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308465)

作品数:27 被引量:78H指数:6
相关作者:贾宏宇郑史雄彭刚辉张金李晰更多>>
相关机构:西南交通大学成都理工大学北京工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建筑科学交通运输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机械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7篇期刊文章
  • 2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2篇建筑科学
  • 17篇交通运输工程
  • 3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天文地球
  • 1篇矿业工程
  • 1篇机械工程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2篇地震
  • 11篇桥梁
  • 7篇地震响应
  • 5篇碰撞
  • 5篇桥梁工程
  • 5篇隔震
  • 4篇支梁
  • 4篇简支
  • 4篇简支梁
  • 4篇简支梁桥
  • 4篇高墩
  • 3篇地震作用
  • 3篇虚拟激励法
  • 3篇抗震
  • 3篇混凝土
  • 3篇高墩桥
  • 2篇代数
  • 2篇行波效应
  • 2篇悬索
  • 2篇悬索桥

机构

  • 23篇西南交通大学
  • 9篇成都理工大学
  • 4篇北京工业大学
  • 2篇贵州大学
  • 2篇泸州医学院
  • 2篇西华大学
  • 2篇中南大学
  • 2篇四川省林业调...
  • 1篇贵州省交通规...
  • 1篇长安大学
  • 1篇重庆交通大学
  • 1篇西藏大学
  • 1篇中铁二院工程...
  • 1篇贵州理工学院
  • 1篇四川医科大学

作者

  • 19篇贾宏宇
  • 16篇郑史雄
  • 6篇彭刚辉
  • 3篇李晰
  • 3篇张金
  • 2篇杜修力
  • 2篇王文奇
  • 2篇罗楠
  • 2篇张克跃
  • 2篇王泽
  • 2篇赵金钢
  • 2篇周雷
  • 2篇王惠清
  • 2篇李良
  • 1篇肖绯雄
  • 1篇陈志伟
  • 1篇洪志全
  • 1篇田荣燕
  • 1篇张继业
  • 1篇康锐

传媒

  • 4篇铁道建筑
  • 4篇铁道标准设计
  • 3篇西南交通大学...
  • 3篇公路交通科技
  • 2篇工程力学
  • 1篇长江科学院院...
  • 1篇振动与冲击
  • 1篇计算机应用与...
  • 1篇四川建筑
  • 1篇混凝土
  • 1篇成都纺织高等...
  • 1篇煤矿安全
  • 1篇计算机科学
  • 1篇铁道科学与工...
  • 1篇电脑知识与技...
  • 1篇高教学刊

