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1062005)

作品数:16 被引量:61H指数:5
相关作者:薛伟卢平郑玉国何勇熊壮更多>>
相关机构:贵州大学兴义民族师范学院国家知识产权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贵州省教育厅自然科学研究项目贵州省科学技术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理学
  • 4篇化学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2篇活性
  • 8篇双酰胺
  • 8篇酰胺
  • 7篇生物活性
  • 7篇噻唑
  • 7篇苯并噻唑
  • 4篇衍生物
  • 4篇噻唑基
  • 4篇苯并噻唑基
  • 3篇三唑
  • 3篇苯基
  • 2篇哒嗪
  • 2篇哒嗪酮
  • 2篇抗癌
  • 2篇抗癌活性
  • 2篇抗菌
  • 2篇抗菌活性
  • 2篇类化合物
  • 2篇化合物
  • 2篇除草

机构

  • 16篇贵州大学
  • 9篇兴义民族师范...
  • 1篇国家知识产权...

作者

  • 15篇薛伟
  • 9篇卢平
  • 9篇郑玉国
  • 8篇何勇
  • 8篇熊壮
  • 6篇祁慧雪
  • 6篇郭晴晴
  • 3篇范会涛
  • 3篇李海畅
  • 3篇魏学
  • 2篇杨涛
  • 2篇王贞超
  • 2篇韩菲菲
  • 1篇何湘琼
  • 1篇邝继清
  • 1篇周莉
  • 1篇蔡桦
  • 1篇姚元勇
  • 1篇狄延鑫
  • 1篇袁凯

