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2013CB532005)

作品数:39 被引量:143H指数:6
相关作者:沈涛贾波贾波刘兴隆文跃强更多>>
相关机构:成都中医药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河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教育厅资助科研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8篇医药卫生
  • 2篇文化科学

主题

  • 14篇方剂
  • 7篇配伍
  • 4篇中医
  • 3篇组方
  • 3篇历史沿革
  • 3篇方剂学
  • 2篇血症
  • 2篇药学
  • 2篇医方
  • 2篇阴虚
  • 2篇阴阳
  • 2篇用药规律
  • 2篇治法
  • 2篇乳腺
  • 2篇乳腺癌
  • 2篇人参
  • 2篇中药
  • 2篇中药学
  • 2篇中医传承
  • 2篇中医方剂

机构

  • 37篇成都中医药大...
  • 2篇成都中医药大...
  • 1篇河南中医药大...
  • 1篇四川大学
  • 1篇湖北中医药大...
  • 1篇绵竹市人民医...
  • 1篇彭州市中医医...
  • 1篇河南医学高等...

作者

  • 27篇沈涛
  • 11篇贾波
  • 6篇贾波
  • 6篇刘兴隆
  • 5篇文跃强
  • 4篇陈西平
  • 4篇杨敏
  • 3篇于海艳
  • 3篇闵志强
  • 3篇陈勇
  • 3篇周昕
  • 3篇蒋淼
  • 3篇黄巍
  • 3篇张廷模
  • 3篇周祖兵
  • 3篇蒋馨
  • 2篇叶品良
  • 2篇陈岚
  • 2篇陈明岭
  • 2篇邓怀涵

传媒

  • 6篇环球中医药
  • 4篇中国中医基础...
  • 4篇亚太传统医药
  • 3篇北京中医药大...
  • 2篇湖南中医杂志
  • 2篇四川中医
  • 2篇光明中医
  • 2篇辽宁中医杂志
  • 2篇中华中医药杂...
  • 2篇中华中医药学...
  • 2篇中国医学创新
  • 1篇中国实验方剂...
  • 1篇河南中医
  • 1篇时珍国医国药
  • 1篇中成药
  • 1篇成都中医药大...
  • 1篇现代中医药
  • 1篇世界科学技术...
  • 1篇中药与临床

