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中医药领军人才培养项目(LJ2009002)
- 作品数:20 被引量:165H指数:10
- 相关作者:姚昶卞卫和郭檬檬曹东阳尹恒更多>>
- 相关机构:江苏省中医院南京中医药大学淮安市中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江苏省中医药领军人才培养项目康缘中医药科技创新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骨质疏松症大鼠注射重组人甲状旁腺素药动学研究被引量:1
- 2013年
- 目的研究注射用重组人甲状旁腺素rhPTH(1-84)在去卵巢骨质疏松症大鼠的药代动力学特征。方法 48只大鼠(250±10)g,分成对照组(切除卵巢周围小块脂肪组织)和模型组(双侧卵巢切除),每组8只,手术4周后皮下注射1.0、2.0、4.0 ug/kg rhPTH(1-84),采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rhPTH(1-84)不同时间点的血药浓度,计算药代动力学参数。结果 rhPTH(1-84)在24~1850 pg/mL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最低检测量为10 pg/mL;血浆提取回收率80.2%~90.6%;模型组低、中、高三个剂量的药动力学参数AUC(0-∞)分别为(24628.9±1281)、(47059.3±3311)和(96652.1±2174)ng/(L·min);对照组AUC(0-∞)分别为(21974.0±1587)、(42651.2±1336)和(87736.8±1938)ng/(L·min)。结论单次皮下注射rhPTH(1-84)在低、中、高3个剂量内,Cmax、AUC(0-∞)在2组动物中均呈线性代谢特征,模型组双峰特征明显,可以为设计和优化临床研究及给药方案提供重要信息。
- 王胜军杨澔侠张晶姚昶
- 关键词:药代动力学放射免疫分析法
- 胶原海绵填充乳腺缺损20例临床观察被引量:2
- 2012年
- 随着社会经济与文化的发展以及医疗水平的提高,女性对乳房美容的要求日益增加。乳腺肿瘤临床常见,部分有可能是恶性病变,若有怀疑,原则上应手术切除。传统手术常直接在肿块表面作切口,往往留下明显手术瘢痕,影响乳房美观且可能给受术者心理负担,目前采用隐蔽切口方法提高乳房美容效果,一般采用乳晕缘切口、乳房下皱襞切口、腋窝横皱襞切口。
- 邵大畏陈运任伟业周勇缪雪华卞卫和姚昶
- 自拟红黄抗氧化方抑制乳腺癌患者化疗期氧化应激反应临床研究被引量:5
- 2014年
- 目的:观察自拟红黄抗氧化方对化疗期乳腺癌患者氧化应激相关血液指标、血液流变学指标,以及中医临床症状和应激症状的影响。方法将60例来自江苏省中医院乳腺病科的乳腺癌化疗期患者按单双数排序后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30例。治疗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于化疗第1~14日服用中药红黄抗氧化方(每袋100 mL),每日2袋,早晚各1次;对照组常规治疗及化疗方案同治疗组。2组患者分别于化疗前1 d及化疗第4、7、14日测定血清中一氧化氮(N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及血液流变学指标,同时评价患者中医症状积分及应激症状积分。结果化疗第4日,治疗组血清NO含量开始下降而SOD含量开始上升,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化疗第7、14日,治疗组血清NO明显低于对照组,SOD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化疗第4日起,血液流变学指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且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化疗第4、7、14日,治疗组患者临床症状及应激症状积分较对照组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红黄抗氧化方可显著改善化疗期乳腺癌患者的氧化应激状态、相关的血清学指标及血流变学指标,改善临床症状。
- 乐音子卞卫和姚昶任晓梅张晓清郭檬檬应语陈灵
- 关键词:乳腺癌化疗氧化应激
- 三黄抗氧化方抑制乳腺癌MCF-7细胞氧化应激与增殖的实验研究被引量:14
- 2013年
