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0570844)

作品数:3 被引量:5H指数:2
相关作者:孙勇张勇彭曦王林吴炜更多>>
相关机构: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三叶因子
  • 1篇蛋白
  • 1篇诱饵
  • 1篇融合蛋白
  • 1篇三叶
  • 1篇三叶因子1
  • 1篇烧伤
  • 1篇烧伤小鼠
  • 1篇生物制品
  • 1篇双杂交系统技...
  • 1篇自激活
  • 1篇自激活作用
  • 1篇黏膜
  • 1篇胃黏膜
  • 1篇小鼠
  • 1篇酵母
  • 1篇酵母双杂交
  • 1篇杆菌
  • 1篇肠三叶因子
  • 1篇大肠杆菌

机构

  • 3篇第三军医大学...
  • 1篇中国人民解放...

作者

  • 3篇吕尚军
  • 3篇吴炜
  • 3篇王林
  • 3篇彭曦
  • 3篇张勇
  • 3篇孙勇
  • 1篇王臻
  • 1篇汪仕良
  • 1篇孙曙光

传媒

  • 1篇解放军医学杂...
  • 1篇南京医科大学...
  • 1篇中华烧伤杂志

年份

  • 1篇2009
  • 2篇2008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人肠三叶因子酵母双杂交诱饵载体的构建及其自激活作用鉴定
2009年
目的构建人肠三叶因子酵母双杂交诱饵载体并验证其自激活作用。方法以pET32a-hITF质粒为模板,PCR扩增hITF成熟肽cDNA片段,SalI和EcoRⅤ双酶切后连接到pENTR3c载体,通过λ噬菌体臂同源重组反应(LR重组反应)将hITF片段连接到酵母双杂交诱饵载体pDEST32,获得诱饵质粒pDEST32-hITF,测序后与酵母双杂交空质粒pDEST22共转化到酵母菌株Mav203,经营养缺陷培养基筛选后,观察在含不同浓度3-氨基三唑(3AT)的营养缺陷培养基中pDEST32-hITF的自激活作用。结果成功克隆hITF基因片段,构建酵母双杂交诱饵质粒pDEST32-hITF,其与酵母双杂交空载体pDEST22共转化到酵母菌株Mav203后,可在3AT浓度为0、10、25mmol/L的营养缺陷培养基上生长,而在3AT浓度为50、75、100mmol/L的营养缺陷培养基上不能生长。结论成功构建酵母双杂交诱饵载体,经验证50mmol/L及以上浓度的3AT营养缺陷培养基可以抑制其自激活作用。
王林孙勇王臻张勇吴炜吕尚军彭曦
关键词:肠三叶因子双杂交系统技术自激活作用
人解痉多肽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及诱导表达被引量:2
2008年
目的:构建人解痉多肽(hSP)原核表达载体,表达重组hSP,为功能研究奠定基础。方法:通过RT-PCR获得hSPcDNA片段,将目的基因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32a,得到重组载体pET32a-hSP。IPTG诱导表达后行SDS-PAGE分析及WesternBlot检测。结果:经测序及PCR证实,hSPcDNA准确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32a中,诱导表达后SDS-PAGE分析证明hSP的分子量约为32kD,Western-blot分析表明,表达蛋白具有良好的抗原性和特异性。结论:上述结果表明成功构建出原核表达载体pET32a-hSP,获得重组hSP,并为深入研究hSP奠定了基础。
孙勇孙曙光吴炜张勇吕尚军王林彭曦汪仕良
关键词:大肠杆菌
人三叶因子1融合蛋白对烧伤小鼠胃黏膜的保护作用被引量:3
2008年
目的了解人三叶因子1(hTFF1)融合蛋白在减轻烧伤小鼠胃黏膜损害中的作用。方法利用原核重组表达质粒pET32α-hTFF1,诱导表达基因重组hTFF1(rhTFF1)融合蛋白。采用小鼠30%TBSAIV度烧伤模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烧伤治疗组:给予一定时间和一定剂量的rhTFF1融合蛋白灌胃治疗;烧伤对照组:方式同前,改用等渗盐水灌胃。另设正常对照组。通过胃黏膜外观、损伤指数和病理切片结果,比较前2组小鼠胃黏膜损伤前后的情况,并以正常对照组相应指标为参照。结果能够获得具有良好特异性的rhTFF1融合蛋白。伤后1d小鼠胃黏膜损伤达峰值,烧伤治疗组和烧伤对照组小鼠胃黏膜糜烂发生率分别为22.2%和77.8%,损伤指数分别为2.0±1.2和6.2±2.0。正常对照组小鼠上述指标为0。结论rhTFF1融合蛋白能够在大肠杆菌系统表达,对小鼠烧伤后损害的胃黏膜有明显的治疗作用。
吴炜王林孙勇吕尚军张勇彭曦
关键词:烧伤胃黏膜生物制品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