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河北省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052761565)

作品数:2 被引量:11H指数:1
相关作者:底旺王树峰张凯丽郑宝恒李艳玉更多>>
相关机构: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河北省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MUC1
  • 1篇蛋白
  • 1篇乳腺
  • 1篇乳腺癌
  • 1篇杀伤
  • 1篇杀伤作用
  • 1篇双特异性
  • 1篇双特异性抗体
  • 1篇特异
  • 1篇特异性
  • 1篇特异性抗体
  • 1篇体外
  • 1篇体外杀伤
  • 1篇体外杀伤作用
  • 1篇逆转
  • 1篇逆转录
  • 1篇逆转录-聚合...
  • 1篇转录
  • 1篇黏蛋白
  • 1篇黏蛋白1

机构

  • 2篇河北医科大学...

作者

  • 2篇郑宝恒
  • 2篇张凯丽
  • 2篇王树峰
  • 2篇底旺
  • 1篇严丽
  • 1篇郭淑云
  • 1篇蔡建辉
  • 1篇李艳玉

传媒

  • 1篇山东医药
  • 1篇中国肿瘤临床

年份

  • 1篇2007
  • 1篇2006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MUC1和CK7在乳腺癌外周血微转移检测中的应用被引量:11
2006年
目的:以MUC1和CK7为基因标志物检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播散的肿瘤细胞,探讨肿瘤基因标志物在乳腺癌微转移诊断中的意义。方法:采用RT-PCR法检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有核细胞的MUC1和CK7mRNA表达。结果:1)检测15例正常人外周血MUC1、CK7mRNA表达,结果无假阳性;将乳腺癌细胞系MCF-7分别以1:105、1:106与正常外周血有核细胞混合,检测MUC1、CK7表达,结果无假阴性。2)检测35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以MUC1为标志物,外周血中肿瘤细胞检出率为30.3%(11/35);以CK7为标志物,外周血中肿瘤细胞检出率为35.0%(12/35)。3)35例患者中有4例MUC1、CK7均表达阳性,7例仅MUC1表达阳性,8例仅CK7表达阳性,两种肿瘤标志物表达患者有交叉但不重叠。结论:以MUC1、CK7为基因标志物,采用RT-PCR方法检测乳腺癌患者外周血中的肿瘤细胞可能在乳腺癌微转移诊断及乳腺癌预后中具有意义,多种肿瘤基因标志物联合检测结果优于单一标志物检测。
张凯丽李艳玉王树峰郑宝恒底旺郭淑云蔡建辉
关键词:乳腺癌微转移MUC1CK7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
MUC1/CD_3BsAb介导的LAK细胞对MCF-7细胞的体外杀伤作用
2007年
目的观察MUC1/CD3双特异性抗体(BsAb)介导下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LAK细胞)对过度表达MUC1基因的乳腺癌MCF-7细胞株的杀伤作用。方法化学耦连法制备MUC1/CD3双特异性抗体(BsAb)。显微镜下计数A组(BsAb+MCF-7+LAK)、B组(a-CD3+MCF-7+LAK)、C组(a-MUC1+MCF-7+LAK)、D组(a-CD3+a-MUC1+MCF-7+LAK)及E组(RPMI1640培养基+MCF-7+LAK)LAK-MCF-7细胞数目,并计算LAK细胞与MCF-7细胞的结合率。MTT法检测各组LAK细胞对MCF-7细胞的杀伤率。结果A组MCF-7细胞和LAK细胞的结合率及LAK细胞对MCF-7细胞的杀伤率均明显高于B、C、D、E组(P均<0.05)。结论MUC1/CD3BsAb能显著提高LAK细胞与乳腺癌MCF-7细胞的结合率,并显著提高LAK细胞对乳腺癌MCF-7细胞的杀伤率。
张凯丽郑宝恒王树峰底旺严丽
关键词:黏蛋白1双特异性抗体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