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6BAI19B06)

作品数:24 被引量:259H指数:9
相关作者:郭新彪邓芙蓉宋宏吴少伟谭强更多>>
相关机构:北京大学中山大学广州市职业病防治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环境保护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4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20篇医药卫生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 1篇理学

主题

  • 17篇污染
  • 9篇颗粒物
  • 8篇细颗粒
  • 8篇细颗粒物
  • 8篇空气污染
  • 7篇尾气
  • 7篇机动车尾气
  • 7篇车尾
  • 6篇尾气污染
  • 6篇机动车尾气污...
  • 4篇炎症
  • 4篇气管滴注
  • 4篇交通污染
  • 4篇儿童
  • 3篇司机
  • 3篇健康
  • 2篇道炎症
  • 2篇心血管
  • 2篇学龄
  • 2篇学龄儿童

机构

  • 19篇北京大学
  • 8篇中山大学
  • 2篇广州市职业病...
  • 1篇广州市疾病预...
  • 1篇中山大学附属...
  • 1篇深圳市疾病预...
  • 1篇北京市通州区...
  • 1篇中山大学孙逸...
  • 1篇广州市荔湾区...
  • 1篇广州铁路疾病...

作者

  • 16篇郭新彪
  • 14篇邓芙蓉
  • 8篇宋宏
  • 7篇吴少伟
  • 5篇陈伯宁
  • 5篇谭强
  • 4篇刘红
  • 4篇于莹莹
  • 4篇张秋丽
  • 2篇何凌燕
  • 2篇黄婧
  • 2篇王欣
  • 2篇夏萍萍
  • 1篇高静
  • 1篇胡敏
  • 1篇林蓉
  • 1篇顾春晖
  • 1篇刘波
  • 1篇崔蓉
  • 1篇杨轶戬

传媒

  • 12篇环境与健康杂...
  • 4篇中国卫生检验...
  • 2篇环境与职业医...
  • 1篇卫生研究
  • 1篇中华预防医学...
  • 1篇中国公共卫生
  • 1篇环境化学
  • 1篇中国预防医学...
  • 1篇生态毒理学报

