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NKZXA1407)

作品数:5 被引量:0H指数:0
相关作者:刁培俊王艺洁仝相卿王菲菲高云玲更多>>
相关机构:厦门大学南开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更多>>
相关领域: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6篇历史地理
  • 1篇经济管理
  • 1篇社会学

主题

  • 4篇北宋
  • 3篇秩序
  • 3篇社会秩序
  • 3篇子规
  • 2篇学术
  • 2篇女性
  • 2篇母子关系
  • 2篇践行
  • 1篇信仰
  • 1篇政治
  • 1篇中古
  • 1篇僧侣
  • 1篇社会
  • 1篇社会公益
  • 1篇社会公益活动
  • 1篇史书
  • 1篇女子
  • 1篇牵引力
  • 1篇祖宗
  • 1篇悖逆

机构

  • 4篇南开大学
  • 3篇厦门大学
  • 1篇河南大学
  • 1篇新加坡国立大...

作者

  • 6篇刁培俊
  • 3篇王艺洁
  • 1篇高云玲
  • 1篇王菲菲
  • 1篇仝相卿

传媒

  • 1篇厦门大学学报...
  • 1篇学术研究
  • 1篇中国社会经济...
  • 1篇中华文史论丛
  • 1篇宋史研究论丛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5
  • 3篇2014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6
排序方式:
官府与寺僧:宋元明公益活动的历史书写——以闽南为中心的考察
2014年
存世资料显示,宋元明历史时期的闽南,参与公益活动的社会群体,最显著者乃寺僧。他们持续积极投入其中,但更多显现为在官方主导下进行,从中可见闽南地方社会的多元立体面相。在各个社会群体的参与互动下,公益活动的蓬勃发展,昭显出地方社会的良性运行。然而,相关文献遮蔽的孔隙中又显现出,寺僧参与社会公益具有主导性、私利性。官方主导的话语表露,有着更多的历史隐情。追索历史记忆的书写与存世状况可见,僧寺以其雄厚的财力和影响力持续参与社会公益,却难以与官府、儒士群体力量的壮大与历史书写的增多相比,话语权的拥有导致了官府为主导更多参与其中这一历史面相的呈现。
刁培俊王菲菲
关键词:社会公益活动僧侣官府历史书写
典範與牽引——鄧小南《祖宗之法——北宋前期政治述略》讀後
2016年
鄧小南所著《祖宗之法》一書,無論是問題意識之蘊涵及旨歸、論證過程的邏1清晰和雄辯有力、史料之豐贍、解讀之確當、結論之穩妥,在國内中國古代史研究領域,抑或在國際漢學研究領域,均深獲好評,堪稱典範之作。其問題意識建構,學術論證,引起學人追慕而效法。本文自論題形塑的準確性和前瞻性,論證方式和過程的學術理性,水中鹽味、史識深蘊等三個方面試作評論。在"閱讀者的困惑"部分,導因於"致君堯舜上"之改寫"致師孔孟上",則是一孔之見的"春秋責賢"。
刁培俊仝相卿
冲突与融合:北宋女性“夫死从子”规范的践行
母子关系是中国传统社会中极为重要的一种社会存在。北宋时期,重振儒家礼法规范的儒士们依然倡导女子"三从"。这些规范是儒士们规范社会秩序的一种"说法"。但是,在实际社会生活中,北宋中上社会阶层已婚女性,在"夫死从子"规范下的...
刁培俊王艺洁
关键词:母子关系社会秩序
文献传递
孝道与纲常的悖逆:北宋女子“夫死从子”规范的践行
2014年
北宋时期,重振儒家礼法规范的儒士们反复倡导女子"三从"之道,是儒士们规范社会秩序的一种"说法"。但是,在实际社会生活中,北宋中上社会阶层已婚女性,在"夫死从子"规范下的具体"做法",往往出现一些与儒家规范并不一致的历史面相。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夫死从子"理念与中国传统儒家倡导的"孝道"礼法观念相违背。这一在践行中遵循规范与再造规范的过程,虽则历史记忆多有侧重,然就"夫死从子"这一规范的践行而言,反映出北宋时期中上层女子的社会地位并不像以往所认识中的那样低。传统中国纲常礼教宣扬之理想与实际间的偏差,值得我们更多思讨。
刁培俊王艺洁
关键词:北宋社会秩序
凸显“百姓日用而不知”的历史图像:余欣《中古异相——写本时代的学术、信仰与社会》读后
2014年
在中国传统帝制时代,日常生活之中“百姓日用而不知”的诸多习见现象,诸如方术与博物学领域,多是当今学者忽略已久、研究相对较少的学术“冷门”。然而,在余欣先生新著《中古异相——写本时代的学术、信仰与社会》(以下简称《中古异相》,上海古籍出版社,2011年版,35万余字)一书中,这些却成为主要研究对象,成为作者进而探索“写本时代”的学术、
刁培俊高云玲
关键词:学术写本中古社会信仰
冲突与融合:北宋女性“夫死从子”规范的践行
2015年
母子关系是中国传统社会中极为重要的一种社会存在。北宋时期,重振儒家礼法规范的儒士们依然倡导女子"三从"。这些规范是儒士们规范社会秩序的一种"说法"。但是,在实际社会生活中,北宋中上社会阶层已婚女性,在"夫死从子"规范下的具体"做法",往往出现一些与儒家规范并不一致的历史面相。实际生活中,有些女子实际行事与儒家这一规范更是远远相悖。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夫死从子"理念与中国传统儒家倡导的"孝道"礼法观念相违背。这一在践行中遵循规范与再造规范的过程,虽则历史记忆的选择性偏差较大,资料记载多有侧重,就"夫死从子"这一规范的践行而言,依然反映出北宋时期中上层女子的社会地位并不像以往所认识中的那样低。如此,传统中国纲常礼教宣扬之源流、理想与实际间的偏差,值得更多思忖。与"忠"同时并论的"孝"在中国帝制时代乃至于今,经数代皇权和儒者的教化与传布,植根于民心,都是中华民族持续讲求的重要道德伦理规范。
刁培俊王艺洁
关键词:母子关系社会秩序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