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重大专项(2008ZX05030-02)

作品数:6 被引量:21H指数:3
相关作者:段威何生侯宇光董田朱光辉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质大学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中国地质大学(北京)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石油与天然气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5篇石油与天然气...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4篇盆地
  • 2篇地球化
  • 2篇地球化学
  • 2篇地球化学特征
  • 2篇盆地模拟
  • 2篇裂陷
  • 2篇化学特征
  • 2篇发育
  • 2篇发育模式
  • 1篇地化
  • 1篇地化特征
  • 1篇地质
  • 1篇地质特征
  • 1篇页岩
  • 1篇页岩油
  • 1篇页岩油气
  • 1篇油气
  • 1篇有机质
  • 1篇有机质热演化
  • 1篇源岩

机构

  • 4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中国海洋石油...
  • 1篇中国地质大学...
  • 1篇中国石油天然...
  • 1篇河北联合大学

作者

  • 4篇侯宇光
  • 4篇何生
  • 4篇段威
  • 2篇许晓明
  • 2篇杨香华
  • 2篇董田
  • 2篇朱光辉
  • 1篇王冰洁
  • 1篇谢楠
  • 1篇殷世艳

传媒

  • 1篇现代地质
  • 1篇石油实验地质
  • 1篇地质科技情报
  • 1篇天然气地球科...
  • 1篇中国石油勘探
  • 1篇中国石油大学...

