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270106) 作品数:7 被引量:26 H指数:3 相关作者: 常朝阳 徐朗然 吴振海 黎斌 石福臣 更多>> 相关机构: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东北林业大学 南开大学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中国科学院知识创新工程重要方向项目 中国科学院西部之光基金 更多>> 相关领域: 生物学 更多>>
青甘锦鸡儿和沧江锦鸡儿(豆科)的分类学订正 被引量:1 2007年 根据对乐都锦鸡儿Caragana leduensis Y.Z.Zhao,Y.H.Wu&L.Q.Zhao和玉树锦鸡儿C.tangutica Maxim.ex Kom.var.yushuensis Y.H.Wu模式标本的观察及对国内标本馆大量标本的研究,将它们分别处理为青甘锦鸡儿C.tangutica Maxim.ex Kom.和沧江锦鸡儿C.kozlowi Kom.的新异名,并对二者的地理分布范围进行了讨论。 常朝阳 徐朗然 石福臣关键词:锦鸡儿属 新异名 刺叶柄棘豆的一个新变型——白花刺叶柄棘豆 被引量:9 2005年 描述了棘豆属(豆科)刺叶柄棘豆(OxytropisaciphyllaLedeb.)的一个新变型:白花刺叶柄棘豆O.aciphyllaLedeb.f.albifloraZ.Y.Chang,Z.H.WuetL.R.Xu。原变型的花冠为红紫色或蓝紫色,而新变型的花冠为白色。 常朝阳 吴振海 徐朗然关键词:棘豆属 中国黄耆属(豆科)丁字毛类群2新种——额尔齐斯黄耆和沙地黄耆(英文) 被引量:2 2007年 描述了产于中国新疆的黄耆属(Astragalus)丁字毛类群2新种,即额尔齐斯黄耆(Astragalus eerqisiensis Z.Y.Chang,L. R. Xu & D.Podlech)和沙地黄耆(A.shadiensis L. R. Xu,Z.Y.Chang & D.Podlech).其中,额尔齐斯黄耆仅见于新疆布尔津县的额尔齐斯河流域,与哈巴河黄耆(A.habaheensis)近缘,区别在于前者小叶菱形、倒卵形或椭圆形,长15~25(30)mm,宽(3)7~12(15)mm,旗瓣长20~22(25)mm,翼瓣顶端2裂;沙地黄耆产于新疆托克逊县东北部,散生于沙地荒漠,形态上与变异黄耆(A. variabilis Bunge ex Maxim.)接近,区别在于小叶5~7(9)枚而非11~19枚,旗瓣在中部收缩,植株全体被灰色毛而呈灰色.2新种均系中国特有种,其中额尔齐斯黄耆隶属于乌拉尔组(A. Sect.Helmia Bunge),沙地黄耆隶属于旱生组[A. Sect.Craccina(Stev.)Bunge]. 常朝阳 徐朗然 DIETER Podlech关键词:黄耆属 豆科 准噶尔西部山地黄耆属丁字毛类群的研究 被引量:1 2007年 在野外调查、标本鉴定和文献考证的基础上,对准噶尔西部山地黄耆属丁字毛类群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地区黄耆属丁字毛类群有26种,包括中国分布新记录1种,即多角黄耆(Astragalus polycerasKar.et Kir.),《中国植物志》遗漏种4种,即留土黄耆(A.hypogaeusLedeb.)、灌木黄耆(A.suffruticosusDC.)、流沙黄耆(A.sabule-torumLdb.)和亚黄耆(A.consanguineusBong.et Mey.).为6种植物补充了地区分布新资料.列出了分种检索表,对每个种类的文献引证及地理分布进行了简要记述,并对中国分布新记录及《中国植物志》遗漏种进行了形态学描述. 张瑜 常朝阳关键词:黄耆属 莲山黄耆及其近缘种长管萼黄耆微形态特征比较研究 被引量:2 2008年 对莲山黄耆(A.leansanicusUlbr.)和长管萼黄耆(A.li mprichtiiUlbr.)的形态及微观形态特征进行了对比研究,认为两者的萼筒皆为较明显的管状,荚果皆为线形,支持将二者归为同一组,即将长管萼黄耆从原先的旱生组(Sect.Crasinna(Stev.)Bunge)移至鸟爪组(Sect.Crasinna(Stev.)Bunge)。但是莲山黄耆叶的上表皮无毛,荚果明显较短,两者在丁字毛臂长比和气孔分布方面也有明显差异,再结合其地理分布的差别,认为两者应为独立的种。 刘小林 常朝阳 徐朗然关键词:微观形态 国产6种黄耆属植物的核型研究 被引量:5 2004年 报道了国产黄耆属 Astragalus 6种植物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结果表明,这6种黄耆属植物均为二倍体,其核型公式分别为:甘青黄耆 A.tanguticus ,2n=16=6m+8sm+2t, 3A 核型;悬垂黄耆 A.dependens ,2n=16=10m+6sm, 2A 核型;四川黄耆 A.sutchuenensis ,2n=16=8m+8sm, 2A 核型;萨雷古拉黄耆 A.pavlovianus ,2n=16=12m+4sm, 1A 核型;喜石黄耆 A.petraeus ,2n=16=14m+2sm, 1A 核型;拟糙叶黄耆 A.pseudoscaberrimus ,2n=16=14m+2sm, 1A 核型.这6种黄耆属植物的染色体数目和核型均为首次报道. 黎斌 常朝阳 吴振海 徐朗然关键词:黄耆属 染色体数目 核型 锦鸡儿属植物一些种类的染色体数目及核型研究 被引量:6 2009年 报道了国产10种锦鸡儿的染色体数目,并对其中9种的核型进行了研究。这9个种的核型公式分别为:荒漠锦鸡儿(Caragana roborovskyi),2n=16=10m(2SAT)+6sm;川西锦鸡儿(C.erinacea),2n=16=10m+6sm;密叶锦鸡儿(C.densa),2n=16=10m(2SAT)+6sm;刺叶锦鸡儿(C.acanthophylla),2n=16=12m+4sm;柄荚锦鸡儿(C.stipitata),2n=16=10m+6sm;甘蒙锦鸡儿(C.opulens),2n=16=12m(2SAT)+4sm;白皮锦鸡儿(C.leuco-phloea),2n=32=22m(4SAT)+10sm;北疆锦鸡儿(C.camilli-schneideri),2n=32=20m(4SAT)+12sm;中亚锦鸡儿(C.tragacanthoides),2n=32=20m(2SAT)+10sm+2st+2B。白毛锦鸡儿(C.licentiana)2个居群的染色体数目均为2n=32,为四倍体。研究结果表明,锦鸡儿属的核型一般比较对称,核型上的特化往往与其形态上的特化相关联,但也有例外。从倍性水平上来看,二倍体类群多是一些羽状叶的种,在分布上倾向于亚洲东部其祖先分布区,而四倍体的种类多是一些假掌状叶的类群,分布于西部干旱生境中,在形态上也表现的较为特化。这也符合锦鸡儿属的演化趋势。 常朝阳 黎斌 石福臣关键词:锦鸡儿属 染色体数目 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