年份

  • 1篇2013
  • 4篇2011
  • 3篇2010
  • 14篇2009
  • 3篇2008
24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定组研究在我国空气污染流行病学研究中的应用被引量:7
2013年
空气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一直受到广泛关注。近年来,由于定组研究独特的研究设计和优点,在空气污染流行病学研究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该文从定组研究的特点、统计分析方法及其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实例3个方面,对近年来我国学者采用定组研究设计探讨空气污染对人群健康影响的研究作一综述,以期为我国相关领域研究者提供新的思路,并为今后在我国开展相关环境流行病学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刘越黄婧郭新彪邓芙蓉
关键词:空气污染环境流行病学健康
吸烟对不同公共场所细颗粒物浓度影响被引量:11
2010年
目的了解吸烟所致的公共场所细颗粒物(PM2.5)的污染水平,评估以PM2.5为指标定量监测公共场所吸烟状况的可行性。方法采用AM510型细颗粒物监测仪,监测辖区内洗浴、餐饮、歌厅、网吧4类共计20家公共场所室内PM2.5的质量浓度,分析公共场所吸烟对室内PM2.5的影响。结果公共场所室内吸烟时PM2.5平均浓度为(435.7±471.9)μg/m3,无吸烟时为(220.6±205.5)μg/m3,2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7.348,P<0.001)。不同吸烟比例各组间,公共场所室内PM2.5平均浓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71.447,P<0.001),并与吸烟比例呈正相关(r=0.754,F=23.708,P<0.001)。公共场所室内PM2.5平均浓度通风较差(通风评分≤2)时为(515.9±441.2)μg/m3,通风较好(通风评分>2)时为(115.9±84.7)μg/m3,2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9.791,P<0.001),且在吸烟与不吸烟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无论通风状况如何,洗浴、餐厅和歌厅的室内PM2.5平均浓度吸烟时均明显高于不吸烟时(P<0.05)。结论吸烟可致公共场所PM2.5浓度明显增高,室内PM2.5的浓度能较灵敏地反映公共场所的吸烟污染状况。
刘波邓芙蓉郭新彪杨冬梅滕秀全郑旭高静董静吴少伟
关键词:吸烟环境烟草烟雾细颗粒物公共场所
机动车尾气污染的健康影响:亟待解决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被引量:13
2009年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持续高增长带动了交通机动化的飞速发展,机动车尾气排放对城市空气污染的贡献率逐年上升,机动车噪声污染也不容忽视。交通污染导致的空气质量恶化、气候变化以及对健康的影响日益受到各国政府和人民的关注。第8届欧洲交通周将于2009年9月16—22日举行,改善城市气候(Improve City Climates)为活动的中心主题。中国城市无车日活动将于9月22日举行,活动主题是"健康环保的自行车和步行交通"。在我国,作为交通参与者的广大民众仍处于汽车化初期的兴奋和憧憬中,对交通污染的后果和代价还缺乏理性的认识,绿色交通发展仍缺乏必要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共识。本刊邀请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劳动卫生与环境卫生学系郭新彪教授组织"交通污染与健康专栏",主要就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机动车尾气对健康影响的评价技术研究"的研究成果进行集中报道,为我国机动车的发展政策、能源政策、污染控制措施及效果评价提供依据,并以期增强公众健康环保的交通意识。
郭新彪
关键词:交通污染机动车尾气健康
北京市空气污染水平对出租车司机心血管系统相关血液指标的影响被引量:6
2009年
目的探讨北京市空气污染水平对职业高暴露人群(出租车司机)心血管系统相关血液指标的影响。方法以14名<45岁、健康、不吸烟的出租车司机为研究对象,在2008年春季(4月15—16日)和秋季(9月17日)分别采集其血液,检测心血管系统相关血液指标(包括高敏C反应蛋白、血脂和血液流变学指标)的水平,同时收集2次采血日期前3个月的每日空气污染指数,以比较不同空气污染水平对出租车司机心血管系统相关血液指标的影响。结果北京市2008年春季空气污染水平明显高于秋季。在空气污染水平较高的春季,出租车司机血浆黏度水平较高,高密度及低密度脂蛋白的水平较低;在空气污染水平较低的秋季,出租车司机血浆黏度水平较低,高密度及低密度脂蛋白的水平较高。结论出租车司机高密度及低密度脂蛋白与空气污染水平之间存在负关联,血浆黏度与空气污染水平之间存在正关联。
