、纯度等相关理化常数。通过表达人类V2受体的细胞模型和大鼠利尿模型进行生物活性评价。结果设计合成出12个未见文献报道的目标化合物(A1~A12),以托伐普坦为阳性对照药,其中A6,A7,A11等化合物表现出较强的生物活性,并且具有作用持续时间更长的特点。结论化合物结构设计合理,对进一步开展V2受体拮抗剂的结构改造及其药理毒理活性研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解晓帅穆殿平穆帅刘登科徐为人
关键词:生物活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