年份

  • 4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20
  • 3篇2019
  • 8篇2018
  • 3篇2017
  • 10篇2016
  • 6篇2015
  • 1篇2013
39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数据挖掘方法研究治疗支气管哮喘方剂的组方用药规律被引量:1
2018年
目的:应用中医传承辅助平台分析中医药治疗支气管哮喘方剂的组方用药规律。方法:筛选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期刊资源整合服务平台(VIP)及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Wanfang)中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方剂,通过中医传承辅助平台(V2.5)构建方剂信息数据库,利用该平台的关联规则及熵聚类等数据挖掘算法,分析治疗支气管哮喘方剂中的常用药对、组方规则、潜在药对及发现新方。结果:通过对153首抗支气管哮喘方剂所含药物的频次统计分析,得出抗支气管哮喘的常用药物有44味,而使用频次较高的药对有44个,通过熵层次聚类分析算法发现关联系数较高的潜在药对20个及潜在新方10个。结论:CNKI、VIP和Wanfang中收录治疗支气管哮喘的方剂配伍多以宣肺止咳化痰、降气平喘、祛风清热类药物为主,挖掘得到的新方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和新药开发价值。
程客铭文跃强胡静颜家渝颜家渝
关键词:支气管哮喘方剂组方用药规律
从“脾阴虚”理论浅析参苓白术散方义被引量:10
2015年
参苓白术散出自北宋《惠民和剂局方》,由四君子构架化裁而来,常用于治疗脾气虚夹湿证。观习明清诸家脾阴学说,联系参苓白术散的遣方用药,认为其主证当为脾阴虚夹湿证。参苓白术散取"甘平"之法,以补阴为主,同时注重气阴兼顾,补益的同时不忘调畅气机,虚实并治,补而不滞,发挥补脾阴、运脾气、化脾湿之功,为治疗脾阴虚夹湿证的代表方剂。
蒋馨沈涛王宇珺
关键词:参苓白术散
黄连-吴茱萸组分配伍对高脂模型大鼠脂代谢相关基因的影响研究被引量:6
2018年
目的:观察黄连-吴茱萸组分配伍(小檗碱、吴茱萸碱配伍)对高脂血症模型大鼠肝脏Ob-Rb、JAK2、STAT3 mRNA表达的影响。方法:给予高脂饲料喂养建立高脂血症大鼠模型,筛选造模成功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辛伐他汀组,黄连吴茱萸组分配伍高、中剂量组,分别给予相应药物灌胃治疗,干预8周后,检测各组动物血清TC、TG、HDL-C及LDL-C含量;检测各组动物肝指数及肝脏TC、TG水平;RT-PCR法检测肝脏Ob-Rb、JAK2、STAT3 mRNA表达。结果:黄连吴茱萸组分配伍中、高剂量组能显著降低高脂模型大鼠血清TC,LDL-C含量(P〈0.05或P〈0.01)、改善高脂模型大鼠肝脏脂肪病变,以及降低肝脏TG水平(P〈0.05)。与模型组相比,黄连吴茱萸组分配伍中剂量组肝脏Ob-Rb,JAK2,STAT3 mRNA表达明显下降(P〈0.05)。结论:黄连-吴茱萸组分配伍可能通过下调高脂模型大鼠肝脏Ob-Rb,JAK2和STAT3 mRNA的表达参与血脂调控。
周昕林晶晶王静沈涛魏宏
关键词:黄连组分配伍高脂血症
雷丰辨治时病“冒、伤、中”治法探析
2021年
雷丰是晚清浙江名医,在其代表性著作《时病论》中提出以“冒、伤、中”来划分感受四时外感邪气的轻重浅深,提出“轻则曰冒,重则曰伤,又重则曰中”。在“冒”的层次中,治法以轻宣祛邪为主,在“伤”的层次中则用辛散祛邪法,“中”的层次中则遵《黄帝内经》“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之旨。并根据四时邪气性质的不同详解时令病的治法及方药,为后学研究外感时病的治疗提供了治法理论指导。
任宇航贾波
关键词:治法
“黄土汤”规范性表述研究初探被引量:1
2017年
黄土汤一方出自张仲景《伤寒杂病论》,为历代养血止血经典方。通过梳理历代有关黄土汤的医学文献,从功效、主治、配伍、用法、分类等五个方面,探讨黄土汤的历史源流及发展,采用时间维度分析黄土汤的历史发展沿革,采用空间维度对黄土汤进行综合分析与评价,结合时间、空间维度总结拟定出黄土汤在功效、主治、配伍、用法、分类等方面的规范性表述。
蒋馨张丰华沈涛
关键词:黄土汤方剂研究
麻黄在湿温病中的运用刍议
2018年
湿温病素有"禁汗"之说,而麻黄有"发汗峻药"之称,能否用于湿温病历来存在仁智之见。文章据诸多医家之论述及临床应用,提出湿温病并非一概"禁汗",且麻黄发汗之力的强弱,可通过控制用量与合理配伍以调节,故湿温病不必禁麻黄。在湿温病兼寒湿束表时,配伍麻黄可助解表祛邪;兼肺气闭郁之咳喘时,伍之可助止咳平喘;湿重热轻、气滞湿阻之象明显时,伍之可收行气祛湿之功。并对其注意事项进行了阐释,最后举两则医案为例。
邓怀涵蔡涛冯瑞权贾波陈岚
关键词:湿温麻黄禁汗
小檗碱与吴茱萸碱配伍对高胆固醇血症大鼠小肠ACAT2、ApoB48和NPC1L1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0
2017年
目的研究小檗碱与吴茱萸碱配伍对高胆固醇血症大鼠小肠酰基辅酶A-胆固醇酰基转移酶2(ACAT2)、载脂蛋白B48(ApoB48)和尼曼-匹克C1型类似蛋白1(NPC1L1)表达的影响。方法 50只SD大鼠分成空白对照组和4个造模组,造模组40只大鼠给予高脂、高胆固醇饲料喂养建立高胆固醇血症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均分为模型对照组、阿托伐他汀组、小檗碱-吴茱萸碱配伍组(89.2、178.4 mg/kg),给予相应药物干预4周,检测血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气相色谱法测定各组动物血清中总胆固醇、β-谷固醇水平,免疫组化法测定各组大鼠小肠组织ACAT2、ApoB48和NPC1L1蛋白表达。结果 89.2、178.4 mg/kg配伍组能显著降低高胆固醇血症大鼠血清TC、TG和肝脏TC水平(P<0.01),89.2 mg/kg配伍组还能显著降低高胆固醇血症大鼠血清LDL-C和肝脏TG水平(P<0.05);气相色谱结果表明,178.4 mg/kg配伍组大鼠血清总胆固醇、β-谷固醇水平较模型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89.2 mg/kg配伍组极显著降低(P<0.01);免疫组化结果显示,小檗碱与吴茱萸碱配伍2个剂量组ACAT2、ApoB48和NPC1L1平均光密度值较模型对照组均显著降低(P<0.05或P<0.01)。结论小檗碱与吴茱萸碱配伍可通过下调高胆固醇血症大鼠小肠ACAT2、ApoB48和NPC1L1的表达调节机体胆固醇代谢。
周昕魏宏沈涛魏江平任佳月倪恒凡
关键词:小檗碱吴茱萸碱高胆固醇血症
黄连吴茱萸配伍研究述评被引量:7
2015年
辛开苦降属中医性味配伍法之一,而黄连吴茱萸配伍是辛开苦降配伍的代表,临床广泛应用于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文章从二者配伍的理论基础、古代文献研究、现代化学和药理研究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临床合理应用黄连吴茱萸配伍提供参考。
王静林晶晶沈涛高沁诗
关键词:黄连配伍
中医方剂配伍方法探析被引量:4
2022年
中医方剂配伍理论是方剂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据相助关系配伍、据相对关系配伍、制毒纠偏配伍、应用药对配伍、引经报使配伍等5个方面,其中据相助关系配伍及应用药对配伍是方剂增效的主要配伍方法,临证当首先选用;据相对关系配伍是方剂扬长避短的重要配伍方法,临证应当结合病机灵活运用;引经报使配伍亦是方剂协同增效的配伍方法之一,临证应结合病机恰当选用。熟练掌握方剂配伍方法能更好地发挥药效,提高临床疗效,控制药物的毒副作用,扩大药物的使用范围。
宋玮潘颖营饶响书陈高杨周昕张小波沈涛
关键词:方剂学配伍理论
应用框架理论研究方剂的理论框架浅析被引量:4
2016年
为了明确方剂的理论框架及其相关概念内涵,文章从框架、框架理论的起源、发展及现有的中医理论框架知识出发,对方剂的学术源流、理论概念体系、主要研究范畴及研究方法进行详细说明,揭示了中医方剂理论框架构建的思维模式,有利于充分理解把握方剂的理论体系。
文跃强刘兴隆贾波沈涛
关键词:方剂
共4页<1234>
聚类工具0