传媒

  • 2篇有机化学
  • 2篇应用化学
  • 2篇精细化工
  • 1篇分子科学学报
  • 1篇化学试剂
  • 1篇江苏农业科学
  • 1篇化学研究与应...
  • 1篇合成化学
  • 1篇贵州大学学报...
  • 1篇农药
  • 1篇广州化工
  • 1篇吉首大学学报...
  • 1篇济南大学学报...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3
  • 11篇2012
  • 2篇2011
16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新型含苯并噻唑基双酰胺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菌活性被引量:4
2012年
以邻甲基苯甲酸和取代邻氨基苯甲酸为起始原料,设计并合成了10个未见文献报道的含苯并噻唑基双酰胺类衍生物,其结构经1H NMR,13C NMR,IR及元素分析表征。初步的抗菌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在500 mg.L-1浓度下部分化合物对黄瓜花叶病毒(CMV)有一定抑制作用。
薛伟熊壮郑玉国何勇魏学祁慧雪卢平
关键词:双酰胺苯并噻唑抗菌活性
新型二羟基手性磷酸催化剂的合成被引量:3
2013年
以1,1'-联二萘酚〔(R)-BINOL〕为原料,在n-BuLi的作用下对BINOL的3,3'位上进行修饰,获得(R)-3,3'-双(二苯基羟基甲基)-2,2'-二羟基-1,1'-联二萘(Ⅰc),并通过羟基选择性保护,磷酸化反应,将其转化为具有潜在能力的手性磷酸催化剂(Ⅱa),收率52%。
姚元勇BHADURY Pinaki-shankar薛伟
关键词:BINOL催化剂
N-(1,4-二取代吡唑基)-杂环酰胺类化合物的合成及抗植病真菌生物活性被引量:6
2013年
[目的]吡唑类化合物是一类具有广泛生物活性的化合物,为了寻找到高活性的杂环酰胺类化合物,对此类化合物做进一步研究。[方法]设计合成了12个N-(1,4-取代吡唑基)-吡啶酰胺类化合物;采用生长速率法,测试了化合物对小麦赤霉病菌(Gibberella zeae)、辣椒枯萎病菌(Fusarium oxysporum)和苹果腐烂病菌(Cytosporamandshurica)的抑制活性。[结果]初步生物活性表明:目标化合物在50 mg/L质量浓度下对小麦赤霉病菌、辣椒枯萎病菌和苹果腐烂病菌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其中化合物9j对小麦赤霉病菌的抑制率达71.0%,化合物9l对苹果腐烂病菌的抑制率达55.7%,具有进一步研究的价值。
吴志兵何雪峰蔡桦邝继清薛伟
关键词:吡唑
含三元杂环席夫碱类衍生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研究被引量:2
2012年
设计合成了10个新型的含三元杂环席夫碱类衍生物,所有化合物结构通过1H NMR,13C NMR,IR和元素分析确证,生物活性初步研究结果表明,在50 mg/L浓度下,目标化合物对小麦赤霉菌(G.zeae)、苹果腐烂病菌(C.mand-shurica)和辣椒枯萎病菌(F.oxysporum)具有一定的抑制活性.
熊壮李海畅梁娜尹娟卢平薛伟
关键词:三唑哒嗪酮生物活性
氟硫草定原药的毛细管气相色谱分析
2012年
采用气相色谱仪,HP-5毛细管色谱柱,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对除草剂氟硫草定原药样品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表明,氟硫草定浓度为20~1 000μg/mL范围内,方法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 9,相对标准偏差为0.62%,平均回收率为100.0%。
郑玉国郭晴晴
关键词:除草剂毛细管气相色谱法
新型含吡啶环双酰胺衍生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被引量:3
2012年
以吡啶羧酸和取代邻氨基苯甲酸为起始原料,设计并合成12个双杂环双酰胺类化合物,其结构经1HNMR、13CNMR、IR及元素分析确证。初步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在200、500μg/mL浓度下部分化合物对青枯病病原菌(Pseudomonas solanacearum)进行活性测试,结果表明所合成的化合物对青枯病病原菌有一定抑菌活性,其中N-(2-(6-乙氧基苯并噻唑-2-氨基甲酰基)-4-甲基苯基)-3-吡啶甲酰胺在500μg/mL浓度下对青枯病病原菌的抑菌活性为60%。
熊壮何勇祁慧雪韩菲菲卢平薛伟
关键词:双酰胺吡啶生物活性
含氟苯并噻唑基双酰胺衍生物合成及生物活性被引量:3
2012年
含氟苯甲酸经酰氯化后与邻氨基苯甲酸反应,在醋酸酐中闭环后与取代苯并噻唑胺反应,合成10个含氟基苯并噻唑基邻甲酰氨基苯甲酰胺类化合物。其结构经核磁碳谱、氢谱、红外及元素分析确证。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当目标化合物质量浓度在500 mg/L时,Ⅳ2和Ⅳ10对烟草花叶病毒(TMV)的抑制率分别为44.5%和45.1%。
薛伟李海畅范会涛熊壮何勇祁慧雪
关键词:苯并噻唑烟草花叶病毒
N-(2-(取代苯并噻唑-2-氨基甲酰基)-取代苯基)-4-氟苯甲酰胺衍生物的合成及生物活性被引量:6
2012年
以对氟苯甲酸和取代邻氨基苯甲酸为起始原料,设计并合成11个含氟基苯并噻唑基邻甲酰氨基苯甲酰胺类化合物,其结构经1 H NMR、13C NMR、IR及元素分析确证.初步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在500mg/L浓度下部分化合物对烟草花叶病毒(TMV)有一定抑制作用.采用MTT法进行化合物抑制PC3及Bcap-37癌细胞体外活性测试,结果表明所合成的化合物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PC3和Bcap-37癌细胞活性,其中化合物4d在10μmol.L-1浓度下对PC3和及Bcap-37的抑制率分别为73.2%和68.1%.
薛伟郑玉国熊壮祁慧雪范会涛何勇卢平李海畅
关键词:双酰胺苯并噻唑生物活性
腙类化合物在农药活性方面研究进展被引量:4
2012年
腙类化合物因具有独特的生物活性在农药领域受到广泛关注。将腙基团引入不同的化合物结构中,通过结构修饰能生成一系列具有广谱生物活性的化合物。它在农药的创制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本文综述了近几年具有良好杀虫、抗菌、除草及植物生长调节活性的腙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并对该类化合物的发展趋势和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郑玉国郭晴晴蔡元志薛伟
关键词:杀虫活性抗菌活性除草活性
5,6-2H-1,2,4-三唑[3,4-b][1,3,4]噻二嗪衍生物的合成及抗癌活性测定被引量:10
2011年
取代苯甲醛与4-氨基-5-(3,4,5-三甲氧基苯基)-1,2,4-三唑-3-硫酮(2)缩合生成5-(3,4,5-三甲氧基苯基)-4-取代苯基亚胺基-1,2,4-三唑-3-硫酮(3),再烷基加成化为新型5,6-2H-1,2,4-三唑[3,4-b][1,3,4]噻二嗪衍生物4.化合物结构经1H NMR,13C NMR,IR以及元素分析确认.采用噻唑兰(MTT)比色法进行化合物抑制人体前列腺癌细胞(PC3)体外活性测试,结果表明所合成的化合物具有不同程度的抑制PC3活性,其中化合物4a在10μmol?L-1浓度下对PC3的抑制率为75.9%.
郑玉国薛伟郭晴晴卢平王贞超袁凯
关键词:没食子酸抗癌活性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