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天津市科技发展战略研究计划项目(06YFGZNC00600)

作品数:4 被引量:22H指数:3
相关作者:裴忠有李子芳缪绎吕晓龙杨士春更多>>
相关机构:天津农学院天津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天津市科技发展战略研究计划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天津市高等学校科技发展基金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轻工技术与工程化学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轻工技术与工...
  • 2篇农业科学
  • 1篇化学工程

主题

  • 2篇酵母
  • 2篇发酵
  • 1篇水稻
  • 1篇甜高粱
  • 1篇同播
  • 1篇突变
  • 1篇突变体
  • 1篇突变体筛选
  • 1篇酿酒
  • 1篇酿酒酵母
  • 1篇培养基
  • 1篇转基因
  • 1篇稳定点
  • 1篇鲜重
  • 1篇响应面
  • 1篇响应面法
  • 1篇响应面法优化
  • 1篇响应曲面
  • 1篇响应曲面法
  • 1篇响应曲面法优...

机构

  • 4篇天津农学院
  • 2篇天津工业大学

作者

  • 2篇李子芳
  • 2篇裴忠有
  • 2篇杨士春
  • 2篇吕晓龙
  • 2篇缪绎
  • 1篇孙守钧
  • 1篇罗峰
  • 1篇宋东颖
  • 1篇张红影

传媒

  • 3篇安徽农业科学
  • 1篇华北农学报

年份

  • 2篇2010
  • 2篇2009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响应面法优化酿酒酵母培养基的研究被引量:4
2010年
[目的]采用响应面法研究优化酿酒酵母培养基的条件。[方法]在试验设计中,以KH2PO4、MgSO4和尿素为自变量,通过响应面回归分析和显著性检验,建立了乙醇产量的二次回归模型,再通过对乙醇产量的响应曲面分析,研究了3种无机离子对酿酒酵母发酵乙醇优化生产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由响应面分析结果可知,回归模型存在稳定点(-2.4278、6.505631、1.753767),稳定点的特征值表明稳定点为最大值点,即KH2PO4为0.2861g/L、MgSO4为0.97528155g/L和尿素为5.8768835g/L时,乙醇产量为123.9997g/L。采用上述优化的工艺条件进行的固定化酵母发酵试验表明,3次重复测得的乙醇产量的平均值为122.6074g/L,说明实际试验值与模型预测值基本一致。[结论]在酵母发酵生产过程中,向其培养基中添加KH2PO40.2861g/L、MgSO40.97528155g/L和尿素5.8768835g/L时,能使乙醇产量达到最佳值。
杨士春吕晓龙缪绎
关键词:响应面法发酵
不同播期对甜高粱产量和锤度的影响被引量:12
2009年
[目的]分析在天津地区的气候和土壤条件下,不同播期对几个甜高粱品种产量和锤度的影响。[方法]在盐碱土壤上,分期播种5个甜高粱品种,以确定不同播期对甜高粱产量和锤度的影响。[结果]随着播期的延后,甜杂2号、辽甜1号和绿能2号的株高显著降低,早播使甜杂2号、辽甜1号和绿能2号的鲜重显著提高,绿能1号和绿能3号的最适播期出现在5月。除绿能1号外,其余各品种的锤度均随着播期的延后而提高,且5、6月份播种的各品种的植株锤度相差不大。株高和鲜重呈显著相关,相关系数为0.59;株高及鲜重与锤度呈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43(锤度-株高)和-0.76(锤度-鲜重)。[结论]在北方,尤其是天津地区,甜高粱的最适播期为5月初。
李子芳裴忠有罗峰孙守钧
关键词:甜高粱播期鲜重锤度
响应曲面法优化酵母菌发酵产乙醇的工艺被引量:2
2010年
[目的]应用响应曲面法优化酵母菌发酵产乙醇的工艺。[方法]首先以初糖浓度为因子进行单因素试验,大致确定乙醇产量较高时初糖浓度的范围;然后分析试验条件,应用Box-Behnken的中心组合设计,以初糖浓度、发酵温度和发酵时间为因素,以酿酒酵母发酵过程中乙醇产量的变化为响应值,进行试验,运用SAS统计软件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建立二次响应面回归模型,得出重要因素的最佳水平,从而确定最佳的发酵条件。[结果]经响应曲面法优化获得的酿酒酵母发酵生产乙醇的工艺参数为:初糖浓度24.72%,发酵温度36.05℃,发酵时间50.65h,在此优化条件下,获得的乙醇产量达137.59g/L。[结论]该研究可为提高生物发酵产乙醇的量提供科学依据。
杨士春吕晓龙缪绎
关键词:酵母菌发酵稳定点响应曲面法
水稻T-DNA插入群体的建立及突变体筛选被引量:4
2009年
为了给水稻功能基因组学研究提供材料,利用农杆菌(Agrobacteriumtumefaciens)介导转化法转化水稻品种日本晴(Oryza sative L. ssp. japonica cv. Nipponbare),共建立了1 833株独立的水稻T-DNA插入群体。T0通过PCR、GUS染色和Southern blot分析证明了再生植株为转基因植株。随机选取种植T1种子20粒,进行突变体筛选。通过对各个时期表型的观察和接种试验,共发现突变体208个,突变率为11.3%,表型涉及株高、叶片、穗型、生育期、颖花、颖壳着色、抗病性等。这些突变体不仅创造了具有优良农艺性状的水稻育种材料,为水稻育种提供新的基因资源,而且为水稻功能基因组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李子芳宋东颖张红影裴忠有
关键词:水稻T-DNA插入突变转基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