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200760423158)
- 作品数:8 被引量:5H指数:1
- 相关作者:张元珍王燕周春张铭洪志丹更多>>
- 相关机构:武汉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武汉市科技攻关计划项目湖北省卫生厅青年科技人才基金湖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母体血浆中白细胞介素11 DNA甲基化和蛋白水平的检测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1
- 2010年
- 目的:检测孕妇血浆中甲基化白细胞介素11DNA(M-IL-11)和非甲基化IL-11DNA(U-IL-11)的表达水平及IL-11蛋白的含量,探讨其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早、中、晚期妊娠孕妇各60例,以非妊娠期妇女60例为阴性对照组。提取血浆中的游离DNA,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方法检测各组血浆标本中M-IL-11和U-IL-11的表达水平,并采用ELISA的方法检测IL-11的水平,对妊娠组和对照组样本均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非妊娠妇女血浆中未检测到U-IL-11,妊娠早期、中期、晚期及非妊娠妇女M-IL-11DNA浓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中期、晚期妊娠妇女U-IL-11的水平明显高于早期妊娠妇女(P<0.05)。IL-11水平在孕妇组显著升高,且随着孕周时间延长,其含量不断升高。结论:M-IL-11不是妊娠特异性标志物,U-IL-11可作为妊娠特异性标志物,IL-11的检测有助于扩大非创伤性产前诊断的临床应用范围。
- 马建鸿张元珍祝成亮周春王燕陈红李家福
- 关键词:DNADNA甲基化特异性PCR
- 二甲双胍与出生缺陷的关系——Meta分析被引量:1
- 2009年
- 二甲双胍(metformin)为双胍类药物,是FDA药品妊娠用药分级中的B类。该药是最常用的抗高血糖药物,可用于2型糖尿病和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ovarysyn—drome,PCOS)引起的不孕症。因其增加胰岛素受体的数量而不增加其分泌,所以治疗过程中孕妇低血糖的发生率相对低。
- 洪志丹王燕张元珍汪春红
- 关键词:二甲双胍META分析多囊卵巢综合征抗高血糖药物双胍类药物胰岛素受体
- 母胎间差异甲基化片段在无创性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被引量:2
- 2011年
- 目的探讨HLCS、RASSF1A片段在母胎间甲基化状态的差异并评估其在无创性产前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388例孕妇血浆,其中126例同时收集外周血细胞及胎盘(或绒毛)组织,采用甲基化敏感性限制性酶切联合荧光定量PCR(MSRE+PCR)技术,检测母胎间HLCS基因、RASSF1A基因甲基化状态的差异,分析其影响因素,并根据孕妇血浆中胎源性HLCS/RASSF1A浓度比值判断胎儿21号染色体数目。结果研究证实HLCS及RASSF1A在胎盘或绒毛组织中均呈高甲基化状态,而在母体外周血细胞呈现低甲基化状态,且这种甲基化差异不受孕妇年龄、孕周、胎儿性别的影响。采用MSRE+PCR技术对孕妇血浆中HLCS、RASSF1A片段的检出率分别为97.4%和96.9%。计算274例正常妊娠孕妇血浆中胎源性HLCS/RASSF1A比值,确定其95%的参考值范围为0.34~2.02,以此为标准判断102例胎儿21号染色体数目,其中98例二倍体妊娠的准确率为95.9%(94/98),4例21三体综合征妊娠均获正确诊断。结论高甲基化HLCS、RASSF1A基因可作为孕妇血浆中胎源DNA的标志物,且有望根据孕妇血浆中甲基化HLCS/RASSF1A浓度比值进行21三体综合征的无创性产前诊断。
- 张铭李莉周望莉周春张元珍
- 关键词:胎儿游离DNA无创性产前诊断DNA甲基化表观遗传学21三体综合征
- 应用三联PCR技术产前诊断假性肥大型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的研究被引量:1
- 2012年
- 目的通过对两例散发的BMD家系中的先证者和胎儿进行DMD基因和SRY基因分析,拟建立一种快速、准确、适用于临床的DMD/BMD的产前基因诊断方法。方法提取羊水细胞基因组DNA,通过检测SRY基因鉴定胎儿性别,以多重PCR方法对DMD基因缺失热区的18个外显子进行基因缺失的筛查,结合4对STR引物(内含子44、45、49、50)进行短串联重复序列多态性连锁分析(STR-PCR),分析结果经DNA测序验证。结果 SRY基因分析结果显示家系1胎儿为女性,家系2胎儿为男性,与超声诊断结果一致。两例BMD先证者均未检测到18个外显子的缺失,两家系的母亲及家系1的女性胎儿均为BMD基因STR-49位点杂合子,家系2的男性胎儿为BMD。同时发现了STR45、STR50的非常见基因型。结论应用SRY基因检测胎儿性别及多重PCR方法对DMD基因外显子缺失的检测,结合STR-PCR技术检出非缺失型携带者并行产前诊断,此三联PCR方法具有快速、简便、直观可靠的特点,特异性高,实验可操作性强,适用于临床推广应用。
