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3CB532006)

作品数:13 被引量:40H指数:4
相关作者:赵京生姜姗杨峰朱玲李素云更多>>
相关机构:中国中医科学院南京中医药大学首都医科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中国中医科学院基本科研业务费自主选题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3篇医药卫生

主题

  • 8篇针灸
  • 4篇黄帝
  • 4篇黄帝内经
  • 3篇针刺
  • 3篇针灸理论
  • 3篇《黄帝内经》
  • 2篇针灸学
  • 2篇灵枢
  • 2篇补泻
  • 1篇行针
  • 1篇虚构
  • 1篇血气
  • 1篇语义
  • 1篇语义检索
  • 1篇针刺治神
  • 1篇针灸甲乙经
  • 1篇知识本体
  • 1篇治神
  • 1篇体系结构
  • 1篇统编

机构

  • 11篇中国中医科学...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首都医科大学

作者

  • 7篇赵京生
  • 4篇姜姗
  • 3篇朱玲
  • 3篇杨峰
  • 2篇李素云
  • 1篇董燕
  • 1篇贾李蓉
  • 1篇张建斌
  • 1篇高博
  • 1篇王宝华
  • 1篇孙海舒
  • 1篇刘静

传媒

  • 4篇中国中医基础...
  • 2篇针刺研究
  • 2篇世界中医药
  • 1篇辽宁中医杂志
  • 1篇北京中医药大...
  • 1篇南京中医药大...
  • 1篇北京中医药
  • 1篇中国数字医学

