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978010)

作品数:10 被引量:85H指数:6
相关作者:刁波杨松霖叶英华孙小凯张茜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国建筑设计研究院华南理工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博士研究生创新基金亚热带建筑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0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0篇建筑科学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主题

  • 6篇混凝土
  • 5篇钢纤维
  • 4篇力学性能
  • 4篇力学性
  • 3篇载力
  • 3篇静力
  • 3篇静力试验
  • 3篇承载力
  • 2篇压强度
  • 2篇延性
  • 2篇异形钢纤维
  • 2篇纤维
  • 2篇截面
  • 2篇抗弯
  • 2篇抗弯强度
  • 2篇抗压
  • 2篇抗压强度
  • 2篇混合纤维
  • 2篇混凝土梁
  • 2篇极限承载

机构

  • 11篇北京航空航天...
  • 4篇华南理工大学
  • 4篇中国建筑设计...

作者

  • 11篇刁波
  • 6篇杨松霖
  • 5篇叶英华
  • 2篇张笑
  • 2篇李妍
  • 2篇张茜
  • 2篇孙小凯
  • 1篇刘文鹏
  • 1篇耿娇
  • 1篇孙云鹏
  • 1篇玛丽娅
  • 1篇张云鹏
  • 1篇封云

传媒

  • 3篇工业建筑
  • 2篇建筑结构学报
  • 2篇建筑科学与工...
  • 1篇混凝土
  • 1篇交通运输工程...
  • 1篇土木建筑工程...

