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2008BAC35B03-05)

作品数:2 被引量:10H指数:2
相关作者:闫伟康春丽李美荆凤李志雄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地震台网中心海南省地震局中国地震局地震预测研究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地震行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主题

  • 2篇地震
  • 1篇地表
  • 1篇地表潜热通量
  • 1篇地震前
  • 1篇地震危险
  • 1篇地震危险性
  • 1篇震前
  • 1篇时空分布特征
  • 1篇潜热
  • 1篇潜热通量
  • 1篇热通量
  • 1篇汶川8.0级...
  • 1篇物理机制
  • 1篇慢地震
  • 1篇M

机构

  • 2篇中国地震台网...
  • 1篇中国地震局地...
  • 1篇中国地震局地...
  • 1篇海南省地震局

作者

  • 2篇闫伟
  • 1篇薛艳
  • 1篇李志雄
  • 1篇荆凤
  • 1篇李美
  • 1篇康春丽
  • 1篇彭汉书

传媒

  • 1篇地震
  • 1篇大地测量与地...

年份

  • 1篇2011
  • 1篇2010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汶川M_S8.0地震前地表潜热通量异常被引量:7
2010年
本文处理了汶川MS8.0大地震前后部分地表潜热通量(SLHF)数据,发现SLHF异常信息出现在地震前7天。SLHF异常时间上经历弱—强—弱变化过程,地震发生在强异常时段,异常两个高值点出现在活动断层较为发育的应力低值区,地震发生后,异常信息很快衰减。SLHF异常随时间有沿发震断裂带走向运移的规律。震前7天的综合SLHF异常主要分布在龙门山断裂带及周围地区,震中位于异常区的中心位置。
李美康春丽李志雄荆凤薛艳闫伟
关键词:地表潜热通量汶川8.0级地震时空分布特征
静/慢地震研究现状及意义被引量:3
2011年
静/慢地震是地壳能量释放的一种形式,可能消除一个正趋于断裂地带的地震威胁,也可能因为应力的转移而触发一个正常的地震;也有一些学者认为静/慢地震的发生并不在断层闭锁区域,两者的关系不大。对于静/慢地震的危险性尽管分歧较大,然而看法一致的是静/慢地震是地震断裂过程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地震成核作用中可能起着重要的作用,静/慢地震还有可能揭示更多板块边界的运动形式。目前,关于静地震的物理机制还存在较大的争议,一些学者认为静/慢地震现象产生的主要因素为含水矿物的脱水作用或流体的浸入作用从而导致孔隙压力的变化;另外有些学者认为在孔隙压力不变的情况下只利用摩擦定律数值模拟也能观测到类似静/慢地震现象;还有一些学者认为静/慢地震主要分布在距离俯冲带一定距离的地震反射体上,而不是发生在距离俯冲带界面附近一个狭窄的区域内。
闫伟彭汉书
关键词:物理机制地震危险性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