年份

  • 10篇2020
  • 2篇2019
  • 6篇2018
  • 2篇2017
  • 3篇2016
  • 4篇2015
  • 2篇2014
27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桩土模型及阻尼器参数对大跨度异型悬索桥地震响应的影响被引量:4
2019年
为研究阻尼器参数和桩土相互作用对大跨非对称异型悬索桥地震响应的影响,基于Sap2000软件平台,建立考虑不同桩土作用模拟方法的非线性分析模型,利用人工合成的地震波,分析不同桩土作用参数和不同阻尼器参数对悬索桥的地震响应。研究结果表明:考虑土-桩相互作用后,结构的自振周期延长,主塔参与影响的振型增加;与桩土嵌固模型相比,考虑桩土相互作用后,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内力响应减小约52%,而主梁纵向位移响应增大约120%,桥塔位移响应减小约15%,并使桥塔内力响应的减震率增大约10倍,非线性阻尼器作用更明显,减震效果更显著;对于不同的地震响应指标,不同的阻尼参数下结构的地震响应减震率有明显的差异,减震率最大相差70%。
师新虎郑史雄贾宏宇
关键词:桩土作用地震作用
空间变化场地对超高墩铁路桥梁地震响应的影响被引量:2
2014年
为了研究空间变化场地对山区超高墩铁路桥梁抗震性能的影响,以贵州省境内一座超高墩铁路桥梁为工程背景,采用虚拟激励法对此超高墩铁路桥梁在空间变化场地条件下进行了抗震性能理论分析和数值模拟。考虑了多维地震动作用下,硬场地、中场地和软场地三种不同场地空间变化分布组合对此类桥梁随机地震响应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的场地分布组合对超高墩铁路桥梁地震响应影响不同,最高墩处的场地条件对结构响应的影响尤为明显;最高墩处为软场地,其他墩为硬场地时结构响应最大,为最不利工况,应予避免;对于超高墩铁路桥梁地震响应分析应充分考虑空间变化场地条件的影响因素,否则会低估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响应。
贾宏宇张克跃郑史雄李晰
关键词:桥梁工程铁路桥梁虚拟激励法超高墩
基于多维多点虚拟激励法对转向架构架随机振动疲劳寿命预测被引量:5
2020年
针对轨道车辆运行中受到来自轨道不平顺的多维多点随机激励,采用多维多点虚拟激励法求解其的动力响应。建立某地铁列车的车体、构架、轮对之间相互作用的有限元模型,通过在有限元模型激励处置入大质量,并将推导出的多维多点力功率谱密度矩阵施加于大质量上,运用绝对位移直接求解运动方程,再利用三区间法对转向架构架焊缝疲劳薄弱位置进行寿命预测。计算结果显示,构架的刚性沉浮、横摆、点头模态与弹性扭转模态对其疲劳寿命有较大的影响;研究过程表明,基于多维多点虚拟激励法的振动疲劳计算方法避免了传统虚拟激励法求解拟静态矩阵的繁琐,从而能更高效、快速地求解出车辆运行时的动力响应,同时可为转向架构架从刚度协调的角度提高抗疲劳能力及优化设计提供一种新的途径。
王腾飞肖绯雄贾宏宇银豪
关键词:虚拟激励法
采用铅芯隔震橡胶支座的连续梁桥地震能量反应分析
2020年
基于多自由度桥梁体系地震能量反应方程,以一座铅芯橡胶支座隔震连续梁桥为例,选取5条具有代表性的地震波利用有限元的方法对全桥进行非线性动力时程分析,研究地震动峰值加速度、支座铅芯屈服力和屈服后刚度对桥梁结构地震能量反应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对桥梁结构地震能量反应的影响较大,但对支座耗能比及阻尼耗能比的影响较小;支座铅芯屈服力及屈服后刚度对桥梁结构地震能量反应的影响较大,铅芯屈服力及屈服后刚度越大,支座耗能比越小,阻尼耗能比越大,反之亦然。增大支座铅芯屈服力及屈服后刚度不利于支座的滞回耗能,因此,在保证强度及位移要求的前提下应尽量采用铅芯屈服力及屈服后刚度较低的铅芯隔震橡胶支座。
彭刚辉贾宏宇郑史雄
关键词:连续梁桥屈服后刚度
地震作用下梁体碰撞间隙宽度的概率分析方法被引量:7
2018年
为了表征地震动随机性对梁体碰撞间隙宽度设计的影响,基于随机振动理论和矩阵系统可靠度运算方法提出一套评价桥梁系统间隙需求宽度的概率方法。首先,建立空间地震激励下的桥梁碰撞间隙需求概率模型;其次,建立了桥梁梁体碰撞的有限元模型,推导了震级与梁体间隙宽度超越概率的关系;最后,基于矩阵系统运算方法得到桥梁系统所有碰撞处(梁体与梁体、梁体与桥台)各碰撞间隙宽度和桥梁系统碰撞概率关系。研究表明:随着震级增加,间隙宽度需求成非线性增加;梁体-桥台碰撞需求基本一致,梁体-梁体的碰撞概率比梁体-桥台碰撞概率要约大20%;在震级为7时,三个碰撞点均发生碰撞的超越概率约为63%,至少两处发生碰撞的概率为95%,至少一处发生碰撞的概率为100%。
