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2003C32720)
- 作品数:10 被引量:31H指数:5
- 相关作者:孙乐栋曾抗周再高彭学标刘启发更多>>
- 相关机构: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广东省科技计划工业攻关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抗SmD1抗体在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中的意义被引量:6
- 2009年
- 目的了解抗SmD1抗体在诊断系统性红斑狼疮(SLE)中的特异性和感敏性,探讨其在SLE诊断中的意义。方法取120例SLE患者和230例非SLE患者的血清,并同时进行抗核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法)、抗Sm抗体(免疫斑点法)、抗DNA抗体及抗SmD1抗体(免疫印迹法)检测,统计分析其对SLE患者诊断的特异性与敏感性。结果SLE患者抗SmD1抗体的敏感性为69.17%,特异性为97.82%。结论抗SmD1抗体特异性和敏感性均较高,可作为诊断SLE的参考指标,对SLE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
- 孙乐栋钟彩梅贺凤姣曾抗周再高黄良
- 关键词:抗SMD1抗体红斑狼疮自身抗体
- SLE患者自体外周血纯化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自身抗体的变化被引量:4
- 2009年
- 目的研究自体外周血纯化造血干细胞移植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自身抗体的影响并评估治疗效果。方法16例接受自体外周血纯化造血干细胞移植的SLE患者列入研究。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动态监测移植前及移植后3,6,12个月血清中自身抗体含量,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SLE后,ANA、抗双链DNA抗体、抗Sm抗体、抗RNP抗体的滴度均较移植前下降。其中移植后3,6,12个月的血清中ANA、抗RNP抗体的含量均明显低于移植前。结论自体外周血纯化造血干细胞移植能减少血清中的自身抗体,有效治疗SLE。
- 孙乐栋孙竞曾抗孟凡义周再高刘启发徐丹彭学标
- 关键词:造血干细胞自身抗体红斑狼疮
- 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自体外周血纯化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免疫功能的变化被引量:6
- 2008年
- [目的]研究自体外周血纯化造血干细胞移植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16例接受自体外周血纯化造血干细胞移植的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列入研究。应用四色荧光分析技术动态监测移植前及移植后3、6、12个月的CD3+、CD45RA+CD4+、CD45RA+CD8+、CD45RO+CD4+表达的变化情况。[结果]移植后3个月CD3+、CD45RA+CD4+、CD45RA+CD8+、CD45RO+CD4+的表达均低于移植前,其中CD3+、CD45RA+CD8+、CD45RO+CD4+的表达水平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移植后6个月CD3+、CD45RA+CD8+、CD45RO+CD4+的表达均低于移植前(P<0.05)。CD45RA+CD4+的表达水平高于移植前和移植治疗后3个月的,与移植后3个月的表达水平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移植后1年CD45RO+CD4+的表达水平低于移植前(P<0.05)。CD45RA+CD4+的表达水平高于移植前和移植后3个月和6个月,与移植后3个月的表达水平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自体外周血纯化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存在免疫功能缺陷,可持续1年之久。通过流式细胞仪检测患者外周血CD3+、CD45RA+CD4+、CD45RA+CD8+、CD45RO+CD4+表达情况可相对定量地检测患者的胸腺再生输出功能,并通过测量新生T细胞的合成来监视胸腺功能在免疫重建中的作用,为临床干细胞移植提供有力的理论依据。
- 孙乐栋孙竞曾抗孟凡义刘启发彭学标
- 关键词:造血干细胞系统性红斑狼疮
- 系统性红斑狼疮的治疗被引量:6
- 2008年
- 孙乐栋钱芳曾抗
- 关键词:系统性红斑狼疮
- 自体外周血CD34^+细胞移植后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检测
- 2009年
