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09SZZD03)

作品数:5 被引量:8H指数:2
相关作者:李永平更多>>
相关机构:陕西师范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学社会学经济管理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文学
  • 2篇经济管理
  • 2篇社会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文学
  • 1篇地理空间
  • 1篇学科
  • 1篇玉器
  • 1篇玉石
  • 1篇元代
  • 1篇战略性
  • 1篇战略性资源
  • 1篇萨满
  • 1篇萨满文化
  • 1篇神谕
  • 1篇思维
  • 1篇天书
  • 1篇文本
  • 1篇文学传播
  • 1篇文学思维
  • 1篇小传
  • 1篇小传统
  • 1篇迷狂
  • 1篇母题

机构

  • 5篇陕西师范大学

作者

  • 5篇李永平

传媒

  • 1篇文艺理论研究
  • 1篇社会科学家
  • 1篇陕西师范大学...
  • 1篇百色学院学报
  • 1篇长江学术

年份

  • 2篇2014
  • 2篇2013
  • 1篇2012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迷狂与书写:对“天书”母题的再反思被引量:1
2013年
《柏拉图文艺对话集》中,苏格拉底一再强调,大诗人们都是受到灵感的神的代言人。在西化的、现代性的学科遮蔽的背景下,我们无法真正理解故事和抒情诗的功能。"天书"成为重要的文化现象。从文学人类学的视角,"天书"母题的背后蕴含着源远流长的神谕传统。萨满文化中通神、占卜、禳灾、招魂、疗救的信仰仪式体系是"天书"母题产生的根源。次生口头传统时代,神授天书正好迎合了下层民众对超常知识、能力、寿命的渴求需要,其背后隐藏着沟通天人,知识神授的远古人类口传文化的神圣大传统,这才是这种集体无意识的神话叙述的观念源头。
李永平
关键词:母题神谕萨满文化
一代有一代的编码:论纪念碑性玉器的编码想象被引量:1
2014年
古代中国的连续性文明,其文明演进是建立在对一项或几项战略性资源及其空间的控制基础上的。从编码理论角度,玉器时代的纪念碑性编码由玉钺—玉璧—玉琮来完成,它们既是世俗财富的象征性资产,又是大传统编码中的纪念碑性玉器,同时也是先民祭祀时圣都神圣地理空间的替代物。典籍中零碎的玉石神话叙事蕴含了"玉石之路"战略性资产转变为纪念碑性玉器和拜玉教信仰的扩散和神圣地理空间之间的互动生发关系。
李永平
关键词:战略性资源地理空间
论大传统文本与“N级编码理论”、“N重证据”的关系——兼与叶舒宪教授商榷被引量:4
2014年
叶舒宪教授反向套用雷德菲尔德的"大传统"、"小传统"的概念,认为由汉字编码的文化传统叫做小传统,将前文字时代的文化传统视为大传统。在此基础上,叶舒宪从历时性的文化编码逻辑提出"N级编码体系理论":认为把一万年以来的文化文本和当代作家的文学文本之关系,可归纳成"N级编码体系理论"。和"N级编码体系理论"相对应,此前叶氏提出的四重证据理论也应该是升级为N重证据理论。以探案理论来类推破解大传统文化事项的文明探源和文化资本发掘工程,文化大传统、小传统理论,N级编码理论、N重证据理论与媒介之间可以实现视域汇通。在直达真相问题上,解码能力的大小和人类某个阶段的求证水平、认识能力相适应。
李永平
关键词:大传统小传统
口头与书写之间:文学传播史的一次大变局——以元代包公故事传播为中心的考察
2012年
元杂剧是一种集多种传播效果于一身的综合性传播"新媒介"打破了长期以来获得霸权的书面传播格局。在一定程度上,继承口头传统的元杂剧成为占人口绝大多数的汉民族文化圈中的"准大众传播媒介",对社会舆论发挥了"议程设置的功能"。宋元以后,尤其是以公平正义声音为诉求的包公戏和水浒戏的演出的剧场则类似于一个"公共领域",通过杂剧在汉文化圈中的搬演以及人际之间在场的频繁传播,使杂剧对社会公平正义的诉求在民众的批判论争中逐渐获得公开、扩大的机会,并由此上升为"公共见解",获得了和蒙元统治阶层"对话"的机会。包公及其传闻正因为种种历史和文化的多重机缘,恰巧就在这个"节骨眼儿"上,幸运的搭乘上了民间言说建构的"新干线",从而成为元明清三代着力传播的清官典型。
李永平
关键词:包公包公戏文学传播
文学思维与科学思维的统一性——以“仙乡淹留”传说为例被引量:2
2013年
世界范围内流传的与近代以来的科幻小说、电影相似的"仙乡淹留"传说的时空观念,和现代物理学相对论的时空观惊人的一致。作为人类共同的精神实践成果,文学的直觉思维和科学的逻辑思维有着内在的统一性。首先,虚构与否不是文学叙事和科学之间的区别,就累积性的文学叙事仙乡淹留传说而言,它反映了不同时代我们的理解框架的嬗变。其次,文学叙述的原始意象中有相当一部分是人类生命中所含有的遗传基因信息决定的,具有科学性,或者是科学事实的隐喻。再次,文学和科学受到同一思维模式的指引。最后,对文学与科学关系的认识,也许还需要突破现代性的二元知识框架,在人类学地方性知识传统中进一步深化。
李永平
关键词:文学思维科学思维跨学科研究比较文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