贾宏宇杜修力李兰平黄胜前郑史雄
关键词:地震作用
基于大涡模拟的大气边界层全尺寸风场研究被引量:2
2015年
为了研究大气边界层脉动风场的数值模拟方法,通过在全尺寸风场模型中布置粗糙元、扰流杆和格栅等构造措施,生成了理想的随机脉动风。对影响数值模拟结果的粗糙元高度、扰流杆间距和格栅布置情况等主要参数进行了分析,确定了其影响规律。然后,以C类地貌大气边界层风场为例,提出了相应的数值模型组合方法。结果表明:该模拟结果满足结构抗风计算的要求,实现了对边界层转捩的全过程模拟,为后续进行结构绕流的大涡模拟提供了有价值的来流生成方法。
鲍泽辰张克跃张继业
关键词:桥梁工程大涡模拟大气边界层粗糙元
温度及时效对隔震简支梁桥地震响应的影响被引量:3
2018年
为了研究温度及时效对隔震简支梁桥的地震响应影响,主要介绍美国"AASHTO指导性隔震设计指南"提出的支座特性修正系数和调整系数,并结合国内隔震橡胶支座采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全桥模型进行力学数值仿真计算,根据桥墩高度不同共设置6种计算工况,地震动分析方法采用非线性时程法,从PEER地震动数据库中选取具有代表性的7条地震波进行抗震计算,并取计算结果平均值作为分析指标,分析结果表明:温度及时效作用会降低桥梁结构的基本周期,并会使隔震橡胶支座的剪力变大而位移变小;当桥梁结构基频较大时,温度及时效作用使墩顶位移、墩底弯矩及剪力值大幅增加;当桥梁结构基频较小时,可忽略温度及时效对墩顶位移产生的影响;同时,温度及时效在矮墩处对墩顶位移、墩底弯矩及剪力值的增大作用较明显,因此,建议对低温地区简支梁桥进行隔震设计时应采用隔震效果较好的支座,尽可能延长结构周期,同时在布置桥梁结构形式时应尽量避免出现矮墩,以减小温度及时效对桥梁结构产生的地震响应。
彭刚辉贾宏宇陈波郑史雄
关键词:地震响应
基于Paillier加密的数据多副本持有性验证方案被引量:3
2016年
云存储服务中,用户将数据存储在不可信的云储存服务器上,为检查云存储中服务提供商(CSP)是否按协议完整地存储了用户的所有数据副本,提出一种支持对数据副本进行动态操作的基于Paillier加密的数据多副本持有性验证方案,即DMR-PDP方案。该方案为实现多副本检查,将文件块以文件副本形式存储在云服务器上,将各副本编号与文件连接后利用Paillier密码系统生成副本文件以防止CSP各服务器的合谋攻击。利用BLS签名实现对所有副本的批量验证。将文件标志和块位置信息添加到数据块标签中,以保证本方案的安全性,支持对文件的动态更新操作。安全性分析和仿真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案在安全性、通信和计算开销方面的性能优于其他文献提出的方案,极大地提高了文件存储和验证的效率,减少了计算开销。
王惠清周雷
关键词:云计算多副本
基于核磁共振成像的混凝土冻融损伤特征被引量:6
2020年
为研究多次冻融循环过程中材料内部孔隙分布的变化特点,采用低强度磁场核磁共振成像扫描仪对经过0,50,100和200次冻融循环的混凝土试件进行扫描,获得了弛豫时间T2分布谱和扫描图像。研究结果表明:随着冻融循环次数的增加,表征材料孔隙率大小的T2谱面积呈现初期增速较快,后期增速减小的规律;小孔隙含量随循环次数增加而减小,大孔隙含量随循环次数增加而上升;不同损伤程度的混凝土试件的核磁共振(NMR)扫描图像与T2分布谱的变化特点具有较好的同步性,体现了扫描结果的准确性。研究成果有助于加深对混凝土在冻融循环过程中结构损伤演化规律的认识。
杨晶
关键词:混凝土核磁共振冻融循环孔隙结构
碰撞参数对隔震桥梁地震响应的影响被引量:2
2018年
以四川省汶川县境内的一座隔震桥梁为例,采用ANSYS建立全桥有限元模型,研究地震作用下梁体碰撞参数对隔震桥梁地震响应的影响。选取5条代表性地震波,利用接触单元Combin40模拟梁体间的碰撞。地震动分析方法采用非线性动力时程法,主要碰撞参数包括碰撞刚度、伸缩缝间隙和恢复系数。结果表明:碰撞刚度、伸缩缝间隙和恢复系数均会对隔震桥梁地震响应产生较大影响;碰撞刚度越大,墩顶位移、碰撞力和隔震支座水平剪力越大;随着伸缩缝间隙的增加,墩顶位移和隔震支座水平剪力、碰撞力的变化规律相反,采用合理的伸缩缝间隙有利于减小墩顶位移和隔震支座水平剪力;墩顶位移和隔震支座水平剪力随恢复系数的增大而增大,碰撞力随恢复系数的增大而减小。
彭刚辉郑史雄贾宏宇
关键词:隔震桥梁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