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07GZN0702)

作品数:13 被引量:39H指数:5
相关作者:黎观红瞿明仁赵艳平游金明易中华更多>>
相关机构:江西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江西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部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4篇会议论文

领域

  • 17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4篇泰和乌骨鸡
  • 14篇乌骨鸡
  • 11篇氨酸
  • 10篇日粮
  • 9篇周龄
  • 9篇黑色素含量
  • 7篇酪氨酸
  • 7篇黑色素
  • 4篇色氨酸
  • 4篇色氨酸水平
  • 4篇苯丙
  • 4篇苯丙氨酸
  • 4篇丙氨酸
  • 3篇中草药
  • 3篇中草药添加剂
  • 3篇添加剂
  • 2篇淀粉多糖
  • 2篇调和气血
  • 2篇营养
  • 2篇气血

机构

  • 17篇江西农业大学

作者

  • 15篇黎观红
  • 13篇瞿明仁
  • 8篇游金明
  • 8篇赵艳平
  • 4篇易中华
  • 4篇潘珂
  • 3篇宋小珍
  • 2篇杨秀江
  • 2篇刘勇

传媒

  • 3篇饲料工业
  • 2篇江西农业大学...
  • 2篇中国饲料
  • 1篇中国兽医学报
  • 1篇西北农业学报
  • 1篇西北农林科技...
  • 1篇动物营养学报
  • 1篇江西农业学报
  • 1篇经济动物学报
  • 1篇中国畜牧兽医...