- 目的探查三黄抗氧化方抑制乳腺癌MCF-7细胞氧化应激与增殖的疗效。方法将实验分为空白组:MCF-7细胞培养;实验组按黄芪、制大黄、片姜黄比例分:实验组1:1:1:1,实验组2:3:1:1,实验组3:6:1:l;氧化应激组:以过氧化氢模拟细胞氧化应激状态;乙酰谷氨酸液(NAC)还原组:氧化应激组中加入NAC还原应激反应;免疫荧光法评价其抗MCF-7细胞产生反应性氧化物疗效及ELISA法评价氧化应激后细胞培养液中VEGF含量;同时MTT法评价三黄抗氧化方抑制MCF-7细胞的增殖率。结果实验组2抗氧化氧化应激结果优于其他两组,并显著降低细胞培养液中VEGF水平;同时各实验组MCF-7细胞增殖率得到显著抑制并呈现明显的浓度依耐性,相对空白组,实验组1~3在8mg/ml浓度下分别抑制MCF-7细胞增殖达57%、67%及56%,实验组2的MCF-7细胞增殖抑制率显著高于实验组1与3,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三黄抗氧化方抑制MCF-7细胞氧化应激同时抑制其增殖率,并降低氧化应激引起的VEGF表达。
- 张晓清卞卫和李琳姚昶任晓梅应语郭檬檬曹东阳陈灵
- 关键词:乳腺癌MCF-7细胞氧化应激
- 胶原海绵填充甲状腺手术残腔与止血疗效临床观察被引量:4
- 2012年
- 甲状腺疾病多发为女性患者,近来发病率有升高趋势。甲状腺肿块临床为明确诊断与治疗,原则上应手术切除加病理检测,而甲状腺肿块切除后导致局部甲状腺组织缺损、创面渗血、渗液等,大多将创面止血,缝合甲状腺组织缺损部位,同时留置颈部引流管以排出术后创面渗血渗液,我们采用胶原海绵填充甲状腺手术缺损部位,
- 陈运邵大畏任伟业周勇缪雪华卞卫和姚昶
- 关键词:甲状腺手术胶原海绵止血
- 皮下植入生肌玉红胶原后的血管新生与瘢痕抑制被引量:10
- 2013年
- 背景:前期研究显示生肌玉红胶原促进血管新生与组织愈合的疗效显著好于生肌玉红膏及单纯胶原或明胶。目的:探察兔皮下植入生肌玉红胶原促进血管新生与修复的疗效与机制。方法:在新西兰兔背部两侧对称制作皮下口袋模型,并对称植入生肌玉红胶原(实验组)与胶原(对照组),于术后3,7,14,28,56d取植入标本及标本周围组织,制作病理切片观察标本周围组织修复状况,测定胶原内血红蛋白水平,免疫荧光与CD34染色标记法观察周围组织微血管新生情况,WesternBlot法检测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管生成素1的表达,免疫组织化学法观察周围组织Ⅰ、Ⅲ型胶原的分泌及两者的比例。结果与结论:实验组标本周围皮下血管增多,胶原周围组织随着时间推移炎性渗出减少,肉芽组织增生,到28d时已形成成熟的纤维结缔组织,并且促进微血管新生作用及血红蛋白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术后3,7d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血管生成素1表达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实验组Ⅰ型胶原分泌与对照组相当,但术后28,56dⅢ型胶原的分泌高于对照组(P<0.05),且术后28,56dⅠ、Ⅲ型胶原的比例低于对照组(P<0.01)。表明生肌玉红胶原可显著促进周围组织微血管新生,提高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与血管生成素1的表达,同时协同调节胶原形成及Ⅰ、Ⅲ型胶原的比例达到减少瘢痕愈合的作用。
- 曹东阳姚昶陈德轩卞卫和张晓清尹恒郭檬檬
- 关键词:材料生物相容性血管新生血管生成素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生肌玉红膏对下肢慢性溃疡患者组织学指标影响的临床研究——附117例临床资料被引量:19
- 2014年
- 目的:观察生肌玉红膏对下肢慢性溃疡愈合的疗效及对组织学指标变化的影响。方法:由第三方数据管理机构将257例下肢慢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127例和对照组130例。通过标准化临床路径对患者进行下肢创面临床治疗,于治疗前后分别测定创面肉芽组织内微血管计数、羟脯氨酸、血红蛋白及VEGF水平。结果:试验组总有效率为99.1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67%;治疗后,2组创面肉芽组织内微血管计数、血红蛋白和羟脯氨酸含量均显著升高,且试验组较对照组升高更为显著;试验组创面肉芽组织内VEGF水平显著增高。结论:生肌玉红膏对下肢慢性溃疡愈合疗效显著,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刺激肉芽组织分泌VEGF,促进胶原合成,进而促进创面肉芽组织微血管新生,改善血流灌注有关。
