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0206018)

作品数:11 被引量:128H指数:6
相关作者:岑可法周昊樊建人郑立刚翁安心更多>>
相关机构:浙江大学教育部焦作工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环境科学与工程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动力工程及工...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电气工程

主题

  • 4篇煤粉
  • 3篇神经网
  • 3篇神经网络
  • 3篇锅炉
  • 3篇
  • 2篇电站
  • 2篇燃烧
  • 2篇热解
  • 2篇网络
  • 2篇煤灰
  • 2篇煤灰熔点
  • 2篇煤种
  • 2篇灰熔点
  • 2篇挥发
  • 2篇回归神经网络
  • 2篇广义回归神经...
  • 2篇
  • 1篇氮氧化物
  • 1篇电厂
  • 1篇电厂锅炉

机构

  • 9篇浙江大学
  • 2篇教育部
  • 1篇焦作工学院
  • 1篇甘肃省电力试...

作者

  • 11篇周昊
  • 11篇岑可法
  • 5篇樊建人
  • 5篇郑立刚
  • 5篇翁安心
  • 2篇钱欣平
  • 2篇邱坤赞
  • 1篇石喜光
  • 1篇池作和
  • 1篇王正华
  • 1篇蒋啸
  • 1篇杜黎龙
  • 1篇王智化
  • 1篇周樟华
  • 1篇李建中
  • 1篇孙国俊
  • 1篇王子兴

传媒

  • 2篇燃料化学学报
  • 2篇浙江大学学报...
  • 1篇环境科学学报
  • 1篇热能动力工程
  • 1篇中国电力
  • 1篇环境科学
  • 1篇动力工程
  • 1篇热力发电
  • 1篇锅炉技术