年份

  • 4篇2010
  • 6篇2009
  • 7篇2008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日粮酪氨酸水平对0~4周龄泰和乌骨鸡生产性能及组织黑色素含量的影响被引量:6
2009年
为了研究日粮酪氨酸水平对泰和乌骨鸡生产性能和组织黑色素含量的影响,选用1日龄泰和乌骨鸡随机分成3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重复12只鸡(公母各半),饲养至4周龄。试验鸡组分别饲喂3种酪氨酸水平的日粮,日粮酪氨酸水平分别为0.46%、0.63%和0.80%。结果表明:日粮酪氨酸水平对0-4周龄泰和乌骨鸡平均日增体质量、日采食量和料重比均无显著影响(P〉0.05)。胸肌黑色素含量随日粮酪氨酸水平的提高而显著提高(P〈0.05),而日粮酪氨酸水平对腿肌黑色素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但腿肌黑色素含量有随酪氨酸水平提高而增大的趋势。
黎观红游金明瞿明仁赵艳平易中华
关键词:泰和乌骨鸡酪氨酸黑色素
日粮酪氨酸水平对1~12周龄泰和乌骨鸡血清酪氨酸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3
2010年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酪氨酸水平对1~12周龄泰和乌骨鸡体内酪氨酸酶活性的影响。选用1日龄泰和乌骨鸡270只,随机分成6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饲养至12周龄。在1~4周龄6个处理组日粮酪氨酸水平分别为0.38%、0.58%、0.78%、0.98%、1.18%、1.38%,在5~8周龄6个处理组日粮酪氨酸水平分别为0.48%、0.68%、0.88%、1.08%、1.28%、1.48%,在9~12周龄6个处理组日粮酪氨酸水平分别为0.45%、0.65%、0.85%、1.05%、1.25%和1.45%。试验结果表明:在整个试验期血清中酪氨酸酶的活性均随着日粮酪氨酸水平的提高先提高后降低,且与不添加组(酪氨酸水平为1~4周0.38%、5~8周0.48%、9~12周0.45%)差异显著(P<0.05或P<0.01),在1~4周龄、5~8周龄和9~12周龄日粮酪氨酸适宜供给量分别为1.18%、0.88%和1.25%。在一定的酪氨酸水平范围内,提高日粮酪氨酸水平可提高泰和乌骨鸡体内酪氨酸酶活性。
赵艳平黎观红李建喜瞿明仁
关键词:泰和乌骨鸡酪氨酸酪氨酸酶
调和气血中草药添加剂对泰和乌骨鸡生长性能的影响研究
2008年
选用1日龄的泰和乌骨鸡,分为对照组(基础日粮)、试验组Ⅰ(基础日粮+1%Ⅰ号中草药)、试验组Ⅱ(基础日粮+1%Ⅱ号中草药)和试验组Ⅲ(基础日粮+1%Ⅲ号中草药),共4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共180羽。分0-4周龄、5-8周龄、9-12周龄3个阶段,通过饲养试验研究各不同调和气血中草药添加剂对泰和乌骨鸡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6周龄前对照组泰和乌骨鸡日增重比试验组高,6周龄后试验组与对照组差距越来越小,试验组I在第10、12周龄的日增重均高于对照组,试验组Ⅱ在第10周龄时日增重也高于对照组,但它们差异均不显著(P〉0.05)。日采食量也显示同样的趋势,第6周龄后,试验组的日采食量均高于对照组,特别是在第10-12周龄时试验组Ⅱ的日采食量显著的高于对照组(P〈0.05)。4-6周龄各中草药添加剂组料重比低于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P〉0.05),其它周龄均比对照组高,特别是在6-8周龄时试验组Ⅱ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全期死亡率除试验组Ⅲ外,其它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有下降的趋势,其中试验组Ⅰ的死亡率最低,比对照组下降了4.44个百分点。腹泻率以对照组最高,占总鸡数的3.89%,试验组Ⅰ的腹泻率最低,比对照组下降了8.89个百分点。
潘珂黎观红刘勇
关键词:中草药添加剂泰和乌骨鸡
日粮酪氨酸水平对9~12周龄泰和乌骨鸡生产性能及组织黑色素含量的影响被引量:13
2010年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酪氨酸水平对9~12周龄泰和乌骨鸡生产性能、游离酪氨酸含量和组织黑色素含量的影响。选用56日龄泰和乌骨鸡270只,随机分成6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饲养至12周龄。6个处理组日粮酪氨酸水平分别为0.45%、0.65%、0.85%、1.05%、1.25%和1.45%。结果表明:泰和乌骨鸡平均日增重、料重比随着日粮酪氨酸水平的提高先增加后降低,在1.05%水平时的平均日增重最大,料重比最低且与0.45%水平组差异极显著(P<0.01)。此外,酪氨酸水平极显著(P<0.01)影响平均日采食量。泰和乌骨鸡血清及组织中游离酪氨酸含量随日粮酪氨酸水平的提高先增加后降低。心脏、肌肉、皮肤组织中游离酪氨酸的含量在1.25%水平时达到最高,且与0.45%水平组差异极显著(P<0.01);而血清和肝脏组织中游离酪氨酸的含量在0.85%水平时达到最高。组织中黑色素含量随着日粮酪氨酸水平的提高先增加后降低。肝脏、肌肉、皮肤中黑色素的含量在1.05%水平时达到最高且与0.45%水平组差异极显著(P<0.01);而心脏组织中黑色素的含量在1.25%水平达到最高。在一定的酪氨酸水平范围内,提高日粮酪氨酸水平可提高泰和乌骨鸡血清及组织中游离酪氨酸含量、组织中黑色素的含量和生产性能。