- 江虹许岩磊姚昶卞卫和
- 关键词:下肢慢性溃疡生肌玉红膏血管新生羟脯氨酸
- 生肌玉红膏抑制下肢慢性溃疡创面微生物生长而促进愈合的临床多中心随机双盲对照研究被引量:17
- 2013年
- 目的:通过双盲、随机、对照研究,观察生肌玉红膏干预下肢慢性溃疡创面的微生物分布与促进愈合的作用。方法:将257例下肢慢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与对照组,记录患者临床观察的各项量化数据。结果:共257例患者完成研究,揭盲后显示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在性别构成比、病程、病因、发病部位及创面面积大小等分布均衡一致;组内治疗前后比较,试验组铜绿假单胞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及其他未分类细菌种类均明显减少,而对照组未见明显变化,两组比较,试验组创面铜绿假单胞菌与其他未分类细菌感染率显著降低(P<0.05);创面炎症反应变化显示,试验组创面渗出液以色泽鲜明、无气味或气味呈淡腥味血清样为主,14 d时试验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21 d时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01);试验组创面平均愈合了80%左右,对照组平均愈合了30%(P<0.001)。结论:生肌玉红膏能抑制创面铜绿假单胞菌及其他未分类细菌的生长,改善炎性渗出,促进下肢慢性溃疡创面愈合。
- 魏庆姚昶
- 关键词:生肌玉红膏微生物分布下肢双盲
- 生肌玉红膏促进下肢慢性溃疡愈合257例临床多中心研究被引量:14
- 2012年
- 目的验证生肌玉红膏促进下肢慢性创面愈合的作用,为生肌玉红膏临床运用提供临床证据。方法通过双盲、随机、对照研究,由第三方数据管理机构将257例下肢慢性溃疡患者随机派位实验组与对照组,通过标准化临床路径对患者进行标准化治疗,并记录患者临床观察表的各项数据,由第三方数据管理、揭盲,并分析结果。结果揭盲后显示2组患者治疗前在性别构成比、病程、病因、发病部位及创面面积大小等方面分布均衡一致。实验组临床痊愈率与显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0.0001);实验组创面坏死脓腐组织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脓腐组织脱落例数在治疗后14天至结束时起可达到对照组的1.4倍(P<0.001);创面渗出液的形质、色泽、气味、性状及渗液量积分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14天实验组积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1天时更加明显(P<0.001);下肢水肿的改善迟于脓腐的祛除,实验组在治疗后21天时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安全性分析显示2组患者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生肌玉红膏可祛除创面坏死脓腐、改善创面渗出液的状况,以"煨脓长肉"而促进肉芽生长,提高下肢慢性创面愈合率,临床未见不良反应。
- 李晨姚昶张晶尹恒陈运邵大畏曹东阳郭檬檬
- 关键词:生肌玉红膏慢性创面下肢双盲
- 生肌玉红膏外敷治疗下肢慢性溃疡临床观察被引量:8
- 2012年
- 目的观察生肌玉红膏外敷治疗下肢慢性创面患者的疗效。方法 240例下肢慢性溃疡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120例,观察组采用生肌玉红膏,对照组采用凡士林油纱布,观察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临床痊愈率为29.17%,显效率为47.50%,对照组分别为10.83%、16.67%,两组比较P<0.01;观察组治疗4周后创面面积减小率、创面肉芽生长状况积分和生活质量总积分分别为81.56%±74.29%、(24.53±13.46)分、(2.82±1.98)分,对照组为29.84%±20.45%、(18.33±11.90)分、(3.64±2.24)分,两组比较P均<0.01;两组均未出现不良反应。结论生肌玉红膏可以促进下肢慢性溃疡创面愈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未见不良反应。
- 魏庆姚昶尹恒周勇
- 关键词:生肌玉红膏创面愈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