年份

  • 1篇2006
  • 1篇2005
  • 5篇2004
  • 4篇2003
1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煤中氮热解析出转化的颗粒模型研究被引量:2
2003年
采用数值模型,研究了煤热解、燃烧过程中挥发分氮的析出、中间含氮产物HCN的生成以及转变为NO的过程。应用有限体积法对质量、化学组分、动量和热量守恒方程进行离散求解,并与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揭示了炉膛温度、颗粒直径以及氧浓度等参数对煤中挥发分氮的析出和进一步转化为NO过程的影响。
周昊孙国俊岑可法樊建人
关键词:热解煤粉
广义回归神经网络在煤灰熔点预测中的应用被引量:46
2004年
为了提高估算煤灰熔点的精度,采用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RNN)对求解煤灰熔点问题进行了建模.将煤灰组分作为网络输入,煤灰软化温度作为网络输出,采用实验数据训练网络,训练完成的网络作为模型预测煤灰熔点.仿真结果表明,GRNN的预测值与实验值的最大相对误差为2.81%,而反向传播神经网络(BPNN)预测煤灰熔点的相对误差为3.62%.由于GRNN可应用于小样本问题的学习,GRNN比BPNN对煤灰熔点具有更好的预测和泛化能力.GRNN具有设计简单与收敛快的优点,并提高了实时处理与反映最新运行工况参数的预测能力.
周昊郑立刚樊建人岑可法
关键词:灰熔点广义回归神经网络GRNN
神经网络与模拟退火算法结合的锅炉低NO_x燃烧优化被引量:8
2003年
对某 6 0 0MW燃煤电站锅炉进行了多工况热态NOx 排放特性测量 ,在利用多层前向神经网络对该锅炉的NOx 排放特性进行建模的基础上 ,将神经网络模型与模拟退火全局优化算法相结合 ,实现了锅炉的低NOx 燃烧的优化 ,计算得到可获得低NOx 排放浓度的具体燃烧配风方案 .文中对 2种不同退火参数的模拟退火算法进行了比较 ,结果说明采用T0 =5 0K ,α=0 .6的参数可以获得较好的寻优效果 .本文研究结果为实现大型电站锅炉低NOx 燃烧控制的在线优化技术打下了基础 .
周昊钱欣平郑立刚翁安心岑可法
关键词:锅炉燃煤电站排放特性多层前向神经网络
煤种及煤粉细度对炉内再燃过程脱硝和燃尽特性的影响被引量:27
2004年
煤粉再燃技术是目前电站锅炉降低NOx排放的一种有效技术。本文在一维沉降炉上进行了不同煤种、不同煤粉细度的煤粉再燃脱硝降低NOx排放的试验研究。试验结果表明:高挥发分的煤种在再燃降低NOx时的效果更显著。对于同一煤种,采用细度更细的煤,合适的再燃区停留时间,可以获得高的降低NOx排放效果,并可使煤粉的燃尽率达到90%左右。本文还采用最小燃尽高度的方法探讨了再燃过程中煤粉细度的选择方法,分析得出,为使再燃区的煤粉能完全燃烧,充分发挥还原NOx的效果,必须采用细粉或者超细粉。
周昊邱坤赞王智化翁安心岑可法樊建人
关键词:煤粉再燃
不同煤种挥发氮析出过程的数值模拟与试验研究被引量:17
2004年
采用数值模型研究了烟煤、贫煤和无烟煤等不同煤种热解、燃烧过程中挥发分氮的析出、中间含氮产物HCN的生成以及转变为NO的过程。利用有限体积方法对质量、化学组分、动量和热量守恒方程进行离散求解。计算获得了不同煤种的颗粒着火时间、热解过程、孔隙率、HCN和NO生成率等数据,并与沉降炉试验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
周昊翁安心岑可法樊建人
关键词:煤粉数值模拟
采用光学波动方法测量90°弯头后的煤粉浓度分布被引量:1
2004年
阐述了光学波动法测量颗粒浓度的原理 ,并利用该方法在试验台上对管内煤粉浓度分布进行了测量研究 ,得出浓度分布规律。同时 ,分析了弯头对煤粉浓度测量的影响。
郑立刚周昊杜黎龙岑可法
关键词:电站锅炉煤粉浓度数学模型
煤中挥发氮析出过程模拟:不同热解模型的影响被引量:3
2003年
采用数值模型研究了煤热解、燃烧过程中挥发分氮的析出、中间含氮产物HCN的生成以及转变为NO的过程 .分别采用双方程模型和通用模型描述热解过程 ,利用有限体积方法对质量、化学组分、动量和热量守恒方程进行离散求解 .计算结果表明两种模型获得的热解过程、孔隙率、HCN生成率等方面存在一定差别 ,而对颗粒着火时间、NO生成率等方面比较接近 .与试验结果比较 。
周昊钱欣平岑可法樊建人
关键词:热解模型氮氧化物污染控制
基于广义回归神经网络与遗传算法的煤灰熔点优化被引量:16
2005年
考虑固态和液态排渣锅炉对煤灰熔点的不同要求,采用广义回归神经网络建立了煤灰软化温度模型.神经网络的输入变量为7个,即煤灰中SiO2、Al2O3、Fe2O3、CaO、MgO、TiO2、Na2O&K2O的质量分数.以煤灰软化温度作为目标函数,采用遗传算法寻优计算获得当煤灰软化温度最高和最低时煤灰中氧化物的组成.广义回归神经网络仅需30个训练样本,最大和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为21.8%和1.55%.优化结果表明,掺烧高钙煤或者向燃煤中添加石灰石等富含Ca的原料可以降低煤灰熔点;而增加Al2O3的质量分数可以提高煤灰熔点.
石喜光郑立刚周昊陈习珍邱坤赞岑可法
关键词:灰熔点广义回归神经网络遗传算法
烟煤及其混煤高温燃烧时SO_2生成特性的试验研究被引量:5
2003年
在一维沉降炉上对某电厂燃用的几种烟煤及其混煤进行了试验研究 ,通过改变炉膛温度 ,过量空气系数 ,二次风风温 ,一、二次风配比 ,给粉量等 ,分析了这些因素的变化对这几个煤种按不同掺混比组成的混煤燃烧时SO2 排放量的影响 ,为大型电厂锅炉高效清洁燃烧提供了理论依据。
翁安心周昊王正华池作和蒋啸岑可法
关键词:掺混比混煤SO2烟煤高温燃烧二氧化硫
撞击式浓淡气固两相射流的扩散特性被引量:3
2006年
阐述了利用光学波动法测量颗粒浓度的原理。在实验条件下,测量了水平浓淡撞击式燃烧器出口不同距离截面的气固两相射流颗粒浓度分布,得到了各截面固相浓度分布、扩散和衰减规律,其结果可为分析电站锅炉燃烧稳定性、节能及燃烧器改造提供参考。图10。
周樟华周昊李建中王子兴岑可法
关键词:工程热物理水平浓淡燃烧器气固两相流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