- 背景:巨细胞病毒活动性感染,尤其是巨细胞病毒肺炎死亡率极高,并易合并细菌、真菌、原虫等感染,直接影响患者的长期存活。因此,寻找一种早期、敏感的巨细胞病毒检测方法显得特别重要。目的:探讨酶联免疫吸附法、免疫组织化学法及流式细胞仪检测在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巨细胞病毒感染的早期诊断价值。设计、时间及地点:对比观察,病例来自2002/2005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对象:选择行自体外周血CD34+细胞移植的系统性红斑狼疮(16例)和天疱疮(3例)患者19例,其中男5例,女14例,年龄11~38岁。所有受试者均无糖尿病、哮喘、荨麻疹、湿疹、炎症性肠病和其他风湿病。方法:分别于移植前、移植后3,6,12,24个月进行外周血采集。主要观察指标: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免疫组织化学法及流式细胞仪检测19例接受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移植前、移植后3,6,12,24个月时的抗巨细胞病毒抗体及巨细胞病毒抗原。结果:19例患者均进入结果分析。血清学检测显示,全部标本抗巨细胞病毒IgG全部阳性,阳性率100%。抗巨细胞病毒IgM阳性3例,阳性率3.2%。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巨细胞病毒抗原阳性14例,阳性率14.7%。流式细胞仪检测巨细胞病毒抗原阳性13例,阳性率13.7%。4种检测巨细胞病毒感染方法的阳性率存在显著差异(χ2=261.929,P<0.01)。结论: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存在不同程度的巨细胞病毒感染,临床上开展流式细胞仪检测巨细胞病毒感染具有重要意义。
- 孙乐栋孙竞曾抗孟凡义周再高刘启发贺凤姣徐丹彭学标
- 关键词:造血干细胞巨细胞病毒
-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研究进展被引量:8
- 2006年
- 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为治疗严重的系统性红斑狼疮(SLE)开辟了新途径,就自体外周血干细胞移植治疗SLE的机制、动物实验、病例选择、方法、疗效和存在的问题等进行综述。
- 孙乐栋曾抗周再高
- 关键词:造血干细胞自体
- 外周血CD34^+细胞形貌在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与健康人的差异比较
- 2008年
- 背景: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CD34+细胞是否存在异常目前仍有争议。目的:以健康人为对照,应用原子力显微镜观察比较二者外周血CD34+细胞形貌特征。设计:病例-对照分析。对象:6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男3例,女3例,平均年龄26.3岁,平均病程19.0个月,均符合1982年美国风湿病学会制定的诊断标准。3例健康志愿者为对照。两组对象基线资料具有可比性。方法: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均静脉注射环磷酰胺4g/m2,白细胞<1.0×109L-1时给予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5μg/kg,待白细胞>5.58×109L-1及CD34+>2%时采集外周血干细胞。3例健康志愿者采取单用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为动员方案。向外周血干细胞中加入CD34MicroBeads FcR和FcR Blocking Reagent制备细胞悬液,离心弃上清,重悬后过滤,应用免疫磁珠细胞分选技术纯化CD34+细胞。主要观察指标:原子力显微镜观察细胞表面形貌,每例患者随机测20个细胞,每个细胞不同部位做2μm×2μm图像5幅,将5幅图像的直径、平均粗糙度、均方根粗糙度、平均高度的均值作为该细胞的参数。结果:成像范围在12μm×12μm时,可将细胞整体模拟成像。成像范围在2μm×2μm时,两组细胞表面均可见大小、深浅不一的凹陷及椭圆形球状突起,粗糙不平。与健康志愿者比较,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CD34+细胞的直径、平均粗糙度、均方根粗糙度、平均高度等参数经单向方差分析差异无显著性意义(F=0.203~4.553,P均>0.05)。结论:应用原子力显微镜选择成像范围在2μm×2μm时可清晰观测外周血CD34+细胞的表面结构,且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和健康人的外周血CD34+细胞形貌基本相似。
- 孙乐栋杨龙江孟凡义曾抗孙竞周再高刘启发徐丹
- 关键词:CD34^+细胞原子力显微镜形态学系统性红斑狼疮
- 自体外周血纯化CD34+细胞移植对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外周血CD4+CD25+T细胞表达的影响被引量:7
- 2008年
- 目的研究自体外周血纯化造血干细胞移植对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CD4+CD25+T细胞表达的影响。方法15例接受自体外周血纯化造血干细胞移植的SLE患者列入研究,应用流式细胞技术动态监测移植前及移植后3、6、12、24个月的CD4+CD25+T细胞表达水平。结果自体外周血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前SLE患者外周血的CD4+CD25+T细胞表达明显低下,移植后3个月出现增高,移植6、12、24个月后达正常水平。复发者外周血CD4+CD25+T细胞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非复发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自体外周血纯化CD34+细胞移植可通过促进CD4+CD25+T细胞的表达发挥治疗作用。
- 孙乐栋孙竞曾抗孟凡义王茜刘启发彭学标徐丹黄良赵洁周再高
- 关键词:CD4+CD25+T细胞系统性红斑狼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