吴少伟邓芙蓉郭新彪
关键词:空气污染高敏C反应蛋白血液流变学
机动车尾气暴露对广州某社区中老年人心血管系统影响的panel研究被引量:7
2009年
目的研究机动车尾气污染对中老年人心血管系统的影响,探讨可用于评价尾气污染效应的敏感指标。方法于2008年6和12月对居住在广州市靠近交通干道的某社区32位中老年人进行两阶段的panel研究(专门小组研究),测定与心血管系统有关的健康指标,包括动态心电图、肺功能、血细胞指标和炎症因子,同时监测体检前5d的社区区域监测点和社区内3个有代表性的老年人活动点的空气污染物日平均浓度,计算个体室外污染物时间加权暴露浓度,估计机动车尾气主要污染物对中老年人健康指标的影响。结果在单污染物模型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和PM10、SO2、NO2呈正相关关系,而用力肺活量(FVC)、白介素-6(IL-6)则呈负相关关系;心率变异性指标(HRV)中的SDNN(24h内每5minR-R间期均值的标准差,β:-0.57,SE:0.18),SDNN index(每5min窦性R-R间期标准差的均值,β:-0.74,SE:0.20)和PM10相关性较强,与NO2相关较大的指标是SDNNindex(β:-0.66,SE:0.17)。在多污染物模型中,调整了其他污染物的影响后,IL-6和PM10呈正相关,和NO2、SO2呈负相关;TNF-α和NO2、SO2呈正相关;而FVC则和PM10呈负相关。结论目标社区的空气污染物的超标状况符合机动车尾气型污染的特征,且污染水平较高;研究对象的TNF-α、IL-6、FVC、SDNN、SDNNindex与机动车尾气暴露密切相关,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暴露效应,可作为机动车尾气污染对中老年人心血管系统影响研究的参考指标。
陈伯宁宋宏温干京何凌燕谭强
关键词:机动车尾气污染中老年心血管系统
北京市某城区儿童大气PM2.5个体暴露水平及影响因素研究被引量:25
2009年
目的评价北京市某城区儿童大气细颗粒物(PM2.5)个体暴露水平并探讨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该区某小学学龄儿童36名,于2008年10月采用细颗粒物监测仪对小学教室、校园及儿童居室等儿童主要活动场所的PM2.5污染水平进行监测,同时收集36名儿童的24h时间-活动日记和家庭居住环境资料。利用儿童各活动场所的PM2.5浓度监测数据和儿童时间-活动日记,计算出每名儿童的全天PM2.5个体暴露水平。分别利用Kruskal-Walls秩和检验对分类变量和Spearman秩相关对连续变量进行单因素分析,用多重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来探讨儿童个体暴露水平的可能影响因素。结果36名儿童全天的PM2.5平均个体暴露水平为98.13μg/m(3范围为41.22~121.13μg/m3)。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仅空气污染指数(API)与儿童个体暴露水平之间呈强相关(r=0.836,P<0.01)。多因素分析表明,API、儿童居室距交通干道的距离、居住楼层的高度对个体暴露水平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API值越高、居室距交通干道的距离越近、居住楼层越低,儿童PM2.5的个体暴露水平越高。结论调查儿童的PM2.5个体暴露水平较高。API、儿童居室距交通干道的距离和居住楼层的高度可能是影响儿童个体暴露水平的重要因素。
邓芙蓉王欣苏会娟吴少伟吕海波郭新彪
关键词:空气污染儿童细颗粒物交通污染影响因素
气管滴注大气细颗粒物对大鼠心脏的急性毒性及其机制研究被引量:21
2009年
为探讨大气细颗粒物(PM2.5)对大鼠心脏的急性毒性及其机制,将28只健康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空白膜对照组、7.5mg·kg-1、15mg·kg-1和30mg·kg-1剂量组.细颗粒物采用一次性咽喉部气管滴注染毒,24h后处死动物.分别于染毒30min、1h和24h后测定大鼠心电图,采用间接免疫荧光化学方法测定大鼠心脏缝隙连接蛋白Cx43的分布,采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测定连接蛋白Cx43的表达;光镜下观察心脏的组织病理学改变.结果发现,染毒30min后,各组大鼠心律失常发生率均高于基础测量时,染毒1h后对照组恢复正常心律,而颗粒物染毒组仍显示异常心律,与对照组相比,15mg·kg-1和30mg·kg-1剂量组大鼠心律失常发生频率显著增加(p<0.05),染毒24h后各组均恢复正常心律.Cx43免疫荧光结果显示,染毒24h后,15mg·kg-1和30mg·kg-1剂量组大鼠心肌Cx43荧光强度显著降低(p<0.01);Western blot测定结果显示,随着PM2.5染毒剂量的增加,心肌组织Cx43表达逐渐减少,15mg·kg-1和30mg·kg-1剂量组Cx43蛋白水平分别为对照的57%和51%,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病理切片结果发现,对照组和各剂量均可见到心肌横纹,心肌排列正常,横纹清晰,未见明显心肌细胞萎缩、变性,亦未见炎细胞浸润.本次研究结果表明,大气PM2.5可引起健康Wistar大鼠心律异常的发生,心肌组织Cx43分布和表达的异常可能是其机制之一.