赵艳平黎观红瞿明仁李建喜
关键词:泰和乌骨鸡酪氨酸黑色素
调和气血中草药添加剂对泰和乌骨鸡生长性能的影响研究
<正>试验选用1日龄的泰和乌骨鸡,分为对照组(基础日粮)、试验组Ⅰ(基础日粮+1%Ⅰ号中草药)、试验组Ⅱ(基础日粮+1%Ⅱ号中草药)和试验组Ⅲ(基础日粮+1%Ⅲ号中草药),共4组,每组设三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共18...
潘珂黎观虹刘勇
关键词:中草药添加剂泰和乌骨鸡
文献传递
日粮中添加不同组合非淀粉多糖酶对肉鸡生产性能及营养物质代谢的影响
2010年
本试验研究小麦-豆粕型日粮中添加不同组合的非淀粉多糖酶对肉鸡生产及营养物质消化代谢的影响。选用1日龄AA肉鸡360羽,随机分为6组,分别饲喂小麦型高能饲粮、小麦型低能饲粮和添加不同酶制剂组合的小麦低能饲粮,每组4个重复,每重复15只鸡。结果表明:小麦型低能日粮中添加木聚糖酶对肉鸡生产性能及表观代谢能没有显著影响;添加木聚糖酶+葡聚糖酶、木聚糖酶+葡聚糖酶+甘露聚糖酶、木聚糖酶+葡聚糖酶+甘露聚糖酶+纤维素酶组合均可显著改善低能饲养肉鸡日增重和饲料利用率、提高其表观代谢能(P<0.05),其中以添加木聚糖酶+葡聚糖酶+甘露聚糖酶组合和木聚糖酶+葡聚糖酶+甘露聚糖酶+纤维素酶组合两组对肉鸡生产的效果最好,但不同酶制剂组合间无显著差异(P>0.05)。
宋小珍杨秀江黎观红瞿明仁曾福海张伟
关键词:非淀粉多糖酶制剂肉鸡表观代谢能
泰和乌骨鸡营养研究现状与展望
本文对近10年来我国泰和乌骨鸡蛋白质和氨基酸营养需要、理想氨基酸模式、常用蛋白质饲料氨基酸消化率、能量需要、抗生素替代品以及泰和乌骨鸡黑色素合成的营养调控技术等方面研究取得的一些进展进行了简要综述,并对今后开展泰和乌骨鸡...
瞿明仁黎观红游金明宋小珍
关键词:泰和乌骨鸡营养需要
文献传递
饲粮中添加不同组合非淀粉多糖酶制剂对1-21日龄肉仔鸡小肠黏膜结构及其养分表观利用率的影响被引量:5
2010年
本文旨在研究小麦-豆粕型饲粮中添加不同组合的非淀粉多糖酶制剂对1~21日龄肉仔鸡生产性能、养分表观利用率及小肠黏膜形态结构的影响。选用1日龄AA肉鸡360羽,随机分为6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鸡。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低能对照组饲喂低能饲粮,4个酶制剂添加组饲喂低能饲粮+0.01%酶制剂(酶制剂1组:木聚糖酶,酶制剂2组:木聚糖酶+β-葡聚糖酶,酶制剂3组:木聚糖酶+β-葡聚糖酶+β-甘露聚糖酶,酶制剂4组:木聚糖酶+β-葡聚糖酶+β-甘露聚糖酶+纤维素酶),饲养试验时间21 d。结果显示:1)酶制剂2组、酶制剂3组和酶制剂4组3种酶制剂添加组肉仔鸡的日增重和饲料表观利用率比低能对照组显著提高(P<0.05),其中酶制剂3组和酶制剂4组肉仔鸡的日增重和饲料表观利用率与正常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2)酶制剂3组、酶制剂4组肉仔鸡的蛋白质和能量表观利用率显著高于低能对照组(P<0.05),与正常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3)添加酶制剂后能使21日龄肉仔鸡小肠黏膜厚度和绒毛长度增加,隐窝深度降低,其中酶制剂4组对空肠黏膜形态结构有较好改善作用,酶制剂3组对回肠黏膜形态结构效果最好(P<0.05),各酶制剂组对十二指肠黏膜形态结构无显著影响(P>0.05)。这表明酶制剂3组和酶制剂4组能提高能量表观利用率,改善低能饲粮下肉仔鸡的小肠黏膜形态结构,使肉仔鸡的生产性能提高到正常饲养水平。
宋小珍曾福海杨秀江瞿明仁张伟
关键词:非淀粉多糖酶制剂肉仔鸡养分利用率小肠黏膜结构
日粮苯丙氨酸水平对0~4周龄泰和乌鸡生产性能及组织黑色素含量的影响被引量:5
2008年
为研究日粮苯丙氨酸水平对泰和乌鸡生产性能和组织黑色素含量的影响。选用1日龄泰和乌鸡108只,随机分成3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12只鸡(公母各半),饲养至4周龄。试验鸡组分别饲喂3种苯丙氨酸水平的日粮,日粮苯丙氨酸水平分别为0.73%、1.00%和1.27%。结果表明:日粮苯丙氨酸水平显著影响0~4周龄泰和乌鸡平均日增重(P〈0.01),其中1.27%组日增重极显著高于0.73%组(P〈0.01),显著高于1.00%组(P〈0.05);1.00%组显著高于0.73%组(P〈0.05)。但日粮苯丙氨酸水平对泰和乌鸡的饲料转化效率(料重比)和平均日采食量无显著影响(P〉0.05)。胸肌黑色素含量随着日粮苯丙氨酸水平的提高而降低,1.27%组胸肌黑色素含量极显著低于0.73%和1.00%组(P〈0.01),但0.73%和1.00%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尽管腿肌和皮肤黑色素含量在各组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但黑色素含量有随日粮苯丙氨酸水平提高而增大的趋势。
黎观红赵艳平瞿明仁游金明
关键词:泰和乌鸡苯丙氨酸黑色素
日粮酪氨酸、苯丙氨酸、色氨酸水平及其比例对5~8周龄泰和乌骨鸡生产性能和组织黑色素含量的影响
<正>泰和乌骨鸡与其他品种家鸡相比,最显著的区别是其体内含有大量的黑色素。《本草纲目》中记载:"泰和乌鸡的入药效果与乌鸡皮、骨、肉中的黑色素的深浅有关,其颜色愈黑者,入药愈佳"。大量研究表明,乌骨鸡黑色素具有抗诱变、抗氧...
黎观红游金明瞿明仁潘珂易中华
关键词:酪氨酸苯丙氨酸色氨酸泰和乌骨鸡
文献传递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