- 洪志丹张元珍王燕刘松梅
- 关键词:产前基因诊断多重PCRSTR-PCR
- C21orf25片段在母胎间的甲基化差异及其临床价值
- 2011年
- 目的:阐明C21orf25片段在母胎间甲基化状态的差异,探讨其用于无创性产前诊断的价值。方法:收集388例孕妇血浆,其中126例同时提取外周血细胞及胎盘(或绒毛)组织DNA,采用甲基化敏感性限制性酶切联合荧光定量PCR(MSRE+PCR)技术,检测母胎间C21orf25基因、RASSF1A基因甲基化状态的差异,分析其影响因素,并分别以胎源性RASSF1A或SRY基因为参照位点,计算孕妇血浆中胎源性C21orf25与参照位点的浓度比,判断胎儿21号染色体数量。结果:C21orf25及RASSF1A在胎盘或绒毛组织中均呈高甲基化状态,而在母体外周血细胞呈现低甲基化状态。C21orf25在母胎间的甲基化差异程度受孕周的影响,早孕期小于中、晚孕期(P=0.002,P<0.01)。采用MSRE+PCR技术对孕妇血浆中C21orf25、RASSF1A片段的检出率分别为100%和96.9%。计算184例正常妊娠孕妇血浆中胎源性C21orf25/RASSF1A比值,确定其95%的参考值范围为0.20~3.46,以此为标准判断71例胎儿21号染色体数量,其中67例二倍体妊娠的准确率为94.0%(63/67),4例21三体综合征妊娠,2例C21orf25/RASSF1A比值高于参考区间上限而获得诊断。以SRY为参照位点,94例正常二倍体男胎妊娠中甲基化C21orf25/SRY比值为3.16±1.20,95%参考值范围为0.81~5.51,以此为标准判断35例男胎21号染色体数量,准确率为97.1%(34/35),2例21三体妊娠均获准确诊断。结论:高甲基化C21orf25基因可作为孕妇血浆中胎儿DNA的标志物,通过计算该位点与参照基因的浓度比值,有望进行唐氏综合征的无创性产前诊断。
- 张铭刘文惠周望莉周春王燕张元珍
- 关键词:胎儿游离DNA无创性产前诊断唐氏综合征
- 改良PAGE电泳诊断胎儿神经管缺陷的临床应用
- 2010年
- 目的通过检测羊水乙酰胆碱酯酶(AchE)诊断和鉴别诊断胎儿神经管缺陷(NTDs)等疾病。方法采用SDS-PAGE凝胶电泳方法分离AchE。根据阳性对照判断AchE的电泳条带,并用密度仪检测AchE与假性胆碱酯酶(PchE)比值以及不同孕期(13~27周)与AchE/PchE的线性关系。结果 AchE/PchE比值≥0.139者为开放性神经管缺陷疾病(ONTDs);比值在0.034~0.139者为胎儿腹壁裂或死胎等疾病;比值在0.034以下者为非NTDs。孕期在15~25周与AchE/PchE有一定的线性关系(r=0.9595)。结论采用羊水电泳检测AchE,可作为唐氏筛查的补充实验,用于临床诊断和鉴别诊断胎儿NTDs等疾病。
- 黄伏生王燕彭剑虹薛寒张元珍
- 关键词:神经管缺损乙酰胆碱酯酶
- 产妇外周血和胎儿脐血白细胞介素28启动子甲基化差异研究
- 2013年
- 目的探讨产妇外周血和胎儿脐血白细胞介素28(IL-28)启动子甲基化差异及其对IL-28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甲基化特异性PCR(MSP)方法检测产妇外周血和胎儿脐血IL-28启动子甲基化水平的差异;分离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比较DNA甲基化酶活性的差异;RT-PCR检测两者PBMC中IL-28mRNA的含量;采用ELISA法检测产妇外周血和胎儿脐血IL-28水平的差异。结果 IL-28启动子在胎儿脐血中均以甲基化形式存在,而在产妇外周血中为非甲基化形式;胎儿脐血PBMC细胞核甲基化酶活性升高(P<0.05);IL-28mRNA在产妇外周血PBMC中的表达水平高于胎儿脐血PBMC;胎儿脐血IL-28含量较产妇外周血低(P<0.01)。结论胎儿脐血细胞核内甲基化酶活性升高导致IL-28启动子高甲基化,进而引起IL-28的合成和分泌降低。
- 马建鸿张元珍祝成亮周春王燕陈红李家福
- 关键词:胎血甲基化
- 荧光PCR快速诊断21-三体综合征的研究
- 2011年
- 目的探讨用D21S1919、D21S263、D21S1914、D21S1255等4个杂合度较高的STR位点的荧光PCR诊断21-三体综合征的可行性。方法用荧光PCR扩增4个STR位点的DNA片段,分别检测了100例正常对照和6例患者,并将结果与传统的细胞遗传学方法进行对比,以验证该方法的有效性。结果在正常对照杂合子样本中,两个等位基因的峰高比值接近于1:1;在21-三体患者杂合子样本中,等位基因的峰高比值接近于2:1或1:1:1。结论荧光PCR是一种快速、准确的检测方法,而且只需要极少量的模板原料。这种方法可以用于21-三体综合征的无创、快速分子诊断。
- 田娟张元珍郑芳宋贵波
- 关键词:唐氏综合征聚合酶链反应产前诊断分子诊断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