邓芙蓉郭新彪胡婧吕鹏
关键词:颗粒物气管滴注CX43病理检查
三种空气颗粒物监测仪监测结果比较研究被引量:15
2009年
目的研究3种型号的光散射工作原理颗粒物监测仪的室内细颗粒物监测效果,并探讨其可能的影响因素。方法在同一时间和地点,分别采用A、B、C3种颗粒物监测仪对室内空气中PM2.5质量浓度进行监测,同时采用膜称重法进行监测;采样同时,对室内采样点温度和湿度进行实时同步监测;连续监测2d,每天连续监测24h。结果尽管3种仪器监测结果有很好的一致性(r值分别为0.965,0.988,0.984),但监测结果差别较大,A、B和C仪器监测的PM2.5的24h平均质量浓度分别为(43.83±16.64),(64.76±29.24)和(27.13±12.17)μg/m3,膜称重的PM2.5质量浓度为50.12μg/m3。3种仪器中,以B仪器的监测结果为最高,C仪器的监测结果最低,其中A仪器监测结果与膜称重法结果最为接近。研究未发现室内温度和相对湿度对监测结果有明显影响。结论不同型号的颗粒物监测仪监测结果可能会有差别,温度和相对湿度可能不是影响监测结果的主要因素。
邓芙蓉王欣吴少伟郭新彪
关键词:细颗粒物空气污染光散射温度
机动车尾气污染对学龄儿童肺功能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4
2009年
目的探讨机动车尾气污染区域的健康学龄儿童污染物暴露与肺功能、炎症因子之间的关系,为研究机动车尾气暴露对学龄儿童的健康影响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距离交通干道约30m的某小学及符合研究条件的50名学龄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展开时间序列专门小组研究。在靠近教学区的操场内设立一个区域监测点,于2008年5月和11月各进行连续5d的区域NOx、NO2、SO2、O3、PM2.5污染水平在线监测,并使用只读便携式仪器连续3d监测具有代表性的学龄儿童活动点(课堂教学区、课外活动区、上学路上)的NO2、SO2、O3、PM10污染水平以及对个体暴露污染后学龄儿童的健康效应进行一次测量。结果研究区域以机动车尾气污染为主。11月肺功能指标FVC%低于5月,且有统计学意义(P=0.02),NO2与FVC%呈负相关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11月IL-2、IL-6、IL-8水平低于5月,而11月IL-4、TNF-α水平高于5月,个体暴露与IL-2、IL-6、IL-8呈负相关关系,其中与IL-6的相关性最强(βPM10=-0.62,βNO2=-0.62,βO3=-0.64,βSO2=-0.63),且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IL-4、TNF-α呈正相关关系,其中在PM10与IL-4、TNF-α的关系中,与TNF-α的相关系数最强(β=0.65),而NO2、O3、SO2与IL-4、TNF-α的关系中,则与IL-4的相关系数最大(βNO2=0.69,βO3=0.74,βSO2=0.74),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健康学龄儿童肺功能的降低与机动车尾气污染暴露有关,外周血炎症因子IL-4、IL-6、TNF-α改变与机动车尾气污染关系明显。
谭强宋宏陈穗梅张建华何凌燕陈伯宁于莹莹张秋丽王科霖
关键词:空气污染机动车尾气儿童
机动车尾气对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影响的研究被引量:1
2009年
目的观察机动车尾气型空气污染对大鼠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的影响,探讨交通干道旁生物暴露形式可能对气道炎症产生的影响。方法健康SD大鼠60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6组,暴露组大鼠置于机动车尾气污染严重的交通主干道旁,对照组置于实验室的正常环境下。分别于14、30、90d对大鼠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中白细胞总数(WBC)及一氧化氮(NO)、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8(IL-8)的含量进行测定。结果30d暴露组大鼠BALF中NO含量[(9.75±4.78)μ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4.40±1.45)μmol/L],而BALF中TNF-α、IL-8含量在同一观察期内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现场动物暴露实验可观察到早期气道炎症,暴露30d为指标改变的敏感期。
于莹莹吴辉宋宏
关键词:机动车尾气气道炎症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