年份

  • 4篇2012
  • 3篇2011
  • 3篇2010
  • 1篇2009
10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超高性能钢纤维混凝土力学性能被引量:30
2011年
用端部弯折型、端部扁平型和波浪型3种钢纤维分别配制抗压强度大于100 MPa的超高性能纤维混凝土,纤维体积掺率分别为1.0%、2.0%、2.5%和3.0%。通过立方体抗压试验和梁抗弯试验,研究钢纤维形状和体积掺率对超高性能纤维混凝土流动性、抗压强度、抗弯强度、断裂能和弯曲韧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纤维体积掺率为1.0%-2.5%时,端部扁平型钢纤维超高性能混凝土的抗弯强度、断裂能和弯曲韧度最佳;纤维体积掺率为3.0%时,端部弯折型钢纤维超高性能混凝土的抗弯强度、断裂能和弯曲韧度最佳;纤维体积掺率为2.0%时,端部扁平型钢纤维超高性能混凝土的施工性能和力学性能最佳;纤维体积掺率为1.0%-3.0%时,波浪型钢纤维超高性能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最高,但抗弯强度和断裂能最低。
杨松霖刁波
关键词:钢纤维力学性能抗压强度抗弯强度断裂能
哑铃形钢纤维增强超高性能混凝土力学模型研究被引量:1
2010年
为研究异形钢纤维对混凝土的增强增韧作用机理,依据Victor Li提出的裂纹面纤维桥联应力公式,考虑钢纤维在基体中的埋置深度、埋置角度以及纤维与基体界面相互作用,提出了单根纤维拔出模型,通过异形钢纤维混凝土梁正截面平衡关系建立了裂纹面纤维桥联应力与截面力的关系。对哑铃形钢纤维在1%、2%、3%三种体积掺量下混凝土梁的弯曲试验数据进行拟合,得到钢纤维混凝土受拉本构关系,应用到截面非线性分析程序后得到的弯矩—曲率关系与试验结果吻和良好。
张茜刁波杨松霖李妍张笑
关键词:异形钢纤维极限承载力
基于BIM技术的高性能钢纤维混凝土梁截面非线性分析被引量:4
2010年
在建筑信息模型(BIM,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技术基础上,通过研究其标准BIM文件格式IFC(Industry Foundation Class)标准,得到向IFC中性文件中扩展几何属性、混凝土材料属性数据和钢筋材料属性相关参数的方法,并通过C++编写的"数据整合模块"访问和分析处理IFC文件中的相关数据,生成供Fortran截面非线性程序读取的文件形式,进行非线性分析计算。最后将该方法应用到高性能钢纤维混凝土梁截面非线性分析实例分析中,分析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说明了所建议方法的合理性和适用性。
孙云鹏刁波刘文鹏
关键词:IFC截面非线性分析
钢筋超高性能混合纤维混凝土梁力学性能试验研究被引量:15
2011年
超高性能纤维混凝土具有高强度(抗压、抗拉)、高延性和高耐久性的优势,但其抗拉强度仍远低于抗压强度。将端钩型和哑铃型钢纤维按不同比例混合,采取自密实成型和常温标准养护方法,试验研究了配置440MPa纵向钢筋的超高性能纤维混凝土梁。通过12根梁的静载试验,研究了钢纤维体积率为2.0%和2.5%时,不同纤维混合比例的钢筋超高性能纤维混凝土梁的力学性能。试验结果表明:加入钢纤维后梁的极限荷载和延性显著提高;在纤维体积率2.0%时,钢筋超高性能纤维混凝土梁比配筋相同的钢筋混凝土梁承载力提高20%~41%,延性系数提高3.9~6.7倍。钢筋端钩纤维混凝土梁的承载力和延性较钢筋混凝土梁分别提高39%和5.1倍,钢筋哑铃纤维混凝土梁的承载力和延性分别提高20%和3.9倍;钢筋混合纤维混凝土梁的承载力介于钢筋端钩和钢筋哑铃纤维混凝土梁之间。参照现行规范提出了钢筋超高性能纤维混凝土梁正截面极限弯矩的计算方法,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杨松霖刁波叶英华
关键词:混杂纤维静力试验受弯承载力延性
硅灰和超塑化剂掺量对高性能混凝土强度及流动性的影响被引量:9
2009年
在高性能混凝土制备过程中,掺入硅灰、塑化剂分别可以达到改善水泥石水化产物成分和大幅降低水灰比的效果,确定硅灰和超塑化剂的最佳掺量是保证混土优良力学性能和工作性能的关键。对高性能混凝土中硅灰和超塑化剂的最佳配比和立方体抗压强度进行了试验研究。控制水灰比为0.15,制备超塑化剂质量掺量为0.3%~2.0%、硅灰替代率为8%~20%的高性能混凝土试件,并以流动性和28d抗压强度为主要参数进行试验对比分析。试验结果表明:超塑化剂质量掺量达到1.5%时,超塑化剂增塑效果最佳,若继续增加超塑化剂掺量流动性反而有所下降,硅灰替代率提高会使混凝土流动性降低,超过15%后基本丧失流动性;增加超塑化剂掺量会降低混凝土抗压强度,当硅灰替代率为10%时,混凝土达到峰值强度。试验过程中采用硅灰替代率10%,超塑化剂掺量1.1%的最优比例,在20℃常温养护条件下制备,实测其28d立方体抗压强度为93MPa,扩展度为170mm的高性能混凝土。
张笑杨松霖刁波张茜李妍
关键词:高性能混凝土硅灰超塑化剂静力试验流动性立方体抗压强度
钢纤维形状对超高性能纤维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被引量:10
2012年
钢纤维通常加工成端部扁平(简称"端平")或端部弯起(简称"端弯")形状以增强纤维与混凝土的粘结锚固,不同纤维形状对超高性能纤维混凝土力学性能影响差异有待试验验证。对纤维体积率分别为1%、2%、2.5%和3%,端平或端弯两种钢纤维制成的超高性能纤维混凝土的性能差异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纤维体积率为2%时,端平纤维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工作和力学性能最佳;体积率在2%~2.5%时,端平钢纤维混凝土的抗弯强度和断裂能都优于端弯纤维混凝土;由于端弯纤维的端部锚固效果好,端弯纤维混凝土梁在超过峰值荷载后的延性好于端平纤维梁。
杨松霖刁波
关键词:力学性能抗弯试验
异形钢纤维体积率对超高性能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
研究了纤维体积率(1%—3%)对不同类型的异形(波浪形、哑铃形、端弯形)钢纤维增强下的超高性能混凝土的力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低体积率下(小于2.5%)随钢纤维体积率的提高,三种异型钢纤维增强超高性能混凝土的抗压...
李妍刁波杨松霖张笑张茜
关键词:超高性能混凝土异形钢纤维力学性能多缝开裂增韧
文献传递
超高性能混杂钢纤维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被引量:15
2012年
采用工程上常用的2种不同长径比、不同强度的端弯型钢纤维和超细型钢纤维,通过立方体抗压试验和小梁抗弯试验,研究纤维体积率(体积分数)为2.0%时,端弯纤维和超细纤维混合比例对超高性能混凝土抗压强度、抗弯强度、延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端弯纤维和超细纤维分别主导了超高性能混凝土强度和延性性能;随着超细纤维体积率增加,超高性能混凝土抗压强度、抗弯强度和弯曲韧性提高;随着端弯纤维体积率提高,小梁的延性增强;2种纤维混合,可以均衡地改善基体混凝土的相应性能;综合考虑各力学性能指标和经济性,端弯纤维与超细纤维体积率分别为0.5%和1.5%时为最佳配比。
孙小凯刁波叶英华耿娇玛丽娅
关键词:力学性能纤维混杂弯曲韧性延性抗弯强度
基于Timoshenko与高阶剪切变形梁理论的RC梁极限承载力分析
2011年
分别应用Timoshenko和高阶剪切变形梁理论,推导出能够考虑剪切变形的钢筋混凝土梁柱截面非线性分析模型,并提出应用横向正应变和剪应变的关系系数来计算混凝土开裂后的截面高度变形,采用基于修正斜压场理论的Stevens等的本构模型以避免混凝土的裂缝验算;数值模拟了正截面破坏以及集中荷载作用下有腹筋和无腹筋RC梁的极限承载力。结果表明:按2种理论计算的结果与试验数据吻合良好;基于Timoshenko梁理论的分析模型的结果更接近试验数据,收敛性也更好。
张云鹏刁波叶英华
关键词:钢筋混凝土TIMOSHENKO梁理论极限承载力
钢筋超高性能纤维混凝土梁抗弯性能研究被引量:7
2012年
通过8根采用自密实和常温标准养护制成的试验梁的静力加载试验,研究不同配筋率受弯构件的抗弯性能。试验结果表明:与相同基体强度和配筋率的钢筋混凝土梁相比,加入钢纤维后梁的极限承载力提高约13%,位移延性系数提高158%;加入钢纤维后梁的初裂荷载、裂缝宽度为0.1 mm时的荷载值占极限荷载的比例较对比梁大幅度提高,但裂缝宽度为0.2 mm时的荷载值与对比梁差别不大;随着钢筋配筋率的提高,试验梁极限承载力会相应的提高,相对于配筋率为0.86%的梁,配筋率分别为1.52%、2.38%时,梁的抗弯承载力分别提高72%、113%;参照CECS 38∶2004《纤维混凝土结构设计规程》,提出了钢筋超高性能纤维混凝土受弯构件正截面抗弯承载力计算方法,计算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
孙小凯刁波叶英华
关键词:静载试验纵筋配筋率抗弯性能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