年份

  • 1篇2018
  • 3篇2017
  • 3篇2016
  • 2篇2015
  • 4篇2014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论《脉书》“相脉之道”的诊断价值
2015年
"相脉之道"是张家山《脉书》中论述脉诊法的重要内容。对相脉之道的文字考证,以及其中弹脉法的具体操作,研究较充分。但目前对于《脉书》相脉之道的诊断价值研究仍较欠缺。通过对相脉之道中弹脉法、比较脉法、固动脉法3种脉诊法内容的考察,参照《内经》脉诊法内容,认为弹脉法的价值主要在于决预后死生,定有无疾病;比较脉法和固动脉法的价值,则是通过不同的方式,判断病位所在。
王宝华
关键词:脉书中医诊断
针灸理论体系构建的早期过程与方法分析被引量:2
2014年
针灸理论体系的构建有古今两个阶段,古代阶段完成了初步构建,其基本方面在于对针灸理论知识的分类及其关系的组织,相关认识与方法蕴涵于对《内经》的分类编次和针灸专著等编撰结构,在形式上体现着构建历史过程。故通过梳理代表性文献,分析其阶段发展水平、方法特点、作用意义及存在问题等清楚认识前人的贡献与缺憾,为完善现代针灸理论体系建设提供研究基础。
赵京生
关键词:体系结构
从《灵枢·行针》谈观念之气与现象之气被引量:2
2016年
"气"是中医学的核心概念,与"气"相关的表达贯穿《黄帝内经》针灸理论之中。以《灵枢·行针》27个"气"的概念内涵和具体所指为研究对象,划分为观念之气与现象之气,并逐一分析"气"在不同语境中的实际意义。其中观念之气为古人阐述医理内在逻辑所依托的抽象概念,对针灸理论体系的建构有一定启发;现象之气是古人对直观可见、可感的具体现象的概括,对临床中理论的实践运用有重要价值。
姜姗赵京生
关键词:《黄帝内经》灵枢针灸
经典的注释立场与话语特色:“志注”中“血气之生始出入”探讨被引量:1
2014年
张志聪对于气血理论的独特认知与表述,与针灸理论内容关联密切,尤其在有关血气出入路径的论述中,经脉、络脉、五输穴等理论内容得以丰富,彰显出作者自身深刻的理论思考,形成了"志注"颇具特色的注释话语,反映了其《黄帝内经》注释的一个重要的基本立场,在诸位注家中颇为瞩目。气血理论性质颇为特殊,既是中医基础理论的范畴之一,同时也与针灸、经络理论密不可分,特别是气血出入体内与体外、脉内与脉外、体表与经脉、脏腑与体表的路径,纷繁复杂。在中医理论体系、针灸理论体系框架结构研究中,对气血理论的内涵如何认识,及在针灸理论体系框架结构中气血理论如何定位、表述,张志聪的相关认识或许可以提供借鉴与启示。以注释话语特色研究为切入点,可较好地把握注家的理论立场,总结其注释特质,有助于深入发掘与阐释注家的学术思想内涵,揭示其丰富的理论认识,由此可呈现针灸理论在注释中是如何传承、接受、理解的。对于针灸理论传承研究而言,这是值得关注的视角。
杨峰朱玲
关键词:针灸理论黄帝内经气血理论注释
基于针灸教材的针灸理论体系比较被引量:4
2016年
针灸教材作为针灸知识扩散的载体,是发行量最大、阅读人数最多、读者最耗费精力的针灸文献。针灸学术史上第一本针灸学专著为《针灸甲乙经》,在唐代被作为官定教材,并且绵延至两宋,乃至远播朝鲜、日本;1949年前,澄江学派创始人承淡安编纂的《中国针灸学讲义》,被誉为"近百年来影响最大的针灸专著"。1949年后,由中华人民卫生部审定的第一套中医教材系列之一的《针灸学讲义》,其权威性、代表性是不可替代的。三种针灸学教材的理论体系存在差异,通过梳理与比较,对针灸理论体系的结构进行深入研究,以期探索现代针灸理论体系的结构。
孙海舒赵京生
关键词:针灸学
论腧穴的古典形态观——以《针灸甲乙经》为例被引量:4
2018年
梳理《针灸甲乙经》卷三腧穴的相关内容,提出了腧穴古典形态观概念。总结认为,在腧穴的古典形态观视角下,腧穴形态具有区域性、层次性、活动性3个特性;腧穴形态应用于腧穴类编、腧穴定位和指导针刺3个方面。腧穴的古典形态观还与针刺守形、守神理论相互影响;受针刺守神理论影响,腧穴的古典形态观有弱化趋势。
金传阳武九龙张建斌
关键词:《针灸甲乙经》
曲意之气:针刺究竟补泻了什么被引量:6
2017年
补泻刺法源于《黄帝内经》,在后世得到了丰富的发展,这于统编《针灸学》教材及术语规范等文本中有所体现。但过于繁复多样的补泻刺法实不利于其要义的传达与运用。梳理现代对补泻的定义与分类,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必要性;通过对《黄帝内经》中针刺补泻载述的研究,提出补泻刺法的本义实为顺势思维的质朴体现;而其愈渐玄化的原因,在于对"气"的理解失当。在解读经文的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对古代思想与语言特点的把握,辨析其中观念论述与经验记述两类内容,避免混淆理解与运用的谬误。
姜姗赵京生
关键词:针刺补泻
《灵枢》“十二邪”思想探微被引量:2
2017年
《灵枢》蕴含了古人丰富的医学思想,亦属首部对古代针灸理论集中探讨的论著。透过《灵枢·口问》,从对经文本义的阐释出发,探讨其中所体现的古代人体之生命健康与疾病观、针灸疗法之运用以及有关"气"的论述与内涵等三方面内容,挖掘其中隐藏的深层思想与观念,明确古人注重通过对人体现象的观测以预防疾病,并广泛运用针刺疗法进行调养,在探讨医理过程中巧妙运用"气"的丰富内涵与灵活的表现力等特点,基于此进一步引申对现代医学实践的启示。
姜姗李素云赵京生
关键词:《黄帝内经》灵枢针灸
针灸理论体系概念范畴初探被引量:5
2014年
概念范畴是针灸理论体系的基础,研究针灸理论框架结构需要首先研究和明确基本范畴及其层级范围。本文分析了该方面研究的认识基础、研究范围、有关方法和依据等,指出把握本学科特点及自身发展规律的意义、针灸学及其教材与针灸理论体系的关系与区别,探讨了基本范畴的完善方面及其层级的界定。
赵京生
关键词:针灸学统编教材
经络与模型理论
2016年
模型理论是现代科学研究的重要方法,其与经络研究的结合已有相关成果,研究角度各异。在既有研究的基础上,择要梳理模型理论的相关内容,从紧缩论(Deflationary view)的视角,对理想化模型与虚构模型进行界定与辨析,进而结合经络理论自身特点,试从经络是理想化模型与经络是虚构模型两种角度,探讨以模型理论研究经络的可能性与价值。
姜姗赵京生
关键词:经络研究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