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270194)

作品数:5 被引量:27H指数:3
相关作者:李仁德刘重斌佘秋生田仁荣金园庭更多>>
相关机构:兰州大学吉安市第三人民医院西北民族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生物学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4篇沙蜥
  • 3篇温度
  • 3篇荒漠
  • 3篇荒漠沙蜥
  • 2篇对花
  • 2篇心电
  • 2篇蟾蜍
  • 2篇肝脏
  • 1篇地理变异
  • 1篇电活动
  • 1篇电图
  • 1篇冬眠
  • 1篇心电图
  • 1篇心率
  • 1篇胰腺
  • 1篇脂肪体
  • 1篇花背蟾蜍
  • 1篇活性
  • 1篇肝脏组织
  • 1篇SOD活性

机构

  • 5篇兰州大学
  • 1篇井冈山学院
  • 1篇吉安市第三人...
  • 1篇西北民族大学

作者

  • 4篇李仁德
  • 3篇刘重斌
  • 2篇陈卓
  • 2篇安蓓
  • 2篇佘秋生
  • 1篇刘发
  • 1篇杨志忠
  • 1篇王子仁
  • 1篇康旭
  • 1篇金园庭
  • 1篇王丽群
  • 1篇田仁荣

传媒

  • 2篇兰州大学学报...
  • 1篇动物学杂志
  • 1篇Curren...
  • 1篇生物学通报
  • 1篇中国生理学会...

年份

  • 2篇2006
  • 2篇2005
  • 2篇200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温度对花背蟾蜍心电活动影响的多元回归分析模型
2005年
运用多元回归分析方法对花背蟾蜍(Buforaddei)在4个不同实验温度条件下描记的心电图实验数据,利用SPSS/PC+统计分析的软件包进行处理分析,结果表明蟾蜍的心率和心电图各指标有显著相关性;温度对蟾蜍的心电活动影响较明显;随着温度的升高,蟾蜍心率,P波、R波、T波电压值升高;P-T间期,Q-T间期,QRS间期值均显下降趋势。
刘重斌杨志忠王丽群
关键词:蟾蜍温度花背蟾蜍电活动
温度对荒漠沙蜥组织中钾、钠、钙、镁离子含量的影响
<正>采用HNO3-HCLO4湿法消化样品,原子吸收光谱法研究了荒漠沙蜥(Phrynocephalusprzewalskii)腓肠肌、心肌、脑组织中钾、钠、钙、镁四种金属离子的含量及驯化温度与离子浓度变化的关系。研究结果...
安蓓陈卓李仁德
文献传递
四种沙蜥的形态地理变异:Bergmann和Allen规律的检验被引量:12
2006年
本文通过比较四种沙蜥近缘种:青海沙蜥(Phrynocephalus vlangalii)、荒漠沙蜥(P.przewalskii)、变色沙蜥(P.versicolor)和叶城沙蜥(P.axillaries)形态特征和分析青海沙蜥种群沿海拔梯度的变异来验证Bergmann和Allen规律在爬行动物沙蜥属的适用性。生存在邻近地区不同海拔梯度的四种沙蜥个体大小种间比较显示遵循Bergmann和Allen规律,分布于高海拔的青海沙蜥尾椎骨数显著少于其它三种低海拔沙蜥,这种沿海拔梯度种间形态变异可能主要由遗传因素决定。青海沙蜥随海拔梯度的上升个体变小,四肢变短,形态变异反Bergmann规律,相对尾长随海拔变异遵循Allen规律,但相对四肢长度反Allen规律。这种变异可能更受到不同海拔梯度环境特征,尤其是高海拔缺氧和食物短缺的影响。
金园庭田仁荣刘发
关键词:沙蜥地理变异
荒漠沙蜥冬眠前与冬眠中期肝脏、胰腺、脂肪体超微结构的比较被引量:5
2005年
对荒漠沙蜥(Phrynocephalus przewalskii)冬眠前及冬眠中期的肝脏、胰腺和脂肪体的超微结构进行了比较观察。结果表明,荒漠沙蜥肝脏、胰腺和脂肪体中的糖原颗粒、脂滴、内质网、线粒体等细胞结构有明显变化。冬眠中期胰腺腺泡细胞线粒体中出现致密颗粒,核周间隙增宽,核中出现无定形体。文中对上述结果的生理意义进行了讨论。
康旭刘重斌王子仁李仁德佘秋生
关键词:荒漠沙蜥肝脏胰腺脂肪体超微结构冬眠
不同温度对花背蟾蜍心电图和心率的影响研究被引量:3
2006年
对花背蟾蜍(Bufo raddei Strauch)在不同温度下的心电图和心率进行了研究.主要结果:T波有正向、负向和平坦的波形,与蜥蜴的T波为正向、鸟类的T波钝而宽阔不同.不同温度对花背蟾蜍心电图影响较大,P-R,Q-T和QRS间期随温度升高而减小.心率与温度的变化关系呈直线型.
刘重斌李世平李仁德佘秋生
关键词:蟾蜍心电图波形心率
温度对荒漠沙蜥肝脏组织中SOD活性的影响被引量:9
2004年
 利用NBT光化学还原法测定在4℃,25℃及35℃条件下驯化15天的荒漠沙蜥肝脏组织中SOD的活性.结果表明:4℃驯化的蜥蜴的SOD活性最低,为3 661.69±369.828 u/(h·gFW);25℃驯化的蜥蜴的SOD活性有所增高,为4263.17±269.124 u/(h·gFW);35℃驯化时,SOD活性最高,为4683.72±172.186 u/(h·gFW).各组间SOD活性差异显著(P<0.05).荒漠沙蜥肝脏组织中SOD活性与温度具有关联性,而这与机体在不同温度下的生理机能是密切相关的.
陈卓安蓓李仁德
关键词:荒漠沙蜥SOD活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