年份

  • 2篇2015
  • 1篇2014
  • 1篇2013
  • 1篇2012
  • 1篇2011
6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澳大利亚波拿巴盆地大陆边缘裂陷期海陆过渡相烃源岩地球化学特征与发育模式被引量:7
2015年
对构造地质背景、沉积充填特征以及有机地球化学特征等综合分析表明,海陆过渡相烃源岩形成于波拿巴(Bonaparte)盆地大陆边缘裂陷的主裂陷期;河流—三角洲的发育为陆源高等植物输入提供了沉积空间,强烈的差异裂陷活动不但为烃源岩的形成提供了高可容纳空间和欠补偿的沉积环境,同时"隆凹相间"的沉积格局有利于相对稳定的半封闭—半开放沉积环境的形成。海陆过渡相烃源岩形成于相对氧化、陆源物质供给充足的沉积环境,岩性上以碳质泥页岩为主,广泛发育含煤层系,富含陆源植物碎片与孢粉化石,及少量海相浮游化石。陆源碎屑对烃源岩有机质富集具有重要影响,沿着陆源输入方向,烃源岩有机质丰度逐渐降低,有机质类型由以腐殖型为主向腐泥腐殖混合型变化;气相色谱由后峰型、后双峰型向前双峰型过渡,(n-C21+n-C22)/(n-C28+n-C29)和αααC27R/αααC29R比值逐渐增加,Pr/Ph比值降低,也说明有机质母源由以陆源高等植物为主向陆源和水生生物混合来源转变,沉积环境由氧化向弱氧化—弱还原过渡。
侯宇光何生杨香华段威朱光辉许晓明董田
关键词:地化特征
澳大利亚Bonaparte盆地大陆边缘裂陷期局限海相页岩发育特征与模式被引量:2
2015年
发育于大陆边缘裂陷阶段以局限海相为主要沉积环境的富含浮游藻类泥页岩可能是Bonaparte盆地潜在的重要"油"源岩。从构造地质背景、沉积充填特征以及有机地球化学特征等多方面进行综合分析表明,局限海相页岩形成于大陆边缘裂陷阶段的衰减期,盆地基底的差异裂陷活动为页岩的形成提供了高可容纳空间和欠补偿的沉积环境,同时,"小隆大凹"的沉积格局更加有利于大规模相对稳定的半封闭的局限海沉积环境的形成和海相浮游藻类的繁盛。以扇三角洲和海底扇为主的物源体系带来大量"陆源"营养物质,同时,保持营养物质的供给与欠补偿条件的平衡。局限海相页岩主要形成于弱氧化、陆源物质供给较弱、局限海范围较大的沉积环境;岩性上以海相泥岩为主,陆源孢粉化石与沟鞭藻化石均较发育,或后者含量略高;沉积厚度适中、分布范围局限;有机质丰度相对较高,以混合型有机质为主,成熟度较低,气相色谱以前峰型为主,(n C21+n C22)/(n C28+n C29)和Pr/Ph比值相对较高,甾萜等生物标志化合物参数以低C19三环二萜和C24四环萜烷、高孕甾烷、高αααC27R/αααC29R为特征。
侯宇光何生杨香华朱光辉段威许晓明
关键词:地球化学特征发育模式
缅甸Shwebo盆地油气地质特征及勘探潜力被引量:3
2014年
Shwebo盆地是在中生代边缘海沉积盆地基础上演化而成的新生代弧后盆地,经历了边缘海盆地—弧后盆地2个主要演化阶段。盆地的主要烃源岩和储盖组合均发育于新生代弧后阶段。始新统烃源岩的排烃高峰期是渐新世—中新世,以生气为主。始新统自生自储组合和渐新统下生上储组合是该盆地最重要的成藏组合方式。盆地西部岛弧断裂带发育一系列的断背斜圈闭,盆地东部发育一系列的正花状构造和断背斜圈闭,沿着Sagaing走滑断层呈带状分布。Shwebo盆地中西部的Shwebo-1号构造和东部的斜坡区礁构造为最具潜力的勘探区域。
谢楠赵汝敏
关键词:弧后盆地石油地质特征勘探潜力
缅甸睡宝盆地A井区始新统与渐新统碎屑岩储层成岩作用与孔隙演化的差异被引量:1
2012年
缅甸睡宝盆地始新世和渐新世均为辫状河三角洲入海的沉积环境,但是储层物性差异很大。利用钻井的大量岩石薄片、地球化学等测试资料,结合区域地质特征,对该盆地A井区始新统和渐新统储层成岩作用及孔隙演化的差异性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成岩演化序次特别是碳酸盐胶结的时间早晚、晚期构造压实效应对孔隙度的影响、构造抬升与大气淡水溶解作用的匹配,这三点是造成始新统、渐新统储层物性差异的主要原因。从成岩演化序次和构造压实效应上看,渐新统在岩石没有充分压实之前经历大量的碳酸盐胶结,甚至现今仍保留大量的未遭受溶蚀的碳酸盐胶结物,使得部分颗粒呈基底式胶结。虽然早期的胶结作用充填了部分孔隙,但却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压实作用的进程,而且为后期次生孔隙的形成奠定了物质基础。而始新统碳酸盐胶结作用发生在岩石充分压实之后,分布在剩余的粒间孔隙中,胶结物含量低。始新统除了接受上覆沉积物的重力压实外,还受到晚期的区域构造挤压应力对始新统形成压实效应,使得原生孔隙度遭到强烈破坏。从构造抬升与大气淡水溶解作用上看,渐新世末期构造抬升而暴露地表接受大气淡水的淋滤,碳酸盐胶结物溶解形成次生孔隙。并且现今A井区古近纪地层处于中成岩A1—A2期,有利于保护次生孔隙。
谢楠
关键词:成岩作用孔隙演化次生孔隙
澳大利亚波拿巴盆地Petrel次盆古生界页岩有机质热演化的差异及其地质意义被引量:1
2013年
通过地质、地球物理、地球化学资料分析以及含油气系统模拟技术,对澳大利亚波拿巴盆地Petrel次盆未钻或少钻区域古生界3套页岩有机质演化过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二叠纪是石炭系页岩气生成的高峰期,二叠纪中-晚期可能是原油二次裂解气生成的高峰期,侏罗纪至今是石炭系Milliigans组页岩气的破坏期,现今页岩层内保存的天然气可能较为有限;侏罗纪是下二叠统Keyling组页岩气生成的高峰期;第三纪以来上二叠统Hyland Bay组页岩一直处于生气高峰期,新近纪至今可能是其原油二次裂解气生成的高峰期。受区域差异沉降的控制和影响,Petrel次盆中-北部烃源岩埋深大,有机质演化程度高,东-西部烃源岩埋深小,热演化程度相对较低。
段威侯宇光何生涂伟伟殷世艳权永彬
关键词:盆地模拟页岩油气
澳大利亚波拿巴盆地侏罗系烃源岩热史及成熟史模拟被引量:8
2011年
澳大利亚波拿巴盆地侏罗系海陆过渡相烃源岩热史及成熟史研究对波拿巴盆地浅水油气勘探具有指导意义。在恢复波拿巴盆地北部地史和热史的基础上,利用EASY%Ro模型计算了波拿巴盆地下-中侏罗统(Plover组泥岩)和中-上侏罗统(Elang组泥岩和Frigate组页岩)两套烃源岩的成熟史,并分别对比了下-中侏罗统和中-上侏罗统烃源岩在盆地各构造单元的成熟度演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①自侏罗纪早期波拿巴盆地北部热流值持续上升,在距今约168 Ma时达到最大值(大约为67.7mW/m2),现今热流值为60 mW/m2左右;②波拿巴盆地三大凹陷(Vulcan次盆、Sahul向斜和Malita地堑)下-中侏罗统(Plover组)烃源岩开始生烃(Ro=0.5%)的时间分别为距今140,143,145 Ma,达到生烃高峰(Ro=1.0%)的时间分别为距今63,66,82Ma,达到高成熟(Ro=1.3%)的时间分别为距今24,26,57 Ma;中-上侏罗统(Elang组和Frigate组)烃源岩开始生烃的时间分别为距今79,97,101 Ma,达到生烃高峰的时间分别为距今11,12,42 Ma。③波拿巴盆地东北部Malita地堑烃源岩演化程度最高,生烃时间最早,主要生烃时期最长,现今正处于生成油气的高峰阶段;盆地西北部Ashmore台地烃源岩演化程度最低,生烃时间最晚,至今仍处于低成熟阶段,只能生成少量液态石油。盆地东北部成熟度明显高于西北部,东北部主体处于中-高成熟阶段,西北部主要处于低-中成熟阶段,由此决定了东北部主要生气、西北部既生油又生气的主要特征。
段威侯宇光何生王冰洁董田
关键词:埋藏史热史盆地模拟侏罗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